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古代架空)——日进斗金

时间:2025-05-02 09:45:52  作者:日进斗金
  “陈采买?你先等等。”那守门的听到了陈采买的名字,才没有再驱赶沈宣,而是让他在旁边的角落里等着。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姓石的婆子走了出来,打量了沈宣一眼,瞧见他背后背着的大竹筐后说道:“你就是陈采买介绍来的?随我进来吧。”
  沈宣背着竹筐跟在石婆子身后,一路走墙根小道去了后院。
  “把东西放下吧。”石婆子将人带到后厨附近,指了指地上说道。
  沈宣这才把竹筐放下,掀开上面的湿麻布,把里面的鳝鱼和泥鳅给石婆子看。
  “东西倒是新鲜。”石婆子是厨房里做惯了的,也是识货。一看这鳝鱼和泥鳅就是刚抓的。
  “我来称称。”她说着拿出一杆称,将那筐鳝鱼泥鳅全部称了一遍,挑出了几条压死的扔掉后才道:“鳝鱼和泥鳅价格一样,都是十文一斤,这些一共二十八斤六两五钱,我给你个好价,你也给我抹个零头。”
  沈宣想着以后少不了还会与这归云楼打交道,便大方的说道:“那大娘你一并算我二十八斤,多的那些铜板,便算我请你喝茶水的。”
  像这种在后厨打下手的婆子,平日里油水不多,就只能从一些小地方克扣。
  沈宣一下子抹了六两多零头,她报上去的时候却是不用抹零,中间那六文钱的差价便能自己得了。
  石婆子见沈宣这般上道,心中也是颇为满意。于是便十分痛快的找了二百八十枚铜板给他,还亲自将他领了出去。
  离开的路上,沈宣就与石婆子聊天问道:“没想到这些城里的有钱老爷们这么爱吃这些野味。”
  石婆子便道:“他们整日里在家大鱼大肉,什么好东西都吃腻了。出来可不就想要吃些新鲜玩意?”
  “就这他们还嫌弃我们归云楼的花样不够多,时常让小厮去外面买些零嘴来吃。”
  “啊?就街上的那些?”沈宣想到在锦鲤街上的确是看到了不少小摊小贩,多是些茶鸡子、五香干、糖葫芦之类的,生意都还不错。
  “可不是?”石婆子把他送到门口,指着不远处几个货摊说道:“就这几家,都没少赚,眼见着他们之前摆摊都穿的布,如今也穿上绸了。”
  石婆子的话倒是给了沈宣一些启发。他从归云楼离开后,便背着竹筐在锦鲤街上闲逛。仔细打探着这条街上的商业情况。
  这条街上除了沿街的大商铺外,还有不少小摊小贩。除了那些零嘴吃食以外,还有面人香扇或是头花手帕等小物件。
  沈宣全部逛过一圈之后,便停在了一间书肆门前。
  他瞧那书肆门口贴了一张白纸,上面写着招聘抄书之人,要求字迹工整,一两银子抄一本书。
  抄书竟给这么多?沈宣心中意动,便抬腿走了进去。
  他幼年时在沈家虽没习几个字,但穿越到了现代以后,却一直有学习书法。
  字体算不上多好,也还算工整,抄个书应当是够用了。
  沈宣直奔那柜台而去,询问里面的掌柜,如何才能应聘这抄书的差事。
  那掌柜的上下打量他一眼,见他衣衫褴褛,便有些不信的问道:“你会写字?瞧着你不像家里读得起书的。”
  沈宣开口说道:“我乃是家道中落才沦落至此。四书五经都是学过的,不信您考考我?”
  书肆掌柜这才信了几分,将他带到后院,指着院子后方一个摆满了案几的大通间说道:“这屋里都是来抄书的。你若是要抄,便和他们一样就是。”
  说完以后,他又将沈宣带到一个小隔间,拿出一份文书后问道:“你叫什么?家中是何方人士?可有身份文书,或是推荐书信?”
  还不等沈宣作答,那掌柜又道:“最好是有身份可靠之人的推荐书信,若是实在没有,官府的身份文书也可。我们这里查验以后,便可签立合同开始抄书了。”
  沈宣沉默,方才那抄书的堂屋里全是男子。他一个哥儿,就是拿了身份文书过来,这掌柜的八成也不会要他。
  那书肆掌柜见沈宣拿不出身份证明,便收起文书起身说道:“这位后生你还是请回吧,来我们这儿抄书的都需来路分明,你这样的我们可不敢要。”
  沈宣从书肆里出来,又特地去了几个酒楼商铺询问一番,才知道无论是哪家店铺用人,竟都要文书证明。
  不仅如此,若是账房等碰钱的差事,更是要有名人作保。普通百姓若是没有门路,压根就无法找到工作。要么是去城南码头上做力工搬运货物,要么就卖身进富贵人家,给人为奴为婢。
  再有脑子灵光的,自己摆摊做些小买卖,赚个三瓜两枣的,就已经颇有本事了。
  此时已经过了午时,沈宣肚子也很饿了。
  他摸出铜板,在小摊上买了一只肉包子。这锦鲤街上的物价比其他地方要贵,肉包子都要十文一只。
  他坐在台阶上吃肉包,一面仔细观察着路边的摊位。便发现这街上倒是有件有意思的事情,一个卖祭纸的摊子前面人头攒动,往来的行人竟都停下来买了一些。
  沈宣突然想起,今日已是七月十二,再有三日便是中元节了。
  在大晋,纸的价格不菲,祭纸虽然粗糙一些,但也并不便宜。穷苦百姓买不起祭纸,也没有祭祀的讲究,所以沈宣在云水村里才忘了马上就要过中元。
  不过在锦鲤街上,往来的基本都是买得起祭纸的。因着节日将近,这买祭纸的生意自是十分火热。
  “卖祭纸了,祭纸一百文一刀,纸元宝三百文一包,纸宝塔五百文一座了。”
  还真贵!沈宣听了价格心中咋舌。原来他现在穷的连祭纸也买不起。
  “这位摊主,你卖的这祭纸能写表文么?我买了这么多祭纸,却没有表文,该找谁写去?”一个买纸的大娘问道。
  那摊主听了,却是摇摇头道:“我又不精笔墨,不过识得两个字,哪里会写什么表文?那边有个卖书画的,愿意帮人写表文,一两银子一封,你拿了纸自去找他写去。”
  “一两银子一封表文,怎得这般贵?”大娘皱眉说道。
  “谁叫那读书习字之人都有几分傲气。”摊主笑道:“再者能读的起书的,家里又不缺钱,犯不着做这等晦气的事情。”
  给亲人烧祭纸的时候,为了怕那纸钱被别的鬼错领了去,家中亲人都是要给烧纸的对象写表文的。
  一般这种活计,自是家中精通笔墨之人来做。可若是家中无人能写,免不得就要在外找些识字的书生或秀才帮忙。
  因着祭纸晦气,大多数书生都不愿意接这种活计,所以这写表文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变成了一两银子一封了。
  若是旁人,这番对话听了也就过了。
  然而沈宣听到这里,却是眼前一亮,发现了一个赚钱的门路……
  他转身走进了附近的文具店。
  这文具店里此时客人倒是不多,掌柜的见沈宣走了进来,虽然穿着破旧,但容貌气质都颇为出尘,想着大约是哪家的穷书生,就也十分客气的迎了上去。
  “敢问这位客倌,可是需要点什么东西?”那掌柜的问道。
  “一只普通兼毫笔即可,也不需多好的。”沈宣说道。
  那掌柜的见多识广,一看便知沈宣囊中羞涩,想了想后,才将他带到柜台前。拿出一只绿竹杆的兼毫笔道:“这杆笔只要二两银子,平日里附近的考生文人基本都是用的这种,你看看合不合适?”
  竟要二两银子!沈宣额上冒汗。
  低头一看,这笔的确普通。笔杆就是普通的竹节,连个刻字都没有,也就是因着兼毫笔里面夹了黄鼠狼豪才贵了一些。
  然而他现在却连这么普通的兼毫笔也是买不起的。
  “这……”沈宣顿了顿才道:“我不要兼毫笔了,就你铺中最便宜的毛笔给我来一只吧。”
  那掌柜的闻言一愣,面上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不过倒底是涵养不错,没有再说些什么不中听的。只拿出柜台角落里一只羊毫笔道:“最便宜的话,那就只有这只了,只要区区一百文,客倌你要了么?”
  沈宣:“……”
  最便宜的毛笔也要一百文,沈宣有些沉默了。
  不过为了赚钱,这钱却是不得不花。
  沈宣咬咬牙,买了一只毛笔加一块最便宜的墨条。再有砚台实在是买不起了,就买了一只不太光滑的墨碟凑合,加起来一共花了两百一十文钱。
 
 
第10章 
  他重新回到那祭纸摊前,对摊主说道:“这位摊主,左右来你摊上买祭纸的人有大半都要写表文,你又何必把银子往外推?”
  “不若你我合作,让我借你的摊位。你卖祭纸,我写表文。卖出一封表文我便分你一百文钱。”
  “你会写表文?”那摊主闻言自是心动。只是又有些怀疑的看着他问道:“你既会写,怎么不自己搭个摊子去写?还要与我分钱?”
  沈宣便对他说道:“我一人摆摊,谁又知道我会写表文?怎么比得过与你搭伙近水楼台,赚的更多?”
  摊主听了觉得是这个道理,便同意了,给了沈宣一张空白祭纸,让他先写张试试。
  沈宣略略思索,便提笔写了起来。他这表文格式十分工整,只把姓名的地方空了出来。一手簪花小楷虽说不算惊艳,但写张表文也是够用了。
  沈宣把写好的表文给了摊主,让他挂在摊位前面,用以给来买祭纸的顾客看。
  果然,不过刚刚写好,就有客人过来询问了。
  “摊主,在你这里买了祭纸,可以直接写表文么?”一个中年妇人开口问道。
  “可以,只是要另收姐姐一贯钱。”沈宣立刻抢着答道:“想写什么都行,若是不知写些什么好,也可直接参照这写好的范文。只改换名字即可。”
  那妇人还以为沈宣是个俊秀郎君,见他长的英气,又嘴甜的唤自己姐姐,便面带红晕的说道:“一贯钱一张,倒是比其他地方要便宜一些。我瞧你字写的也好,那便直接在这里写一张吧。”
  要知道现在银子价贵,一两银子可以换得一千二百文钱。旁的地方写表文要收一两银子,这里却少收了二百文,价格更为优惠。
  再加上沈宣不若那些书生清高,嘴巴甜会说话,表文写得也漂亮。不到半个时辰,那卖祭纸的摊子前面竟然排起了长队。
  不仅是那些在摊位上买了祭纸的,甚至有一些在外面买了祭纸的,也特地找过来让他写表文了。
  沈宣奋笔疾书,一张又一张的写个不停。
  这每一封表文可都是沉甸甸的铜板,不过短短一个半时辰,沈宣就写了整整二十多封表文,就算手腕酸胀难忍都没有停下。
  不过眼见着时间已经到了申时,后面竟还有不少人在排队。
  沈宣终于开口对那摊主说道:“今日已经太晚了,我只把后面排队的人都写完算了。你同买纸的客人说说,若是还有人想写,就明日再来吧。”
  若是时间太晚,便回不去了,还得在城里住一晚上,不太划算。而且林叶还在家里等他,沈宣不想让对方担心。
  “那你明日早些过来。”那摊主有些遗憾的说道。
  他今日抱着试试看的心思同意了沈宣的合作,想的是能够白赚的一笔表文钱。
  没想到沈宣的表文如此受欢迎,今天不过半日,他分得的利润就不比他卖祭纸的利润少了,还给他引流了一批新客人。
  “好。”沈宣点点头又写了一会儿,足足写满了三十二封,才总算是把今日订下的表文都写完了。
  此时太阳西下,天色已经逐渐暗了,沈宣赶紧与那摊主清点了今天的收入。
  三十二封表文就是三十二贯钱。虽说需要分给那摊主三贯又二百文,但剩下的二十八贯又八百文钱对现在的沈宣来说也是一笔巨款。
  再加上之前剩下的和今天卖鳝鱼赚来的,也有二十九贯出头了。
  沈宣把钱收好,告辞离开。却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先去了不远处的一间成衣铺子。
  这铺子门口就挂了不少成衣,里面更是摆放着一些做工精致的绣品。
  乐州地处南方,织造工艺发达,成衣铺子的手艺也算是远近闻名。
  特别是这铺子在锦鲤街上,面对的都是有钱客人,衣服的款式做工都还算讲究。
  沈宣看了一会儿,便询问那掌柜衣服的价格与尺寸。
  挑了好一阵,才选了一贯钱一身的藏青色细布窄袖长袍。
  这衣服只有腰带和领口滚了边,样式十分简洁利落。不是给他自己买的,而是特地给薛凤麟挑的。
  他心道林叶现在穿的还是自己的旧衣服,自己虽然身量高,但到底是个哥儿。林叶穿上他的衣服,袖子与下摆都短了一节。
  他又拿了一件同款黑色的衣裳一起交给店家,心想两身衣服,应当足够林叶替换了。
  买完了薛凤麟的衣服,沈宣又让掌柜的把鞋子拿过来试。
  他现在穿的鞋是王家人穿旧了的,不合脚就不说了,鞋底还薄的和纸一样。
  沈宣挑了一双二百文的新鞋。虽然只是普通的细布鞋面,但鞋面厚实,鞋底纳了千层底,足足有一指厚,比之前那双穿上要舒服多了。
  沈宣对这鞋子十分满意,于是买了两双下来。想了想后,又比照着自己的尺寸放大了一点,给薛凤麟也买了两双。
  买完鞋子以后,沈宣便看起了自己穿的衣服。
  他平日里做活太多,那些绫罗绸缎穿上便会坏了。再加上他如今住在村里,还是不要太着眼才好。
  于是沈宣挑了一圈,最后还是选了两身最简单的布衣。
  一身雾蓝,一身碧色。那雾蓝的衣服是广袖,碧色的衣服是窄袖。料子也是细布,和给薛凤麟买的一样。价格也是一贯钱一身。
  “这位公子长的真好,若是换上我家的衣裳,那自是更加英俊潇洒。”卖衣服的掌柜能说会道,一边收下沈宣的铜板,一边拿了衣裳让他试。
  沈宣脱下那身打满补丁的破外裳,换上了新衣。
  不过一件最简单的细布衣裳,连一个多余的绣花也没有,却勾勒出了他修长的身形,立刻让沈宣整个人增添了一丝贵气。
  那掌柜眼前一亮,也没想到自家最便宜的衣裳都被沈宣穿得如此好看,也是看直了眼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