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夫郎是隐藏母老虎(古代架空)——鸿樱桃

时间:2025-06-17 07:49:44  作者:鸿樱桃
  没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食物就端上来了。卤肉面条劲道爽滑,卤肉肥瘦相间,汤汁又浓又鲜。
  馍馍也白白胖胖的,散发着一股小麦的香甜味儿。
  关力吃着面条,说道:“别看这小摊子不起眼,这手艺,比那些大馆子也没差多少!”
  
 
第100章
  姑娘双手交叠在围裙前, 操着那口浓浓的乡音问道:“俺瞅着几位客官眼生得很,莫不是来参加城里那啥大赛的学子嘞?”
  贺渊边吃面边回道:“姑娘好眼力,我们正是。”
  “俺就觉着像!这几日, 好多学子都往城里涌, 听说那大赛可重要咧, 还能瞧见大官哩, 俺这辈子都没见过当官的, 你们可真有出息。”
  关力笑了笑:“我们不过也是来碰碰运气的。”
  “俺爹说了, 只要能识得字儿, 那都有出息,像俺村里的人,可啥字儿都不识,去做工还被人骗哩。”
  一旁蒸面条的中年汉子说道:“可不是嘛,俺们村地主家的儿子,去私塾待了好几年, 还啥都不晓得, 所以说这识字嘛,还是得要点本事儿。”
  钱泽听闻,心里那叫一个得意,不枉自己苦学十几载啊,虽说学识不算拔尖,可在这些庄稼汉面前,自己那可不还是高出一等。
  钱泽微微扬起下巴:“这识字呀,确实得下苦功夫, 不过其中门道嘛, 说了也是白说,反正你们也不懂。”
  姑娘年纪小, 没听出话里的意思,依旧笑着回话:“俺们就是不懂这些,俺和爹没啥本事,就盼着能把这小摊生意做好,有口饱饭吃。”
  中年汉子也附和道:“是哩是哩,还是几位公子有本事,一看就机灵。”
  钱泽听到这话,脸上又浮现出得意的笑,刚要开口,贺渊却抢先说道:“大叔这面条做得筋道,一吃就知道是老手艺了。”
  中年汉子挠挠头,憨笑着说:“可不是嘛,这摊子都摆了好些年,早先俺爹做,后来把手艺传给了俺,俺可是从小就做卤肉面条。”
  被抢了话头,钱泽不满地撇嘴,要是当着苏翰与李锦二位的面,他自是不敢多言,可眼下在这市井小摊,面对这些啥都不懂的村民,他可不会憋着。他轻哼一声,边吃面,边翘起二郎腿。
  贺渊瞧着钱泽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心里直犯嘀咕,读了几本书,半吊子水平,在人面前显摆个啥呀?咋就这么得劲儿?拖后腿的钱泽,哪来的优越感啊。
  但贺渊面上仍维持着温和的笑意:“大叔,味道不错,要是有机会下回还来。”
  关力也跟着说道:“这味道好,回头客指定多。”
  中年汉子笑道:“嘿,几位公子吃着习惯就成哈。”
  正说着,又有新的客人来吃面,姑娘连忙过去招呼,嘴里还念叨着:“几位吃些啥?刚出锅的卤肉面,还有馍馍跟玉米粑粑。”
  三人吃完饭付了钱,便离开了小摊子。
  钱泽拍了拍衣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味儿也就一般般,就是分量多吃得饱罢了。”
  关力实诚地说道:“哎哟,小摊子吃食,价儿实惠,味道自然比不上酒楼的饭菜香嘛,但能吃得饱,油水足,还是挺香的,估计钱兄没咋吃过街边食摊,怕是吃不惯吧。”
  钱泽眼里带着笑意:“确实不怎么吃过,稍稍有些不合口味。”
  “要是钱兄实在吃不惯,千万别勉强自己,酒楼的饭菜虽说价钱贵,可味道好,看着也干净,过两日便是大赛了,你别委屈自己,陪我俩吃这街边饭菜,要是吃坏了肚子,可咋整啊。”贺渊说道。
  钱泽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眼神闪躲,扯出个僵硬的笑容:“贺兄这是说的啥话,我不过是随口一说,这街边饭菜也挺好的,我可没那两位大公子娇贵。”
  “钱兄多心了,我不过也是随口一提,罢了,咱们同为一队,你没怎么吃过小摊子吃食,我是担心你吃坏肚子啊。”
  两日时光转瞬即逝,城中因大赛愈发喧闹拥挤。大街小巷人潮涌动,到处都是各地赶来的学子和看热闹的百姓。
  知府举办的文华宴,设在城中最宽敞的广场。赛场修建了四座风格各异的亭子,木匾额上分别写着:墨书亭、诗韵亭、盛章亭、玉算亭。
  一张张书桌整齐排列,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后方是骑射场地,骏马嘶鸣,箭靶林立。
  知府与轩大人坐在高台之上。轩大人身着大红色官袍,文雅又不失庄重,目光如炬,注视着下方赛场。
  台下,各学院的学子们整齐列队,身着统一院服,神色各异。
  贺渊穿着湛蓝色院袍,身姿挺拔如松,长发整齐束起,几缕碎发垂在额前,双眼深邃有神,薄唇微微上扬。
  他外貌出众,气质清冷卓然,行走间衣袂轻拂,自然洒脱,引得围观人群纷纷侧目。
  一位身着淡粉色长裙的妙龄少女,手持绣帕,目光不经意扫到贺渊,忙扯了扯身边姐妹的衣袖,另一只手半捂着嘴,小声说:“姐姐,鹤林书院有位郎君,好生俊朗,快瞧瞧,真是养眼。”
  姐妹被她勾起好奇心,转过头望去:“这小子,倒是有副好皮囊,就是不知才学如何,别只是个绣花枕头,和那些酸腐书生一样。”
  一位哥儿出声道:“姑娘,先别下结论,看看比赛,说不定这位郎君能让人刮目相看。”
  “那就等着瞧,要是真有真本事,倒也配得上这副好模样。”
  贺渊对周围的目光和议论浑然不觉,神色从容淡定,一心专注于即将开始的比赛。
  高台上,知府与轩安康心思各异。知府轻抚胡须,眼神不时飘向轩大人,脸上堆满谄媚笑容。
  轩安康虽看似专注赛场,实则思绪飘远。年少时他也曾意气风发,如今却深陷官场权谋争斗,不由得微微叹气。
  官场险恶,独木难支,此次文华宴,他也想从中寻觅品行端正、才学出众之人。若此人日后能踏入官场,加以培养,必能为己所用。
  这时,知府身旁的师爷走上前来。师爷身穿褐色长衫,手持一卷文书,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学子,此次文华宴,共有12座书院参赛,五人一组,共24小组。比赛规则如下。
  每人单独参加一项比赛,项目为诗词、文章、书法、算学、骑射,以积分制计算,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评分由青州城最有名的三位大儒、本地著名的算学大师,以及曾在军中任职的骑射教头负责。”
  师爷稳步上前,提高音量:“此次大赛,奖励丰厚。赛场一侧,木牌上清晰写着各项奖励明细,大家可自行观看。”
  众人闻言,纷纷朝木牌方向涌去,伸长脖子,眼睛紧盯着木牌上的字,神情激动。
  只见木牌上刻着第一名可得37两白银,以资助学业,另有一套由轩大人参与编纂的书集;其所在书院将获官府颁发的“育才有方”匾额。
  第二名,30两白银,一方精美砚台;书院获官府赠予的“才俊摇篮”锦旗。
  第三名,20两白银,一枚小巧印章;书院获官府赠予的学术交流机会。
  第四名,10两白银,书籍十册;书院来年可多获得三个参加乡试的推荐名额。
  第五名,5两白银,书籍五册;书院来年多获得两个参加乡试名额。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有学子摩拳擦掌,满脸自信:“能得到轩大人编撰的书集?那这次我一定要拿第一!”
  这话一出口,周围瞬间喧闹起来。穿着藏青色院服的学子满脸不屑:“就凭你?少在这儿吹牛,我们常菁书院可不会让别人轻易得逞。”常菁书院的其他人纷纷附和,眼神里满是质疑。
  另一边,性格内敛的学子轻轻摇头:“奖励确实丰厚,可竞争也太激烈了,想拿名次,怕是不容易。”
  “元兄,比赛还没开始,胜负未知,你怎么能说这种话?”
  被叫做元兄的学子苦笑着说:“我就是心里有点慌,说错话了,别见怪。”
  溪源书院的一位少年,轻轻扯了扯前面人的衣袖:“兄长,虽说你才学过人,但千万别轻敌。”
  那人满不在乎,一下甩开弟弟的手,仰着头说:“我心里有数,这次我肯定全力以赴。”
  角落里,身材瘦小的学子紧紧攥着拳头,小声嘀咕:“我一定要给爹娘争口气。”
  钱泽则满脸讨好地对苏翰说:“苏兄,你看这赛场里的人,大多盲目自信,也就只有你是真有实力争第一的,小弟我以后还得仰仗您多关照啊。”
  苏翰语气平淡:“哼,赛场上才能见真本事,现在说这些还太早。”
  一时间,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丰厚的奖励让大家热血沸腾。
  贺渊听着周围的声音,神色平静,仿佛轩大人编撰的书籍也无法让他动容。可实际上,他心里一直在给自己打气,众人皆为利而来,我只求真金白银,不负平日苦学。
  知府凑到轩安康身边,小声说:“轩大人,大赛筹备了这么久,各方才俊都来了,这可全靠您的威望啊。选出来的人才,以后要是能在您手下做事,肯定能为您的政绩增光添彩。”
  轩安康微微皱眉,神色冷淡:“知府大人,这次大赛是为了公平公正地选拔贤能,别和政绩私利扯到一起。”
  知府笑容瞬间僵住,赶忙应道:“是是是,大人高义,是下官唐突了。”
  轩安康目光平视前方,微微侧脸给知府使了个眼色。知府立马心领神会,挺直腰杆走到前面,大声喊道:“诸位学子,文华宴正式开始!”
  师爷赶忙上台,高声宣布:“题目早就定好了,限时一个时辰。各书院,派学子入座吧!”
  众书院的学子们陆续入座,一时间,场内唯有桌椅挪动声与围观群众的交谈声。
  贺渊目光扫过桌面摆放的算盘和纸上的题目,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周围的学子已经开始紧张地摆弄算盘,算珠碰撞,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贺渊微微眯起眼睛,简单浏览了一遍题目,这些在旁人看来颇为棘手的算学难题,于他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
  数字和符号在他脑海中飞速跳跃、组合。旁人还在手忙脚乱地拨弄算珠,他却已在心中得出了答案。
  一位学子无意间瞥见贺渊双手未动算盘,手上动作顿时停滞了片刻,心中暗自嘀咕,这人怎么不动算盘?如此重要的比赛,莫不是在故弄玄虚?这般托大,怕是要吃亏。
  监考的夫子也满心好奇,走到贺渊身旁,想瞧个究竟。这一看,夫子的眼睛越睁越大,站在原地,许久都挪不动脚步。
  好一会儿,夫子才回过神来,深深地看了贺渊一眼,眼中满是赞赏与惊叹,随后缓缓转身离开。
  
 
第101章
  人群中, 身着粉裙的姑娘,目光紧紧地落在贺渊身上。她身旁的姐妹微微挑眉,眼中满是审视:“瞧这架势, 该不会连算盘都不会用吧?”
  “姐姐, 成绩还未出, 怎能轻易下定论?这些可都是众学院拔尖的学子呢。”
  “拔尖?我看未必。若真有才学, 怎会如此?不用算盘, 如何算出答案?”
  “姐姐莫急, 且看明日结果如何。”
  此时, 坐在高台之上的轩安康也注意到了玉算亭的异样。只见一位学子气定神闲,丝毫不受周围干扰,不禁让人心生好奇。
  轩安康微微侧身,向身旁的侍从低语:“去打听一下,此子是哪个书院的?”
  侍从领命匆匆离去。
  过了一会才返回,在轩安康耳边轻声回禀:“大人, 此子乃鹤林书院的学子。”
  轩安康轻轻点头, 若有所思。鹤林书院……想当年,他也曾在此求学,不知如今书院是何模样了。
  一旁的知府大人见轩安康对人颇为关注,满脸堆笑地说道:“轩大人,此人连算盘都未曾动用,要么是天赋异禀、聪慧卓绝之辈,要么就是哗众取宠罢了。”
  在知府心中,已然认定贺渊是后者, 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 故作惊世之举,实则腹中空空。算学如此之难, 不用算盘,怎么可能算出答案?
  轩安康神色平静,说道:“是与不是,还得看最终成绩。”
  知府连忙应和:“那是,那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贺渊的速度越来越快,答案一个个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脑海中。
  只见贺渊潇洒搁笔,起身交卷,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从容地离开了玉算亭。
  这时,各个书院的院长聚在一起交流。看到贺渊这么快就交卷,他们满脸不屑。算学既难又耗时,如此迅速,莫不是已经放弃挣扎,被题目难住了?
  一位院长哼了一声,对鹤林书院的老院长说:“这么匆忙交卷,怕是乱写一通,鹤林书院这次是要丢人了。”
  老院长神色平静,缓缓道:“老夫相信书院的学子们。”
  另一位年轻院长阴阳怪气地接话:“哟,你这老头子,还挺自信啊,可别到时候成绩出来,让人惊掉下巴。”
  老院长微微一笑,没有回应,目光却坚定地看向贺渊离开的方向。
  其他书院不了解贺渊的实力,他却清楚得很。剩下的四项比试,不敢保证能拿第一,但算学的第一名,肯定是属于鹤林书院的。贺渊这孩子,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算学奇才,百年才出这么一个!
  老院长虽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但眼神依旧锐利。他早就留意到贺渊这孩子了,就连杜夫子带人去后山学习,也是他在背后指点促成的。
  虽说算学在科举中占比不大,但天才难得。只要专注钻研一项,同样能在世间崭露头角,成为鹤林书院的活招牌。一座书院若想长久兴盛,就必须不断培养人才,以惊艳之举吸引众人前来求学。
  只要有贺渊参赛,鹤林书院总归能出些风头。更何况,老院长对自家书院的学子满怀信心,认定他们定能拔得头筹。
  第二日下午,阳光炽热,文华宴的赛场气氛紧张凝重。众人翘首以盼,终于迎来成绩公布时刻。
  一块巨大木板被抬出,上面清晰罗列着五项成绩,每项都写着二十四人的名字。
  众人目光紧盯着木板,急切寻找自己或关注之人的名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