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路边的野男人可以捡(古代架空)——天不亡我

时间:2025-05-25 09:19:52  作者:天不亡我
  “不……”谢昱一个劲儿地摇头,“我只是被纪元良骗了,是他老奸巨猾!”
  “谢大人,其实你不必这般自欺欺人的。”贺听澜无奈道,“你要是真的像你说的那样钟爱我娘,怎么得知她的死讯后不到一年就娶妻生子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令郎的年纪只比我小一岁半吧?”
  谢昱哑然。
  “那是因为、因为我当时一心想为你娘报仇!”谢昱着急解释道,“要做到这些,我必须借助联姻爬得更高。”
  “好了,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你现在解释又有何用?”贺听澜不耐烦道,“我不想听这些。谢大人,难道你托林指挥使带我过来,就是为了给自己辩解的吗?”
  “不。”谢昱摇摇头,“我是想求你帮我做件事。”
  “何事?”贺听澜问道。
  “按照律法,我死后谢家未成年子女都要流放偏远之地。”谢昱道,“其他人也便罢了,可我的小儿子才不到十岁,自幼体弱多病,他撑不住流放的艰苦的。我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到时候会把他从谢家族谱除名,他便不再是谢家的子弟,就不用像其他人一样被流放了。我想把他交给你,好吗?”
  贺听澜不禁笑了,“我为什么要管他?谢昱,你别以为你主动自首我就会心软感动。要我抚养杀母仇人的儿子,你真当我贺听澜是菩萨吗?”
  谢昱几乎是恳求道:“稚子无辜,况且他毕竟是……”
  “你还知道稚子无辜?”贺听澜毫不留情地打断谢昱的话,“当初你违法犯罪的时候怎么没想着有一天你造的孽会牵连到无辜的孩子?”
  贺听澜实在没有耐心继续跟谢昱扯皮下去了,他蹙着眉冷冷道:“今日的一切,还有谢家满门的遭遇,都应该算在你头上,跟其他任何人无关,我也不会为你犯下的错负责。”
  “你的儿子我不会管,也懒得管。当然,如果你想用这件事威胁我的话,尽管放马过来,我贺听澜奉陪到底。”
  说罢,贺听澜后退一步,“如果谢大人没有别的事的话,下官就先走了,这牢房里实在不是人待的地方。”
  他一刻都不想多停留,转身就走。
  “等、等等!”谢昱扒着铁门,冲着贺听澜的背影喊道。
  贺听澜脚步一滞,却没有转身。
  谢昱深深地望着贺听澜清瘦挺拔的背影,颤抖着开口道:“你能不能、能不能……”
  “不能。”贺听澜毫不留情地开口打断,“我说了,我不是菩萨,你们家的事我懒得管。”
  说罢,贺听澜抬脚头也不回地离开。
  行至走廊的尽头,林端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怎么样,想说的都说完了?”林端询问道。
  “嗯,本来也没什么好说的。”贺听澜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走吧,这鬼地方我是再也不想来了。”
  林端笑了,点点头表示认同,“最好再也别来。”
  贺听澜跟着林端离开了地牢,见到太阳的那一刻,贺听澜被阳光刺得不由自主地眯起了眼睛。
  不知为何,这般明媚的阳光他见过很多次,却从未像今日一样觉得沐浴着阳光是如此舒适。
  “林指挥使,就送到这里吧。”贺听澜转头对林端笑着说道,“今日之事多谢了。”
  “贺郎中言重。”林端也笑着对他拱了拱手,“希望下次我们再见的时候不是在镇京司。”
  贺听澜哈哈大笑,他明白林端的意思,回了个礼,“告辞。”
  二人告别后,贺听澜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镇京司的大门。
  原来还有人能够脚步如此轻快地离开镇京司。林端看着贺听澜远去的背影心想道。
  挺好。
  七日后,有关十年前落霞关一役战败和清河盟通敌叛国的案子终于告一段落。
  在超过三十名官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证明清河盟无罪。
  镇京司、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总结如下:
  太师纪元良为获取清河盟情报网,为自己敛财,使镇远军求助信迟迟未能送出,导致薛靖及其部下陷入孤立无援之境,最终造成镇远军大败于北疆。
  而后,纪元良将落霞关一役的战败嫁祸给清河盟,导致清河盟成员被赶尽杀绝,而纪元良本人则利用职务之便将其情报网为己所用,敛财总额折合白银约五千万两。
  左都御史谢昱为其从犯,知法犯法,多次勾结江湖杀手组织影刃阁,并配合纪元良窝藏赃款。
  故,判处纪元良凌迟处死,纪氏全族斩首示众,家产尽数充公。
  谢昱本人及其妻邢氏、长子谢无懿判处斩首,剩余所有人流放三千里至岭南,家产尽数充公。
  徐锐将最终决定呈交给元兴帝过目,老态龙钟的皇帝看过一眼后,闭上眼睛颔首道:“拟旨吧。”
  次日,圣旨下达,与此同时昭告天下,金陵城众人皆哗然。
 
 
第274章
  这个月, 金陵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十年前的落霞关一役战败真相大白,清河盟背负了十年的骂名也终于得以洗清。
  赵承安提出为清河盟建造一座纪念碑,以表对盟中成员为大梁百姓做出的奉献的怀念。
  这个建议自然得到了满朝文武的支持。
  不仅仅是因为理应如此,更是因为大家都已经默认了七皇子赵承安将来会是他们的君主。
  这段时间朝政之事基本都是由赵承安来打理的。
  一开始官员们并不相信这个十几岁的小皇子能处理得当, 毕竟不管他再怎么聪明好学, 年纪都摆在这。
  然而经过给清河盟翻案、处置了纪氏和谢氏之后, 朝中百官无一不对赵承安心服口服。
  不少曾经在朝堂上公然藐视赵承安的老臣也不得不俯首称臣, 收敛了不少。
  果然是江山代代人才出, 这位七殿下不容小觑!
  而待在宫里养病的元兴帝最近突然有所好转, 竟然还有闲情逸致去御花园散步了。
  春日的御花园百花竞放,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老七比朕想的还要出色。”元兴帝在陈敏和李皇后的陪伴下慢慢走着, 不禁感叹道。
  “安儿这孩子学什么都快,臣妾看他最近处理起朝政很是得心应手,根本不像个十几岁的孩子。”李皇后一听到元兴帝夸赞赵承安就高兴,这意味着她的安儿离皇位又更近了一步。
  “是啊。”元兴帝摆弄着枝头上含苞欲放的海棠花,“朕记得朕像安儿这么大的时候, 先帝也多次说过朕年少老成。这样一看, 安儿确实很像朕。”
  李皇后脚步一滞, 猛地抬眼看向元兴帝。
  陛下这话是什么意思?
  她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雀跃,但表面上还是保持着礼数,谦逊道:“陛下言重了,安儿还有不少要学的呢,怎敢跟陛下比?”
  “哦?皇后的意思是,朕的儿子连朕的一句夸赞都担不起?”元兴帝笑着反问道。
  李皇后连忙跪下行礼:“臣妾绝无此意!”
  “好了,你也不必如此惶恐。”元兴帝抬手示意她起来。
  “自老大被贬出京后,朝堂上那群老东西就天天催朕早些立储,说什么为了朝堂安定。朕看他们根本就是在试探朕的口风!”元兴帝不满地哼了一声, “可如今朕觉得是时候堵住他们的嘴了。”
  说着,元兴帝看向李皇后,微笑道:“朕看安儿这些时日处理朝政极为得体妥当,担得起储君这一身份。皇后觉得呢?”
  李皇后瞬间脸色骤变,不只是惊喜还是惊吓。
  她反应过来后连忙又跪下,几乎是喜极而泣道:“陛下看得起安儿,是他的福气,臣妾代安儿叩谢陛下圣恩!”
  元兴帝静静地看着跪在他面前的李皇后,半晌后点点头道:“好,那就这么定了。”
  说罢,元兴帝折走了一枝海棠,“朕有些乏了,走,回御书房。”
  李皇后还沉浸在赵承安即将被立为太子的喜悦中,久久难以回神,竟然连“恭送陛下”都忘了说。
  她的安儿就要成为太子了?
  这就意味着,自己马上就要当皇太后了!
  一想到这些,李皇后就控制不住地笑了起来。
  自己在这宫中多年蹉跎,终究是要成为最后的赢家!
  回到御书房之后,元兴帝却没有去歇息,反而让陈敏传一个人进宫面圣。
  不久后,陈敏来到门口禀报道:“启禀陛下,贺郎中到了。”
  “让他一个人进来。”元兴帝缓缓道。
  “是。”
  贺听澜原本正在军械司处理积攒下来的公务,这段时间忙着给清河盟翻案,贺听澜几乎是两头忙,整个人忙成了一只陀螺,连睡觉的时候都能梦见正事。
  结果皇帝身边的大太监突然来传他进宫,令他有些意外。
  一路上贺听澜脑中产生了很多猜测,关于元兴帝要见他有何用意、关于一会该说什么、关于自己会不会摊上事。
  结果这位君王见到他问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关于顾令惜。
  “你娘她……生前过得如何?”元兴帝问道。
  贺听澜一时之间不明白元兴帝究竟是不是有什么言下之意,也猜不透他问这句话的真正用意是什么,便只好如实回答。
  “回陛下,在微臣的记忆中,阿娘经常在外忙碌奔波,鲜少回家。”贺听澜道,“但她永远都充满精力,微臣小时候虽然不知她出门是去做什么,却能感觉到她很乐于其中。”
  元兴帝静静地听着,半晌后笑了,“嗯,确实像她会有的样子,好像永远都不知道累。”
  哦,看来陛下是在怀念过去。贺听澜心想。
  “你来到金陵城,就是为了给你娘报仇?”元兴帝又问。
  贺听澜顿了顿,点头承认:“是。杀母之仇,不共戴天。微臣如今能得偿所愿,离不开陛下的英明决断。微臣叩谢陛下圣恩!”
  “她能有你这么个儿子,在那边应该也会很欣慰。”元兴帝感慨道,“好孩子,你想要什么赏赐,跟朕说说,朕会尽量满足。”
  贺听澜一愣,原本以为这次进宫面圣会遇到麻烦,却不想还有赏赐?
  只是,也不知道这所谓的“赏赐”究竟是不是对自己的一次试探。
  贺听澜犹豫了一会,小心答道:“微臣身为人子,为母报仇理所应当,不敢奢求赏赐。只是阿娘生前所做诸多善事,死后亲人连去祭拜她都不能,微臣深感痛心。故而恳请陛下主持公道。”
  “这是自然。”元兴帝颔首道,“你娘毕竟是清河盟的一员,理该被后世之人敬仰怀念,朕自然愿意为她修坟立碑。只是……”
  贺听澜立刻明白了元兴帝的顾虑。
  当年顾令惜是在与魏王赵玄的婚礼上逃婚的,按理来说她即便是死了也应该算是魏王侧妃。
  但这场婚礼毕竟尚未礼成,花轿连魏王府的大门都没进,所以又算不得正儿八经的侧妃。
  这么多年,元兴帝也不曾给她任何妃嫔的追封。
  虽然不曾明说,但贺听澜也猜得到,这其中不单单有元兴帝对顾令惜的怨气,肯定还少不了顾怀仁的劝阻。
  但若是元兴帝执意要让顾令惜做自己的皇妃,顾怀仁的阻拦又有什么用?
  所以……
  贺听澜向元兴帝行了个大礼,壮着胆子道:“陛下,微臣的娘亲生性喜好自由,比起琼浆玉露、锦衣华服的富贵生活,她更喜欢无拘无束去做自己的事。所以微臣恳求陛下按照清河盟盟主和安国公府三小姐的身份为她立碑,也算是对她生前的功绩的认可。”
  御书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就连掉一根针都能听见。
  贺听澜感觉自己的心快要跳出来了,藏在袖中的手紧紧攥着。
  他知道自己方才这番话有多大胆,这相当于彻底抹去了二十多年前的那场婚事,对于一位帝王而言是何等的丢脸?
  但贺听澜还是要这么说,即便元兴帝可能会一时愤怒降罪于他,他也还是要说。
  清河盟,盟中之志在于荡尽天下不平之事,匡扶世间之正道,为蒙冤者伸冤昭雪,使清河之义贯于四海。
  这也是顾令惜用尽一生为之努力的目标。
  所以自己一定、一定要为阿娘争取。
  贺听澜几乎能听见自己砰砰的心跳声,时间在这一瞬间过得很慢。
  不知过了多久,贺听澜听见沙哑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好,朕成全你。”
  贺听澜浑身控制不住地一颤,重重磕了个头,“微臣替阿娘叩谢陛下!”
  这天,贺听澜连自己是怎么走出宫门的都不知道,感觉一切都那么不真实。
  他的耳边还回荡着方才在御书房内和元兴帝的对话内容。
  元兴帝告诉他,如果给顾令惜皇妃的身份,那么自己可以收养贺听澜为义子,享无边尊荣富贵。
  但若是让顾令惜始终以一个未嫁的安国公府女公子的身份,贺听澜的身份也会遭到诟病。
  未嫁生子,说出去毕竟不好听。
  但贺听澜还是拒绝了。
  他知道,阿娘跟自己一样,不会在意这些风言风语的。
  阿娘说过,澜澜是娘亲的孩子,这就足够了。
  他不需要有一个父亲,不需要拥有世人口中“正大光明”的身份。
  更何况,你是谁,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你是谁的儿子,而是你做了什么。
  贺听澜帮助过无家可归的人,组建了无名寨,他就是大当家。
  贺听澜擅长机关之术,为大梁军队研造了连环炮弩战车,他就是军械司郎中。
  这些身份是他靠自己打拼出来的,每一个都比“私生子”份量更重。
  这一刻,贺听澜无比认同他现在的身份。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