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白帝春深(三国玄亮同人)——艾草

时间:2018-02-07 09:29:43  作者:艾草
他的手指停在琴弦上,嘴角不由绽开一丝笑意,摇头轻叹了一口气。
“…念彼君子,德音不忘。”
 
*  *  *
 
章武元年秋七月,刘备亲率诸军东征伐吴。以吴班,冯习为前部,水陆并发,乘顺流之势,锐不可当。吴将李异率水军扼守三峡,竟一战而败,汉军长趋直入,势如破竹,连克巫县,秭归。消息传到东吴,朝野震惊。南船北马,江东水战之锐,天下知名。水军既溃,军心动摇,真不知如何是好。
出乎孙权意料之外的是,刘备方失荆州,关羽所率领的荆州水军丧失殆尽。而益州军以步兵为主,不以水军着称。陆逊,刘阿与李异自巫至秭归早已排下首尾近二百里的长蛇阵,尽得巫峡地利。满以为能将汉军阻挡于三峡。
…刘备是如何在短短数月训练出一支比江东还要悍战的水师!
李异狼狈地跪于阶下,向孙权描述水战经过。
“蜀军并无楼船,只派了十几条蒙冲前来迎战,末将以为他们见了我水军军容之盛,害怕了,派几条小船来拦截,为大部队撤退争取时间,于是我等全力追击…大江之上,不怕他们设什么埋伏。”
“我等…驶入弯道时,隐约看见了蜀军主舰上,有一人头戴纶巾,手拿角尺算筹,计算片刻,然后举起令旗,指挥各部。诸将即率蒙冲,冲击我船…”
“巨大楼船怎么会被小小的蒙冲撞翻?你唬孤呢!”孙权一拍几案。
“末将觉得…蜀军真有鬼神相助!”李异急道:“长江水流湍急,多有弯道…蜀军故意将我等诱入弯道,而这弯道之中,传闻有水鬼躲藏,力大无穷…他们莫不是行巫蛊之术,咒起水鬼,令楼船翻覆。否则怎么楼船翻了,而他们的蒙冲不翻!”
“枉你为将多年,竟然也信鬼神之说!”孙权怒极反笑。
张昭摇摇头,对李异道:“蜀军选择了一个风浪大的日子前来挑战。而楼船最怕风浪。弯道水流湍急,楼船只怕摇晃得更厉害。是不是?”
“是…可当日气候,只是风大,毕竟没有到暴风的程度。末将以为楼船不至因此翻覆。末将所不解的是,弯道中急流汹涌,为何只令楼船翻覆,而蒙冲却安然无恙?”
孙权看着张昭:“张公说呢?”
张昭摇头:“吾亦不得其解。”
孙权盯着李异:“所以,所有楼船都这样翻了?”
“翻了两座。”李异低头道:“我等迅速驶离弯道。蜀军便以前头装有大钉的蒙冲专撞楼船,其顺风顺水,速度之快,实在匪夷所思…以致于楼船船身出现破洞,进水沉没。”
孙权怒道:“你怎么能够放任蜀军蒙冲冲过来。弓弩手都是死的?”
“蜀军的弓弩…实在吊诡!明明只有千位弓弩手,可发射的速度,竟然像是万人齐射。”李异低声道:“末将手下拼死弄到了一两张蜀军弓弩。那是改造后的机弩,配有瞄准器,一经触动,能够五矢俱发。弓力极强。箭头还淬有毒液…”
孙权站了起来:“拿蜀军的弓弩来,给孤看看。”
“是。”侍卫答应一声,当即吩咐下去。趁这时间,孙权又问李异:“蒙冲战船,自来极轻。怎能把楼船撞出洞来。”
“臣看蜀军蒙冲,吃水极深…想来较一般蒙冲来得重。”
“蒙冲战船,最是讲究速度。若是船身重了,速度便不快。”孙权皱眉:“蜀军的蒙冲怎么回事?”
“速度还与风向,风帆角度,水流速度有关。”张昭冷然道:“诸葛亮把这些都算准了。”
李异莫明其妙地看着张昭。这关诸葛亮什么事情…
“…蜀军的水军指挥是谁。绝不是刘备。”孙权烦躁地挥挥手,问:“那个头戴纶巾的。别告诉我是诸葛孔明。他现在应该镇守成都。”
“是刘备的尚书令,刘子初。”张昭道:“我已派人打听了。”
“那你给我提什么诸葛亮?!”孙权瞪着他。
“诸葛亮虽然不曾随军出征,可却是此战谋主!”张昭道:“亮性长于巧思,这机弩,重型蒙冲,都是他设计出来,下令制造。刘子初手拿算筹角尺,计算如何撞击我军楼船,也定是出于诸葛亮的授意!”
…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
孙权不禁想起了刘备的话。是的,这样可怕精密的攻击方法,并非一般将领能够为之。只有知天文,明地理,懂风向,同时精于算术与船械制造之人方可为之。蜀汉上下,只诸葛孔明可以为此。
“刘巴不是看刘备不顺眼?”孙权问:“他什么时候开始为了刘备殚精竭虑,愿意跟着他上战场,亲自指挥?”
李异与张昭对看一眼,都沉默不答。孙权不禁叹了一口气。见侍卫捧了蜀军连弩上来,便命李异当场把它拆开来看,好尽速仿制。不料李异研究片刻,表示打不开,要用剑砍。张昭恐砍坏了连弩,忙止住了他,命传能工巧将来。那匠人过来,好不容易费了半炷香时间拆开连弩,却听砰地一声,那连弩竟从内部粉碎,四散断落,木屑纷飞。
“……”孙权与张昭,李异面面相觑。背后皆是升起几分凉意。孙权彷佛可以看见诸葛亮羽扇轻摇,对着他笑:“亮怎能让将军参透这机弩奥秘。”
“诸-葛-孔-明!!”孙权一个字一个字咬牙,捡起案上砚台用力摔在地上,但听砚石与地面相碰发出清脆声响,他心中却没有丝毫解气。再怎么摔,能把这砚台摔到诸葛亮脸上么!
 
*  *  *
 
早在刘备称帝之前,他曾这样问过他的军师将军:“孔明啊,江东水师之锐,天下知名,孤应该如何取胜呢?”
成都的春日鸟语花香,阳光遍洒。彷佛阴霾已经散尽。诸葛亮微笑:“请大王宽心吧!亮既然答允了大王东征,必是觉得我军有七分胜算。”
“竟有七分。”刘备笑道:“好!孔明水战,步战,马战,车战,各尽其妙。今日让孤看看你的水战吧!”
诸葛亮笑而不答,只命人去唤西曹掾刘巴。待得刘巴来到,他才继续道:“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说罢笑望刘备。
刘备笑道:“孔明告诉过孤,为将者,不可不识虚实。吴人水军强盛,天下知名,弱点何在?孤也在烦恼如何胜之?但孤的水啊,你一定能找出他们的弱点来。”
诸葛亮笑道:“既然亮是水,那就不能不知水性了。吴人水军悍战,却有两大弱点。其一,东吴楼船为主要指挥战舰,可载三千人。然楼船结构却有着致命缺陷。其二,吴人新占领荆州,怕是不知晓三峡的水性。”
刘备问:“楼船体型巨大,甚是坚固,上载抛石车,威不可当,竟也有结构缺陷?”
诸葛亮从容而答:“古之楼船,高十余丈。已是过高,致使重心上移,若遇大风浪,便摇晃不稳,故只适于沿海与内河水战。而孙权竟然造出五层楼高的楼船。五层楼船,看上去外观巍峨威武,船上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垒。在吴地宽阔江面,风平浪静,自然好航行。然三峡水性湍急,楼船怕是不能稳稳航行。且三峡长江九拐八弯,弯道中环流汹涌,容易造成大船翻覆而小船相对安稳的情况。”
“大船比小船安稳,众所周知。这弯道中的水性竟如此特别,能令大船翻覆而小船无恙?”刘备奇道。
“是。”诸葛亮道:“此便是三峡中弯道水性,亦称环流。古人有云:‘孔子观于吕梁,悬水四十仞,环流九十里。’常人不知,往往行驶之时不懂此理,导致船只翻覆,人众溺水。便道暗流中藏有水鬼。殊不知由于汹涌江水与蜿蜒两岸相撞,水流方向交错,成环流暗潮,水性不同于一般江流。飞沙堰地处弯道,李冰即观水性,以“凹岸引水,凸岸排沙”的方法建造了飞沙堰。”
刘备恍然:“弯道环流之法,不只用于治水,亦可用于水战!非通晓天文地纪,阴阳五行之良将不能为之!”
诸葛亮笑起来:“…且说弯道中水流既然不同于一般江流,故影响船只航行稳定的就不是船之轻重大小,而是其重心。于船上建楼,重心自然上移。何况是五层楼船?昔年孙权命董袭督五楼船往濡须口,不料风暴骤起,五楼船全部沉没。孙权不省此事,以为只是偶然意外。今日亮便要令此事重演于三峡弯道上!”
刘备激动之下拍案起身:“我的孔明观天文,明地利,更晓水性,长于巧思。致以锋锐闻名之吴人水师,遇上你也该一筹莫展!孔明!告诉我!你想怎么做?”
刘巴笑道:“军师这一番布局谋划,莫非就是孙子所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张弩,节如机发。”
诸葛亮含笑点头:“子初真知我心也。”
刘巴接着道:“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诸葛亮继续笑而颔首。只弄得一旁刘备着急不已:“你们两个心有灵犀,不谋而合。倒是也给孤解释一下!”
诸葛亮摇着羽扇,笑看刘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主公且看那江水。若是水涨潮高之际,水力越强。若水流湍急,则水力亦强。两者相乘,势不可当,即是孙子所说的“势”。激流之所以能漂石,能覆舟,便是这个原因。懂得势的人,绝不逆势,而是顺势借势。弯道急流,本就能倾覆大船,而我再借势以蒙冲撞击,楼船岂有不翻覆之理。”
见刘备点头,诸葛亮又道:“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大王看那猛禽,能在俯冲一击时,将猎物伤筋挫骨,就是因为能掌握节奏,发挥瞬间力量的原故。蒙冲撞击,不可蛮来。要算准了楼船摇摆的节奏,顺水势撞去。这便是‘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张弩,节如机发。’善于用兵的将帅,其隐含的气势险强,如张满的弓弩,节奏快如扣发板机,使敌人不能抵挡。”诸葛亮笑道:“我军再辅以连弩射之,其势更加迅疾。吴人岂能抵挡。”
刘备激动地站了起来,在厅内绕了一圈,又回到诸葛亮面前:“你怎能把握吴军会被引入弯道?”
诸葛亮轻摇羽扇:“兵者,诡道也。向敌显示怯懦,是由勇气中佯装出来的。向敌诈示弱小,是由强中生出的诡计。我大汉水军,皆乘蒙冲。一眼望去,不如拥有众多楼船的吴人水军来得气派。自会让他们以为我军弱小,自失荆州后,无法及时训练出善战的水军,也没有时间制造巨大的楼船。此时我军诱吴人追击,他们怎会起疑?又三峡一带,本就不是吴人之地。他们对三峡弯道中的水性并不清楚,怎会知晓这弯道激流,能倾覆巨大楼船,而蒙冲却能安然无恙。”
“你…如何对楼船结构与长江水性这般清楚!”
诸葛亮笑道:“昔年主公派亮出使江东,亮就曾观察过东吴战船。后来主公入川,命我等溯江而上,分定郡县,亮沿巫县,白帝而上,走得慢了些,也是在观察长江的水性。”
“你…”刘备只惊讶了片刻,又叹了口气,凝视着诸葛亮:“孔明,真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笑道:“运筹帷幄中,吾不如子初。子初身有痼疾仍要随大王出征,多有辛劳。”
“孔明提醒我多次啦!孤一定会照顾好子初的。”
“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此战若胜,当是军师之功,非巴之能也。”刘巴道。
“亮虽如此说,终是纸上谈兵。”诸葛亮摇头:“子初到了前线,还要因地制宜,算好时机才好。”
“丞相,何不演练一番。”
“自是要演练的…子初,你叫我什么?”诸葛亮想起刘巴方才的称呼,不由一怔。刘巴望着窗外只作没听见。一旁的刘备不由大笑起来。
接下来一个月,诸葛亮便下令赶制一座楼船。並带着刘巴等人与船匠测量水流,改制蒙冲。直到楼船完成之时,刘巴便选了一个水涨浪高的日子,于飞沙堰弯道进行水军演练。时刘备也方才于武担山登基称帝,一时皇帝与百官相随于锦江畔观战。羽葆华盖,旌旗猎猎。号角吹动,战鼓擂响。
都安县百姓多有来江畔观看者。浣纱涤锦的女子们抬起头来,目不转睛地望着蒙冲主舰上羽扇纶巾的丞相,手执令旗的尚书令。风吹起了浪潮,也吹起他二人的纶巾衣袖。宛如乘舟归去的神仙中人。
那如宫殿一样巨大的楼船,能被小小蒙冲撞翻吗?百姓们议论着。就连观战的士卒与百官都心存疑惑。
楼船与蒙冲相逐,驶入了弯道。楼船果然摇晃起来,随浪潮摆荡不已。蒙冲却安然无恙。刘巴手执角尺算筹,观望测量楼船倾斜角度。诸葛亮则为将士们说明楼船的摇摆情况。
最后刘巴终于抓准了时机,回头望向诸葛亮。见丞相亦点头,便挥动令旗,指挥各部。
诸将即率蒙冲依指示撞击楼船。季汉水军勇士的呼喊震天,盖过了撞击的巨大声响,激起数丈高的浪花。楼船本就摇晃得厉害,再被七八条蒙冲顺着倾斜方向猛撞,登时秋千一样摆荡起来。终于在五六次撞击后彻底倾倒翻覆,沉入江中。百姓军民欢呼响彻两岸,江畔的浣纱女也看得呆了,任手中纱线随水流去。刘备激动得站了起来,即命身边羽林军入江协助救起楼船上落水的士兵。皇帝亲自去岸边,扶着自家丞相走下战舰,踏上江岸,激动地握紧丞相双手。这双手不仅将两川治理得安乐富足,为他足食足兵,更能在他征伐天下时,替他翻云覆雨,羽扇一挥间,强虏灰飞烟灭。
诸葛亮转而将尚书令之手交到皇帝手中,含笑道:“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亮祝愿陛下与子初旗开得胜,早日归来。”
“夫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军队不可能永远强盛,永远无敌。当它的兵势走到最高点的时候,必然反向而行。此时高明的对手,就会运用谋略,加速其衰弱。望陛下戒之慎之。”诸葛亮神色凝重,一字一句嘱咐着刘备。
“丞相之言,朕谨记了。”
 
*  *  *
 
“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