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白云山下事[种田]——凉千晚

时间:2025-05-29 09:06:09  作者:凉千晚
  越想心里越美,林榆真想现在就生下来,两眼一睁就是赚钱。
 
 
第107章
  暑气在最后一场大雨里消散, 贺尧川上山次采了一筐板栗,准备回家做中秋月饼。
  坚硬带刺的绿色外壳藏在枝叶间,只需竹竿一捅, 纷纷都落在地上。捡板栗需得小心,硬刺扎在手里都是血洞。
  贺尧川用脚踩开, 弯腰捡一个熟透的,剥了外壳往嘴里一扔,嚼碎了都是鲜甜的味道, 林榆肯定喜欢。
  他把剩下的板栗装在背篓里,收获满满下山去。村里捡板栗的人络绎不绝, 下山遇见张二了, 他喜气洋洋的, 一问才知, 张二的亲事终于说定,他也老大不小, 该到成家的年纪。
  张大跟陈老板走商,家中有了存银日子好过起来, 爹娘身子逐渐好转, 才有底气给老二说亲。
  到家中, 贺尧川脱下沾满泥巴的草鞋。林榆慢慢走过来, 探头往筐子里看一眼, 笑一笑:“打了这么多。”
  “去的早,往深山里走一圈, 挑熟透的打。等这一筐吃完,余下的也该熟了,你若还想吃,山里多的是。”
  贺尧川把板栗倒在地面, 他打的多,让大哥大嫂坐在院里剥板栗。过两日就是中秋,今秋的板栗先尝个鲜,让娘炒一锅糖栗子吃。
  周淑云这几日没出摊,林榆要生了,全家人都仔仔细细盯着,郎中虽然说还有半个月才生,但提前发作也是常有的事情。
  今早她便去王家窜门子,讨一些碎布做百家衣。
  林榆低头看一眼,发现贺尧川衣摆和裤腿都湿了,便让他起身:“湿了就别穿了,脱下来让杨阿嬷拿去洗了,换一身干净的。我瞧柜子里那件靛蓝的就不错,好看又暖和。”
  “我无妨,”说是这么说,夫郎的好意不能辜负,他满脸带笑进去换一身,像模像样的走出来。
  林榆没学会做衣裳,让人照着贺尧川的身形在县里做了一件。贺尧川身量高大,模样又俊朗,只需稍稍打扮,甩出村里年轻汉子几百条街。
  溪哥儿和孙月华从河边回来,进门就瞧见这一身,眼睛嘴巴都翘起来。
  “二弟这模样,放在县里都没人能比,”孙月华掩嘴笑着打趣。
  溪哥儿围着他哥哥转一圈,还真是更好看了:“我以后也找个像二哥哥一样俊朗的。”
  正巧周淑云从王家回来,听了这话皱起眉:“也不知羞,再过几年就该议亲了,让你做的针线活做完没有。”
  溪哥儿眨眼睛笑一笑,他不怕娘的数落了。每次娘只要一教训他,他就往二嫂嫂身后躲,娘肯定不会再说他。
  他是家里最小的,挨数落了两个嫂嫂都会帮忙说话。
  等一家人都散开,贺尧川才走到林榆身边,一身靛蓝新衣光彩夺目,锋利的眉目下目光温和,他笑着看林榆:“可好看。”
  “嗯,好看。”林榆扬起唇角,偷偷凑上去小声告诉他:“我可喜欢了。”
  贺尧川的嘴角一整天都没落下。
  地上的野板栗剥好了,桶里还有从河边捞的蚬子,秋日山溪里就数这种东西最多,大漏勺轻轻一舀,放在水里冲去泥沙,不一会儿就是满满一盆。
  “大川,往水里倒两滴油,吐一夜泥沙,明日炒了吃,”林榆回头说话,他有些迫不及待,想尝一尝爆炒蚬子的味道。
  “我去拿,”贺尧川真怕夫郎夜里都馋的流口水,立即就拿了油壶来,往桶里滴一圈就成。炒一半,剩一半留着中秋那天吃。
  今天的中秋节无需大操大办,拜月祭祀必不可少,一家人围在桌边吃一顿团圆饭,就比什么都强。
  林榆咬一口刚出锅的板栗月团,松软酥脆入口即化,板栗自带的甜味不腻,若是爱吃糖,再沾一点蜂蜜。
  贺尧川则喜欢咸味的,火腿馅腊肉馅都爱,一人能吃五六个。
  林榆只吃三个就饱了,他裁一张油纸,包两个板栗团子,又放两个腊肉馅,用麻绳捆好塞给贺尧川。
  “这个交给赵大哥,今天是中秋节,让他带回去给家里人。”
  杨阿嬷就不必了,因为时期特殊,连中秋都不能回去,要留在贺家照顾他。等孩子生了,家里做席面再给杨阿嬷带些酒肉。
  贺尧川提在手中:“嗯,我去同他说。”
  鸡场他每天都来看一遍,两百多只野鸡分布在野坡上,秋日还剩一些野菜,足够鸡群吃。
  赵大力正在铲鸡粪,活不算麻烦,打扫干净却要花费半晌的功夫,他回茅屋喝碗水,没休息继续干活。
  出门遇见贺尧川,赵大力站着喊一声:“东家。”
  “赵大哥,今日不必做工,回去多陪陪家人孩子,明日再过来便是。”贺尧川把月团交给他:“我夫郎做的,你一并带回去。”
  说完,他又拿出包了五十文的红封,上次团团满月买的红纸剩下不少,用来包红包喜庆。
  月团和五十文都是赵大力没想过的,骤然得到节礼,他有些激动高兴,擦擦手伸出双手接下,老实巴交说了一声谢。
  贺尧川让他赶紧回去,别耽搁了团圆。
  赵大力换上唯一一件比较好的衣裳,背着包袱往家走,兜里有肉馅月团和五十文钱,他紧紧握着,回家的脚步都加快了一些。
  中秋刚过,秋意渐浓。白云村的稻子熟了,像去年一样,被炎夏蒸干水汽的田间金浪滚滚,麦穗沉沉坠在枝头,抬头眺望,家家户户都是丰收的景象。
  远近都是打谷的声音,孙月华提上水壶往田里去。林榆自然不必去,他快生了,家里人既不放心他出门,也不放心他肚子在家。
  躺在凉椅上,他捏着绣绷子,笨拙地绣一朵粉色小花。刚开始学习绣活,手指捏针就不听使唤,避免不了戳一个血洞,污了布料不说,什么也没学明白。
  终于学了一年,手指跟针头和解,能绣一些简单的东西。他想做衣裳,给未来的一家三口做亲子装,大川是一片绿叶,他是一朵粉花,娃娃就是一颗水灵灵的桃子。
  杨阿嬷进来看一眼,“榆哥儿,晚上煮一锅鱼汤,你喝了好睡觉。”
  “好,”林榆想了想又道:“再汆一锅肉丸子,用鱼汤煮了。”
  杨林连连答应,撸袖子要去剖鱼,他顺便进隔壁房间看一眼,团团也睡的正香,于是不多管了。
  比起刚来的时候,他做饭大胆许多,别管是肉还是猪油,都不用斟酌着放,就连珍贵的红糖也见天儿都有,连她都沾光喝一碗。
  以前伺候过许多临盆的妇人夫郎,得了一些经验,知道夫郎生产前不可以吃重油重辣的,清淡的鸡蛋鱼肉最好。
  他不过是无意之中提了一句,贺尧川就记在心里了,每天都会带着鱼篓下河,抓不到就去县里买。
  听着灶房里烧火做饭的声音,林榆心里觉得踏实又安心,夏天的尾巴还没离开,空气中浮动一丝炎热,他慢慢拍打扇子,靠在躺椅边打盹。
  手下意识放在肚子上面,越到要生的时候,越能感受到宝宝在里面。有时候他会自言自语的说话,像是在跟宝宝交流,宝宝偶尔也回应他。
  等睡沉了,林榆渐渐眉头皱紧,做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像是宝宝要出来了,一个劲儿喊他。
  肚子一会儿疼一会儿不疼的,林榆睁开眼一看,只感觉身下一片异常,低头就看见裤子湿了,他吓的脸色苍白,赶紧朝灶房喊人。
  杨林刚把鱼汤蹲在锅里,听到喊声便知道,这是要生了,比郎中说的日子提前了十天。
  正碰上孙月华从田里送水回来,杨林守在林榆门口,着急地冲过去:“榆哥儿要生了,快去田里叫人回来。”
  孙月华哪敢耽搁,“我这就去,你千万要照顾好了。”她猛地往田边跑,一刻都没停。
  因为自己生过,知道生孩子的疼痛和凶险,所以连气都不敢大喘,到了田边都顾不上别的。
  “大川,娘你们快回去!”孙月华跑的脸红脖子粗,说话都冒粗气。
  贺尧川就在田里,听完手里的镰刀哐当一声落在地上,比任何人跑的都快,一眨眼便冲了回去。
  周淑云哎哟一声猛拍大腿,谁都顾不上田里的粮食,粮食哪有人重要。“大山,赶紧的,去请郎中稳婆还,还是上次的。”
  “我知道娘,”贺尧山知道事情紧急,也是撒腿就回去牵骡子。
  全家人都往回跑,回去的时候有杨林陪着,贺尧川也傻了似的跪在床边,他紧紧抓着林榆的手,唇色渐渐苍白,竟愣住不知道该做什么。
  “大川,”林榆一阵一阵疼,有些虚弱看着他。
  “我在,”贺尧川往前一步,耳朵贴近林榆,却半天都没听到林榆说话。他抬头一看,才发现林榆疼的厉害,他只能抱着林榆:“别怕,我不会离开。”
  说完这句话才发现,他手抖的很厉害,以前在码头跟人打架拼命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害怕过。
  杨林就在一旁,他经验十足,知道是有惊无险,便安慰二人:“疼是最正常的,都要经历这一遭。郎中说了,榆哥儿胎位很正,娃娃又不大,好生的很。”
  贺尧川哪听的下去这些,他只听到林榆疼了。
  直到周淑云一脚踏进来,他神智终于清醒一分,强忍颤抖起身:“我去请郎中,娘,小榆交给你看着。”
  林榆眼睛紧闭着,他浑身哪哪都疼,一开始只是肚子,后来腰背都疼的紧。杨林在一旁教他,让他放平呼吸,他便跟着学。
  迷迷糊糊中,听到贺尧川要离开请郎中,他有些怕了,忽然怕的不行,用力睁眼看一眼,嘴唇微张想说话。
  “你别走。”林榆泪眼哗哗的,勾着贺尧川手指。
  贺尧川又折返回来,同样苍白的唇低头亲他一下:“我不走,我叫大堂叔帮忙跑一趟,我哪也不去,就在这里陪你。”
  最后还是周淑云去了,大哥他们家里也有骡车,壮年骡子跑的更快。
  没过一刻钟,贺尧山连扛带拖的,把稳婆扛上车,一路冒着尘灰把婆子带回来,刘婆子在后面吃了一嘴灰,直想开口让他忙着,一开口又是一嘴灰。
  上次孙月华生孩子,她就见识了贺家老大虎了吧唧的样子。
  到地方还没来得及喝水,又被贺尧山一掌拍进去,刘婆子忍了,她三两步过去看林榆,拍拍胸脯道:“还不到生的时候,照着上次那样,该备的都备好了?”
  “早就备好了,只等今天了。”周淑云忙回答。
 
 
第108章
  林榆没忍住叫出来, 迷迷糊糊中,稳婆让他先别叫,省着力气生孩子的时候用, 他才忍着紧咬舌头。
  一口下去,尝到满嘴血腥, 他睁眼一看,是贺尧川急忙把手臂塞过来,才没伤了自己。
  “大川, 我不要生了,跟他说说选个好日再出来。”
  林榆欲哭无泪, 要当阿爹的人了, 这时候开始耍赖。
  反倒是贺尧川又哭又笑, 握着他的手, 嘴唇都在发抖,说不出一句话来。
  黄昏时分, 终于要开始生。一盆盆清水端进来,泼出去就成了血红。
  屋外, 旺财呜咽呜咽趴在门口, 尾巴都耷拉下来。团团也在哭, 孙月华哄都哄不住。
  油灯换了两盏, 一家人都焦灼着, 谁都顾不上吃饭喝水。哥儿生产本就艰难,一只脚都能踏进鬼门关, 在乡下农户,能平平安安生下来很不容易。
  贺尧川目眩耳鸣,听到一声嘹亮响当的哭声后才终于回了魂,抬头慌忙瞥一眼孩子, 又低头看林榆。
  “是个俊俏的小汉子,”稳婆抓着胳膊腿看一眼,又翻看全身,仔仔细细检查一遍,笑着松口气:“很健康,斤两也足,好养的很。”
  农户生孩子,最想听到的就是一句好养,不必担心体弱常年生病吃药。
  全家人都松口气,贺尧川慌慌张张看林榆,林榆生完就睡了,此刻虚弱的很,都来不及看一眼娃娃。
  僵直的脊背终于松懈,他眼底挂了一圈青黑,胡茬也冒了出来。生完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从昨天到现在,折腾了八个时辰。
  照着稳婆的吩咐,贺尧川给林榆擦拭,看到生完孩子的一片狼藉和触目惊心后,他的手顿在半空,片刻后又垂下肩膀,双手捂着脸,只感觉手心都是水渍。
  他没哭出声,衣角忽然被小小的扯了一下。
  贺尧川赶紧回头,发现林榆睁开眼,笑眯眯看着他。
  “快,让我看看崽崽,”林榆催促他。
  睡了一觉体力恢复不少。林榆喜滋滋的,对自己居然能生孩子这件事感到奇妙。
  他刚才实在太累太困,两眼一黑就是睡,还没见过宝宝。终于要和宝宝第一次见面,期待又紧张。
  贺尧川束手束脚的,娃娃太小了,他小心翼翼抱在臂弯里,高大的汉子抱娃娃十分违和,他屏住呼吸,抱着儿子一点挪去床边。
  “是个儿子,臭小子力气很大,看着倒是听话的很。”贺尧川眼眶还没干,就笑了起来。
  这话刚说完,孩子顿时放声大哭,像是不满意父亲的怀抱。
  等到了林榆怀里才安静下来,用力吃着手指。
  “名字我想好了,就叫贺庭熠,你觉得好不好?”林榆想了好几个,生之前不知道是儿子还是姑娘哥儿,就都起了一遍。
  “贺庭熠,”贺尧川逐字逐句跟念,觉得悦耳又好听,“嗯,是不错的名字。”
  两个当爹的人陪着孩子,有惊无险熬过八个时辰,这会儿都笑起来,儿子也跟着笑,看的他俩又惊又喜。
  灶屋里,周淑云煮了一碗红糖鸡蛋,让杨林端进去。
  孙月华一直在外面忙活,团团哭个不停,好不容易消停,她哄着孩子睡下,又听见庭熠的哭声。
  “是不是饿了,”孙月华进屋里逗孩子,庭熠比团团模样还好,她喜欢的不行。
  “许是,”林榆拍拍孩子,让大嫂把庭熠抱起来。
  夫郎都是没有奶水的,寻常农户只能用浓稠的米汤喂养,条件好一些的,请个奶娘或者用羊奶,是以乡下很多娃娃都瘦弱。
  他们家没准备这些,大嫂奶水充足,能帮着喂两个孩子,林榆很过意不去。
  孙月华把庭熠抱起来:“喂我小侄儿我乐意。等满月那日,你夫夫二人送我一匹布答谢便是。”
  一匹布算的了什么,林榆知道,有钱人家请了奶娘,每月最少也得六百文,连着请一年便是六两银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