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是你的小车车,你的小车车不是在背篓里嘛。”
“那……那就是我的小车车,爷爷说都是窝的啊。”
熙小宝也跟着有点小伤心,奶声奶气地说:“哥哥,咱们的东西都被别人拿走了,咋办呀。”
“爹爹为啥要把咱们的东西卖了?窝和弟弟都没同意,咱……咱们不卖嘛。”
于清抱着钱盒子坐在一旁数钱,每数够100文就串成一团,头也不抬地说道:“啥叫你们的,这都是我的,不卖了,吃啥喝啥,你们不想吃肉啦?”
泽大宝和熙小宝听了,小嘴一撇,眼看着眼泪就要掉下来了。
贺渊瞧见了,赶忙哄道:“大宝小宝乖,回头让爷爷给你们做更好的。”
于清数完钱,心满意足地站起身,拍了拍腰间的钱袋子,心里想着,这可比卖甜水挣得多太多了,自家相公就是厉害,一出手就是不一样,整整四两银子呢,真是嫁了个招财宝啊。
“今儿收获可真不错,趁天还没全黑,我去菜市瞅瞅哈。”
贺渊看着天色渐渐暗下来,心里有了打算,说道:“清哥,你先带着俩娃回去吧。我打算摆夜市,晚上出来逛街的人也不少,说不定还能再卖上一笔。”
于清听了,微微皱起眉头,有些担心地说:“相公,你一人行不行啊?都忙了一整天了,可别累坏了。”
“放心吧,我能行。”
“那晚点我来给你送饭,晚上让爹看着两个臭小子,反正他俩今儿没睡午觉,玩一会儿就困了,小娃娃可不就是觉多嘛。”
第110章
和贺渊说好了之后, 于清手里攥着钱,怀里抱一个,背上背一个, 哼着小曲儿就往家走。
一进家门, 于清麻溜地把钱用布包好, 塞进钱盒子里, 拿钥匙锁得严严实实, 又藏到床底下的暗格里头。藏完之后, 他还是不放心, 左看右看、再三确认,这可是一家子辛辛苦苦忙活的成果,容不得出一丁点儿岔子。
藏好钱,他才拎起竹篮,正打算出门去集市买菜呢,正巧贺父收工从外头回来。
“爹, 您回来得可真巧, 我这正要去买菜呢,麻烦您帮忙照看下娃。”
泽大宝撅着小嘴说:“爷爷,窝的小车车一下子少了好多啊。”
熙小宝像个小大人似的,安慰起哥哥来:“哥哥别难过啦,小爹爹说给你买肉吃呢,回来的时候不是都说好了嘛,咱不提这事儿啦。”
泽大宝攥起小拳头,奶声奶气地说:“窝不难过, 吃肉肉就好啦, 爷爷会给做好多好多小车车哒。”
贺父满眼慈爱地看着俩小孙孙,笑着应道:“清哥儿放心去吧, 有我看着呢。”
于清带了一整日的娃,这下可算有人接手了,心里那叫一个轻松,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轻快不少。赚了钱,娃也有人带,心情那叫美,几乎是一路小跑着朝万元集市奔去。
到了菜摊前,于清一看,蔬菜早就没了清晨那会儿的水灵劲儿。叶子都有点打蔫儿了,颜色也变得暗沉沉。
卖菜的大娘坐在摊位后头,脸上带着几分焦急,扯着嗓子吆喝:“便宜卖啦,这价儿低得很,不买可就亏大咯!”
一位夫郎在那儿翻捡着黄瓜,嘴里还嘟囔着:“你再便宜一文钱呗,瞅瞅这卖相,都不咋地。”
大娘一听,不乐意了:“我说你这夫郎也真是的,这价儿本就比上午便宜多了,早上一块儿拉来的,能差到哪去呀?我这已经是最低价了,夫郎你也得诚心买嘛。”
“不要,不要,一文钱都不让,谁要啊!”那夫郎说着,把黄瓜一扔,转身就走。
于清站在肉摊前,眼睛在摊上的肉来回打量。这肉颜色发暗,看着不太新鲜,仔细一瞧,大多都是些边角料,一看就是被人挑剩下的。
“老板,这肉咋看着不太新鲜呐?还有没有好点儿的?”
摊主赶忙解释:“客官,这都快散场了,肉肯定没早上新鲜啦,可价儿便宜呀。要不您看看这大骨头,熬汤可香了。”
“都啥时候了,买回去还没熬好,人怕都要睡觉咯。唉,算了算了,我去别处瞅瞅。”
“嘿,你别走啊!那您就买这块肉呗,给你便宜几文钱,我也好早点收摊儿。”
于清冲肉摊老板摆摆手,拒绝了他,转身又来到蔬菜摊。本来想着买些肉回去,好好犒劳犒劳相公,也给娃娃添添油水,可这肉实在是入不了眼,还不如回家煮块腊肠吃呢。
于清在蔬菜摊挑挑拣拣,最后买了一斤扁豆,两个青椒。想着家里没盐了,又买了半斤粗盐。
到家的时候,天边只剩下一抹昏黄的光亮。还没进门,就听到屋里传来叽叽喳喳的笑声。
泽大宝坐在小木马上,摇来摇去,大声喊道:“爷爷,小爹爹回来啦!”
贺父坐在一旁,手里编着个草蚂蚱,声音沙哑地说:“清哥儿回来啦?”
于清摸了摸熙小宝的头,说道:“回了。本想着买一斤肉,没想到集市猪肉的卖相都不行。爹,不早了,我先去灶屋煮饭哈。”
“小爹爹,小宝帮您烧火吧。”
“不用,乖儿子,去玩你的布娃娃吧。”
于清走进灶房,四周已经被暮色完全笼罩,黑黢黢的。没办法,他只好点起油灯。昏黄的灯光在风里摇摇晃晃,好歹驱散了黑暗,让这灶房有了光亮,做事儿也方便多了。
于清先把米饭上锅蒸上,这才走到房梁下,伸手去够悬挂在挂钩上的腊肠。挂钩挂得不算高,稍微踮踮脚就能碰到。
除了腊肠,挂钩上还挂着肥瘦相间的腊肉、几条干鱼,还有一只风干的兔子。那腊肠红得透亮,凑近一闻,一股子独特的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
于清没着急切腊肠,而是先把它放进铁锅里煮熟。趁着这工夫,又手脚麻利地把扁豆和辣椒收拾妥当。随着腊肠在锅里的沸水中翻滚,香味儿越来越浓。
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于清用筷子把腊肠夹出来,放在案板上,切成薄片。
泽大宝迈着小短腿,晃晃悠悠地挪到灶屋,奶声奶气地说:“小爹爹,窝饿饿啊。”
于清想都没想,捻起两片腊肠,递到他手上,说道:“出去吃,马上要炒菜了,灶屋里烟大,呛人得很。”
泽大宝眼睛亮晶晶的,接过两片腊肠,胖短腿迈着小小的步子,稳稳当当地往小院走去。
于清把切好的青椒丝倒进锅里,“滋啦”一声,油烟一下子冒了起来。他抄起锅铲,快速翻炒着青椒丝,接着,又把折好的扁豆倒进锅里。等到扁豆在大火的炒制下慢慢变了颜色,才往锅里加入辣椒酱、少许生抽、粗盐等调料。
于清把炒好的菜盛进盘子里,又瞅了瞅锅里正在蒸的米饭,往外冒着腾腾的热气,米香飘散开来,于是便扯开嗓子招呼人开饭了。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得那叫一个香。泽大宝连勺子都拿不稳,嘴里塞得满满的,含含糊糊地说:“窝喜欢,小爹爹做的饭最好吃啦!”
熙小宝则指着菜盘里的扁豆,奶声奶气地说:“小爹爹,吃豆豆,夹……加一下下。”
于清笑着给熙小宝夹了几筷子扁豆,说道:“小宝多吃点,长得高高哒。”
吃饭的时候,就连贺父也忍不住夸于清手艺越来越好了。
饭后,于清端着一摞碗碟走进灶房。这时候,夜幕已经完全降临,灶屋里只有那一缕昏黄的灯光照着。
他先把碗碟放进水盆里,又把锅里的锅巴舀出来,和炒菜锅里剩下的一点油拌匀,然后端去后院喂给了土小黄。
最近一家人都忙得脚不沾地,除了贺渊每日下午去割草的时候,会把土小黄牵出去溜达溜达,平时土小黄几乎都一直在后院看家。狗崽子精力旺盛,一看到吃的,高兴得尾巴摇个不停,在地上都扫出一片灰尘来。
这次贺母回村里,于清原本想着让她把土小黄也带回村里养着。在村里,地方宽敞,人又少,土小黄能撒开了欢儿跑,四处玩耍,多自在啊。可仔细一想,要是让贺母带回去,说不定没几天就要送人了。土小黄是他亲手养大的狗崽,哪能舍得呀。
于清看着土小黄欢快的样子,笑着说:“小黄啊,慢点吃,别噎着。”
土小黄嘴里吃着东西,还不忘用脑袋蹭蹭于清的手,显得特别亲昵。
于清给它顺了顺毛,说道:“最近我忙,没时间带你出去耍,你乖乖看家,等赚了钱给你吃大骨头。我先去给相公送饭了。”
土小黄像是听懂了似的,“汪汪”叫了两声回应他。
于清回到灶屋,麻溜地把碗筷一一洗净,放回原处,拎起食盒,出了家门。
天上繁星点点,预示着明天又是个大晴天。微风轻轻拂过,脚下步子匆匆,偶尔还能听见草丛里传出几声虫鸣。
沿着熟悉的街道一路往前走,于清就来到了陈记水果铺。这时候,贺渊正和掌柜唠着嗑,脸上挂着淡淡笑意。
“贺秀才,你这生意看着还挺不错哈。”
“哪能呀哪能呀,还多亏了挨着水果铺呢,来往的贵客多,他们路过的时候,顺手就给家里娃娃捎一件小玩具。”
“哎呀,贺秀才,你就别谦虚了,要不是你,我这店里的西瓜还不知道得堆多少呢,那做冰沙的法子,简直绝了!城里的达官贵人、公子小姐们,就好这一口,可给咱家少东家赚了不少银子。如今咱陈记食铺又添了新品——蜜桃冰沙,刚一推出,大家闻风而来,一下子就抢光了,生意好得没话说!”
陈平是陈家的家生奴仆,他爹在陈府当管事,深受老爷器重和赏识。陈老爷向来宽厚,对他们一家很照顾,但凡有好差事,总是先想着他们。几年前,陈家少爷看中了东街的一处好地段,打算开家水果铺子,一眼就瞧上了陈平,觉得他为人踏实、做事机灵,就把他提拔成掌柜,安排到这儿打理店铺。
这几年来,陈平兢兢业业,把铺子经营得红红火火。他跟贺渊也很熟络,毕竟贺渊以前种的西瓜,大多都放在店里卖。每次贺渊送瓜来,两人都要唠上几句,一来二去,也就熟了。
贺渊摆出一副假谦虚的样子,说道:“我也就是出了点不值一提的小主意罢了。关键还得是陈东家有本事,经营有方,才能把冰沙生意做得这么红火,在松安镇打出了名号,吸引了这多人来光顾。我这点子要是没碰上这样有魄力的少东家,那可就一文不值咯。”说着,他还轻轻摆了摆手,一副压根不值一提的模样。
陈平听了,笑着直摇头:“贺秀才,要不是你出的好主意,咱哪知道还有冰沙这玩意儿啊,没准西瓜堆一屋子,还得亏不少本钱呢。”
两人正说得热火朝天,于清拎着食盒就走了过来:“相公,来晚了点,饿坏了没?”
贺渊一听到声音,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我夫郎来啦。”
于清瞧他那傻样儿,忍不住笑出了声:“来啦来啦,赶紧坐下先吃饭。”
陈掌柜从屋里拿出一个小板凳,满脸堆笑地说:“贺夫郎来啦,快坐快坐。”
“多谢陈掌柜了。”
陈掌柜摆了摆手:“都是小事儿,我看你们这些东西搬来搬去的也不方便,不如晚上就放在店里,能省不少事儿呢。”
第111章
贺渊脸上挂着笑, 心里却在暗暗盘算。他晓得陈掌柜是一片好心,可这店铺每日人来人往,啥样的人都有, 店里的伙计, 也难保个个老实巴交。
这点小买卖, 在那些富贵人眼里, 根本就不值一提, 他们瞧都不会瞧一眼。更何况自己是个秀才, 刚在书院拿了好名次, 好歹也算有点名声。商人都精得很,要是为了点小钱得罪了将来可能中举的人,那可太不划算了。
反倒是那些穷苦人,对赚钱的渴望更强烈。谁不想顿顿有肉吃呢?木头玩具能卖几十文钱,对为生计发愁的人来说,可是不小的诱惑。
这小玩具的制作工艺, 可是他费了好大劲儿, 反复琢磨才弄出来的。一旦被人仿造,生意可就难做了。
于是贺渊笑着说道:“陈掌柜,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可我们一家老小就指着这门营生过日子,不带回去,我爹心里头不踏实。”
陈平愣了一下,过了好一会儿才想明白:“是我考虑不周,贺秀才别见怪。”
贺渊坐在摊后的板凳上,身子微微往前倾, 稳稳当当地端着一碗米饭。碗里的米饭堆得老高, 红亮油润的腊肠一片片摆在上面,旁边还堆着嫩绿的扁豆。
腊肠的香气丝丝缕缕地钻进鼻子里, 馋得人肚子里的蛔虫直闹腾。
贺渊边扒拉着饭边说:“陈掌柜,您太客气了,您也是一番好意。”
陈平本来还想聊几句,此时有几个妇人结伴进店里挑水果,便跟贺渊说:“贺秀才,那你先吃着,我这儿还得忙活,今儿的账本都还没弄呢。”
贺渊冲他点了点头。
于清坐在一旁看着,说道:“相公,慢点吃,别噎着。”
贺渊夹起一片腊肠放进嘴里:“清哥,家里挂着的那几根腊肠,我都惦记好久了,今儿可算煮了一截,解解馋。”
“哼,既然惦记,你咋不煮了吃?”
贺渊像只讨好的大狗,蹭了蹭于清,笑嘻嘻地说:“我啥都会,就是这做饭的手艺不行。还是我家夫郎厉害,家里家外都能一把抓。能娶到你,我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你就是我的心头宝。”
于清轻轻推了他一下,心里乐开了花,连声音都透着欢喜:“大街上呢,人多,你好好吃饭。”
晚上的客人没白天那么多了,许是小孩子们都上床睡觉了。贺渊就趁着这空当点起油灯温起书来。于清在一旁陪着,不知不觉就靠着贺渊的肩头睡着了。
贺渊扭头看着于清安静的睡脸,轻轻放下手里的书,小心翼翼地把于清的头扶稳。
时间慢慢过去,夜越来越深。估摸着这会儿大概九点半了,街上的行人也陆陆续续回家了。再等半个时辰,店铺也该关门了。
贺渊轻轻叫醒于清:“清哥,别睡了,咱们回家好好睡一觉。”
83/97 首页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