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想起悬与空,也不愿意想起与他们和朕都无关的小六,很多事情,其实是不能去想起来的,真的朕不知道自己这么去回顾究竟可以改变什么,满目的心伤里总有人为了自己的目的去纠结历史,纠结过往。 “陛下,太医来了。”未央已经很正常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了,这个男子少了很多做影子的气息,这个时候看上去很安静也很随和。 朕没有说什么,未央也没有在问,只是领着章太医走了进来,章太医习惯性的叩拜说:“不知陛下召微臣前来,所谓何事?” “想必太医也听说了吧,皇后死了,是‘无名’。”朕喜欢这么直接而直白的说话,不知道这个调子里朕是否表现出不该有的愤怒,可是朕不光只是愤怒了,也许还有很多情绪在朕自己看来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太医的连才是最好的镜子。 “是的,臣听说了。那个去送药的宫女也是在微臣那做了三年的宫女,真的在此之前是没有任何的异常的。”没有异常么?那么是谁?究竟是谁?在暗处有人已经动手了,他们看着朕,可是朕看不到他们。 “朕是赐死了悬与空还有小六,可是悬已经行将就木死亡就算朕不赐他死罪,他也拗不过那个冬天。没哟悬的空也就不是空,是无?朕想不明白是谁非要牵扯那么遥远的事情?”是的,朕无法想像,也不愿意去记忆,悬,空与小六。 “悬与空也是无后的,小六么?她都没有嫁人,也没有后代,复仇,根本就不成立。”一定有人在其中混淆视听。 “陛下,请安心,臣一定会自己小心的核查的。”章太医的眼神里第一次那么认真,他这样子的性情会留守宫廷,其实也因为当年他无法破解‘无名’。 “就算太医查处了又如何呢?您还是无法解‘无名’之毒?”其实不是朕故意去刺激太医,只是如果无法破解,就算知道主谋是谁?有很多遗憾也一样无法去避免。 “是臣无能。”无能么?也许并不是太医的过错,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很多事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我们常常因为我们的理由而被迫为之。 “六公主虽然没有嫁人,但是六公主并非未必没有孩子,这个陛下也是清楚的。”复仇么?他们三个中唯一可能留下子嗣的只有小六,虽然这个只是后宫的揣测和朕、太医和未央的猜测,但是这个或许因为这次事件而浮出水面。没有嫁人未必没有子嗣,这个朕也是知道的,只是不愿意真的那么去相信,很多事情知道和去真的证实并不相关。 “该来的终究会来的,这个或许就是命吧。朕并不在乎。”也许在没有这个孩子之前,没有玥的时候,朕或许真的不在乎可以活多久,作为一个君主纵然拥有无上的权利与荣耀,但是作为君主的责任已经压迫的朕难以喘息,可是东陵家的子嗣从来都不会也不能选择去放弃,生命的终结也许从最初就是朕所盼望的。生命是生命的理由是因为无论是必然还是偶然都让一切充满生机。 “太医等下也去问候一下皇后,顺便去看一下究竟是不是有什么被忽略了,也许只是偶然吧。”虽然朕也知道没有什么是偶然而唐突的出现在后宫的,但是又是那么的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去期待有些事情出现奇迹。 “未央,你代朕去问候一下,就说朕身子不便,无法亲自去看皇后了。”寡情吧,如果朕没有身孕,即使皇后是假,朕也一定前往,但是现在就算是遮,也几乎是遮不住的了,那么就让暗处的人知道朕真的病了,其实也许也是转机吧。 他们彼此对视了一下,都应声答应了。太医先退了出去,未央留下来,朕还是很需要他的。 “小六,那个时候究竟有没有怀孩子,影子查了这么多年,有结果么?”小六没有出嫁,但是育有一子却好像并非秘密,秘密是这个孩子是否存活,因为没有活着的人见过那个孩子,小六在死之前或明或暗的杀了所有的知情人。 “六公主确实育有一子,这个陛下也是清楚的,只是这个孩子么?那就不清楚了。孩子是公主在巡游江南的时候诞下的,那次出去了那么的多人,就回来公主一个,公主宣称只有她一个侥幸逃过盗贼的洗劫。其余的人都死于那次洗劫,但是公主却提供不出被洗劫的地点和前来洗劫的人数及其特征。”这个就是所有人怀疑她的理由。 其实小六会不顾一切的要留下那个孩子也因为那个孩子在满门抄斩的范围里,孩子的父亲犯了谋逆死罪。诛九族的范围里,孩子是存活不得的,即使孩子的母亲是公主也不行。 小六孩子的父亲是朕最不愿意想起的人,他是朕哀伤的全部理由,他的存在曾经促使朕成为一个一国之君的的全部理由,他曾经也完美的为朕勾画一个理想的治国蓝图,只是最后他选择了谋逆,理由只是因为他爱着朕,却认为朕厌恶那样子的情感。 孩子的父亲是贺兰雅,贺兰家是历代的御史,他们历来都是宇文家最大的威胁,只是他们从来都懂得去克制,宇文家忌惮他们御史的身份,却一直保持着相安,宇文家与任何家联姻却唯独从不与贺兰家联姻。理由不明。 贺兰雅,是朕的伴读,与夏侯温不同的时,夏侯温只是与朕一起读书而已。而贺兰雅却一直与朕生活在一起。本来他靠着朕这么近是要做影子或者影首的,但是因为他热衷于功名,渴望在朝堂上选择做他要的那样子的生活,朕觉得留他在身边大材小用了,这才是未央成为影子的最初理由。 雅是一个保有理想与信念的人,他总是不断的去读书,喜欢去与人辩驳,他总是获胜的那一个,从来他都没有输过任何一个人。他自小与朕一同生活,朕寂寞的时候他总会给朕说一些冷笑话让朕无语,也许真的是靠得太近了,朕无法从他那体会到关于爱情的任何感觉,朕以后对玥的所有感情不是他感情不得的投射,而是出自内心的真是情感。他至始至终都只是朕最好的朋友,最默契的臣子,甚至是朕最好的兄弟,可就是这样子的一个男子,摧毁了一切,摧毁了他构建给朕的全部信仰。 雅是朕不愿意去想起的那一个人,朕不想说恨或许不恨的字眼,朕只是想说,最初的完美与最后那么的不堪之间,朕愿意从来都不曾发生或,可是无奈的是朕看到了最后去无力去在那么悲壮的情形下去改变什么。 朕自幼是与雅一同长大的,后宫的孩子是很寂寞的,有一个与自己一样大的孩子再闷的时候也会好很多。孝逸皇后那个时候执着的看着大祭司流金,朕不满于她悲情的神情,总将心中的种种愤怒发泄在雅的身上,他从来都是那么温和的看着朕说:“太子殿下,请收敛你的怒气,会好起来的,皇后娘娘并非不关心你,只是她也寂寞了。”当时不懂得为什么并不比朕大的雅会说皇后寂寞,现在想来他很早就懂得爱,而朕却迟钝的太久了。 朕会那么看重静夜也因为,静夜的身上有雅年少的影子,雅通过殿试的年纪与静夜相同。年少的雅收到先皇最高的奖赏,‘免死金牌’一块,其实如果最后朕要杀他的时候他如果出示的话,朕也是无可奈何的。只是他没有那么做而已。 朕在静夜通过殿试的那一刻恍了神,多年前的一幕在多年后上演,朕分不清那个时候朕看到的是静夜还是雅。要说移情的话,对于静夜也许朕真的有移情,可是类似雅的静夜却依旧让朕遗憾,也许朕注定要亏欠的东西太多了。 雅说过:“宰相大人也许很厉害,但是他终究要老的,岁月之于陛下与臣的时光会很多,只要陛下忍耐,那么搬到宇文家只是早晚的事情。”老狐狸在那个时候让朕掣肘,朕这么大的时候却一直被一个老狐狸所困守,滋味是不言而喻的,年少的轻狂总以为自己是最了不起的那一个,总以为等待羽翼丰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自己要的。却从不曾去想过别人也许也曾年少轻狂,别人也许也曾聪慧过人,别人也曾执着人生。在坚守信仰的时候从来不该去区分立场而才区分信念,只是这个东西雅告诉了朕,雅去自己最后失去了。 那一个夜里朕一辈子都不愿意去想起,却在此时不得不想起,年少的朕不如现在这么冷静自制,那个时候依旧冒冒失失的,遇事基本看心情,也因为不够沉稳的性情,最终导致了一场宫廷血雨腥风的开端。 那日也是七夕,月色并不明媚,那年朕才十六岁,十六岁是多么好的年华,朕立志要做的比父皇更好。纵然知道父皇偏心水,却因为自己是太子,而且水对朕极好的种种,让朕对于水有莫名的心情。那夜朕记得自己说:“水,总是很温和的样子,看着都让人无法设防。”不清楚为什么要在七夕与雅一同去看月,也许朕这个无心的举止注定了一切在那夜无可挽回。 至今记得那夜的全部对话:“太子殿下,您很喜欢三皇子吧。”那个调子多年后想来也许透出的寂寞只有这个时候的朕才能略微的读的出很多复杂的情绪吧。 “倒不是有多喜欢水,只是,水总那么的温柔,那感觉说不出来。”多年后朕才明白,对于水的那番注解其实已经在暗示他其实朕并不排出男子与男子之间的情感。但当时的朕却只是想说水很温柔罢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吧。 朕对于水那莫名的情怀,给于了雅最大的鼓舞,雅相信朕也许只是未意识到与他之前的情感,却从来没有询问或者要去追问朕是否抱有那样子的情感。 “父皇总是那么的喜欢水,无论本殿如何努力,水是无法超越的。”也许父子就是父子吧,对于水那天然的依恋感朕至今都难以去忘却,在弄不清楚的时候,对于这个名义上的皇兄却总难以去忽视。 “但是,陛下终究还是立殿下为太子了。”这个是朕一直都难以去懂得的,直到知道水是朕的父亲之后才释怀。 七夕的晚上并不太热,也不太冷,有些舒适的感觉。那夜月色是几乎不明亮的。只是牛郎与织女在隔着银河两两相望,朕记得自己说:“雅,你看,一年只能见一次的牛郎与织女终于在今夜相聚,就算要每次的相见都要等上这么漫长的时光,也依旧改变不了他们至死不渝的心情吧。”朕不知道为什么会在那个晚上去说这些,也许是七夕的那个属于七夕的氛围吧。 雅,没有说话,他在朕的身后缄默了很久。朕没有回头,当时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不对劲,良久后他将朕拥入怀中,略高于朕的他,总是喜欢这样子。原谅朕吧,雅暗示的如此明显,可是年少无知的朕却不知,雅为何莫名如此这般。 雅只是这么拥着朕,很喜欢他这么抱着朕,也许从来都没有人告诉朕这样子的拥抱意味着什么,也从来没有人告诉朕一个人,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他或者她愿意去抱着另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就是爱恋的意思。朕不知道,以为他有些累了,在那个无比暖和的怀里,朕没有任何的言语和神情。 后来在宰相府窥见了宇文临与胡明渠的欢爱,才恍悟也许雅的拥抱别有深意。朕年少的时候还是很难掩藏自己的情绪的,那日午后朕在南书房里问雅:“男子与男子的爱恋,其实也是存在的吧。”朕没有看他,有些害怕,有些担心,总之视线不想对上那个眸子。 他没有说什么,低着头,依旧在那画着什么,朕那个时候以为只是自己回错了意:“今天看到老狐狸与他的管家在……,也许男子与男子之间也会有爱恋吧。”现在想来那个时候为什么要去问呢?那个时候究竟又想问出什么来呢? “殿下,您……”他顿了一下说,“确实存在那样子的爱恋。”这句是他的心声,可是那个时候木讷的朕却犹豫着,没有那么积极的去说是与不是。也许崇尚男风已经多年了,可那只是男子对于男倌的一种在当时来说摆不上台面的私事吧。 “可是,还是认为男女之间才是正常的吧。”朕犹犹豫豫的样子也许就是这一切最后的导火索,“喜欢男子,也许可以是一个人很私人的事,但是如果一旦被知道了,想必也算是一种丑闻吧。”朝臣们也并不是人人都干净的,可是上的了台面还是上不了台面就两样了。 “殿下,臣明白了。”朕对于男欢男爱的最后结论还是深深的刺痛了这个男子的心,也就成为他最后起兵的最初理由。其实朕的本意只是想去说男欢男爱是可以存在的,可是年少的时候朕没有现在这样子的一切,话总是说的那么的不清不楚而又无力去修正什么。 那夜朕没有努力去表达自己真正要表达的心情,年少时代的朕,不如现在这么通透,也没有现在这样子的细心。七夕后朕与雅渐行渐远。 日后朕依旧努力去靠近雅,并没有意识到其实如果不想去做什么就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也许隔阂会在时间的流逝里,所有的那来不及展开的情爱会渐渐的趋于平淡。如果朕也选择彼此保持距离,那么,也许彼此还可以心怀鬼胎的继续做着君臣,但是朕年少的时候却不懂得这些。 朕努力去靠近雅,刻意去回避着那夜,其实在朕看来那只是一个彼此一起看星星的夜晚,没有什么太过特别的事情。雅虽然不是很情愿,但依旧愿意朕的靠近,朕的刻意佯装和雅积极的自我克制之间,彼此这么继续的生活着。 这个时候发生了意外,最后因为种种的事情本身导致了最后朕必须与雅对立起来。 小六叫锦瑟,是的锦瑟。她是公认后宫最美丽的女子,也是后宫里最美丽的公主。小六与珊是一般大的,差了不到一个月的样子。小六的母亲是父皇的美人,美人也是侍妾,即使生了小六,也没有得到进封。在小六出生后没有几年就病故了。小六也是由孝逸皇后带大的,所以对于朕还是比较亲的。 小六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缠着雅,总是说:“灏,雅比你长得好看的多。”小六从来直言不讳自己对于雅的欣赏。雅的贺兰家其实也是很期待可以与皇族联姻的,虽然也知道小六不是嫡出,但是小六在后宫的出众程度是珊远远所不能企及的,所以对于无依无靠的贺兰家而言,只要是公主其实就很不错了。 朕总对小六说:“你想嫁人了吧,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但是你到好,是‘情人眼里出潘安’。”朕总是很习惯性的调侃我这个妹子,她不如珊那么的安静,总是唧唧咋咋的很热闹的样子。 都说她是后宫里最美的,也说她最像朕,她总说:“灏,你要是女子的话,小六就只能靠边站了。”小六其实不知道朕耿耿于怀自己这个类似女子的样子,很多年了,其实也很忌讳人家说朕长得类似女子,但是如果是小六说朕只是笑笑,因为她是女子,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并无恶意和其他不必要的附加。 小六喜欢雅,其实是一个不用去说破的秘密,后宫只要有眼睛的人都看的出来,朕对于这个妹子其实很疼爱的,我们都不受父皇的宠爱,彼此相依总是有些伤感与寂寞的。朕其实也很乐意雅成为朕的妹夫,他在朕看来也是一个会善待小六的男子,朕在那个七夕之后没有悔悟也就算了,却依旧热心小六与雅的事情:“雅,小六也不小了,该也她找个人家了。”朕轻描淡写的这么说着,那是一个有些凉意的午后。 “怎么,殿下要为六公主招驸马了么?”雅,那个时候是一脸的困惑,从来朕都不热心做这样子的事情。因为暗香的郁郁寡欢,朕曾经对雅说过,女孩子如果可以嫁给自己愿意嫁的人,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小六想嫁人了吧。”朕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要带着笑意看着他。 “公主,她看上了谁吧。”没有任何疑问的意思,他看着我,朕那个时候不懂得那样子眼神,哀伤而充满着一点点的无奈。
41/52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