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三国同人)——醉酒花间

时间:2025-07-12 09:11:39  作者:醉酒花间
  怎么说呢,还是见面见得少,要是小时候天天见面他肯定不紧张。
  可惜祖父那辈正好赶上党锢之祸,叔祖弃官后没回颍川,而是找了个离颍川很远的山沟沟一隐居就是十几年。
  合理怀疑“宅”是他们家的隐性基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随机出现性状。
  少年郎循着门房的指引来到正厅,恭恭敬敬地向初次见面的叔祖行了礼,然后乖乖巧巧跪坐在案前。
  说实话,这么正式的会客场面他还是第一次经历。
  但是不妨碍他发挥口才拍马屁哄长辈开心。
  荀爽已是花甲之年,一眼便能看出孩子在紧张,原想着正厅太严肃要不要换个地方说话,孰料少年郎坐下后适应的飞快,和他那沉静寡言的父亲完全是两个极端。
  他们家小辈谨慎低调的多,没想到还能养出个爱说爱笑的主儿。
  荀爽面容和蔼,看着小嘴叭叭个不停的侄孙越看越喜欢。
  旁边,“木讷迟钝”的荀公达:……
 
 
第12章 你认真的吗
  人上了年纪都喜欢子孙绕膝,但是京城动荡不安,荀爽怕出意外,进京时便没有带上家眷。
  公达乃是应何进何大将军征召进京,到洛阳的时间比他更早。不过他们平时并未住在一处,偌大的司空府只有他一个老人家和朝廷派来的卫兵仆从。
  小阿牞幼时魂魄不全,之后又和他那性情格外文静的父亲一同离家隐居,他从家书上得知消息时甚至想过让仲豫带上不太好照顾的小娃娃去投奔他。
  同样是隐居,跟着深居简出的父亲和跟着能说会道的叔祖差别大了。
  路遥车马慢,这么多年家书往来也没有太频繁。
  他一直觉得腼腆的仲豫会养出一个更加腼腆的“小仲豫”,现在看来是物极则反,小阿牞痊愈后比家中所有小辈都活泼。
  荀晔很擅长和长辈打交道,叔祖不是他想象中那种严肃板正的老爷子,这种和蔼可亲的长辈最适合顺着杆子往上爬,倒是旁边那位看上去沉稳可靠老成持重的性格让他不太好发挥。
  叔祖无暇离京,和家里的联系全靠家书,信上有许多说不清楚,正好他这个刚从家过来的小辈可以亲口转述,如此也能让叔祖放心。
  族人很好,乡人也很好,经过文若叔和他的共同努力,他们最终还是成功带领所有乡亲都离开了中原这个是非之地。
  故土难离,但也不能上赶着送死。
  荀爽笑眯眯听着侄孙说族人的情况,等他说完才想起来还有个侄孙忘了介绍,“这是你从兄荀攸,公达如今官拜黄门侍郎,今后在京城遇到难处也可以去寻他。”
  “见过兄长。”荀晔麻溜儿的起身见礼,打招呼也不忘保持他夸夸精的人设,“阿父言兄长卓识远见君子端方,今日一见果真和阿父所说一般无二。”
  他刚进来的时候以为这位一直不曾开口说话的帅大叔是府上的属官,但是再一想大过年的官员都放假在家,京城还有个经常被美人爹和叔父们挂在嘴边的堂兄荀攸,所以不用叔祖介绍他也能猜到这人的身份。
  不是帅大叔,也不是大侄子,是他名正言顺的哥。
  荀攸拢袖还礼,“多年不见,明光变化甚多。”
  荀晔眨眨眼,不好意思的回道,“我不记得了,兄长见谅。”
  那什么,虽然他现在不傻了,但是还是要对前小傻子多点包容。
  炉火融融,祖孙三人的相处很是融洽。
  荀爽荀攸这半年多来眼睁睁看着京师风雨飘摇,偶尔对坐饮茶也是气氛沉重,难得能如此闲适的话家常。
  荀晔知道叔祖和堂兄比他聪明,汇报完家里的情况继续汇报他自己的情况。
  蹚浑水要有蹚浑水的自觉,多带几个脑子没坏处。
  他随张辽进京,张辽莫名其妙升任骑都尉也没忘记他这个大功臣,升职当天就把副职军司马安在了他头上。
  小年轻张文远还没经历过太残酷的毒打,第一次坐顺风车被带飞激动的不要不要的,就差拉着他结拜为异姓兄弟了。
  虽然他们手底下一共只有一千多新兵蛋子,和身经百战的并州兵没法比,但是以前的兵是别人的兵,现在这一千多人是他亲自招募来的,何大将军已经没了,这些新兵只要练出来将来就都是他们的亲信。
  之前是没资格提拔兄弟,现在有资格提拔了必须安排上。
  张·知恩图报·文远如是道。
  荀晔:……
  穿越不会让人变聪明也不会让人变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觉得以他的智商出门不至于被人糊弄,但是偶尔也会担心孤身在外遇到事情会茫无头绪。
  尤其家里长辈都那么优秀,对比下来更显得他这个不那么优秀的小辈傻里傻气。
  但是和张文远相处了几天,荀·呆头呆脑·明光发现,他那被家里众多聪明人打击过的自信心竟然回来了不少。
  感谢辽哥,比心。
  荀爽面容慈祥的听着,想到京城如今的情况不由一叹,“董相国当政,并州出身的将领处境可不太好。”
  京城不是什么好地方,他其实不太明白这小子为什么要进京,还是和并州出身的将领一同进京。
  董卓凶残,连他亲自任命的各州牧守都不买他的账,如今到处都打着讨董的旗号招兵买马,建功立业并非只有进京一条路。
  荀攸看似淡然稳重,说出口的话却和“稳重”二字丝毫不搭,“董贼狼子野心,人人得而诛之。”
  荀晔愣了一下,没想到荀攸会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
  那什么,骂董卓得私底下悄悄的骂,他们现在这场合不太合适吧?
  荀爽无奈,“公达。”
  幸好府上人少,不然他还得担心隔墙有耳。
  荀攸面色如常,不觉得现在这场合有什么不能说,“天下忠义之士齐聚陈留结盟讨董,叔祖以为盟军能解国患否?”
  荀爽再次叹气,“人心不齐,难。”
  虽说他没有资格去评价那些站出来反对董卓的英豪,但是不得不说,各路义军名为讨伐董卓,实际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真正为了汉室的寥寥无几。
  “叔祖说的是。”荀晔竖起耳朵,挺直腰杆学着荀攸正跽而坐,两眼亮晶晶的示意叔祖堂兄接着说。
  美人爹和叔父们离开之前仔细和他分析过京城形势,刚才他也和叔祖堂兄复述过了,两边没有信息差。
  家里忙着避祸搬迁没空管各路兵马的恩怨情仇,文若叔倒是有心匡扶汉室,但是局势尚未明朗,在安顿好族人家眷之前也分不出精力参与其中。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联军成不了气候,然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散尽家财起兵讨董的曹操曹校尉还没撞上南墙,现在估计还觉得响应他的都是掏心掏肺的铁杆好盟友。
  唉,倒霉的曹老板。
  荀爽轻笑一声,“典军校尉曹操起义兵讨董卓,最初响应者只有济北相鲍信兄弟二人。如今义军云集响应,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三公诏书移书州郡功不可没。”
  从表面看,各路义军收到三公诏书才响应起兵没有问题。毕竟董卓势大,嘴上骂几句和起兵讨伐是两回事,州郡牧守摇摆不定情有可原。
  但是仔细想想,何大将军逼何太后诛杀宦官时召至京师附近的外将不只董卓一人,丁原、桥瑁也在应召之列。
  董卓驻军关中上林苑观望形势,丁原放兵数千人火烧孟津作乱河内,桥瑁则屯兵城皋随时准备入城。
  身为和董卓、丁原同时被召至京师的外将,桥太守和招兵买马都要靠地方富户接济的曹校尉不一样,以他的兵力完全可以直面刚入京的董卓。
  “然而从何大将军身死到董贼入京祸乱朝纲,足足半年的时间桥太守毫无动作,直到曹校尉起兵才矫诏三公书信鼓动州郡起兵,何也?”荀攸语句缓缓,说出来的话却和刚才一样不留情面,“可见也是心怀鬼胎。”
  桥瑁以三公的名义传檄州郡,可曾想过京城三公可能会被董卓迁怒丢掉性命?
  荀晔眨眨眼睛,莫名有种说话之人是郭奉孝的错觉。
  这真是美人爹口中那个大智若愚讷口少言的荀公达吗?
  虽然屋里只有他们仨,但也不能这么不见外,听着怪刺激的。
  祖孙三个“见不得人”的会谈持续到中午,主要是荀爽荀攸说荀晔听。
  核心思想一句话:讨董联军不可靠,不管现在声势多大早晚都会散,想要解决问题还得靠他们自己。
  荀晔很想和叔祖堂兄一样保持云淡风轻,但是他真的做不到,这两位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出乎他的意料,脑子转太快的结果就是怎么看都像一脸懵逼。
  文若叔只说叔祖被强征至京城不得不为董卓所用,没说他老人家还有一颗弄死董卓的雄心啊!
  攸哥就更厉害了,叔祖是想除掉董贼清君侧,攸哥是想亲手弄死董卓。
  带刀刺杀的那种。
  荀晔:懵逼加倍.jpg
  现在的董卓还不是那个迁都长安后纵情酒色膨胀到好几百斤的大胖子,而是力大无穷能在马上左右开弓的猛将,虽说攸哥君子六艺无所不精,但是刺杀董卓这种事情他还是觉得不太行。
  单看武力值,他上的成功率都比攸哥高。
  不对不对不对,他不是专业刺客,董卓身边戒备森严,还有三国第一猛将吕布随身护卫,双方武力差距悬殊,他上也是死啊。
  小命只有一条,人死不能复生,乱世还等着他们去征服,攸哥冷静不要胡来!
  荀攸看着被他吓得不知所措的从弟,忽然毫无征兆的扬起唇角,“玩笑之语,当不得真。”
  荀晔:……
  哥,你确定?
  亲切融洽的亲友会面毫无征兆的变成董卓十八杀,连中午那顿这辈子见过最丰盛的午饭都没能抚慰荀阿牞备受伤害的心。
  以荀公达在曹魏的戏份来看,这人肯定不会折在洛阳城,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实在控制不住越想越慌。
  要不是他们祖孙三人都有正经事要做,他甚至想变成挂件挂荀攸身上。
  时至傍晚,城外新兵营。
  分开时高高兴兴的俩人重聚营帐,发现对方脸上和自己如出一辙的发愁后更加沉默。
  “你……”
  “你……”
  “我……”
  “我……”
  “算了,我先说。”荀晔抹了把脸,深沉道,“朝堂水深,京城比想象中的更难混。”
  “可不。”张辽深有同感,愁的头发都快要挠成鸡窝,“明光,是为兄对不起你。不是为兄不想挽回,实在是吕奉先他不讲理。”
  荀晔不明所以,“对不起我?挽回什么?”
  他都没见过吕布,吕布不讲理和他有什么关系?无冤无仇的总不能特意跑来揍他一顿。
  “怪为兄不该去他面前炫耀。”张辽瞅了眼好兄弟的表情,愁眉苦脸的解释道,“他说跟着我混没前途,得知你出身颍川荀氏后非要讨你去他那里兼个主簿。”
  “主簿?”荀晔睁大眼睛,“你没和他说我不喜欢动脑子吗?”
  虽然主簿掌管文书能接触更多军机,但是他的目标是成为李二陛下那样的超级六边形战士,文书工作不在他的职业规划范围内。
  “我说了。”张辽长叹一声,悔的肠子都青了,“他不信。”
  荀晔茫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某人自个儿当主簿都烦的刀了顶头上司,他再练几年能超过某人一跃成为三国第一猛将吗?
 
 
第13章 吕布倒大霉
  如果手边有本老黄历,翻开今天那页上面一定写着:忌出行。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第一猛将威名赫赫,荀晔其实很期待见到吕布。
  辽哥那么平易近人,能和辽哥处得来的布哥除了脾气差点肯定也不难相处。
  没有意外的话他将来要走武安天下的路线,优秀的武将会惺惺相惜,万一他和吕布一见如故相处成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劝老哥回并州打地盘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万万没想到人还没见着事情就变成了他完全看不懂的样子。
  主簿?掌文书?认真的吗?
  荀晔神情恍惚,他感觉他就是懵逼树上那颗懵逼果,一天下来什么都没干成净剩下懵逼了。
  张辽愁眉苦脸继续道歉,“是为兄的错,为兄要是不去找他炫耀就好了。”
  吕奉先那臭脾气他又不是不知道,怎么就脑子抽了故意去撩拨?那是他撩拨得起的人吗?
  现在可好,不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连累了好兄弟。
  都怪吕奉先,混账玩意儿要是不那么霸道不就没这事儿了?
  骂归骂,该给兄弟赔罪还是得赔罪。
  没办法,他们这次正好分到吕布麾下,顶头上司的调令下来他想拦也没资格拦。
  荀晔:吐魂.jpg
  张辽戳戳仿佛已经魂游天外的好兄弟,蔫儿了吧唧的试探道,“我过几天带你去见他?”
  荀晔深吸一口气,捏着拳头站起来,好像生锈的机器人重新启动,动作缓慢但杀气腾腾。
  张辽看他伸手去够长戟顾不得愧疚立刻扭头往外跑,“错了错了错了!真的知道错了!!”
  营地鸡飞狗跳,士兵们一个个探出脑袋看热闹,等到两位将军兵刃相接全都不怕死的跑出来叫好,用行动证明什么叫上梁不正下梁歪。
  俩人发泄完多余的精力洗刷干净返回营帐,想到接下来要面对的事情还是有些抓狂。
  什么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倒霉也不能倒霉成这样吧?
  荀晔有气无力的瘫在长席上,“文远兄,你真的不是故意的吗?”
  “真的不是故意的。”张辽举手发誓,诚恳的不能再诚恳,“为兄承认在吕将军面前提起你不是单纯的炫耀,只是原想着能让你再升一升,没想到最后会变成这样。”
  京城诸军派系复杂,他的履历又不太光彩,没有意外的话就算回到京城也是换个地方坐冷板凳。
  吕奉先的话直来直去不太好听,但是说的却是大实话,跟着他的确没什么前途。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