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夫郎是隐藏母老虎(古代架空)——鸿樱桃

时间:2025-06-17 07:49:44  作者:鸿樱桃
  下午,两个娃娃乖乖坐在布上玩小玩具,于清一边看着娃,一边缝补着一只小狗玩偶,贺渊则照看着摊子,没生意的时候就低头温书。
  约莫四点左右,于清就带着两个孩子回家,把大骨放进锅里开始炖。炖好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于清舀了一小盆排骨和莲藕,用木盖子盖好,送去铺子里,让贺山端回去给嫂子补补身体。
  日子就像山里的溪水,不紧不慢、悠悠地淌着。每日晚饭后,于清铁定要去给贺渊送饭,之后就留在摊子上陪着,一直到夜市散了才回。
  闲下来的时候,于清就把娃娃丢给贺渊照看,自己跟着高含乐和夏草,带着土小黄一道上山。挖野菜、捡菌子、摘皂果,皂果这东西天天都要用,家里没了就得花钱买。就这么着,大半个月一晃就过去了。
  这段时间,于清往山上跑得勤,家里也攒了些山货。
  这天,太阳暖烘烘的,微风轻轻柔柔。土小黄精神抖擞,撒开腿往山上跑,还时不时回头汪汪叫几声,像是在催后面的人。于清他们三个背着背篓,沿着蜿蜒的山路慢悠悠往上走。路边的野花随风轻轻晃悠,散出淡淡的香味。
  他们都是小哥儿,可不敢往深山里去,只在大山边上晃悠。夏草眼尖,指着前面一丛红彤彤的果子喊:“瞧,是野山楂呢!”
  高含乐眼睛一下子亮了:“这野果子,看着比去年结得还多哩!清哥儿,摘回去给你家那位做山楂糕。”
  “行啊,他不挑食,啥都爱吃,好养活。”
  三人说着,步子都加快了,朝那丛野山楂走去。高含乐嘴馋,伸手就摘了一颗,在衣服上擦了擦,丢进嘴里,圆脸瞬间皱成了一团:“啊,酸死了,呸呸!”
  于清笑着打趣:“叫你嘴馋,刚摘下来的能不酸嘛!”
  夏草赶忙取下水壶,递到高含乐面前:“乐哥儿,快喝口水。”
  高含乐猛灌了好几口水,才觉着嘴里的酸味儿淡了些:“今年看着红通通的,还以为能有点甜味儿,谁知道跟去年一样酸。”
  夏草笑着说:“野山楂嘛,本就是酸的。等摘回去做成山楂糕,或者泡水喝,都很不错。”说着,他踮起脚尖,伸长手臂去够高处的红山楂。
  高含乐缓过劲儿来,瞧见一根树枝上挂满了山楂,伸手去拉树枝,结果用力太猛,树枝“嗖”地弹了回来,差点抽到他脸上。
  “乐哥儿,你悠着点,小心摔着!”于清赶忙提醒。
  他们开始认真摘起野山楂。一阵儿就装了小半背篓。
  土小黄在一旁的草丛里兴奋地钻来钻去,时不时用鼻子嗅嗅地面。突然,它像发现了啥宝贝,汪汪叫了几声。紧接着在草丛里一阵扑腾,叼出一只肥肥的野鸡。
  于清眼睛一亮,快步走过去,夸道:“小黄,你可真厉害,都会抓野鸡了!”
  高含乐一脸羡慕地凑过来:“清哥儿,你家土小黄太有本事了,不像别家的狗,就知道围着人转,哪能抓到这么肥的野鸡。”
  于清笑着解释:“小黄本来就厉害,它娘就是猎狗,平时看着温顺,关键时刻一点不含糊。几个月大的时候,还帮忙守西瓜地呢。”
  说着,他用草把野鸡仔细捆好提着,仔细一瞧,野鸡腿受了伤,走路一瘸一拐的,估计就是因为这个才被土小黄抓住的。
  夏草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差不多了,咱们去别处转转?”
  于是,三人背着装满野山楂的背篓,继续在大山边缘寻摸。
  太阳慢慢往西斜,于清还得赶回家做饭,回去晚了,山里头不安全。他们背着沉甸甸的背篓往山下走,土小黄在前面领路。
  这一趟,他们捡了不少好东西,鸡枞菌、八月瓜,还挖了一小把野葱。靠山吃山,山里的宝贝可真多。
  
 
第113章
  回到家后, 天色已经不早了,贺父都领着两个娃娃回了家,坐院里看小娃娃骑木马。
  于清心里琢磨着, 炖鸡怕是来不及了, 便麻溜地煮了一锅清汤面, 又单独煎了金黄酥脆的鸡蛋, 想着给两个娃娃补补身子。
  吃完晚饭, 于清手脚麻利地把家里拾掇干净, 而后提着食盒, 往东街给贺渊送饭去。
  晌午吃得晚,贺渊本还不觉得饿,可一瞧见夫郎,立马放下手中书卷,嘴角不自觉上扬,起身迎上去, 笑着打趣:“清哥, 今儿去山上寻着啥好吃的啦?咋来这么晚?”
  说起这个,于清眼睛一亮,脸上笑开了花:“土小黄现在可出息了,都能抓野鸡了,你说厉害不?”
  贺渊微微一愣,随即满脸惊喜:“能抓野鸡了?这么厉害!没白吃家里的饭呐!我就知道这狗有能耐,机灵又通人性,别的狗可没法比。”
  贺母之前总唠叨, 说土小黄光知道吃, 养着浪费粮食,不如趁早送出去。可于清和贺渊铁了心要留下它。如今, 土小黄抓到野鸡,可算出了口闷气。于清胸脯一挺,满脸骄傲:“咱们养的土小黄可不就是厉害嘛,聪明得很!”
  贺渊连忙点头应和:“那可不,都是清哥养得好。”
  于清眼睛眯成了缝,重重地点头:“那是自然,我养啥都养得好。你小时候,我把你养得白白净净的,村里人都夸你像小公子呢。”
  贺渊嘴角抽了抽:这话也就是你爱说,见人就讲,不过虽然夸张了些,但那些人以前欺负清哥,这么说倒也解气。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唠着,不知不觉,夜色愈发深沉,这才收拾摊子,回家歇息。
  那只野鸡,他们没急着炖,想着还能养几日。这一养,就养到了秋收结束,贺母也从村里回来了。
  贺父一大早赶着牛车去接,牛车上堆满了一袋袋粮食,玉米、大米、小麦,把整个牛车塞得满满当当。贺母身后还背着一背篓新鲜蔬菜。
  这时,天气转凉,没了前些日子的酷热。于清把甜水铺子关了,空闲时间更多了,把家里上上下下打扫得一尘不染,晾衣绳上还搭着几床晒得蓬松的被褥。
  听到门外传来动静,于清赶忙放下扫帚,拉开木门,笑着招呼:“娘,您可算回来了!”
  虽说平日里住一块儿,难免有些磕磕碰碰、拌嘴争执,可这分开一段时间再见面,心里都热乎了不少。
  贺母瞧见是于清,眼里满是欢喜,嘴角上扬,亲切地说道:“清哥儿,娘回来啦。你可真能干!别光忙着收拾,有空也出去走走,散散心,可别累着自己,知道不?”
  于清靠在门边,眉眼弯弯:“娘,您就放心吧,我晓得。对了,娘,您等会儿,前日做的山楂糕,我给您拿几块尝尝。再晚几日回来,怕是都要被两小崽子吃光喽!”
  “别拿了,别拿了,娘不爱吃那玩意儿。要是我宝贝孙子爱吃,就给留着吧。”
  于清脚步不停,边说边往屋里走:“他俩都吃了好多啦,饭都不好好吃,就惦记着这口糕。我给您拿两块,您尝尝味儿嘛。”
  贺母拗不过,只好应道:“那行,拿一块儿就够啦。”
  贺母眼里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贺父则忙着卸粮食,把一袋袋粮食整齐齐地码进堂屋的四脚柜中。粮食可是宝贝,够一家人吃一年的了。
  路过的邻里瞧见,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贺大娘,您可真是好福气!儿子是秀才,有大出息;这儿夫郎做饭那叫一个香,味儿都飘到我家院子里了,馋得人肚子里的馋虫直闹腾!”
  贺母嘴角高高扬起,脸上那自豪的笑容怎么也藏不住:“我儿子那可是真争气!我家婆母,心可偏着呢。自打我嫁进老贺家,她就没正眼瞧过我,对我家阿渊更是百般嫌弃,但是我儿就是聪明,学啥都快。”
  一提起贺老太,贺母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把背篓随手往门后一放,双手叉腰,情绪激动起来:“我儿读书那会,她就到处跟村里的老人讲,说贺渊笨,学不出啥名堂,哪比得上她老三家的孙子有出息。哼,可谁能想到,我儿没几年就中了秀才。现在倒好,她巴巴地来讨好我,我回村里住这几天,隔三岔五就来找我。”
  说到这儿,贺母脸上的笑容愈发得意:“她一个劲儿地夸阿渊有出息,还说早就看出这孩子不一般,以后肯定能飞黄腾达。但当初可不是这么说的,现在看阿渊有了功名,就想来沾光。她也不想想,那贺老三本就不是个好东西,现在婆母老了,贺老三不愿给她口饭吃。”
  邻里听了,满脸疑惑,实在难以相信:“贺秀才长得一表人才,又知书达理,一看都是人中龙凤,你家婆母咋就这么没眼光呢?要是这么出息的娃娃生在我家,我可得当金疙瘩宠着。”
  “谁说不是呢!当年我生阿渊的时候,日子过得苦啊,她连口热汤都舍不得给我喝。”
  贺父在一旁卸着粮食,听着自家婆娘的话,心里明白,她是只字不提阿渊小时候脑子不太灵光的事儿。不过,贺父更清楚,就算阿渊打小就聪慧过人,老太太也不会高看一眼。这么多年来,老太太一门心思都在三弟身上,对其他人向来是不管不顾。
  “老婆子,你少说两句,赶紧把东西搬进屋去。”贺父劝道。
  “嘿,我说两句咋了?那老婆子说阿渊的时候,可没少讲!”贺母不甘示弱。
  于清端着山楂糕从屋里出来,笑着打圆场:“娘,您先尝尝这山楂糕,消消气。过去的事儿就别老放在心上了。”
  贺母接过山楂糕,脸上的不满瞬间被惊喜取代:“哎哟,清哥儿,还是你贴心。”
  等把粮食卸完,贺父就手脚麻利地把野鸡杀了处理干净,紧接着把鸡剁成小块。
  贺母回来,于清就轻松多了,有人帮忙带娃,这不,刚回来没多久,贺母就带着两个小娃去街上买果干吃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灶屋里渐渐飘出诱人的香气。于清在灶台前忙得团团转,时不时揭开锅盖搅拌一下,让鸡肉更入味。
  太阳高高地挂在半空,贺母牵着两个小家伙迈进家门:“这香味儿,肯定是炖鸡快好了。”
  泽大宝奶声奶气地说:“好香香,吃……吃啊。”
  “哥哥,要吃多碗饭吗?”
  “嗯嗯,弟弟乖乖,也要多吃呀。”
  “好,窝小宝会乖乖哒。”
  于清把鸡汤端上了桌,又陆续摆上几道小菜。鸡汤炖得金黄油亮,腾腾热气裹挟着浓郁的香气,香菇在汤里若隐若现。舀起一碗鸡汤,凑近一闻,香味直钻鼻腔,让人瞬间食欲大增。旁边还放着丝瓜豆腐、南瓜饼、野葱煎鸡蛋。
  “快尝尝吧,这鸡汤我可是炖了好久,还专门留了一些,晚上让大山哥端点回去。”于清说道。
  贺父连忙应道:“好,好,清哥儿有心了,大山的媳妇儿也该多补补身子。”
  贺母却撇撇嘴,不太乐意:“真是的,咱自己留着吃不好啊?”
  贺父瞪了贺母一眼:“你这老太婆,别这么小家子气。”
  饭桌上,热气腾腾的鸡汤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贺母可不怕贺父那瞪眼,麻溜地把两只肥鸡腿,分别夹进了小碗里,脸上笑开了花,说道:“乖孙子,快吃鸡腿,多吃点,长得高高的!”
  两个小娃娃眼睛亮晶晶的,脆生生地异口同声道:“谢谢奶奶,奶奶真好!”那奶声奶气的声音,听得贺母心里甜滋滋的。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饭后,贺母麻溜地带着两小娃去收拾灶屋,于清这下可算清闲了,连碗都不用洗。
  野鸡是土小黄抓的,于清自然记着它的功劳,特意给它舀了一大碗鸡汤,还挑了不少鲜嫩的鸡肉。贺母瞧见了,只是皱了皱眉头,终究还是没说啥阻拦的话。她心里门儿清,就算自己开口不让给狗吃,于清铁定不会听她的。
  于清刚把碗放下,小狗崽就欢快地撒着欢跑过来,围着碗转了两圈,接着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尾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他心里惦记着贺渊还没吃饭,也没在家多待,拎起食盒出门送饭。如今气温刚刚好,不冷也不热,舒服得很。贺渊平日里就守着摊子,闲下来就看看书,偶尔跟隔壁的陈掌柜唠唠家长里短。
  他接过食盒,打开一瞧,双眼立马放光:“哇,是炖鸡哩!清哥你可算把那只野鸡炖了,天天叫吵死了”
  “行了行了,话多,赶紧吃吧,放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贺渊端起碗,开始吃起饭。
  于清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突然发现贺渊最近晒黑了些,心里一阵心疼:“锅里还剩了点儿,晚上我给你煮碗鸡汤面。”
  贺渊嘴里塞着饭,忙不迭地点头,没一会儿就把饭菜吃了个精光,连一粒米都没剩下。
  于清接过空碗,说道:“今儿就不陪你了,后头那两块地也该翻翻了,种点萝卜青菜啥的,冬天才能吃上新鲜蔬菜。”
  贺渊连忙说道:“清哥,你留下守摊子吧,翻地种菜这活儿我来干。你平日里忙里忙外的,事儿那么多,这点重活儿可别累着你了。”
  “算了吧,又不是啥大事儿,我自个儿能行。”于清还是想自己去。
  “你守好摊子就行,咱这摊子生意还不错,下午客人会多点儿,我回去就成。”贺渊坚持着,叮嘱于清照顾好生意,随后提起食盒,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回到家,一刻都没耽搁,扛起锄头就往后院走去。秋日的阳光暖烘烘地晒在身上,带来丝丝惬意。他站在地里,深吸一口气,浑身充满了干劲,袖子一挽,就开始热火朝天地挖地。
  在田地里摸爬滚打了好几年,贺渊也算是老手了。一锄头一锄头稳稳地翻起泥土,动作娴熟又有力,原本平整的土地慢慢变得松软起来。
  贺母带着两个娃走到桔子树下,喊道:“阿渊,娘去打点酱油,你看着点儿小娃子,马上就回来哈。”
  贺渊应了一声,手上的活儿却没停,只是时不时抬头瞅瞅两个小孩子,生怕他们磕着碰着了。
  起初,小家伙们只是蹲在橘子树下,满眼好奇地看着贺渊挖土。看着看着,泽大宝竟也有样学样,捡起一个小树枝,在地上有模有样地挖了起来,嘴里还奶声奶气地念叨着:“嘿哟,嘿哟。”
  熙小宝拉着哥哥的衣袖,小声说道:“哥哥,不能玩泥八,小爹爹说过的。”
  “哥哥没有玩泥吖,哥哥在挖地,等窝学会了就去帮爹爹挖。”泽大宝一脸认真地反驳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