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三国同人)——醉酒花间

时间:2025-07-12 09:11:39  作者:醉酒花间
  罔替是不更替不废除,世袭罔替就是无限往下传,而且承袭者直接继承原有的爵位,可想而知会给朝廷带来多大的压力。
  其实史上的爵位继承也是从魏晋开始逐渐变成降等袭爵, 到宋朝的时候世袭罔替已经几乎见不着, 但是明朝老朱家拉历史车轮倒退恢复世袭罔替, 结果是什么样儿就不多说了。
  虽然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但是也不能一点教训都不吸取。
  趁他现在还知道哪儿是坑赶紧把能填的都填上, 回头等出问题了再解决就不像现在这么好解决了。
  和官制变动相比,前朝天子的安置根本不算事儿。
  摆在面前可供选择的是两套同样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一个是三公九卿制,一个是三省六部制。
  鉴于三省六部制从隋文帝时的雏形到唐朝进一步完善一直沿用到清末整体框架都没怎么改动过,荀晔本人更倾向于直接根据三省六部的框架来重新拟定官制。
  身为穿越者,就要挑经过历史检验过的好东西用。
  三省六部的组织框架清晰明了,他身边的谋臣一个比一个聪明,都不用他过多解释,只需要把框架列出来人家就能理解什么是什么。
  荀晔最开始以为关于官制要讨论好多天,但是他还是低估了身边人的能力。
  作为一个年轻且没有经验的天子,他需要做的只有提出想法,剩下的都可以由身边的聪明人来完善。哪怕他的想法有点超出时代,只要能提出来,身边的聪明人都能根据他们如今的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天呐,他这待遇比阿斗还高啊!
  荀晔说不清当时是什么感受,反正反应过来后只想指天大喊: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只要中央官制确定下来搭起主框架,接下来就是根据空缺往里塞人。
  他刚登基手上能用的都是之前的老班底,这时候非常需要新鲜血液注入。
  既然放话说唯才是举,那就不能歧视世家出身的士子,有合适的人才该用还是得用。
  世家大族费劲儿吧啦的给他把人才培养好了,现成的劳力不用白不用,当然,前提是学会制衡朝中各方势力不让他们只手遮天。
  当甩手掌柜很快乐,可惜不能一直当甩手掌柜。制衡很难学,难的让他想抱着系统爹的代码哭求系统爹把阿飘陛下们送回来。
  明面上他是生而知之天道眷顾的新君,实际上他天天晚上都在熬夜学习。
  哪有什么生而知之,都是他两辈子努力学习的成果。
  没错,他就是那种为了表现出区区考试手拿把掐而半夜偷偷卷的人。
  第一很难吗?他也就正常发挥而已,考前都没复习。
  总之就是,在天子和一众贤臣的努力下,大夏朝廷很快走上正轨。
  谋臣们探讨官制的同时,武将们也都迅速回到驻地继续禅位大典之前的差事。
  扬州加紧将不在户籍册上的山越部落迁到山外,严厉打击黑户,尽可能将能看到的百姓都登记造册。
  江东的本地世族也要注意,虽然他们还没发展到史上孙吴那种地步,但是也得提前从制度上掐灭他们一手遮天的可能。
  交州刺史朱符残虐不仁鱼肉百姓,以前不管是没有资格去管,现在荀牛牛已经进化成牛牛陛下,自然不能让他在交州继续胡作非为。
  后世最有名的交州官员是交趾太守士燮,这个时间点士燮已经被任命为交趾太守。如果按照史书上来发展,接下来就是朱符激起民愤被杀,士燮趁机上表奏请亲族出任交州要职,从此开始割据岭南的土皇帝生活。
  在岭南和越南的历史上,士燮的威望甚至比南越王赵佗还高。
  只是交州与中原的交通实在不方便,南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西北边是云贵高原,正北是横跨交、荆两州的五岭,东南则是和扬州隔着大大小小的丘陵相望。看似接壤的地方很多,实际上能走的路寥寥无几。
  西北和东南基本上走不通,中原和交州的来往主要通过五岭之间的水系。但是五岭之间的天然水系并不互通,自南向北流入长江的河流和自北向南流入珠江的河流必须通过人工运河才能联系起来,还得费大力气修建水闸平衡河流之间的水位才能保证船只的通行。
  始皇陛下在位时修建灵沟通湘江漓江以便统一岭南,两汉四百年也开凿了好几条水道,但是能供大军通行的只有那么几个选择,是实实在在的易守难攻,只要设卡阻塞就能立刻把危险挡在山门外。
  道路条件不适合他们大张旗鼓的南下,交州本身也不太值得费那么大的劲儿。
  益州虽然也是道路险阻,但是除了出入蜀的山地之外内部是整块儿的盆地非常适合发展生产,交州内部也是一山未平一山又起,大大小小的山头一个比一个让人头疼。
  后世交通便利南边尚且有些地方每个村儿的口音都不同,这年头就更不用说了。
  交通不便、水土不服、沟通困难……
  在其他地方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情况下,交州那种犄角旮旯好像确实只能让本地人来治理。
  同样在边地,辽东太守公孙度趁中原战乱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
  中原这边汉室还没亡,公孙度已经在辽东为汉室先祖立庙。
  在郊外祭祀天地亲耕藉田,出入銮驾头戴冕旒,虽然只是九旒冕,但是小心思已经昭然若揭,他甚至还把随行的亲兵命名为羽林军。
  牛牛陛下觉得不行,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他荀牛牛已经在京城受禅,这天下就只能有他一个皇帝,其他人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他已经以大夏天子的身份下诏召公孙度进京,如果公孙度不听,很遗憾,那就只能开战了。
  还有尚在刘表手中的荆州七郡,他麾下的猛将们已经摩拳擦掌准备立下这开国后的征战首功,虽然还没定下领兵的是谁,但是不管是谁刘表都挡不住。
  而且天下连年征战百姓已经苦不堪言,等打完刘表和公孙度后就不能再主动掀起大规模的征战,他们家底儿撑不住。
  没称帝之前屯田的收成能官府占大头,称帝之后就得慢慢调整,尽可能在百姓有意见之前把政策调整从战时应急调整到太平年间的状态。
  豫州、兖州、并州这些早已步入正轨的地方调整税收,其他多灾多难的地方还要酌情减免赋税。
  再者,既然已经确定要科举取士,基础教育就得抓紧,不然百姓没有读书上学的渠道,朝廷再怎么科举取士也没有那么多的读书人供他们选拔。
  普及教育和养兵一样都是花钱如流水,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这一桩桩一件件实在没有办法不头疼。
  荀晔想着当了皇帝不能和以前一样无所顾忌,他是系统爹认定的明君预备役,要熟练掌握帝王心术,要将制衡玩儿的炉火纯青,要能刚能柔循循善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什么叫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总之就是,不能动不动就打打杀杀,要学会和那些不听话的家伙讲道理。
  但是现在,他觉得开国之君还是得杀气重点才行。
  朝廷穷,百姓穷,这说明什么?说明富的是中间的豪强大户。
  抄家一时爽,一直抄家一直爽。
  那些盘踞地方多年的豪强大户一家就能养活一个县甚至一个郡,要是听话识趣儿还好,不听话不识趣儿还上赶着当拦路石的补给包不抄家还留着干什么?
  ——恐怖大逃杀即将开始,请大夏境内的富户豪强做好准备。
  ——本轮大逃杀规则:侵占良田,杀;藏匿户口,杀;鱼肉乡里,杀;揽权纳贿,杀。
  冷酷.jpg
  忙碌起来时间过的飞快,好像禅位大典昨天才举行,回头一看却发现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诏书从洛阳到辽东最多半个月,如今两个月都没有回应,已经可以确定公孙度是什么态度。
  已经回到蓟县的公孙瓒收到和辽东开战的命令后很是兴奋,他盯了辽东那么多天总算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
  辽东是幽州的一个郡,他堂堂镇北大将军奉皇命镇守北方,岂容宵小在他幽州境内放肆?
  大家都姓公孙,就不能和他学学识时务?
  功劳既然主动送上门,那也别怪他不念同姓之谊。
  虽然都姓公孙,但是他公孙瓒是辽西令支人,公孙度是辽东襄平人,两家没有任何亲戚关系。
  他本来就因为和新帝关系不够近而发愁,坐镇四方的将领要么和新帝共事过要么自始至终都是新帝的人,只有他和他们家飞燕兄弟处境尴尬。
  飞燕兄弟还好,百万大军早早就被荀氏搜刮的只剩下几千零头,就算他一直嘴硬说不在乎也没几个人当他堂堂黑山贼首是回事儿。
  他不一样,他在幽州也有割据自治的资格,就是内政方面瘸腿需要帮忙而已,新帝真要清算的话他估计没什么好下场。
  好在新帝大气,也可能是他态度好,又有他们戏先生给他说好话,所以才封他为镇北大将军让他继续坐镇幽州。
  很好很好,他继续在幽州打胡人,争取把他们的乌桓邻居打的跪地求饶。
  幽州乌桓这两年已经被公孙瓒打的不敢露头,荀晔只让幽州注意防范,短时间内并不准备主动出击。
  攘外必先安内,这话某些时候很有道理。
  禅位大典后戏焕留在京城任侍中,公孙瓒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怕和接下来去幽州的官处不来。
  虽然他们戏先生娇贵了点儿说话毒了点儿不好相处了点儿,但是有戏先生在的日子真的很舒心,那种毫无后顾之忧的日子拥有过肯定舍不得放弃。
  因为公孙将军在内政方面实在拉胯,所以没有戏先生也得有其他人过去。
  就算他不拉跨,也得派人过去分他的权,不能等到公孙瓒有了异心再去讨伐。
  年轻腼腆的诸葛瑾刚到蓟县时公孙瓒整个人都不好了,他知道陛下登基不久肯定不会将戏焕那些人精派往幽州,但是也不能让一个弱冠的小年轻去啊。
  等见识过小年轻的本事,公孙将军利索的收回前面的话。
  年轻好啊,看他们陛下多么的年少有为,陛下身边也尽是少年才俊,诸葛大人不嫌弃幽州苦寒实在是太好了。
  他不是说戏先生不好,而是诸葛大人这种好脾气会说话还能把所有事情都打理的井井有条的官员提着灯笼都难找,和戏先生相比完全不差。
  现在这样就很好,他们文武搭配干活不累,定能在两个月内拿下辽东。
  对此,牛牛陛下表示,吃软不吃硬的家伙真的很好拿捏。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寒冬腊月是最难熬的时候,没有粮食会饿死人,没有冬衣会冻死人,倒在路边无人收尸会出现瘟疫,瘟疫爆发更是一村连一村的死人。
  不过那都是以前,以前朝廷自顾不暇,百姓能不能安稳过日子全看地方官员的水平。
  今年入冬后天子下令各州郡及时扶困济贫,对登记在册的鳏寡孤独也要按时抚恤,百姓的生活好坏关系官员的政绩,等冬天结束还要统计地方冻饿而死的百姓数量以及为何沦落到冻饿而死的地步,如果是官员不尽责致人死亡,事后都要追究责任。
  地方官员可以藏着掖着,但是朝廷会时不时派人到地方查探情况,老老实实上报还好,藏着掖着被发现就是罪加一等。
  新帝登基后发布均田令,大夏境内各郡县在秋收后都要重新丈量田地清查人口。
  所有丈量田地清查人口的官员都是京城派下来的,身边跟着精兵护卫,且有权调动地方兵马来让试图阻挠公务的豪强大族配合他们干活。
  如果工作能进行下去,之前的阻挠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当看不见,如果工作进行不下去,那就只能上报州府准备抄家。
  不是他们滥用职权,而是陛下说了,能退让的豪强大族说明他们没干过太伤天害理的事情,知道就算官府摸底也顶多损失些良田佃农不会伤筋动骨,而死活不肯退让就说明这家知道他们干过的事情见不得人,一旦查出来就是灭顶之灾,所以才宁可和官府对着干也不敢退让。
  豪强越不肯退让,他们越要秉公执法,争取把所有搜刮民脂民膏的黑恶势力全都消灭掉。
  也就是天下尚未安定战事尚未停歇,换成别的时候荀晔都不敢这么大胆。
  但是现在,朝廷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地方豪强又富的流油,再没有比现在更时候摸底抄家的时候了。
  问就是开国之君杀伐果断,问就是黑恶势力罪有应得。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要他的武力值能镇得住无良宵小,这时候摸底清查就是百利而无一害。
  摸底大排查顺带着抄家可以充盈国库,充盈国库可以用来给将士更新装备,提升将士的战斗力可以更好的镇压叛乱增加威慑力,完完全全的良性循环。
  嗯,这活儿的总负责人是吕布。
  吕大将军不擅长政斗,或者说,他根本就没长那根筋。
  所以荀晔给他的命令是有试图走后门的不用拦,送什么就收什么,所有的东西都登记充公,排查的时候该怎么查还怎么查。
  他不需要和地方豪强打交道,只需要站在那里,在宵小作乱的时候显出他煞神的模样就足够。
  后世有铁面无私包青天,只要这活儿干的好,他们大夏就会有刚正不阿吕青天的故事代代相传。
  没有人能扛得住美名代代相传的诱惑,在牛牛陛下画出的大饼面前,吕大将军收到任务后立刻放弃和其他人争抢征讨刘表的活儿,他现在觉得这个摸底排查的活儿更合适他。
  累点没什么,得罪人也没什么,他吕奉先从小兵儿奋斗到现在不怕累也不怕得罪人。
  换句话说,他这些年得罪的人还少吗?
  既然已经得罪了那么多人,不在乎多得罪点儿,反正能让他得罪的家伙最后要么流放要么命丧刑场,得罪和不得罪没区别。
  他的赤兔是天底下最好的坐骑不怕整天来回奔波,这活儿交给他绝对没问题。
  各地的大摸底进行的如火如荼,官府也贴出告示表明只要是登记在册的大夏子民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分到土地恢复正常男耕女织的安稳生活。
  告示上写着分地的细节,官署也会派人到流民聚集地以及治下村寨宣读政令,如此一层层的宣传下去,绝大部分流民佃农都能知道官府要给他们分田的消息。
  再高的墙也挡不住想要出逃的人,即便有世家豪族想要阻挠,官署依旧每天都能迎来大量主动入籍的黑户。
  天下战乱已久需要休养生息,新帝登基后下令减免税收,只要不再打仗,他们不用依附世家豪强也能活下去。
  佃农的日子不好过,交给地主的地租甚至比朝廷的粮税还高,要不是外面朝不保夕没有人愿意给人当佃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