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穿越重生)——丹锦

时间:2025-06-26 08:49:26  作者:丹锦
  姬安已经打开系统里的地图,对照着信上提到的地点细看:“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得有筹码。你说,他们的目标会是哪里?”
  和骑兵打就是这一点烦,不好掌握对方行踪。哪怕能掌握到信息,对方想变更也很迅速,步兵在后边追着根本赶不上。若不能料敌在先,就十分被动。
  上官钧也是摇下头:“不太好猜。每路五万,这个人数不算多,碰上防守严一点的城池就不好攻。现在这个阶段,东路图军大概在掠夺粮草,之后能有好几个进攻方向。倒是西路,说不定是想南下拦截我们。”
  姬安:“但图军不知道我们具体在哪里。”
  上官钧:“也可能是疑兵,牵制我们的视线,掩护东路的行动。”
  姬安低着头在不大的屋里缓缓踱了几个来回,再抬头时,已换上坚定的神色:“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我们要先下手为强,夺取主动权!”
  上官钧:“陛下的意思是……”
  姬安眸光微闪:“图军不知道我们在哪,我们却知道图国小皇帝在哪。”
  图国皇帝西巡,是为了脱离孙氏的势力范围,左不过就那几座城,还都不是大城。
  上官钧微微睁大眼。
  姬安:“你继续琢磨正面战场,我和燕似山联系。”
  上官钧深吸口气,点了点头,吩咐身边时和去取地图。
  姬安打开系统中的留言板,发消息问燕似山的铁甲军在哪里。
  燕似山应该闲着,立刻回覆了详情——【回陛下,现在在金武。五日前过来夹击打骨鲁的北边驻军,三日前已休整完毕,还在待命。】
  这消息姬安也是知道的,先前打掉那支驻军时,燕似山曾经汇报过。
  姬安接着就将图国的情况简略讲述一遍,最后问:【我若命你率铁甲军以最快速度穿过草原攻下图国那几座城,你可能做到?】
  几乎没有让他等待,燕似山回覆:【臣等定不负陛下厚望!】
 
 
第213章 料敌
  京里盼着姬安和上官钧回去主持大局,两人就不能再走得不紧不慢了。
  所幸已经上船,而且本来上官钧就规划着返程时黄河水情已经平稳,可以走黄河直抵启阳。此时就传令下去,船队除了路上补给,无特殊情况便日夜不停航。人在水上,也就不用担心被图军拦截。
  再则,京城那边得了信,之后往这头送信也调了京中水师的快船走水路,并快马通传沿途多征调人手,以备更换船工。如此虽用的人手多,但不会有两边错过的情况,信息也能传递得更快。
  按着京中汇总的军报看,东路图军的走位很飘突。总的方向是在往西,但似乎又不是冲着启阳去。
  并且真的绕过了各重镇,只要盛军不出城,他们就不打。倒是会在小城外绕一圈,不攻城,只搜刮完城外的一点东西就走,看上去主要工夫像是都花在扫荡村子上。
  姬安就发了急令,让各城备上一些粮草囤在城外,若见图军踪影就立刻关门。如此,希望图军拿到粮草就不再费事进村。
  西路图军和风襄军打了一场接触战,很快换了条路绕行。前进方向倒是比东路更明确些,的确是在南下。
  上官钧在中途补给时派出三千骁骑卫散开往北去,散播天子与大司马已上船返京的消息。之后在下一次补给时收到骁骑卫发回的消息,西路图军有转向东的意思。
  于是,上官钧基本确定了这一路的意图:“果然是想在我们上船前南下拦截。”
  若不是两人回程只带骑兵走得快,说不定还真会在宜全遭遇南下的西路图军。
  姬安盯着打上众多标记的地图,每一处标记都代表当地曾见过图军的身影。
  他伸手比划一下:“现在两路图军是想合兵?”
  恰在这时,新的军报送到。
  两人展开一看,西路图军在攻打一座重镇,而东路图军则回转去打平朔关后方的一座重镇。北边又有两地见到新的图国大军,粗略估计,同样是一路五万骑。
  姬安皱着眉头——这到底是个什么操作。
  上官钧却是勾起了嘴角,伸手点点地图上的启阳:“他们在佯攻,最终目标必是京城。”
  姬安抬眼看他。
  上官钧:“他们若想攻占某个地方,不会将兵力分得这么散。但要想逼迫我们重签和约,自是兵临城下最快。”
  姬安将新出现的两路图军标在地图上:“你是说,原先的西路,和新来的这两路,都是疑兵。东路则在等着我们回到京城,就调头过来攻城?”
  上官钧:“只东路的五万骑还太少,原本的西路应该会去会合。东路在等陛下抵京,也是在等西路过去合兵。”
  姬安不解:“可是启阳平常的驻兵是四十多万,他们十万骑就敢来攻?”
  上官钧:“说明图国在早先就已经注意到了大规模调兵。”
  出动的人多,难免动静就大。大盛在图国有暗线,图国同样会在大盛安排细作。
  这一点上官钧并不意外,本来调兵就是为了防犯图国趁虚而入,调兵信息也是兵力震慑的一种形式。图国知道这里兵多,自然也就歇了来赚便宜的心思。
  毕竟现在图国当家的孙氏和大盛关系不错,顶多也就是放纵下面来抢一把补补雪灾的损失,撕破和约大规模出兵的可能性很小。
  却是没料到,图国小皇帝胆子这么大,直接绕过了孙氏出兵。不过也由此可见,孙氏这几年对军队的掌控依旧不够到位。
  上官钧接着指向新出现的两路图军:“这是来牵制我们北边兵力的。”
  南下通往启阳的路有好几条,每条路都得守,就要消耗更多的兵力。
  姬安:“那现在怎么应对?”
  上官钧先点点先前布下重兵的北边几座重镇,再点向平朔关西南边的一处:“立刻抽调兵力,在这里设伏。再结集平朔关后方的军队,前后夹击。”
  姬安惊讶:“万一被北边的两路图军看出来城中兵力减少,杀下来呢?”
  上官钧:“他们不会动,顶多就是佯攻牵制,原本的驻军能挡住。”
  姬安眨巴下眼,反应过来了:“他们是孙氏的军队!”
  上官钧投去赞赏的目光:“必是如此。”
  图国要真想逼出一个城下之盟,最稳妥的办法是——一开始就出动二十万骑迅速南下,以机动力抢在盛军来不及结集回防之时,堵住姬安和上官钧。
  但他们分成前后两批来,说明图国小皇帝调动不了那么多军队。后面这两路来得这么晚,该是消息报回去,孙氏骑虎难下,只得支持。
  因此,这后一批的战意必然不像前一批那么强。而孙氏也必然希望保存自己手中军队的实力,过来做个牵制还可,不会下死力攻城。
  姬安瞭然地点点头,又问:“赶得及吗?”
  上官钧:“急行军,至少这边三城的九万人应能赶上。剩下的,能赶上多少算多少。”
  姬安:“为什么是在这里设伏?”
  上官钧:“东路图军先前一直在搜刮粮草,但西路没怎么见这样的动作。他们既有合兵计画,粮草应该就是靠东路。不管从粮草估算,还是从目的来看,他们都会走最短的路。
  “启阳是坚城,哪怕只有几万兵驻守,他们也不好攻。何况背后平朔关方面还有兵可以回援,他们要来得越快越好,最好是杀到城下时城门都来不及关。”
  说到这,上官钧抬眼看向姬安:“图国这打法,倒是和陛下先前的想法不谋而合。”
  姬安撇下嘴:“把我们大盛当他们草原呢。”
  上官钧:“铁甲军情况如何?”
  姬安就是一笑:“图国小皇帝自由不了多少天了。”
  军令没有传到京城,两人在最近的小码头直接派羽林卫发往目的地。
  为了多争取一点时间布置伏兵,上官钧下令船队不再赶路,恢复日行夜泊。图国想逼大盛签城下之盟,总得堵到姬安这个天子才有用,因此大概率要等收到姬安回京的消息,才会调头攻过来。
  姬安没有向政事堂说明上官钧的具体部署,只去信说他们已经做出安排,让众宰相准备好领在京官员接驾。
  政事堂还特地回了封信,建议姬安和上官钧微服回京更安全,尽量不要让图国知道天子回京的消息,恐图军转攻兵力空虚的京城。
  收到这封信时,姬安离启阳只有两日路程了,也就没有回覆。
  两日后,众宰相没收到新指示,只得按着惯例,带领群臣迎驾。
  姬安在码头下了船,对一众官员讲了几句场面话,就在禁军的护卫下返回皇宫。
  安全起见,这回启阳知府庄洵净街净得很彻底,姬安没在御道两边看见百姓,甚至坊门都给临时关上了。不过,倒是能听见坊墙之内传出的热闹声,似乎启阳百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姬安和上官钧回到立政殿,只留了众宰相说话。
  姬安问:“图军的消息没在京里传开?”
  中书令吕绅回道:“一直封锁着消息,图国大使也被软禁了。陛下与大司马不在京中,怕闹得人心惶惶出乱子。”
  姬安笑著称赞:“做得很好。”
  上官钧接着问:“孙氏可有回音。”
  刘叔圭:“一直没有。不过下官等让图国大使送去了两次消息,图国该知道陛下与大司马都不在京中。”
  姬安却问:“我们的大使可有传回消息,使馆可安全。”
  左仆射唐武回道:“有过一次来信,说是不用担心,他们没有危险。但也是被软禁了。”
  这倒是在意料之内。两边手中都有对方的使臣,不管往后的形势如何发展,只要图国人不是突然脑子坏掉了,把人交换回来还是问题不大的。而且,能让那边传回信,说明孙氏的态度并不是很强硬。
  姬安点下头,又说:“让图国大使再派人送一次信给孙氏,敦促孙氏退兵。”
  这话让众人都是一惊——这岂不是主动给图军递上姬安和上官钧已经回京的消息?
  上官钧扫视众人一眼,沉声道:“陛下与我都已安排妥当,图军过不了多久就会撤走。”
  众宰相面面相觑,不过思及先前打打骨鲁的关键一战如此让人意想不到,只得把满腹的话压回去。
  姬安让众臣散了,再召来郑永和王晦问一下后宫情况,又让他们安排好打骨鲁王一家子。
  随后吃过饭,就和上官钧在浴池里泡了个澡解解乏。
  终于回到家,本来这种时候该是好好放松的时间。但现在图国的事还压在心头,姬安和上官钧自然也没了心思,只是挨靠着说说话。
  就在这时,姬安接到燕似山发来的消息——【陛下,今晚攻城。】
  紧跟着,是师晟的定位请求。
  姬安欣喜地对上官钧道:“师晟判断可以攻城了!”
  随即回覆燕似山一句勉励之语,并表示自己已经安全回到宫中,后勤补给更不用愁,再给铁甲军送去今日份的粮草。
  上官钧等着姬安忙完回过神,在他脸上亲一下:“起吧,先睡一觉,晚上等他们的消息。”
  两人这才从温暖的池水里出来。
  *
  姬安不知道图国小皇帝会待在哪里,原意是干脆让铁甲军一路打过去。反正那种在国内腹地的城池都没有守军,好打得很。
  不过铁甲军靠近第一城后,师晟带着望远镜侦察了一下,认为小皇帝应当不在城中。
  他在图国国都待过大半年,对图军的编制稍有了解,也见过图国皇帝的亲卫队。这种规模的城池,小皇帝若在城中,城防必是由亲卫队接手。只往城门和城头看一看,就能看得出来。
  如此,攻城倒是打草惊蛇了。若是消息早一步传到小皇帝耳中,他怕是会吓得逃回国都去。
  师晟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姬安之后,姬安和上官钧商量了一下,觉得应该信任师晟的判断,就让铁甲军绕过这座城继续前进。
  就这样,铁甲军绕了几座城,终于在这一日寻到了目标。
  燕似山放下望远镜,和身旁师晟说:“真不愧是保护皇帝的军队,铠甲和我们不相上下啊。”
  师晟:“听闻亲卫队有三万人,不知道那小皇帝能带出来多少,但至少也有一两万。怎么打?”
  燕似山一笑:“和上回一样就好,他哪里等得及亲卫全部结集才跑。”
  师晟:“希望今晚炮击能顺利。”
  燕似山:“震慑炮击而已,轰不开城门也没什么。”
  这回铁甲军是一人三马的急行军,控炮的炮手还能勉强跟得上,做计算的几人没有经过这种强度的训练,燕似山就没让他们来。杜阳算了几组常规数,开炮的时候就只能看炮手的自由发挥了。
  两人简单议论几句,便一同打马转向。
  回到二十里外的营中,自是先和姬安联系,并接收粮草。得知姬安和上官钧已经安全回到宫中,两人也是松了口气。
  姬安给铁甲军准备的夥食很好,不仅有饼和咸菜,还有肉干。就是饼得一早备下,怕坏了,放在宫里的冰窖当中,众人拿了得烤上一烤。
  当夜,依旧是人衔枚马裹蹄。
  师晟绕着城跑了一圈,在四处城门前设置定位,接收姬安传过来的火炮、火箭车等武器。
  燕似山带着两千骑蹲守在东门外,只给另三门各布置了三百多人。随着一道烟火信号升空,三面炮击同时开始。
  图国小皇帝被轰鸣声惊醒时,第一反应和打骨鲁王完全一致:“四月就下雷雨,是不是早了点。”
  他翻个身还想睡,却被外头的炸响吵得有点心慌。
  守夜的亲信仆从到窗边看了看,奇怪地道:“没有下雨啊,就干打雷?”
  但,转瞬他就瞪大了眼——这城不算大,他能望见城头,那里正冒着熊熊火光!
  仆从赶紧到床边叫小皇帝:“陛下!城头上好像出事了!”
  小皇帝揉着眼睛坐起来:“什么事?”
  话音未落,门就被大力拍响,外面是亲卫将军的声音:“陛下!盛军攻城!快随臣离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