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陵旧俗,除夕夜系红绸。
旧岁有情人,新岁不分离。
可为何他系了红绸,沈清让还是不见了?
“王爷,时辰到了。”
侍从在门外低声通传,打断了他的思绪。
时岁深吸一口气,袖中手指缓缓收拢,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走吧。”
长廊宫灯如血,映得他衣袍愈发艳烈。
两侧宫人伏跪,无人敢抬头直视。
自摄政后,这位主子身上的戾气一日重过一日,如今连那副昳丽皮相都遮不住骨子里的杀伐气。
宴厅已近在眼前。
隔着屏风,依稀可见百官身影。
时岁脚步微顿,目光直刺向武将首席……
案几后,空空荡荡。
玉盏摆放齐整,连箸尖都朝着规整的方位,仿佛在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归来的主人。
他定定望着那个空荡荡的席位,耳畔嗡鸣骤起。百官朝贺声、乐师调弦声、甚至自己腰间金链的震颤声,都在这一刻被抽离得干干净净。
无妨。
时岁慢慢眨了下干涩的眼,喉间漫上铁锈味。
还有三个时辰。
他可以等。
苏涣因着安排太医令在偏殿随侍,迟了半刻才入席。
甫一踏入殿中,他的目光便落在了龙椅上那人身上。
时岁正支着下颌,一瞬不瞬地望着殿中舞姬。朱红广袖垂落,露出他嶙峋的腕骨,上面还有触目惊心的伤痕。
眼神空得骇人。
苏涣指节发僵。
他早命人在时岁案前每道菜肴都掺了安神的药,连酒盏边缘都抹了薄薄一层。
太医令再三告诫,摄政王如今脉象悬若游丝,稍受刺激便会……
可此刻那些精致菜肴分毫未动。
时岁只是坐着,像尊被抽走魂魄的玉雕。
任满殿笙歌绕梁,任腰间金链随着乐声轻颤,任舞姬水袖几次险些拂到他案前。
时岁连睫毛都未颤动一下。
苏涣缓缓落座,指尖抵着眉心闭了闭眼。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担心的方向错了。
该怕的从来不是时岁会做什么。
而是他什么都不做。
若他能摔了这满殿琉璃金盏,砸了那空置的席位,哪怕提剑抵着自己咽喉质问沈清让的下落……
都好过现在这般,将滔天痛楚生生咽下。
这般熬着……
迟早要将这副身子熬成一副空壳。
第51章
觥筹交错间, 殿内大臣眼观鼻鼻观心,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都把自己给埋成了鹌鹑。
苏涣攥着酒杯的手紧了又松。
“相爷。”
身后侍女借着斟酒的姿势俯身:“南疆有消息了。”
苏涣悄然离席,临行前眼神示意侍女盯紧摄政王。
偏殿内, 跪候的暗卫尚未抱拳, 苏涣已一把攥住他肩头衣衫:“人呢?!”
“禀相爷。”暗卫喉结滚动, “两日前沈将军已回大营, 现已……”
“可还健全?”苏涣指节发白,生生掐断了后半句禀报。
“左肩箭伤尚未愈合, 其余无碍。”
“好……好!”苏涣突然松开手。
他几乎要笑出声来,连月来来压在心口的巨石轰然裂开。
好啊……
那盏快要熬干的灯,终于等到了添油的人。
苏涣踏回肴华殿时,眉梢还凝着三分未散的喜色。他抬眸望向主位……
笑意骤然僵在唇边。
案几前空空荡荡, 只余未动分毫的满桌佳肴。
“人呢?!”
殿外传来**倒地的闷响。
苏涣疾步冲出, 宫毯上横卧着昏迷的婢女。
夜风卷着碎雪灌入长廊,远处宫门正在缓缓合拢,最后一丝殷红衣角消失在缝隙之间……
时岁不想等了。
他等过太多次了。
刺史府后院,封陵城郊,建州到玉门关……
每一次,那个人都让他等得心口发疼。
第六次了……
果然还是等不到。
子时的更漏声遥遥传来,距离新年只剩最后半个时辰。
时岁漫无目的地在长街上游荡, 王府的灯笼太亮, 将军府的朱门太刺眼,就连常去的那间茶楼都飘着令人作呕的爆竹香。
最后他在百雀楼前驻足。
一年前的沈清让就是在这里, 用那双惯握长枪的手,为他弹了一曲《秋风词》。
房间还是那个房间。
自那夜后,时岁便封了这间雅阁, 不许任何人踏入半步。
此刻,他掀起衣袍端坐琴前。
他不会弹琴。
但他知道,琴弦能杀人。
这是时岁想了很久的死法。
用琴弦割腕,让血慢慢流尽。
他在赌。
赌沈清让能否在最后半个时辰内找到他。
若能,他便活。
若不能……
他便用这最痛苦的方式,让将军也尝尝,等待的滋味。
反正这世间早已安排妥当。
新政的诏令已传遍九州,苏涣已可代天子批红,龙椅上那个病秧子驾崩不过早晚之事。
至于他自己?
一个弑君摄政的疯子,活着是史书里的乱臣贼子,死了倒能成全忠义美名。横竖都是要下十八层地狱的,不如让这具身子再最后派些用场。
多讽刺啊。
他铺好了万里江山,却铺不到将军归家的路。
沈清让是听闻暗卫急报后连夜兼程赶回的。
渡军峡的埋伏来得突然,箭雨倾泻而下。
苏涣带人搜寻峡谷时,他昏迷在溶洞深处,高烧中仍无意识的攥紧着时岁给他的玉佩。
从渡军峡的尸山血海到玉门关的军营,他走了整整三个月。肩伤反复溃烂,沿途的朔风像钝刀刮骨。可每当意识模糊时,他总想着京中还有个小狐狸等自己回去娶他。
腊月二十八抵达玉门关那夜,营帐外风雪呼啸。
除夕之约像根刺扎在心头。
两天两夜八百里急驰,他得赶在子时前回去。
那个娇气包啊……最记仇了。
沈清让纵马冲入城门时,正撞上满街奔走的金羽卫。火把将夜色烧得通红,为首的都统认出来人,险些跌落马背:“将、将军?!”
“出什么事了?”他一把攥住缰绳,战马立起。
都统声音发颤:“王爷宫宴中途离席……末将已搜遍了王府和将军府……”
不知怎的……
沈清让想到了百雀楼。
时岁轻佻的勾着他的尾指跟他说:“陪我睡一晚。”
就是那里!
沈清让策马穿过长街,百雀楼的大门紧闭。
当他踹开那扇雕花门时……
心脏在胸腔里狠狠抽搐。
时岁斜倚琴案,广袖垂落,露出一截苍白手腕。琴弦深深勒进皮肉……
血流成河。
听见破门声,那人睫毛颤了颤,涣散的瞳孔艰难聚焦。
“……你又骗我。”
窗外,新岁的更鼓恰好敲响。
沈清让扯裂衣摆的手抖得厉害。
衣料缠上伤口时,滚烫的泪砸在时岁眉心。
他打横抱起人冲下楼梯,在转角处与带着太医赶来的苏涣撞个正着。
“赶紧救人!”沈清让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怀中的时岁轻得仿佛只剩下一把骨头。
太医令急忙上前,却在看清伤势时倒吸一口凉气。
“王爷这是……存了必死之心啊。”
沈清让一把揪住太医令的衣领,眼中的血丝狰狞可怖:“救不活他,我要你们太医院全部陪葬!”
“沈清让你疯了!”苏涣死死按住将军青筋暴起的手腕,“现在杀太医有什么用!”
百雀楼外风雪更急,新岁的爆竹声此起彼伏。
沈清让将时岁紧紧搂在怀中,额头抵着那人冰凉的眉心,声音哽咽:“岁岁……你答应过的……”
“要等我回来娶你。”
时岁梦到了刺史府后院。
桃花纷飞,时絮正翘着腿坐在石凳上,嘴里叼着一串糖葫芦。周涉捧着书卷支支吾吾,每背错一句,时絮的指尖便精准弹在他额间,惹得少年郎君耳尖通红。
“阿姐救命!父亲要打死我!”
稚嫩的呼声突然传来。
时岁转头,看见小小的自己扑进时絮怀中。
顺着孩童来路望去,刺史大人正提着扫帚疾步而来。
“前朝崔白的真迹你也敢撕!”父亲额角青筋暴起,“今日不教训你这孽障,我枉为人父!”
母亲提着裙摆匆匆赶到,抬手按住夫君青筋凸起的手腕:“岁岁才七岁,你……”
话音未落,扫帚已被夺下掷在墙角。
这话让时岁不由得挑眉。
他分明记得,九岁那年偷玩母亲的胭脂,被戒尺打得三日握不住笔。
“夫人呐!”时父急的直跺脚,却终究没敢绕过妻子去捉那小混蛋。
小时岁早已泥鳅似的钻到时絮身后,脏兮兮的小手攥住阿姐的翠色广袖。
时絮垂眸瞧见袖角沾上的墨迹,也不恼,反手将弟弟往身后又掩了掩。
“还看?”她屈指弹了下那颗探出来的小脑袋,声音压得极轻,“当心又要挨揍。”
画面一转,十一岁的小时岁已经跪在了祠堂里的青石地上,背脊挺得笔直。
时父手中的家法高高扬起,却在触及少年单薄身形时猛然滞住。
正是长身体的年纪。
“跪着反省!”家法重重拍在供桌上,震得祖宗牌位轻颤。
“孩儿无错。”小时岁仰起脸,祠堂的烛火在他倔强的眸中跳动,“若勤能致富,为何耕者食不果腹?若俭可养德,为何朱门酒肉臭?”
时父闭了闭眼。
他何尝不懂这些道理?可此刻窗外树影婆娑,谁知道藏着多少双眼睛。明日御史台的折子若写上“时刺史教子无方,在诗会上妄议朝政”,这孩子的命……
“你……”时父转身时瞥见儿子红肿的膝盖,话音突然发颤,“是要为父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时岁怔怔地蹲下身,与幼时的自己平视。他怎不知幼时的自己有如此政见?
忽然,小时岁抬起沾着墨渍的手指,直直指向他。
“?”
那双澄澈的眼,竟穿透岁月尘埃,与成年的自己四目相对。
“新政推行本就是天命所授!”孩童嗓音清亮如碎玉,“若再纵容豪强圈地,大虞江山根本活不过百年!”
时父的目光竟也越过光阴长河,沉沉落在成年的时岁身上:“可你的手段……太过凌厉了。”
时岁浑身一震,指尖触到小时岁伸来的手,却穿过了那虚幻的剪影。
他低头看着自己染血的掌心,恍惚间竟分不清梦境与现实。
“可若不雷霆手段……”他听见自己沙哑的声音在祠堂里回荡,“那些蛀虫怎会松口?”
小时岁却突然扑过来抓住他的衣袖:“我知道你!你在史书里杀了三百七十二个贪官。”
时父的叹息在时岁耳边回荡:“江南贪墨案,你血洗了半个官场。”
时岁忽而轻笑。
他单膝跪地,与幼时的自己平视:“那你说,既知后果,还该不该杀?”
小时岁咬着嘴唇,忽然抬眸与时岁四目相对。
“该杀。”
“只是阿姐说,为政之道当如春风化雨,要留三分余地,好让新芽破土。”
时父的泪砸在了地上,他颤抖着手抚上时岁肩头。
“岁岁,为父不怕你革新。只是怕你……”
祠堂外突然传来急促的叩门声。
时岁最后听见父亲破碎的哽咽。
“怕你忘了……当年在祠堂说这番话时……眼里的光……”
时岁闻见了熟悉的白芷气息。
不是他熏的那种,而是混着体温与铁锈气的、独属于沈清让的味道。那气息缠绕着血腥味,像雪夜篝火,将他从混沌中一寸寸拽回。
腕间传来尖锐的疼痛,像有千万根银针顺着血脉游走。
他恍惚想起坠入黑暗前最后所见,是沈清让猩红的眼眶,和那双颤抖着伸来的手。
“……”
第52章
时岁眼睫轻颤, 挣扎着掀起沉重的眼皮。
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的手正被人紧紧攥在掌心。那掌心粗粝,带着未愈的茧与伤,却暖得灼人。
他微微侧头, 看见了沈清让。
刹那间万千思绪翻涌。
他想着这人第六次失约, 想着他竟敢让自己独活于世, 想着合该恨他入骨……
可当目光触及沈清让凹陷的脸颊时, 所有怨怼都碎成了齑粉。
他的将军啊……
离京前好不容易养出的那点肉,如今全消尽了。
下颌线条锋利得能割伤人, 眼下青黑像是用墨染上去的。
这三个月,从渡军峡到玉门关,他是怎么拖着满身伤痕走回来的?
40/52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