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在秦代刷短视频不小心开了投屏(综历史同人)——犹未雪狸

时间:2025-05-16 07:43:57  作者:犹未雪狸
  闻言,太祝心下顿时浮起了喜悦,不过下一瞬间他就想起来了林朝之前所说的话,顿时不高兴了。
  山不来我,我就见山!
  他不能放弃!
  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
  这么想着太祝就要站起来身子,只不过站起来未半,直接被儿子给按下了。
  “父亲。”
  “大夫说了,您要好好休养。”
  太祝双眸震惊,自己大好儿子,从来没有忤逆过他!
  “朝廷那边,已经帮您告假了。”
  “???”太祝,“不行!”
  “陛下让人来看您嘞。”
  在那一瞬间,太祝紧盯着自己的大儿子,手指着他,手臂颤抖。
  “父亲?”
  “嘭——”的一下,太祝当场躺倒。
  “父亲?父亲!!”太祝长子惊吓至极,“大夫!!快找大夫!!!”
  ……
  次日朝会的时候,之前不曾见到陛下的,写了一大堆文章的,直接在朝堂上发力。
  还是那句话,谁不想自家学说,成就独尊之说呢?
  在这个过程中法家学派虽然不怎么开口,但是眼瞧着诸学派一个个的都想登顶,完全无视了法家根基!
  仔细想想那所谓的外儒内法,不过只是对比之下的事。
  看起来像是诸家争鸣,实际上刀刀都奔着法家砍过来。
  而陛下此时此刻,却是半点也不曾杜绝此事,仿佛真的听进去了。
  明明陛下之前不是这般样子的。
  陛下可是坚定的法家学说支持者!
  但是眼下这局面,更是让许多法家学派的人,心中如同擂鼓。
  甚至有人道,“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法可行,亦不可过。”
  “治也者,治常者也;道也者,道常者也。”亦是有儒家弟子反驳道。
  声音一道接着一道。
  引用那也是一点不客气,法家巨著,抬手就用,合情合理。
  拉法家下浑水的其他人亦是如此,用法家巨著,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合情合理!
  满朝文武都没有人觉得有什么问题,除了作者本人。
  作者本人此时此刻,想加入,但是又不想加入。
  想加入是因为一群人已经开始当着他的面曲解了,不想加入是因为这件事,事关大秦日后如何。
  只是在人越发曲解的时候,“不尚贤,用其奸,前如晋,后如赵!”
  他终于忍不住了。
  “胡,胡扯!”
  而也就是在此刻那画面上道:
  [韩非到底因为什么而死于非命?]
  此话一出,原本要反驳的人停滞了一下,而那人,或者说韩非却是半点没有什么反应,“非,非奸,非贤!”
  在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而非奸贤之故。
  相比较韩非,其他人就并非当无事发生了
  嬴政抬眼看向韩非,心态那也说不出的复杂。
  [韩非又名韩非子,乃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为何不叫韩子呢?他最开始也是叫韩子的,因为后世有一人名为韩愈,乃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亦有百代文宗之称,顶替了韩非的韩子,故而称韩非子。]
  不知道为什么本来没感觉什么的尉缭,突然感觉,自己的书之所以叫尉缭子,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
  尉缭心情顿时极差。
  尤其没听见那神异之人开口,尉缭心情更差了。
  [李斯对此人嫉妒非常,甚至自己都说相比较韩非的才学,望尘莫及。]
  李斯:……我倒也没这么说过。
  [秦始皇对他的评价是,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后为一人攻韩!]
  [不过一人,满朝公卿,无一可抵!宠信非常!]
  满朝公卿对此没什么想说的,韩非如今的状态吧,不说是束之高阁,那也是只能起到一个有韩非的作用。
  不过真说是最开始入秦的时候,韩非的确极受陛下看重就是了。
  后来嘛……
  [韩非入秦,不过一年时间,就离奇死亡,震撼列国。]
  在那一瞬间,嬴政没事了,嬴政心态平和了,甚至准备开口,结束眼下这局面。
  就听见那边道——
  【的确差点离奇死亡了。】
  李斯手指一顿。
 
 
第17章
  【我都没想到过这位韩非子竟然还能活着,而且托人一捞就捞出来了。】
  【这算不算是蝴蝶效应?】
  托人,捞出来。
  在那一瞬间,韩非身上本就是聚集了不少的目光,在此刻,更是汇聚了更多人的视线。
  嬴政的视线更是直接落在韩非身上。
  韩非面不改色,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即便是听到了自己距离身死都不是近在咫尺了,那是死里逃生。
  很多人当即明白只要抓住这条线,就能够直接把人挖出来。
  甚至可能不需要这条线。
  有心人不等那画面上继续就知道怕是韩国未灭之时,李斯与姚贾一同给陛下上书,也就是那一次韩非遇劫遭难,随后被陛下赦免,但是放是不能放,所以被一直关押,直到一年多前,方才被放出。
  虽然那个关押……
  实在和寻常关押不太一样,甚至不住在监牢之中。
  六国一统后,被陛下召为博士官。
  本以为是陛下压制多年不愿杀韩非,竟不想是因为此人?
  [原因无他,韩非是被人毒死的。]
  等会儿,陛下杀人,需要下毒吗?
  在那一瞬间,曾在画面中被提及的李斯顿时成为怀疑对象,因妒生忌,骤然而出。
  对此,李斯甚至有心帮着韩非继续反驳一下之前被曲解的奸贤论,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不得不说,这个心态实在是极好的。
  不过许多人转念一想,就李斯现在这个状态……
  心下不由得有些怀疑。
  [韩非为了故国为秦国谋,甚至为秦始皇献上了存韩论,试图掉转秦国枪口灭赵存韩,也就是这件事,算是彻底暴露了韩非,史书记载同为同门师兄弟的李斯和姚贾一同害之,毁之,进言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不如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
  [而在这个过程中,韩非试图辩解,奈何对上了李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根本见不到秦始皇。]
  李斯声音不断,一如不久之前,舌战诸大臣。
  唯一不同的是始皇帝的目光,此刻也落在李斯身上,双眸微微眯着,手指一下一下地在案上,倒是看不出喜怒。
  [也不知道李斯对韩非说了什么,导致了韩非误以为是秦始皇之意遂自杀。]
  姚贾也有些意外,不过姚贾意外的倒不是李斯,而是韩非。
  韩非竟然还在廷尉牢中还试图辩解过?
  这个事他可没听说过。
  [而秦始皇本人是不想杀韩非的,在韩非死后,秦始皇也后悔了,命人赦免韩非,但是这个时候韩非已经死了。]
  [这么一个文采卓绝的韩非子,就这么死在了监牢之中,实在让人扼腕。]
  【感觉这个味真像是吕雉杀韩信后,刘邦的态度啊。】
  刘邦?
  吕雉?
  韩信?
  刘邦之前曾被提及过,前面那俩是谁?
  不过真说是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怎么感觉好像已经把这个情形摸透了个大概?
  而当事人韩非,此时此刻,仍旧一如之前,在解释完后,直接同之前一般无二,重新回到了之前那个状态。
  一切真真假假,仿佛都与他无关。
  【不过说起来,太史公其实那句害之,毁之,其实还挺实话实说的,而且韩非真说是因为这件事死,也不是很冤。】
  【在秦国不仅仅存韩,还借着陛下的信任,还主动打姚贾小报告,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姚贾出身不好?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这都是陛下挑好的说了。】
  对此韩非心下一点没动,姚贾一想起这件事,就一肚子气,就这么个人,陛下怎么就那么喜欢他的文章?
  就像是这里面说的,直接弄死多好?
  【也幸亏陛下当初没引用一下韩非子的人不可貌相。】
  韩非仍旧面无表情,整个人挺得都像木板似的。
  【哎?这么说起来,怎么没人想起来提这个啊?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啊!】
  【你要是把韩非给压下来,再记录下来,青史留名啊。】
  ……
  ……
  当天,韩非彻底记住了这位神异之人。
  气得咬牙切齿。
  仔细在脑海之中想了一遍又一遍,但是硬生生想不起来,自己周遭有这么一个人。
  好消息是其他人并没有压制住韩非,当然,这并不是韩非口才突然变好了,主要是作为师兄弟的李斯口才实在是太好了,众人围攻之下,那也不落下风。
  甚至许多法家弟子,都直接闭嘴,让李斯开口了。
  廷尉大人,不愧是大秦掌刑法之人。
  而韩非,此时此刻,更是彻底插不进去话了!
  韩非:?!
  我不是为了你们那个什么谁主政来的!
  林朝直接围观了韩非气成河豚。
  比当年李斯要杀他还气!
  当年各为其主,他的确也不是什么真心侍秦的,他输了,他也认了。
  但是眼下这一幕?!
  【好家伙,我竟然分不清到底是儒生欺负人了,还是李斯欺负人了。】
  韩非脸色一红,纯纯是气的。
  是你!
  是你!
  别让我找到你!
  【不过说起来,今天陛下感觉有点太看热闹了吧?】
  【陛下可不是这么看热闹的人,今天可不是纯粹的辩论赛,这是国政啊。】
  被点名的陛下,嬴政此刻听了这话,仍旧没开口。
  而其他人倒是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陛下以前不是这个性子,但是如今不是有这位神仙吗?
  多听听,也是很合理的。
  万一改了心思呢!
  而且——
  这位神仙说不准就还能再吐出来点决定性的东西呢?
  本着这个心态,也不知道吵了多久。
  李斯彻底以一当百,甚至有法家领袖似的。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李斯总往上古贤君上扯。
  鉴于李斯代表法家,许多人也就顺着李斯所言开始论尧舜了,毕竟这个法家不行,这是他们的强项。
  甚至有人道,“古有尧舜,天下共主,治于天下,诗、书,便于天下,传于世间,教化于人,实在功高,我儒家弟子,亦是照其刑事,尊古行礼。”
  “的确!”也就是在此刻,传来一道斩钉截铁之音。
  而这道声音,不是出自别人,正是李斯。
  “所言有理!实在让我汗颜!”李斯甚至继续道,言辞凿凿,如果这话不是出自李斯之口,一切看起来就更加合理。
  “???”
  你不反驳了?
  伴随着李斯开口,那整个场面几乎都在那一瞬间都停滞了一瞬,别说儒家弟子了,甚至法家学派都不由得看向李斯。
  你这是什么情况?何故如此?
  不等别人开口的时候,李斯直接开口道,“诸位!诸子百家,乱世争鸣,皆为救国治民之法!”
  “啊?”刚刚开口的那位儒家博士官,也被这个转折弄得有点没反应过来,甚至此刻都没法反驳什么。
  “李斯实在佩服诸子,今日论道,实在受益匪浅!”
  “???”
  谁跟你论道了?!
  此话一出,原本想要在法家身上啃口肉试图上位的诸学派,弄得有些不知道李斯这是在干什么。
  大家都知道你是师从荀子,但是你不是一直法家学派吗?
  怎么今个突然就变卦了?
  听那些听的太好,所以准备今天又要从法家学派转到儒家弟子上去?来了个反复横跳?
  但问题是也不能是现在吧?
  你可是今天还是法家学派的。
  而且就这也不是你李斯的性子啊?
  众目睽睽之下,李斯对始皇帝嬴政躬身,“但当年各国国情,各不相同,时至如今,天下大改,太平无忧,一书落六地而成六书,一法至旧地,成六法,书非一至,必生乱象。”
  “周有天下八百年,旧时一制,历诸侯国数百年,字异行,轨四变,度不同,今天下大合一切大变。”
  “我亦有五同,欲秉明陛下!”
  “车当同轨,书当同文,度当同制,行当同伦,币当同形,天下一心,方见其本,为大秦万年计。”
  此话一出,顿时一片哗然。
  在那一瞬间,林朝也不由得心下道:【哎?见证历史的时候到了吗?!】
  不等旁人开口,就听见他继续道。
  【这可是千年不改之政!造福千代万世之功啊!】
  在那一天,嬴政对于这个神异之人的好感大大提升。
  而李斯亦是继续道,“与此同时,非官员所职,不可私藏诗、书、百家语!”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简史分各地,国史一分为三,入咸阳,再存泰山,或入邯郸。”
  “而旧六国之史书,当灭之!”
  [你知道为什么元史是历代所编最差的吗?]
 
 
第18章
  [在二十四史中,元史,是最为让人诟病的一本,这并不是因为元史写得多差,而是因为元史压根就没有怎么写。]
  对于这个眼下倒是没多少人在乎。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