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穿越重生)——祝六六

时间:2025-06-09 07:14:58  作者:祝六六
  但此时家里没有去年的老蒜,叶厘只能拿这两头新蒜凑数。
  将新蒜切成蒜末放入陶盆中,又依次加入辣椒粉、蔗糖、盐、芝麻酱、香醋。
  最后再淋上一点芝麻香油。
  芝麻香油一碰到蒜末,蒜香油香的混合香味立马引得江芽悄悄咽口水。
  叶厘拿出筷子,将这些调料和豆腐泡充分搅拌。
  条件有限,卖相不太好,因为只有辣椒粉,没有红通通的辣椒油。
  但味道不错,香味直扑鼻尖。
  叶厘将陶盆放到小饭桌上,从筷笼里取出三双筷子,挨个递给江福正、江麦江芽,笑盈盈的招呼他们尝一尝。
  “豆腐泡这样才好吃,江伯,您试试。”
  江福正接过筷子,夹了半个挂着蒜末芝麻酱的豆腐泡放入口中。
  牙齿一咬下去,豆腐泡里裹着的充沛酱汁瞬间爆开,香、辣、鲜,但又有豆腐泡本身的劲道与豆香,这味道超出预期太多,他不由看向叶厘。
  叶厘脸上带着忐忑:“江伯,您觉得怎么样?”
  江福正不语。
  只是伸手又夹了一筷子。
  叶厘这下子忐忑散去,嘴角翘起了一个小弧度。
  江麦江芽两个小家伙,惊讶之后,也是吃的筷子停不下来。
  但两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美食中。
  两人一边吃一边悄悄看着叶厘,若叶厘有生气的迹象,那他们立马会停下筷子。
  江福正一连夹了三筷子,这才停手。
  他一停,江麦、江芽也立马将手中的筷子放下。
  他轻咳一声,对叶厘说道:“纪小子家的,昨日炸的豆腐泡还剩下多少,我全买了。”
  “什么买不买的,您是长辈,我理应孝敬您,剩下的还有一斤出头,您端回去就成。”
  叶厘忙道。
  江福正闻言有些意外,这纪小子家的还真懂人情世故了啊。
  他有些欣慰。
  随后摇头:“行了,在我跟前就别说这些虚的了。”
  “我又不是不知道你手里没钱,总不能让我白白端走然后你再找我借钱吧?我江福正真这样干了,你公爹非得从地下跳出来揍我。”
  想起早逝的江大海,他忍不住叹气:“等你家日子真好起来了,再有新鲜吃食,不忘记我这老头子就成了。”
  一番话,说的有情有理。
  叶厘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江伯,那您给十三文就成。做这些豆腐泡,干柴是自家的,磨是我自己推的,这两样没支出,我卖十三文一斤。”
  “行,实在。”
  江福正闻言笑了:“待会你过去磨豆腐,用我家的骡子磨,给你省点力气。”
  这话一出,叶厘大喜。
  昨晚他还在发愁这事呢!
  他忙道谢:“谢谢江伯!”
  “那你们吃早饭吧,我先回家。等你去磨豆浆时,我将豆腐泡的银钱给你。”江福正又道。
  叶厘应下。
  等送走江福正,他让江麦摆饭,他则是打水洗漱。
  江麦做的早饭很简单:玉米糁糊糊、玉米饼子、咸菜丝。
  不过,有了刚才的凉拌豆腐泡后,原本寡淡的早饭立马诱人了起来。
  吃过早饭,叶厘拎上已经泡好的黄豆、两个空水桶,准备去江福正家磨豆浆。
  出门前,他交代江麦去给江大河家送豆腐。
  昨日做的豆腐,大半炸成了豆腐泡,还剩下一块,不足一斤,但也能炒盘菜。
  昨个儿江福正领着他去村中其他人家宣传时,江大河一家四口都下地去了,家里没人。
  但他必须得有所表示。
  江大河将江麦、江芽养大,现在他要做豆腐生意,那绝不能缺了江大河的豆腐吃。
  江麦没说话,没惊讶,只点了点。
  等他拎着桶走了,便用碗端上那块豆腐,也和江芽出了门。
  叶厘到了江福正家,江福正立马给他一串铜板,不多不少,正好十三文。
  有了这十三文,他便将借猪油的话按下。
  十斤黄豆能做三十斤豆腐,昨日江福正给他打了广告,今日来买豆腐的人应有不少。
  若能全部卖完,那他能挣二十五文,当然,这是理想状况,他打算搞一下开业大酬宾。
  如此一来,就算全部卖完也挣不了二十五文。
  但甭管挣多挣少,加上原身留下的八文,他手里的银钱足够买明日的豆子和猪油了。
  江福正的家人昨日已见过他磨豆浆,因此这会儿该干嘛干嘛去,只留下江福正牵来骡子帮他磨豆浆。
  骡子拉磨的速度比他快,再加上石磨大,一次磨的多,因此,当江大河来时,第一桶豆浆已快满了。
  “二叔,你怎么来了?”叶厘出了磨房,同江大河打招呼。
  “小麦说你会做豆腐了,我就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江大河笑呵呵的道。
  “谢谢二叔。有江伯家的骡子拉磨,这里的活儿不重。你让小柳过来看看就成,你亲自跑一趟,又耽搁不少活计。”
  叶厘有几分不好意思。
  江柳是江大河的大女儿。
  江大河听了此话,有些诧异,果然如小麦说的,他这侄夫郎不一样了。
  之前“叶厘”可没给过他好脸色。
  不过,这是好事。
  他继续笑呵呵的道:“这是咱家的营生,小柳这俩年就该嫁人了,哪能让她掺和?”
  “……那二叔你帮忙将这桶豆浆拎回去吧,太重了,我自个儿不好拎。”
  叶厘笑道。
  江大河这人什么都好,但因着他媳妇只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哥儿,因此说话做事异常轻女/哥儿。
  待便宜相公和江麦两个侄子,比待亲生女儿/哥儿还好。
  既然江大河诚心相帮,那他也不客气了。
  他现在穿成了哥儿,力气比男人的小,刚才将泡了水的十斤黄豆拎过来,竟累得他出了汗。
  
 
第5章
  听了叶厘的话,江大河爽快应下。
  他跟着叶厘进了磨房,与江福正随口唠几句庄稼,等木桶里的豆浆满了,拎上便走。
  将这桶豆浆拎回江家,他又去了江福正家。
  侄夫郎有了能传家的营生,他这个当叔叔的,肯定要帮扶一把。
  有了江大河帮忙,叶厘极为轻松。
  十斤豆子磨出了两大桶豆浆,与江大河将第二桶豆浆拎回家,他找出麻布,准备将豆浆里的豆渣过滤出来。
  这活计很轻松,而且为了能快些做豆腐,叶厘对江麦、江芽道:“小麦,芽哥儿,你俩去洗洗手,也来过滤豆渣。”
  江麦闻言,正想拉江芽离开灶房,谁知江大河却道:“诶,厘哥儿,芽哥儿早晚都要嫁人的,万一他学会了将来教给他夫家咋办?”
  江麦抬起的脚放下,乌黑的眼珠子看向叶厘。
  “二叔,这不是想快点做豆腐嘛。再者,只是过滤个豆渣,芽哥儿就算学会了,也不影响什么的。”
  叶厘一边解释一边看向江芽,担心江芽听了这话心里难受。
  但江芽好似没听到一般,眼睛放光的盯着水桶里白白的豆浆。
  “这样啊,那就好。”
  江大河放心了,随后感叹:“还是生儿子好啊,看看娶回来的夫郎多能干。哪像闺女跟哥儿,白养十几年,最后都成了别家的人。”
  “……二叔,俗话说,男人有了媳妇夫郎就忘了爹娘,有些厉害些的夫郎,别说是给公爹养老了,等公爹干不动活了,会直接将公爹赶出家门,连口饭都不给的。”
  叶厘继续微笑。
  “嗐,你说的是少数,小纪就干不出这事。”
  “……”
  算了。
  目前无法沟通。
  而且,江大河这个思想,受益的其实是江纪、江麦。
  不然的话,江纪早退学了,哪能继续读书。
  江麦在江大河家也没受什么委屈。
  也就芽哥儿,天天听这些难听话。
  好在芽哥儿小,就目前来看,应是没把江大河的话放在心上。
  但这个情况他得重视,等卖完豆腐,他与江芽聊聊。
  他让江麦江芽去洗手。
  江麦拉着江芽往外走,心中有些奇怪,这个草包经常骂芽哥儿是丧门星的,现在竟然帮着芽哥儿说话?
  叶厘等两个小家伙出了灶房,就笑着对江大河道:“这是当然,相公是个好的。”
  一句话,说的江大河高兴了起来。
  可不是,他这么掏心掏肺的待江纪、江麦好,就是想让侄子给他养老。
  但是吧,俩侄子年纪都小,因此这个念头他只在心里想,不好意思说出来。
  可现在听叶厘的意思,这事很有希望嘛。
  心里头高兴,他不由顺着叶厘的话夸起了江纪。
  “你婆婆是从南边逃难来的,原本家境不错,识得不少字,她教导小纪认字,小纪三岁就能背诗,五岁就能帮着算田里的赋税。”
  “后来进了私塾,也一直受夫子的夸奖。”
  “他过县试时,镇上和你公爹一起干活的那些人,都想把自家的闺女小哥儿嫁给他。”
  “要不是你……”
  说到此处,他猛然止住话头,有些心虚的抬起眼皮去看叶厘。
  就他这侄夫郎原本的性子,哪里配得上他大侄子。
  但现在侄夫郎性子改了,也露了一手真本事,他再说这话,纯纯是找不自在。
  见叶厘神色如常,他干笑两声:“小纪是个好的,你以后就知道了。”
  恰好这时江麦、江芽两人进了灶房,他忙转了话头,开始教两人如何过滤豆渣。
  叶厘也只当没听出来江大河的潜在意思,原身都不在了,他也懒得评判什么。
  四人一起上手,很快就将豆渣过滤完毕。
  接下来就是开煮了。
  这涉及到做豆腐的核心,江大河让江麦、江芽去河边割猪草,他也准备回家。
  不过,他刚才听江麦说,今日这十斤豆子是向江福正借的,叶厘手里没钱了。
  因此,他回家扛了一麻袋黄豆送过来。
  黄豆可是好东西,豆杆能喂羊,豆子能换豆腐、能榨油,榨油剩下的豆粕能做豆饼能喂羊。
  他家每年都会种一些黄豆。
  而且,哪能一直去里长家磨豆浆呢,他准备去县城石坊买个石磨,顺带找木匠打一些豆腐模具。
  馍筐只能应急,正经做生意,肯定要准备专业的工具。
  他还拿了五十文钱给叶厘,他侄夫郎现在是要干大事的,手里没钱怎么行?
  “你先用着,不够了再找我要。”他笑呵呵的将五十文钱放到灶台上。
  “够了够了,谢谢二叔。至于石磨、模具,麻烦你走一趟了,等我挣钱了,立马就将这些银钱还你。”
  叶厘真心实意的道。
  雪中送炭!
  “什么还不还的,不用还,你尽管使,都是一家人。”江大河立马道。
  “要还的。”叶厘很坚持,他笑着道:“你和二婶还得给小柳和榆哥儿攒嫁妆呢。”
  “到时候意思意思就成了,本就是赔钱货,哪能再多多的置办嫁妆?”
  “好了好了,你忙吧,我这就进城了。”
  江大河抬脚要走,当然,他不忘叮嘱叶厘,点豆腐的法子绝不能教给江芽。
  叶厘:“……”
  算了,等他将豆制品生意做大做强,再好好和江大河讲道理。
  今日他依旧做冷水豆浆,若是豆腐没卖完,那他就炸成豆腐泡。
  煮豆浆前,他先舀出了一小盆。
  江芽这小家伙馋豆浆馋了两日了,今日必须得让他喝到小肚子里去。
  点完豆腐,将盛满水的陶罐压在馍筐上,他看了眼天色,准备先做午饭。
  昨个儿江福正宣传的是他中午便能将豆腐做好,待会肯定有乡亲上门买豆腐,因此这午饭得提前一些。
  玉米饼子吃完了,得再蒸一些。
  他昨日将豆渣掺进了玉米饼子里,今日亦是如此。
  今日的豆渣有些多,和面时他就多加了半碗白面增加筋性,调和口感。
  至于菜,那当然还是豆腐。
  小葱拌水豆腐,清淡又美味。
  他刚把午饭做好,江麦、江芽两个小家伙便背着猪草回来了。
  一家三口开饭。
  正吃着,第一个买豆腐的人来了:江福正。
  他身为族长,得以身作则,积极支持叶厘。
  叶厘很感动,但豆腐还没压好,这会儿只能买水豆腐。
  江福正并不介意,水豆腐就水豆腐,嫩,正适合他七十岁快没牙的老母吃。
  江福正买了三斤水豆腐。
  叶厘又称了十斤豆子,让他带回去。
  得知是江大河送了豆子过来,江福正便将十斤豆子接了过去。
  江福正走后没多久,又有人登门了。
  来人是住在江家东边的秋梅婶。
  秋梅婶当年与江母交好,现在叶厘做起小生意,她也积极的前来支持。
  秋梅婶还没走,又有客人登门:
  江大河的媳妇也就是叶厘二婶梁二香来了。
  梁二香是来帮忙的,叶厘给她切了块豆腐,将她劝了回去。
  这么点小生意,哪里用得着让梁二香跑一趟。
  梁二香走后,江父的堂哥江大川来了……
  ……
  野枣坡一共二十二户人家,村小,一有个什么动静,那就是全村皆知。
  原身嫁过来二十天,村人早知他是什么德性。
  昨日江福正领着叶厘四处打广告,恶毒草包一夕之间竟掌握了豆腐秘方,这将村人的好奇心高高勾起。
  一是好奇,一是得给江福正面子,于是今个儿村人早早的过来,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会做豆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