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高校教师生存日记(近代现代)——Llosa

时间:2025-05-09 09:49:12  作者:Llosa
  “万一你突然想明白了,”付关山压低了声音,“要逃婚呢?”
  孟初愣了愣,抬头望向他。
  对方弯下腰,探身过来,从一叠文件下面勾出钥匙,轻轻一抛。
  孟初还在发愣,好在对方准头很好,很容易就接住了。
  付关山脸上的忧虑早消失得无影无踪,摆明了刚才只是逗他而已。
  “想着自己要被抛弃,连晚饭也没心情吃,”付关山靠在桌边,略微低头看他,“请我一顿吧,孟教授。”
  孟初眨了眨眼,慢慢把钥匙揣进兜里,从他身边绕过去,走到门口。
  “副教授。”孟初说。
  付关山愣了愣。
  “我是副高职称,这么叫有点歧义,”孟初说,“还是老师这个称呼比较严谨。还有,我不会悔婚的,我都在婚前协议上签过字了。”
  付关山张了张嘴,有一种接不上话的彷徨。
  “你想吃什么?”孟初拿出手机,点开APP,“日料?韩料?东北菜?粤菜?学校附近好吃的不多,你说一个范围,我发给你几个选项,让你参考吧。”
  “我相信你的眼光,”付关山说,“给我一个盲盒,期待一下吧。”
  说这话时,他试图投出那种粉丝称为“沦陷因果律武器”的眼神,据以往经验那可是百战百胜,可惜对方没抬头,忙着浏览美团页面,努力给他找餐馆来将功补过。
  “你不是在林城长大,还到这儿上大学的吗?我才刚来一年,哪有你清楚,”孟初觉得这项任务很艰难,“而且,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我不能擅自推断。这样,我把评分、菜单和好评差评各发一份,给你参考。对了,你是不是不能在大堂吃饭?很容易被人认出来。要有包厢的话,还可以排除……”
  “东北小馆!就选东北小馆!”
  坐在东北小馆的包厢里,孟初让付关山看菜单,继续用蜂鸟振翅的频率疯狂道歉。
  付关山叹了口气,感觉图片上的锅包肉失去了光泽。“真的没事,”他放下轻快的语调,郑重得像电影节发表获奖感言,“只要站在对面宣誓的是你,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关系。”
  孟初在他温柔的注视下沉默了两秒,说:“我查过民政局的流程,宣誓不是必须的,交个照片,结婚证打印出来,就可以走了。如果你不介意,我最近有点忙……”
  “行行行,”付关山用手撑住额头,“扯了证就跑,不耽误你的时间。”
  孟初说“谢谢”,然后又被“耽误时间”触发了道歉循环:“现在天还很冷,让你等这么久……”
  付关山觉得对面是块铜墙铁壁,别说眼神,激光也穿不透:“我在车上等的,你不用在意。拍戏的时候,因为各种意外情况,在片场一等半天都是正常的。”
  孟初看上去还是沮丧。付关山看着他,语气又轻松起来:“那就记账吧。”
  孟初蹙起眉头。付关山觉得他这种偶然茫然的样子还挺可爱。
  “结婚之后,大家心里不都有本账吗?平常没事,有矛盾了就会一笔笔清算,”付关山说,“有一天我们吵架了,翻旧账,我就拿这件事出来怼你。”
  他以为这回可算能摆脱这个话题了,结果孟初听完,陷入了更深的沉思。
  “我们为什么会吵架?”孟初问。
  付关山挑了挑眉:“你对我们的未来这么乐观?”
  “我想不出我会冲你发火的理由。”
  付关山以为这是夸奖,露出了微笑。其实孟初没对任何人发过火。不是脾气好,是怂。他连自己带的学生都不敢骂。
  “那谁知道呢?我可是演过限制级电影的,”付关山沉吟道,“结婚之后,要是我跟哪个演员拍亲热戏了……”
  孟初一脸费解,仿佛看到了出现未知bug的电路:“我们不是契约结婚吗?”
  “是啊。”
  “我需要你来一次性解决社会的婚姻压力,你需要我来实现伯母的愿望,回绝公司不合理的炒作要求,还有……”后面的话他实在说不出来,他可是学习马克思主义长大的科研人员。
  “预言,”付关山露出向往而虔诚的神情,“天师说了,我的另一半是个科学家。”
  孟初尽最大的礼貌保持沉默。
  似乎是察觉到他的不屑,付关山感到很冒犯:“你还别不信,一命二运三风水,他可是十几年前就算出我能当大明星的人,神不神?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呢。”
  人家不就捡你爱听的话说吗?多给两百块钱,没准还能把你算成奥特曼呢。
  但他把“歪门邪道”“封建糟粕”咽下去,继续自己的论点。“所以,我们又不是爱得轰轰烈烈才结婚的。你履行你当演员的职责,我为什么要生气?只要我们达到双方对婚姻的最低要求,不就行了吗?”孟初安慰他,“放心,我不会介意这种事,给你添麻烦的。”
  付关山盯着他,随即戴上了墨镜:“这里上菜快吗?”
  事实证明,学校旁的饭馆物美价廉,但上菜速度难以恭维。
  厨师大概是从养猪开始做锅包肉了,许久,包厢只能听到滑动屏幕的声音。
  付关山看了眼对面,孟初低头望着手机,透过厚重的镜框和杂乱的刘海,能看到睫毛静谧地洒下阴影。
  对方看起来和墙纸融为一体,安然做背景,似乎非常享受沉默。
  付关山用手指点了点桌面,想到这是两个月以来唯一一次共同用餐,还是开口问:“你在看什么?”
  孟初像是冬眠里惊醒的小动物,抬起头,睁大眼睛望着他。过了一会儿,像是意识到对方是在问自己问题,孟初说:“DIOR。”
  还真是意想不到啊。“你在看今年的春装?”他端详着对面的人,“说起来,他们有一套海军蓝的拉链夹克,倒是很适合你的……”
  孟初低头望着屏幕,又看看他,几度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开口说:“Design Innovations in On-chip Research。”
  沉默转移到对面。
  “这是个新开的论坛,经常会贴一些IEEE期刊的研究,主要是高性能模拟、数字、混合信号、射频方面的。”
  “等等,”付关山抬手按暂停键,“我没跟上,浏览器的什么研究?”
  孟初愣了一会儿才追上他的思路:“IEEE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付关山把视线转移到门口。锅包肉就算了,清炒时蔬也要那么久?
  孟初默默关上屏幕,局促地盯着桌面看了一会儿,觉得对方都努力找话题了,自己也有义务问候一下近况。
  “最近……”他犹豫片刻,没用人称,说“你”似乎太唐突,说“付先生”又太别扭,“工作还好吗?”
  付关山瞥了他一眼,念在他鼓起勇气提问的份上,详尽地回答:“我下个月要去香港,《天堂之路》有几场追逐戏要在那儿拍。贺镇只有月初在香港,所以拍摄日程很紧,”说到这里,付关山忽然摘掉墨镜,俯身靠近,声音变得神神秘秘,“你知道吗?网上那些有关他和陈导的传言,其实是真的。”
  孟初愣了愣,说:“这样啊。”然后觉得自己反应太平淡,又用力点了点头。
  付关山注视着他,片刻后开口:“你不知道贺镇是谁吧。”
  孟初的眼神开始游移。
  付关山深吸一口气:“这两年他演了三部大爆剧,一半车站里都有他,你居然不知道?”
  孟初有些窘迫:“我不太看剧……”
  付关山审视着他:“你是不是也不认识我?”
  孟初惊讶地说:“那怎么可能?我在婚前协议上签过字的。”
  付关山眯起眼睛:“说一部我演过的电影。”
  “……《天堂之路》?”
  付关山抓了把头发,感到绝望:“你认真的?《襄阳》?《警戒线》?《我所期待的黄昏》?”
  孟初持续摇头,摇的他信心破碎——经纪人要是知道他有这一天,会惊喜到心脏病发作的。
  “《墨魂书》呢?”他抱着最后的希望问,“连《墨魂书》也没看过?”
  他古装帅得惊天动地,这人居然没看过?!
  孟初茫然了会儿,又摇了摇头。
  “你是21世纪的人吗?!”
  “嗯……”孟初惭愧地说,“我也不太看电影……”
  “那是电视剧!”
  付关山用手撑着额头。他也算是个代表作颇丰的国民演员,结果……公园里打太极的爷爷都比另一半了解他。
  他扬声朝门口的服务员说:“你好,能先上米饭吗?”
  晚饭在筷子和碗盘的碰撞声中过去了。孟初吃得很慢,付关山不知道是出于习惯,还是出于“吃完要找话题”的恐惧。
  他们以惊人的同步率吃完,连落筷的声音都精准合辙。
  孟初看了看两人的碗,确定可以结束用餐了,说:“我在小程序上付完了,我们走吧?”
  他还没站起来,负责他们包厢的服务员就走了过来,脸上充斥着难以置信与激动。
  “你是……你是付关山吧?”她掏出纸笔,纸张出奇地精美,像是刚从隔壁文具店买的,“能给我签个名吗?”
  付关山又露出那种微笑——眼角上扬,嘴边漾起酒窝,眼睛全神贯注地望着你,好像你是世界中心。
  孟初看着觉得眼熟。刚刚吃饭的时候,对方也这么看他……还有锅包肉来着。
  “当然可以,”付关山接过纸笔,眼睛扫过她衣服上别着的铭牌,“吴彤女士,”名字从他嘴里念出来,瞬间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有什么想让我写的话吗?”
  “啊……”服务员语无伦次起来,“随便写什么都行,真没想到能遇见你,昨天我还在看《墨魂书》呢……”
  看看!人家!
  “谢谢支持,”付关山在纸上写下,“那就祝你每天都有心想事成的瞬间。”
  服务员愣了两秒,虽然努力压制嘴角的笑意,但脸颊的颤动仍然像涨潮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
  看看!人家!
  他想起第一次见到孟初。当时他去林大找他的小姨——也是孟初的大老板。路上遇见孟初,他上去搭话,问微电子学院A235在哪里,对方望过来的一瞬间,他已经做好了给签名的准备,结果人家干净利落给他指了路,转身就想走人。
  他不得不亲自拜托人家带路,然后那脸上……那脸上是“怎么还要跟这个人待着”的表情吗?
  走到学院的一刻钟,他一直等着人家幡然悔悟,想起他是谁,结果到了目的地,人家连句再见没说就走了,好像他是窗外飘落的一片叶子。
  念及此,付关山又望了眼孟初,想给他展示一下人类的正常反应。结果这人安静地站在一旁,低头研究手机——估计又在看那什么浏览器论坛——完全没见证他的魅力瞬间。
  付关山的头又痛起来,这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刚熬了两个大夜的缘故。
  他戴上墨镜口罩,走出店门,孟初静静地跟在旁边,到车门前,才迟疑地发问。
  “今晚……”他踌躇着,还是没说“你”这个字,“订好酒店了吗?”
  听到这话,付关山转过身,靠在车门上,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孟初不知所措地停了下来。
  “怎么,”付关山说,“没有领证,你就要把我从婚房赶出去吗?”
  作者有话说:
  论坛名其实是我编的()
  林大的名字是随便取的啦,就像林城这个故事发生地点一样。
 
 
第3章 错配
  【错配:生活中会让人痛苦,小说中却会让人姨母笑的一种现象。<例句:然而,看到后面常常会发现,实际是表面上水火不容,本质上非常契合的“错配诈骗”。>】
  “婚房”这个词不准确,但孟初一时没想到反驳的理由。
  这套位于林大附近的二手房,是为了孟初上班方便买的。付关山不拍戏的时候,通常去上海——他在那里有房产,或者回老家——他母亲常住在那。
  本来孟初打算自己全额出资的。作为C类引进人才,孟初有60万购房补贴,剩下的可以公积金贷款。然而入职了才发现,这补贴就和空气中的浮尘一样,看得见摸不着,不知哪年哪月才能落到实处。最后,大部分房款还是付关山交的。
  他表示受之有愧,付关山给出理由:婚后他们还是要装装样子,时不时同住的,既然是两人共用,就应该共同出资。
  “那也该每人一半啊,”买房那天,孟初郑重地说,“离婚的时候,一定把剩下的房款还给你。”
  付关山把刚到嘴边的“物业水电车位你负责,这样就扯平了”咽了回去。
  “房子的风格还挺简约,”交房那天,孟初高兴地说,“就这样住挺好的。”
  付关山把刚到嘴边的“什么鬼装修,除了承重墙全部拆掉”咽了回去。
  “请进,”结婚前一天,孟初客气地说,“有段时间没来了吧?不好用的家电,我换掉了。”
  付关山新奇地找不同,然后在发现变化那一刻,闭上了眼睛。
  这圆形奶白色淘工厂风吸顶灯……上次见到还是在二十年前的老家。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