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酱门无匹夫——九段锦

时间:2016-01-30 12:36:52  作者:九段锦
&**&”在罗维礼耳边耳语了一堆。
  罗维礼听完了后点点头,又看了他一上眼,讲:“你倒是挺会做戏啊?你还骗我什么了?”
  “没!没!除了之前说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好吧。”
  。。。
  当晚,两人睡时,罗维礼这一天挺劳累的,就先睡了去,汤城盯着他内人的脸看了好一会儿,心道:我内人果然是大丈夫,做大事者都是这般不拘小节的!
  最后,亲了亲他内人吐纳着均匀平缓呼吸的鼻头,也睡了过去....
  ^^^^^^^^^^^^^^^^^^^^^^^^^^^^^^^^^
  汤城那混小子的娘亲(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罗维礼的婆婆....)是请的罗维礼下下个月去,说是让他过去一起过那五月初五的“艾节”。
  罗维礼看那信上写的“艾节”,他是不晓得何谓“艾节”,他就知道这农历五月初五、不是端午吗?辽人也过端午?这问题是,汤城的娘亲请自己端午去干嘛?就算是想把那只毛还没长齐(据汤城说的,汤城还添油加醋了一堆,反正绝对没把他小表妹纠里给描述得多乖巧可爱漂亮....其实老实说,罗维礼一听那年龄....十六....还没满....在罗维礼眼里,就是幼童....妈呀,他可没那嗜好)的小姑娘给推给自己,那不也得等七夕之类的日子嘛?这,弄个端午过去,还真是会找尽借口,乱扯关系....
  他之后的几日问了汤城,才知道他们辽国那边过艾节有些什么习俗。他从汤城那儿得知,他们辽国那边过艾节,原来是不吃粽子的,而是吃艾糕。那艾糕是用艾草汁与打出的糯米粘糕混合,最后变成像是绿色的年糕一样的甜的糕点。和宋国这边有点不太一样,宋国这边不会将煮熟的糯米打成米糕,而是将整颗整颗的糯米包进粽叶里,包成一粒粒白棕子,而艾草也是要用到的,只不过不是用来吃,而是用来熏,据讲可以驱邪。
  在宋国这边,端午也算是个团圆节了。在辽国,则不然,五月初五那一日,尤其是在撒葛乙的封地东京道,人们会将五彩丝线系在手腕上,谓之“合欢结”,也会将彩色丝线绕成小人儿状,挂在胸前,谓之“长命缕”(现在辽沈一带的人在端午那日还有这种古时契丹人过‘艾节’的习俗影子在,其它地区的人就没那种习俗)。这一日,在宋地,叫“端午”,是团圆与祭祖的日子,而在辽,叫“艾节”,是向上天祈福──好姻缘和长寿的日子。
  ....怪不得,汤城的娘要拣那日把罗维礼给叫过去....而且,汤城咬牙切齿地讲那毛都没长齐的小丫头下月将将好满十六....这么看来,汤城的娘比汤城可靠谱多了,她既没乱找借口叫自己去,也没乱扯关系,一切都是算得好好的啊....
  ^^^^^^^^^^^^^^^^^^^^^^^^^^^^^^^^^^
  那既然还有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的时光,罗维礼就专心工作好了,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反正不是有汤城想呢么?有什么好担心的....现在,罗维礼心中暂时不叫汤城作“混小子”了,而是封了他作“宋朝影帝”....唉,也不知是自己太眼拙没看出来,还是那家伙的演技太高超....反正,到时候,他叫自己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不就得了。

☆、由“白水棕”到“大肉棕”的全城转变

  罗维礼自决定了不去花心思在处理汤城他们家里那块事务上后,就把精力继续放在了他的买卖上。
  眼下最重要一件事,就是正规化他的腊肉工坊。他当时也没有想到他们山上工坊里做出来的腊肉“畅销”成这个样子,所以建坊的时候,也没有太过正规细致,现在,他发现这腊肉买卖成本低,那是各种成本低。那材料费(猪肉)低,人工费(所耗工时)低,就连做买卖的地方也是又小又生钱....只需一个露天档子,上货、卖货,就这么简单,比露天食档都“快节奏”,那露天食档还会有人在那里吃、还要洗碗刷锅呢,而这腊肉档子,什么桌子锅碗都不用,人们买了就拿回家去了。
  就那么一个小小的档口,是个相当“生钱”的点。而且,跟涮锅一样,面向全城、贫中富三层人群。罗维礼觉得,这腊肉生意,要是好好做,他就能把它给做成古代的“方便面”级的生意,还可以面向全国....不对,是辽宋两国,因为,那腊肉又不怕坏,就没有了那些什么娇气的经不起长途运输的担扰。
  ^^^^^^^^^^^^^^^^^^^^^^^^^^^^^^^^^^^
  那他就又组织了一次工匠上山去建了一次工坊,现在整个山腰东面的种植带上给齐整地间隔均匀地建了三个腊肉工坊,全是坐北朝南,也就是说那三间工坊都是面朝向真定府的北城门的,后一间的大门正对着前一家的北面后墙,这么的三点串一线的样子。
  每间工坊里都只需安排两人就可以了,活儿并不重,住的也舒适,就是有点冷,不过屋内的保暖措施、罗维礼也是给做足了。屋子是硬木实木做的,西边的房间占了整个屋子的大半,是给工坊里的工匠住的,东边的房间占一小半,是用作初步加工腊肉的作坊,那两间房之间隔的墙是够厚的,保证没有味道会从东边的房间跑到住人的房间里去。且这山腰处常年刮的风的风向也不会把味道吹到住人的那边去。
  这木头房子旁边是一个砖砌的熏肉工坊,这熏肉的工坊用砖砌是因为里面会燃明火,故而不能用木头来建房。熏肉工坊门也是朝着南面开,坊里北墙那一面、一长条的都是用长条石砖垒实了的不透缝的三大个石灶,灶上的灶口、就是原本该放大铁锅的那个口还是在的,只是不做成圆形的口了,而是做成长方形的一个个的开口,那里不再放锅,而是罩上了厚实双层的粗麻布,为了到时熏肉时可以覆上闷住热力、却又同时能让水气和烟通过粗麻布眼透出来。
  三个连接在一起的石灶面朝门的壁上有开口,方便人入炭、入果木屑和米糠。只要那些猪肉块、肉条一经腌腊汁腌渍好,就会被穿上中细粗度、但是结实的、用细麻揉成的麻绳,再被整齐地挂在擀面杖粗细的直木棍上,被一棍棍地悬入了那石灶口内,灶口和入炭口接着就会都被粗麻布片子一长条地盖下来覆住。那肉条就被封在灶(确切地说,那些像是小型的窑)里被混合着轻果木气息与米脂味的混合香味的炭火慢熏着,熏两个半时辰(五个小时),肉条就可被取出,整齐地挂到这石屋子东边的木架子(像是晾衣杆一样的)上,让寒阳与山风去继续造化这美味....
  罗维礼为边五花肉(中间的五花肉,他得用来做铁板酱烤狮子头)、梅花肉、指排条、猪耳调了一种腌腊汁,为猪腿(得按纹理切分开来)、鸭、桂鱼调了另一种共用的腌腊汁。
  除了腊鸭和腊桂鱼是全供给司徒的,余下来的那些个腊猪肉的各种部位都可以拿出来卖给城里的人们。
  农历四月十五,罗维礼和汤城就一起起程去辽国与撒葛乙共渡“艾节”了。两人准备一趟走,在接近长春府时再兵分两路入那座城。
  罗维礼....带给撒葛乙....一串肉棕....很长一串肉棕....当然,还有些是女人都爱的珍宝首饰类的礼物。
  那些肉棕,每颗都很大。棕叶选的是四月半之前采的山南向阳处光合作用强、又嫩又绿的箬叶,久煮不变色,因为叶绿素含量高。包肉棕之前也不用先煮过那棕叶,只需要放地下冰窖里冻着就行,这样的话,那棕叶的“大自然气息”“绿色气息”就不会因为先过水氽烫而流失,冻过的棕叶在煮肉棕时、那棕叶子的天然香气和些许植物绿汁会渗入透入棕子中与肉汁一起去包裹住每一粒糯米粒,简直就是,不用吃蔬菜、不用配绿茶,就已足够清油解腻....明明没有绿叶儿菜在里面,都像是已经荤素搭配好了的。
  那糯米选的是小仁糯稻出的米粒儿,颗颗偏小、粒粒发圆,隔着紧实的粽叶煮,也能吸饱汁水,不会发干。
  那肉,当然用的就是腊肉,大大的一颗边五花肉粒或是梅花肉粒,带肉皮的,肉脂部分也够多,一大颗方形的肉块被包在了糯米当中,那棕子一经煮,它们,就不仅仅是泌出肉汁香了,还能满满地溢出肉脂香。那些小仁糯稻被棕叶香由外而内的、与那腊肉香由内而外地、“夹攻”了,每一粒都被绿色气息包覆、也同时被腊肉汁侵入浸满,变成为粘在一起的揉揉粘粘的胀大了的湿软饱满的熟糯米粒。没了它们的本体──那种白白的粒粒分明的米样儿,因为它们只是味道的载体,它们本身留给人们的印象就只会“剩下”它们的粘软口感与掺入那叶香肉香中的一丝柔和米香。
  ....罗维礼带了好大一串精工细作的大肉棕去见那混小子的娘亲去了。两人一路在马车里卿卿又我我、我我又卿卿的....早把纠里这人都给忘了。
  ^^^^^^^^^^^^^^^^^^^^^^^^^^^^^^^^^^^
  陈七在东家启程了之后,就组织起了大批人手,按东家定的要求包起了肉棕。在五月五之前的三日起,就开始于小黑锅家食肆与小黑锅家的众摊档里卖起了这种大肉棕。
  真定府及其外围那两个半圈的“卫星城”里的小黑锅家自打卖上了这种大肉棕,人们是没到节时,便已跟风地吃了起来,早午晚膳都可用,那个香,不对,是香香香啊。
  而五月初五当日,人们都已被知会在小黑锅家或是小黑锅的摊档都可以买到这种大肉棕,人们当然都是买了回去,没人再有心思去吃什么白水白米棕了,况且这大肉棕也没有卖得贵到哪儿去。
  那一日,有“小黑锅”的每座城里都设了两个“派棕点”,没钱吃饭的人、或是刚到城里来讨生活的人都可以去派棕点领棕子。当然了,肯定有人混入这些领免钱棕子的队伍,不过,毕竟是少....
  ^^^^^^^^^^^^^^^^^^^^^^^^^^^^^^^^^^^^^
  而罗维礼和汤城花了十九日赶到长春府,是五月四日那日晚到的,罗维礼住去了撒葛乙特地给他安排的一座府邸内(是撒葛乙拥有的一座闲宅),而汤城自然是住进他自己娘亲与爹住的那座驸马府。他娘亲是没想到自己大儿子会回来(在辽国,那时的艾节不是团圆节,故而不会有宗亲、家人团聚的概念),一见到她大儿子当然也是高兴得不得了,只说是“很想他”,不过也关照了“娘明日的艾节有贵客到,娘要帮你小表妹纠里说亲呢,你到时就看着,吃吃节气食物、喝喝水酒就行了,别多说话啊。”
  ....其实,撒葛乙要是只说“有贵客到”,便也罢了,因为汤城当然晓得那“贵客”是谁,别说知道了,他还绝对无耻、以及不节欲地干(从维礼那儿学的,虽然他也不知道维礼是跟谁学的这话,反正他就知道维礼和自己在一块儿时经常会讲一些新鲜的词和话)了他一路....
  但是撒葛乙一句“要帮你小表妹说亲呢”,绝绝对对“刺激”到了他....他当晚就潜入罗维礼在长春府内的住处,不由分说、且绝对无耻地继续把维礼一轮地“强行消耗”了一晚上....最好,明天维礼连爬都爬不起来!

☆、峰回路转....不是吧!!

  第二日,五月初五,说真的,罗维礼真的有点爬不起来。他住的这边院子外有两名由驸马府调来的守卫守着,而他的厢房内就是明目张胆地睡着那个汤城....那人醒后,浑身清爽舒服,不像罗维礼,像散了架似的。
  汤城恶狠狠说了一句:“你要是敢盯着我那小表妹看多于三眼,别怪我让你自此久卧不起!”
  罗维礼斜了他一眼:“你不是说她长得一副歪瓜裂枣样,一点都不中看么?做什么又怕我看她多过三眼?”
  “我!”讲不出话来。谁叫他出于嫉妒,之前在那里狂编烂造!
  他那副小鸡肠子,罗维礼又怎么会看不出来。白了他两眼,就转过身、准备艰难地撑着爬起来。还好,汤城的娘亲是请他去用晚宴,要是早早地就请他去,以他现在这副急需看肛肠科医生的状态,实在也是没脸见人。
  算那汤城是个有良心的,帮他又是松骨又是揉按的,还会在这府里侍奉的人送膳来时躲起来。至这日下昼申时过半(四点)、罗维礼要出发去驸马府时,罗维礼那个散架的状态才算是得以缓解。
  汤城自行潜出他内人入住的宅院,而罗维礼就自个儿上了驸马府派来接他的马车。
  ^^^^^^^^^^^^^^^^^^^^^^^^^^^^^^^^^^^
  宴前,罗维礼将礼物送给了撒葛乙。撒葛乙自一见到他起,就是一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中意”的神情。她自以为掩藏得很好,可惜,罗维礼一早晓得她打的是什么主意,只是,也不戳破,只是笑盈盈地望着她....望得撒葛乙她自己的一颗“少女心”差点也蹦了出来....
  而那个真正怀有二八(十六)少女心的纠里,就在稍远处含情脉脉地望着罗维礼。罗维礼也感受到了....来了来了,终于“等到”那种古代淑女双目含情地望向自己了,可,到了今时今日,罗维礼发现自己竟然一点感觉也没有了....
  而,在纠里旁边不远,站着一个绝对六亲不认、只想一脚踹她上西天的男人──汤城。他一会儿看看纠里,一会儿看看他内人,心中记着数,如果他内人胆敢看这女人超过三眼,就!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不过,罗维礼记得他的警告,出于对他这方面的小鸡肠子的了解,罗维礼也是就没敢犯戒就是了。只看了一眼,瞟了半眼....就收住了....虽说是没什么感觉,可是,心中笑了几声:那个混小子,真是善妒!这么漂亮的小姑娘,他都能硬生生将人家给描述成牛鬼蛇神,还越描述越夸张那种。混小子。
  可,还是觉得他很可爱....
  ^^^^^^^^^^^^^^^^^^^^^^^^^^^^^^^^^^^
  撒葛乙的相公,亦就是汤城的爹,也过了来,罗维礼和他交谈了几句....可能,都是从商的人,就有点英雄见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故而,谈着谈着,就越谈越多。
  罗维礼带来的那一长串棕子也被仆人拿去了灶房,按罗维礼说的给煮了。入宴时,宴上的每一客都分得一份宋地的新美食──肉棕....吃得他们也是赞不绝口。纠里知道这棕子是她心宜已久的男人带来的,吃着时、不禁多出一层情意....
  这宴行至一半的光景,那撒葛乙可是一直没忘正事,该提的还是要提,就状似寻常般地开了口:“纠里,过来,给你姑父他们那儿来的贵客敬敬酒啊,真是不懂事!”
  。。。
  罗维礼只心道:来了来了....
  只见,纠里高高兴兴又羞羞涩涩地站起了身,就要往罗维礼这边走来....
  此时,那侧席间,坐得离纠里很近的汤城....忽然!一捂胸口,脸色惨白,从凳上摔了下去....仆众急急地来扶他们大少爷....那撒葛乙和汤岩也是一脸无血色的样子,急立起身,急步趋前至他们儿子摔倒的地方....
  罗维礼心里暗笑:靠,真不愧是宋朝影帝。扮得太真了,你看他那个额上冷汗,那个直冒的样子,我坐这么远都看得到....
  他当然是“关心地”和大家一起向前、看一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
  过了一阵子,撒葛乙就散了这席,跟来客频频道着歉意,说是儿子抱恙在身,不便继续这宴席,请大家千万海涵....
  那,罗维礼自然也是回了公主为他在此地安排的住处,一直到晚上就寝前还是想着:汤城那混小子的演技真不是说假的,这....这混小子要是真想演,怕是我也看不出啊....不行!以后一定要注意着这小子,别叫他又给骗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