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眼黄花,风|流云散……
不知多久,归喜禅师终于道:“你且去玩罢,我在这里和你师叔再说一会儿话。”
小沙弥点头应了,乖巧的沿路回去,脚步渐远渐无声。
天地浩大,巍峨广阔。穹幕下这一方石塔,又是何其的渺小。
归喜禅师苍老的双目凝望着侵蚀的字痕,即使风吹雨打,也无损他心中的熟悉。冷风不知吹过了多少轮,他终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又一年了,师弟。”他低声道,“想想十七年,也是到了时候。你的那个孩子,如今也到了建邺城里。他被养得很好,一看就知道,必然极得家中重视。”
“……宁复还,也还算是尽心。”
他原本还想问归猗一句,会不会后悔?又还想要问一声,会不会改变主意?然而再一想,依照当年师弟的脾性,看着极淡却极有主意,又何曾会言一个“悔”字?
终究是着相了。
归喜禅师苦笑了一声:“我见他第一眼就认了出来,有些迁怒了,但说到底,他并没有过错。”
“师弟,你若是见到他,想来也会欢喜。”
凛冽的寒风吹过了松林,穿梭在茂密的枝叶间,发出了呜呜呜的声响。
树枝被鸟雀踩落,听得“咔嚓”一声。
沙弥已经被遣走,此时此刻,只剩下他一人了,萧瑟冷清。
归喜禅师默拈着佛珠,无声念着经文,一卷诵罢,微微叹道:“今日,师兄陪你一道过年罢。”
。
小沙弥站在园外的柏树下,百无聊赖的玩着路边的石子。
他年纪还不大,尚还有几分玩性,这一年最末的时候,便是再勤奋的人,也可以偷几分懒。他也不想再去背那些个经文,明日有明日的诵,今日有今日的事,归喜禅师都允他玩了,总不会再来捉他了罢?
小沙弥想了个抓子儿的主意,取出几颗擦洗干净的杏核,一抛一落,自己与自己玩着,好不乐乎。忽然间,听到一阵淩乱的脚步声,还未曾躲开,便被人撞了一下,杏核也落得到处都是。他一下子抬起头,没想到见着的是个熟悉的身影,顿时间一愣:“宁施主!”
再一看,却发现有些不对劲,连忙问道:“你怎的了?”
他还记得这位与他一起吃馒头的小施主,人生的漂亮,两只笑涡也好看,脾气也很好,还喜欢夸人!
可是这会儿,那双清亮的眼眸看着像是乱了的水,蒙蒙的,魂不守舍。
。
许是被他唤了一声,宁离低下了头来,愣愣的看向发声之处,有一个小沙弥正揉着脑袋。
地上杏核四处散落,远的落进了土里。
是被他撞乱了。
“小师傅,是你呀,对不住。”
他下意识的伸出手,轻轻一搂,那本是极平常的一个动作,可不知是怎么的,散落了一地的杏核便悉数回到了他的手中。
“给你。”
小沙弥还没来得及看清,登时被这一手镇住了,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哇,宁施主,你是怎么做到的!”他还想夸赞几句,一抬头,对上宁离眼睛,顿时又唬了一跳。
这,这是……
小沙弥叠连道:“你是遇见有什么为难的事情了?你看上去好伤心,宁施主……”看上去好像都要哭出来了。
“我……”
长长的顿了声,宁离说:“我没有。”他又重复了一句,不知道是想说服自己,还是说给谁听:“我没有。”
这么逞强。
这可半点儿也不似没事的样子。
小沙弥担忧的将人望着,欲要再询问几句,却见着宁离摇了摇头,转身离去了。他心里有些焦急,连忙跟过去,然而身前人的脚程实在是太快了,刚瞧着只有一步,瞬时便五步、十步,眨眼间便落了好长的距离,累得气喘吁吁也追不上,只能见得一点身影如豆渐远。
风声里隐约传来一声呢喃,低微得几乎要听不见。
“……我只是有一些想我阿耶了。”
第59章 玉壶春 宁世子,别来无恙
59.1.
岁除之时,宫中将有家宴,只是今年高阳长公主不在,她的一双儿女亦不在京中,这家宴,未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裴昭生母已逝,同胞姐姐又远隔千里,建邺城中,余下的手足只剩裴晵一个。虽先时曾令裴晵闭门思过,可他也不至于如此寡恩刻薄,教人年下也不得安生。
只是……
到时候说不得要将上皇自大安宫中请出,还要在宗亲前看这二人父慈子孝。
实在是索然无味。
宫城内早已张灯结彩,芙蓉池中,更是提前放上了灯船。宫灯映着池水,交辉焕采,水也粼粼,影也盈盈,自池畔凤光殿走出,正可见这一派波光明烂的美景。
。
家宴正设在凤光殿中。
宗亲齐至,赏乐宴饮,殿内丝竹奏响,管弦笙歌,雅正徐缓,一派和乐吉庆的喜气。
适逢佳节,惯例要饮酒赋诗,内侍取了笔墨到众人案前,以一篆香为限。
裴晵素有七步之才,援笔成章,不在话下。加上前番是受了责罚,如今好容易才从禁足中出来,更是铆足劲儿了要为自己正名。
香篆燃尽,挥笔写就,内侍取走众人诗作,呈于上首御座之前。一首首念出,皆是四平八稳的,恰是裴晵那首,博得了满堂彩。上皇抚掌轻击,欣慰大笑,目中尽是吾家有儿长成之色,不免教裴晵自得。然而目光再转,借折桂之意探过大殿上首,又化作了气苦与不甘。
玉如意赐下,并有文房四宝,字帖古画。然而裴昭纵使令人赐了赏,依旧神色淡淡。
天子并不以此为喜,不过是些可有可无的台面话罢了。
裴晵不免觉得饮入口中的玉壶春,也滋味寡淡起来。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忽然间见得有内侍快步走入,耳语数句,下一刻,他那一贯漠然在外的兄长,面上似有异色。
裴晵心中微跳。
出了什么事?
他已经认了出来,那疾步上前的内侍,正是御前大总管张鹤邻。
。
半刻之前,凤光殿外。
“什么,宁王世子不见了?”
张鹤邻听得一愣:“说清楚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禀告的侍卫面色有些发苦,低声解释了一遭,原来今日午时还未过,就已经看不到宁离人影。初时还以为是在僻静处烧纸,直到寻也寻不见,这才意识到不好。
张鹤邻眉心紧皱:“为什么不早些报过来?”
那侍卫道:“当时只道宁世子是出宫了,四下一对才知道,都没见着他。”
“糊涂啊,糊涂!”张鹤邻抬头一望,暮色四合,天光早是沉了,“如今是什么时辰了?你竟然敢瞒到现在。”
侍卫苦声道:“张公公,还请您向陛下说几句好话……”
张鹤邻一跺脚:“这我可帮不了你!自己等着罢。”
他心知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提前将人找到了自然可以悄无声息瞒过去,可如今来报……那定然是没有寻着人!
凤光殿中,藉着绵绵的丝竹声,张鹤邻快步上前,低声禀报了。果然察觉陛下的神色,霎时间就变了。他心中暗暗的捏了一把汗,只道怎么偏偏这么个时候,出了这么一个大雷。
。
宴至中途,皇帝提前离开。没了这尊大佛,众人不免更加自在。然而此刻偏殿之中,已经沉凝得落针可闻。
侍卫早候在殿中,当即请罪。
裴昭目光垂落,声音微冷:“午后就不见得人了?还是更早?”
侍卫心知自己大错特错,面色发白,回答道:“应在午时之前。今天早些时候世子还在净居寺中,他提过要去烧纸祭拜,只是后来并不见得回来。”
也是疏忽大意了,一方道还在宫中,一方到他已经出宫,可哪知道两两一对,竟是谁也不知道人去了哪里!
裴昭道:“别院问过了吗?”
侍卫答道:“已着人去问过,并不曾见世子回去。”
裴昭又道:“旁的地方呢?他没有去寻杨青鲤?”
侍卫禀道:“应当没有,杨府今日也不曾见过世子。”他说到这里,冷汗已经是涔涔滴落。
实则是在净居寺里找不见宁离时,就已经遣人去寻了!最初只当宁离是回了别院中,想着也是应有之理,只要在别院里见着宁离影子,便可以将这小小疏忽悄悄按下。
谁知道去了山间别院之中……
那一墙之隔的院落,张灯结彩,侍从来来往往,贴春联,剪窗花,悬花灯,好不热闹。那相熟的管家、唤作姚光冶的那个,已经早早地在大门前等着,见了人来,还欣喜的迎上来,只问他家小郎君是不是该回来了?
于是这才知道,原来宁离并不曾回府。
等到再去杨府问询后,也知道并不见得人,这才彻底慌了神。
他叩首道:“今日当值侍卫俱已问过,都不曾见过宁世子。最后见过他的,是净居寺里的一位小沙弥。那小沙弥说,他当时正在抓子儿,世子替他拢了杏核便离开了。”
净居寺内人口实在是简单,裴昭略一回忆:“可是铉心?”
侍卫道:“正是。”
到此为止,这里面听着,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
只是……
侍卫想起小沙弥口中天真话语,不敢隐瞒,低声道:“只是,听小沙弥说,世子当时瞧着……彷佛有些失魂落魄。”
。
自净居寺出建康宫,要经过有两道宫墙,中间更有禁卫重重。虽不曾大张旗鼓查找,可私底下已经俱问过,然而传来的消息,一并相同。净居寺内,大通门外,无一人曾见过。
这听得已经是教人心惊胆颤。
更遑论,还寻遍了旁的地方,茶馆酒楼,铺子食肆……
那么大一个活人,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宁离会去什么地方?
还是说,他并非自愿离开,而是被人强行带走了。
这个猜测,令裴昭的面色都沉了一分。数重宫禁,戒备森严,他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旁的理由,能教宁离消失得无影无踪。
夜深风寒,枯叶萧索。
裴昭立在冰冷的灰石之前,拈了一炷香。
石塔下还有残存的香灰,尚且没有被风吹散,隐没在夜色中。
这是宁离最后露面的地方,如果不曾有差错,他本该在祭拜后便离开建康宫,暗中将会有侍卫悄悄护送他返回家中。
可如今,寺中人不见,别院中也不曾有影。
灰石上隐约见得斑驳字迹。
从前年时,来此处祭拜的,据他所知,应当还有另外一人。
“归喜禅师呢?”
“已经在寺中等着了。”
。
偏殿之中,候着一灰衣老僧,见得他来,缓缓行礼。边上有一年幼沙弥,亦步亦趋。
裴昭凝视着跟前面目枯皱的老僧。
净居寺内风吹草动,曾事无钜细,呈在他案前。那之中大多都是些无甚紧要的小事,可裴昭却忆起了其中一遭。
有一日的案头,曾言道,宁氏小世子,彷佛是与净居寺禅师去了龃龉,以至不欢而散。
他当时置之一笑,可到如今……
裴昭凝声问道:“禅师今日可曾见过宁离?”
归喜禅师微诧,并不曾想到,裴昭在这等时节将他寻来,问的却是这个,当下答道:“陛下,今日贫僧并不曾见过宁世子。”
他这样说,裴昭却不信,只道:“是么,他今日也去祭拜归猗了,难道禅师不曾与他碰见么?”
归喜禅师面皮一跳,顿时间愕然。刹那间,他想起先时在石塔下见到的痕迹,略有失声:“……原来那并不是陛下?”
裴昭淡淡道:“难不成禅师以为是朕么?”
。
皇寺禁地,又是那等偏僻去处,平常都人迹罕至。更何况,所葬之人,言不得,说不得,早被遗忘。能够去烧一炷香的,还能够有谁?
是以那时被弟子问起,归喜禅师才那般笃定。
可如今裴昭却告诉他,他弄错了,并非如此,竟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一个人。
归喜禅师一时间心中复杂,苦笑起来:“陛下,建邺城中,除却是您,还能有谁呢?贫僧今日前去祭拜时,见得师弟墓前已经有人扫洒过……还道是您去过了。”
可是依照着裴昭所言……
他被暗卫寻来时,并不知是为了何事,如今却听着了另一个名字,忍不住心中想要确认一番。
“陛下,原来那竟是宁世子?”
。
裴昭眉心微蹙。
归喜禅师应当并不曾见过宁离,他的这一番反应做不得假。可是宁离便是祭拜后一反常态、失魂落魄。这短短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教他迥异于平常?
“禅师当真不曾与他说过什么?”
归喜禅师心中迟疑。
他这时候终于醒悟,只怕那时听见风卷枯枝声,便是宁离隐在一旁。当时自言自语,恐怕被听了个一清二楚。只是个中种种,极其复杂,陈年往事,晦涩难辨。如果真要铺陈开来,实在是太过于惊骇,如何又能道出来?
沉默片刻,归喜禅师终于道:“确然不曾见过宁世子。只是当时……提到世子阿耶若是见他模样,必然欣喜,大抵是被他听见了。”
。
这话难道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吗?
连裴昭也想不出。
他目中微有审视,而灰衣老僧恭谨又坦然,那话中并无半分作假,也正是此,教裴昭愈发不解。他忽然看向一侧的小沙弥:“铉心,你说你今日见过宁离?”
58/109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