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夫郎是隐藏母老虎(古代架空)——鸿樱桃

时间:2025-06-17 07:49:44  作者:鸿樱桃
  于清瞪了贺渊一眼,说:“你说得倒轻巧,咱家的田地都租出去了,眼下吃个菜都得花钱买。光靠咱爹一人挣钱,哪够一家子花销呢?”
  贺渊被于清这么一瞪,委屈地缩了缩脖子,小声嘟囔着:“我这不是心疼你嘛。”
  于清叹了口气,说:“可日子总得往下过,咱们能挣一点是一点嘛。”
  贺渊沉默了一会儿,说:“那要不我寻思寻思别的法子挣钱?”
  
 
第91章
  于清直勾勾地瞅着贺渊, 眼里头带着些期盼,开口问道:“你能想出啥好法子不?”
  贺渊把眉头皱得死紧,在小院里来回地晃悠, 没一会儿, 猛地站定, 说:“清哥, 我饿哩, 要不先做饭?夏天热得很, 我觉得没啥比糖水更好卖咯。”
  这话一出口, 两人都不吭声了。
  贺渊会弄的小吃不少,可到了夏天,最招人稀罕的还得是那些冰凉爽口的玩意儿。
  但他也清楚,在码头这地界儿,卖冰沙、冰果汁或者冰酒,都不太现实。
  且不说得花多少本钱, 单说码头那些卖苦力的汉子, 挣的都是血汗钱,平日里花钱可抠搜了,就连三文钱的肉包子,都觉得贵巴巴的。
  贺渊心里暗忖,要是能在东街或者南街有个铺子就美气了。在那富贵地方,多花些钱弄些精致吃食,生意指定差不了,赚头也大。
  可惜啊, 兜里没银子, 想都别想。自家的木匠铺在不起眼的西街,那些有钱的老爷少爷们, 压根儿就瞧不上,都不来这溜达。
  于清先打破了沉默,说:“罢了,先做饭。再过一阵儿,爹收拾完铺子就该回来了。”
  说完,他转身进了灶屋,麻溜地生起火,舀水淘米。接着,从角落里抱出南瓜,切成小块丢进锅里,打算煮一锅甜甜的南瓜稀饭。
  贺渊坐在门口,手里攥着把空心菜,仔细地把老叶子择掉,再折成一小截一小截的。
  于清拿着蒜头,靠在门框上剥着,边剥边说:“明儿我就熬两桶甜酒拿去卖。咱家这甜酒,别人不知道方子,做不出来,还能卖动,别的就不弄了,费工夫。”
  贺母把剥好的豌豆装进布袋,说:“清哥儿,明儿我带着俩小的跟你去铺里,晌午也能帮衬着。”
  “没事儿,娘,你看好小崽子就行,钱的事儿,你甭操心。”于清说完,转身进厨房,把蒜头拍扁剁碎。“阿渊,别磨蹭了,赶紧把菜洗了。”
  贺渊应了一声,手上的动作加快了。
  于清从泡菜坛子里捞出红萝卜,切成细丝,淋上辣椒油拌匀。
  等贺渊洗好青菜,于清接过来,“刺啦”一声倒进锅里,大火翻炒几下,空心菜的香味立马就飘出来了。
  于清一手拿着炒勺,一手扶着锅把,熟练地翻搅着。
  这时,贺父抱着熙小宝,走进灶屋问:“清儿,饭快好了吧?”
  于清回答:“爹,快了,再等会儿。”
  说着,他又往锅里添了蒜末和盐,翻炒均匀,盛出来装盘。
  南瓜稀饭煮得软糯香甜,配上泡酸萝卜,吃着可开胃了。贺母给每人盛了一碗稀饭,又端着一小碗金黄的南瓜粥,追着大孙子满屋子喂。
  于清可不惯着孩子,熙小宝就乖乖地坐在儿童座椅上,吃着软乎乎的南瓜饭。
  吃完饭,贺渊主动收拾碗筷,于清帮忙擦桌子。收拾完,天还没完全黑透,一家人就坐在院里乘风凉,微风一吹,凉丝丝的。
  夜色越来越深,贺渊好些日子没沾荤腥了,早就按捺不住,躺在床上一点点凑到于清身边,压着嗓子说:“清哥,他们都睡了,你想不想……”
  七月的天已经热起来了,床上铺着竹席。贺渊像个火炉似的靠过来,让于清皱了皱眉:“不想,睡觉。”
  贺渊却一把搂住于清的细腰,嘴角泛起一丝坏笑:“清哥,我可想你了。”
  “放开,都老夫夫了,大晚上的发啥疯?”
  贺渊手上的动作更大胆了,手慢慢伸进了人的衣襟里:“清哥,你可真狠心。平常你想要我那回没给?你自己舒坦了就不管我,这可不对头啊。”
  于清眼疾手快,一把攥住那只不安分的大手抓,道:“你要再这么没皮没脸地闹,我可真就生气了!”
  贺渊这会满脑子都是那档子事儿,哪还管得了这些,不光没停,手上的动作还越发急不可耐:“就一回,宝宝,就一回,求求你了。”
  于清被他缠得没了法子,心一软,到底还是应了。
  第二日天刚亮,阳光从窗户缝里挤进来,洒在床铺上。贺渊先醒了,瞅着还在睡梦中的于清,脸上满是餍足的笑。
  他轻手轻脚地穿好衣裳,拎起篮子就往万元集市去。虽说大清早的菜价高些,可大夏天的,菜放到傍晚,不光被人翻来拣去没个好卖相,还不新鲜,不如趁早市买。
  集市里人挤人,贺渊熟门熟路地在一个个摊位前转悠。在卖蔬菜的地儿,买了一斤青辣椒和一斤茄子,花了六文钱。
  他又瞧了眼卖猪肉的摊,心里寻思着,自从买了房,一家人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都快一月没沾荤腥了,嘴里都淡出个鸟来。
  跟摊主好一番讨价还价后,花十三文买了两斤猪大骨,打算回家熬汤。
  路过包子铺,香味直往鼻子里钻,贺渊脚步一下子就定住了。不过琢磨了一会,还是忍住没买,家里的开销得精打细算,况且兜里也没剩几个子儿了。
  在一个老太太的菜摊前,买了生姜和一把香菜,统共花了四文钱。
  住在镇上,干啥都得花钱。就说这菜,在村里,家家户户地里种的吃都吃不完,到了镇上,啥菜都贵得很,也难怪镇上的人大多都过得紧巴巴的。
  贺渊叹了口气,加快脚步往家赶。
  到家时,于清已经起身,正在灶屋弄早饭。贺渊赶忙放下菜篮子,跑去给于清帮忙,可不能让小心肝累着了。
  没一会儿,简单的早饭就端上桌了,几碗稀粥、一盘凉拌黄瓜,一碟子泡菜。
  贺父坐在门口,喝着米粥说:“清哥儿,你在家慢慢熬甜酒,早上天还不太热,买甜水的人少,不着急,晚点去也行。”
  于清正拿着盛着米粥的小勺子,不耐心地喂泽大宝吃饭。泽大宝在小爹爹的威严下,老老实实地坐在小木马上,一口一口地吃着,不敢像往常那样满屋子乱窜。
  小孩子的心眼最是通透,心里明白着呢,知道在家里谁会惯着他,谁又会动手打他。
  于清应道:“爹,我知道。紫苏饮和酸梅汤不好卖,我就不弄了,光卖甜酒。码头那些汉子就好这口。”
  等贺父喝完粥,起身准备去铺子:“那我先走了。”
  又对鹤渊叮嘱道:阿渊,这天也不早了,赶紧去书院吧。”
  贺渊却不着急,进了书院大门,那一天的苦头又开始了。学霸班里的同窗们,跟被施了咒似的,恨不得把脑袋扎进书本里。
  平日里都没几人跟他搭话,贺渊那坐不住的性子一下子就冒出来厌学的念头。可最后还是在于清那利箭般的目光中,磨磨蹭蹭地往书院去,临出门还不忘回头找当家的要买菜的钱。
  等跨进书院大门,他又打起精神来,没办法,这万恶的古代等级制度摆在这儿,只有考科举才能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天越来越热,贺渊也盼来了难得的休沐日。
  太阳都升得老高了,屋里的凉席上,贺渊还睡着,胳膊弯里蜷着熙小宝。泽大宝呢,毫无顾忌地抱着贺渊的大腿,小嘴微微张着,时不时还打出一点小呼噜。
  于清走进屋子,一眼看到父子三人横七竖八的睡相,提高了声音:“贺渊,看看都啥时候了?我甜酒都熬好了,你们仨倒好,还睡得跟头死猪似的。这早饭还吃不吃?再不起,我就把饭菜喂狗,省得在锅里放凉了浪费!”
  贺渊被于清这一嗓子吼得浑身一哆嗦,睡眼惺忪地睁开眼,嘴里嘟囔着:“起了起了,这就起。”
  “睡睡睡,就知道睡!赶紧起来,昨儿不是说回村摘西瓜吗?”于清一边给泽大宝穿鞋,一边说道。
  贺渊揉了揉眼睛,翻身坐起来:“晚点也没啥,清哥,你真不跟我一块儿回去?”
  “我哪有那闲工夫?咱家甜酒靠低价走量,大山哥还得忙木活,总不能还让他帮着看食摊吧,他一人肯定忙不过来。”于清回道。
  贺渊点点头:“那行吧。”
  “别磨蹭了,赶紧下床洗洗吃饭,饭在锅里热着呢,我先去铺里了。”于清说完,匆匆出了门。他把装满甜酒的椭圆形木桶搬到小推车上,那小推车有些年头了,轮子“嘎吱嘎吱”直响。
  贺渊伸手把泽大宝抱下床,又把还在呼呼大睡的熙小宝叫醒。怀里抱着一个,手里牵着一个去洗脸漱口。
  三人洗漱完,在小木桌前坐下吃早饭。贺渊给俩孩子夹菜,一个劲儿地叮嘱他们多吃点。
  吃完早饭,贺渊带着俩孩子在灶屋收拾碗筷,就听见门外贺母的声音:“大宝、小宝,奶奶回来喽!”
  贺渊领着孩子走出灶屋,就见贺母满脸笑容地走进门来。
  “娘,您这是碰到啥好事了,咋这么高兴?”贺渊问道。
  贺母笑着说:“镇西头的布庄今儿打折,我去买了几块好布料,打算给我孙子做两身秋衣。这小娃娃长得快,去年做的衣裳肯定短了一大截。”
  大宝和小宝一听有新衣裳,高兴得手舞足蹈。
  贺母又接着说:“今早上人可多了,挤得满满当当的,还好我去得早,才抢到几块好料子。”
  “那娘,您先坐会儿歇歇,等会儿咱仨回村里瞅瞅,顺便把西瓜收了,就一亩地,也没多少。”
  “还歇啥呀?再耽搁下去,日头大了,热得不行。我把布料放屋里,咱这就赶紧走。”
  收拾妥当后,贺渊抱着小宝,贺母牵着大宝,手里还拎着用油纸包着的大馒头,一块儿踏上了回村的路。
  贺母坐在牛车上,嘴里唠着村里的事儿:“也不知道你种的果树咋样了?这天旱得厉害,西瓜地浇水了没?”
  “娘,您别担心,有马哥帮忙照看着,出不了啥大问题。顶多就是被村里的人偷拿几个瓜。”
  贺母眉头一下子皱成了个疙瘩,心疼地说:“这哪行啊?虽说西瓜降价了,可也不便宜,哪能就这么被人偷走!”
  “娘,咱现在都住在镇上了,总不能专门雇人去守着瓜田吧?再说也没几人知道咱在山后面种了瓜。村里种西瓜的又不止咱一家,他们不一定就偷咱家的。”
  牛车慢悠悠地在烈日下走着,车轮扬起一片尘土,路两边田野里的庄稼,在炎热的夏天里,叶子都微微耷拉着。
  贺母又说:“对了,你王婶家的二儿子好像说亲了,女方是隔壁村的。”
  “那王婶儿肯定高兴坏了。”
  说着说着,村子越来越近了。泽大宝伸出胖嘟嘟的小手,兴奋地指着前面的村子:“奶奶,到村子啦!窝……窝要去找阳哥哥玩。”
  这时,一个村民看见他们,笑着打招呼:“贺大娘,渊小子,带着孩子回来啦。”
  贺母笑着回应:“是啊,回来看看。哟,你这南瓜长得可真大!”
  “没少往地里浇粪尿,能长不好吗?挑粪的人都累得够呛。”
  “那等会儿,我来你家买俩南瓜哈。”
  村民憨厚地笑了笑:“那敢情好,肯定给你便宜价!”
  
 
第92章
  日头正毒哩, 贺渊刚进家门,就麻溜地从杂物房翻出箩筐和扁担,寻思着去地里摘西瓜。
  泽大宝和熙小宝眼尖得很, 瞅见爹爹这架势, 像两个小炮弹似的冲出, 抱住贺渊的腿就不撒手, 扯着嗓子喊:“爹爹, 窝……窝们也要去, 要吃瓜瓜!”
  贺渊瞅了瞅外面明晃晃的日头, 劝道:“外面太阳忒毒咧,你俩乖乖在家等着,爹摘了瓜就回,保准让你们吃得肚皮溜圆。”
  泽大宝一听,急得直跺脚,小脸憋得通红:“不不嘛, 爹爹, 窝要去,窝帮着吃瓜瓜!”
  熙小宝也眨巴着那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巴巴地望着贺渊,眼里满是期待:“爹爹,带窝去吧。”
  贺渊故意虎起脸,佯装严肃:“不行!就这太阳,还没走到地儿,你们就得闹着回家, 到时候可别哭鼻子。”
  泽大宝撅着小嘴, 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哒,大宝会乖乖。”
  贺渊瞅他那小样儿, 故意逗他:“那你就在家乖乖等。”
  泽大宝急了:“不……不是,窝去地地等!”
  贺渊知道跟这俩小娃娃讲道理就是对牛弹琴,索性转头朝屋里喊:“娘,您收拾好了没?快把他俩抱走!”
  贺母从屋里赶出来,笑着打趣:“哎哟,这俩小家伙,就爱跟着大人瞎跑。”说着,伸手去拉泽大宝和熙小宝,“来,跟奶奶在家,让爹爹去摘西瓜。”
  贺渊趁着贺母拉住小崽子,脚底生风,顶着大太阳就往后山奔去。
  没走多远,就碰上同村的柱小子。这小子浑身被汗水湿透,衣服紧紧贴在身上,背后背着一大捆木柴,手里还攥着把砍柴刀。
  “渊哥,这是要干啥去呀?要不我帮你一把?”柱小子热得满脸通红,却还是热心地搭话。
  贺渊晃了晃手中的箩筐和扁担,笑着说:“去地里摘西瓜,你刚从山上砍柴回来?”
  柱小子抹了把脸上的汗,点点头:“是啊,家里木柴快见底了,就上山砍了些。”
  “这天热得能把人烤熟咯,你赶紧回去歇歇。”贺渊关心地说。
  柱小子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没事儿,不打紧,我帮你摘瓜去。”
  贺渊赶忙拦住他:“别别,柱小子,就几个瓜,我自已能行,你赶紧回家,这天儿太晒人啦!”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