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白帝春深(三国玄亮同人)——艾草

时间:2018-02-07 09:29:43  作者:艾草
诸葛亮轻摇了摇头。这是他以前从未有过之举。他从来是稳重凝练之人,足以让任何人,让天下百姓与他的主公放心倚赖。从没有他处理不好的政事,也没有他担当不起的责任。此刻…他本该即刻应允,可他无法就这样颔首。
但听刘备沉声道:“丞相,答应朕。”
诸葛亮但觉心中一沉,知道再不答应,刘备必要发怒,便缓缓倾身长揖:“…臣答应陛下。”
刘备拉着他手,复又坐于榻上:“…朕答应你,这是最后一次。以后我绝不如此。”
“丞相明日一早尚要率领百官给朕送行…早些睡吧?”
 
4. 允武
 
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诗经.鲁颂.泮水》
 
出师之日清晨,成都城内外,三军调度有方,一个时辰内已集整完毕,整装待发。百官十里长亭相送,直至城郊。诸葛亮亲执杯盏,为刘备把酒壮行。刘备笑折柳枝,递与诸葛亮:“丞相宜自珍重,为朕保国安民。朕今远别,当日夜思念丞相矣。”
诸葛亮朗声一笑:“此战以正道而临有罪,三军爰整,巍巍王师,其势不可挡!陛下当旗开得胜,不日即归!”
刘备大笑。但见诸葛亮伸手,他便将自己的宝雕弓递过去。将士们皆知,刘备臂力过人,所用的弓可并非像孝愍皇帝所用的那样松软,是真正的强弓硬弩。而诸葛亮接弓后,竟是将柳枝架于弓上,开满二石五,笑对刘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说罢仰天而射。
柳枝直入云霄,未审落处。三军欢呼声中,刘备笑而接弓,复紧紧握住自家丞相那双有力的手。马良在旁,笑意温暖,终是忍不住下车来,与诸葛亮依依话别。
末了诸葛亮走向刘巴,从怀中掏出一团物事,塞入刘巴怀中。刘巴一愕,打开来看,竟然是诸葛亮日常所戴纶巾。
“……”刘巴一时无语。只见诸葛亮道:“请子初时时戴着它。见此纶巾,如见我面。望子初莫负我心!”
刘巴无奈,只得点点头。而刘备在一旁看得一清二楚,忍不住鼻中轻哼了一声。
“丞相近前。”刘备唤道。
诸葛亮走上前。众人只见陛下一把拉着丞相上了车,君臣同乘而坐。
刘备在诸葛亮耳边低声道:“你说,你什么意思?”
诸葛亮笑道:“儒将多有喜戴纶巾者。亮不过觉得子初戴这纶巾肯定好看。”
“哼。口是心非。”刘备冷笑:“丞相的意思,分明是说:见此纶巾如见亮面。陛下敢不听子初的试试!”
“陛下明鉴。”诸葛亮笑道。
“好大的胆子。”刘备淡淡道:“朕若不听。你待如何?”
“陛下休让臣知道。”诸葛亮微笑:“否则臣即下令不发粮草。让陛下不得不班师回朝。”
“混账!”刘备骂道:“全国上下,敢如此威胁朕的,也就你一人!”
诸葛亮含笑:“不敢。陛下回朝,自可治臣怠慢之罪。”
“你等着。”刘备笑道:“等朕回来治你!”
诸葛亮眉梢一扬,旭日照耀下当真彷佛天人之姿。他回身便跳下了车,复转身长揖:“陛下多加珍重,好好用兵!臣与百官日夜为王师祈祷,愿陛下早日得胜归来!”
旭日金光照耀下,年已六十的皇帝依然英武如战神。他回首笑望着他年轻的丞相。一如以往出征之时。
号角吹动,战鼓擂响,三军开拔。晨光将整个成都城镀上了威严肃杀的淡金色。四万战士们玄甲耀日,交相辉应。他们唱着军歌,步履齐整,执戈相协而行。父母妻子于道路上涕泣相送。然而他们知道,自家的勇士是为大汉而战,为一位与光武皇帝一样仁爱,且将中兴大汉的君王而战。生当衣锦还乡。便是阵亡也虽死犹荣。
诸葛亮率领百官,长揖以送御驾亲征的皇帝。每当此时,因为他垂首躬身,又站在最前方,谁也不知道每次刘备出征,他胸中有说不出的不舍与担忧。在足食足兵之时也日日悬心。他看上去永远是那样淡然沉稳,宁静强韧。因他承担着那样多战士的父母妻子之厚望,要向他们保证勇士们在前线的温饱无虞。
在他与百官们看来,年过六十的刘备,尚可马上征战,是大汉之福,亦使他们心中担忧,如忧虑家中出征的年长父亲。刘备如君如父,威严慈爱,是百年难逢的圣君。即便东征之举并非完全妥当,他们也全心祈祷他大获全胜,平安归来。
然而或许除了刘备与他的尚书令,没有人知道诸葛亮在承担巨大的担忧与重任的同时,又是怎么施压于刘巴。此时,尚书令刘巴坐于天子銮舆之后,在车上回想着商议出征将士人选之时,诸葛亮不顾他以病推辞,力主他随军出征。事后待赵云、黄权、马良、冯习、张南等众人退下后,诸葛亮独留刘巴于宫中。以他从所未见的威严态度,问他:“子初,你自归汉以来,未建奇功。我大汉无功者不受禄,你何以能高居尚书令之位?”
刘巴道:“巴窃居此位,自亦以为不妥。辞以老病不得,故勉力行之。”
“放肆!”诸葛亮闻此竟是震怒,严声道:“陛下今拔君为尚书令,是汉王拜大将韩信也!子初当真不知晓吗?”
刘巴一惊,即起身谢罪。他生性孤傲,自恃高才,对刘备尚且不假颜色。若说还有谁能令他心服,只有他的直属上司诸葛亮。
但见刘备摇摇头,温声道:“丞相息怒。”他笑道:“要见孔明发怒,可不容易。你多少年才能这样发一次脾气。”
诸葛亮上前扶着刘巴。而刘巴仰头之际,见诸葛亮满眼的忧虑与痛心,禁不住心下不忍。只听诸葛亮一字一句:“子初,我知你素来只敬士子,瞧不起武人。但我要再告诉你一次,陛下不是一个老兵。古豪杰之用世,有行事可及而望不可及者。同恩而独使人感,同威而独使人畏,同功而其名独震,同位而其势独崇。此必有出于事业名位之外者矣。有德望,有才望,有清望…虽屡战履败,而当时奸雄畏之,豪杰慕之,所至从者如归市。此岂他人可强致者乎?他堪比周武王,甚至可拟尧舜!凡夫俗子,肉眼不识英雄。你也要这样吗?”
刘巴被他斥得心惊,只得摇摇头。刘备叹息:“是朕愚鲁。不能教子初心服。朕实武人,又何需丞相为朕辩解?尧舜之誉,如何敢当。”
诸葛亮冷冷道:“陛下且听臣说完。”他牵着刘巴之手,走到刘备面前,将刘巴之手交到皇帝手中。刘巴一愕,望向诸葛亮,只见他沉声道:“子初,望你全力以佐陛下,决胜千里之外。陛下若有三长两短,你就是要了亮的命!”
诸葛亮此言大胆之至。刘巴冷汗直下,正要叩首答应,刘备却握紧他手,不令他下拜,轻笑了一声:“子初啊,看见没有。诸葛孔明不怒则已,若发起威来,朕也须惧他三分。”
“……”刘巴已完全不知该作何反应。只见诸葛亮回首对刘备一笑:“臣不敢。今子初如此,亮实不放心。子初,你替我足食足兵吧。亮还是随军出征,以免在成都也要忧虑成疾。”
“丞相,”刘巴沉声:“巴定会全力以赴,不负丞相重托。”
诸葛亮闻此,与他对视良久,似是要再三确认。见刘巴目光始终坚定,终于放下心来,眉头舒展,笑道:“子初倘能如此,亮无忧矣。”
 
*  *  *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白帝城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长江瞿塘峡,气势雄伟壮观。山城虽小,却是雄踞险关。自荆州失去,便成大汉国门。诸葛亮当即派驻重兵防守。
而白帝城这个小小山城,在今日首度迎来了他们的皇帝以及四万汉军。这即将东征的四万雄兵在诸葛丞相与诸位大将教导下,行营有方,威严整肃,于城内依法驻营,毫不惊扰百姓。百姓们兴奋不已,奔走传告,纷纷出来观看这壮阔的军旅景象。更好奇地想要一睹龙颜。
此刻白帝城议事厅内,刘备与他的大将冯习、张南、侍中马良四人正四面围坐。只见那冯习张南二人青年将才,生得威武雄壮,与马良年龄相仿。马良倒像是他们的导师似地,认真地在图纸上给他们解说排兵布阵之法。一旁年过六十,鬓发花白的刘备笑而旁观,像是他们慈祥的长辈。尚书令刘巴本来也应该在此,只是他有疾在身,从成都到此一路行军颠簸,脸色更苍白了,入了白帝城就被刘备赶去休息。给冯习张南复习阵法的任务就落到了马良身上。
“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这天覆阵变换方法,可看懂了?”马良说着,移动着沙盘内的小旗子,示意给冯习张南二人看。只见冯习皱着眉头,张南额上冒出了细汗。虽是深秋了,他却好像还在夏日被酷暑蒸腾一样。马良看了,不免微笑了一下:“别急。当年丞相给张益德将军讲解八阵,他一时也不懂,急得直跳脚…”
刘备笑而摇摇头:“如韩信料将,高下有差。云长益德,皆可将兵数万。丞相之八阵,他们可同时统领三阵以上,行营布阵,不出差错。而你们啊,丞相与子初都说你们最多将兵一万。能学好八阵中的一阵,就很不错了。而今…连汉升都不在了,孟起卧病不起,子龙驻守江州。你们不得不被朕赶鸭子上架,也是辛苦了。”
“丞相的八阵精妙无穷,变化多端,可使三军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坏处就是难学。所以陛下说丞相是天下奇才。良也最多能同时统领两阵。学完了天覆地载阵,脑子就不够用了。”马良笑对冯习张南二人道。
刘备微笑:“孔明自己都还没研究完八阵。他说现在完善的只有前面六阵。季常,孔明当年打下了白帝城,不是留下了上方阵法六十四垒?你带着他们去看看,或许能有所领悟。”
“是。”马良长揖答应。带着冯习张南起身告退。方要踏出门外,却见一亲卫手捧国书,声称东吴遣使来书请和,求见陛下。
马良与冯张二将当即停步,看向刘备。只见皇帝缓缓起身,冷笑:“自云长逝世,荆州沦陷。碧眼儿忙着对曹丕献媚,数月寂然无声。这时候怎么想起了求和?真不怕朕把使者给斩了?!”
“斩不得。”马良温声道:“且看看是谁来的书。”
“安国。念吧。”刘备命道。他认识每一个身边的亲卫,而且能叫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如此善爱下属的皇帝,大约古来未有。因此上至白毦精锐,下至三军士众,人人对刘备死心塌地,思效全力。
名为安国的青年亲卫应了一声,打开东吴国书。一见署字不由抬头看着刘备,脸上神色为难:“陛下,是诸葛子瑜来书…”
“季常料事如神。这使者果然斩不得。”刘备笑看马良。而马良亦报以一笑,温声对亲卫道:“念吧。”
亲卫朗声念道:“…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绥南将军诸葛瑾顿首。”
他念着念着,到了最后眉头都纠成了一团。马良听得直摇头。冯习张南目瞪口呆。刘备问道:“安国,你相信这是诸葛子瑜写的书信么?”
亲卫纠结半晌,结巴道:“这…属下也觉得奇怪,这言词怎么会穷乏若此…”
“想求和,理不直气也就虚了。定不是诸葛子瑜本意,估计是孙权强要他写,所以不得不写。幸好孔明不在此,不然他也要生气。”刘备挥挥手:“把人赶回去就是了。让孙权少废话。洗干净脖子等朕。再派使者来看朕不扒光了他扔到江里去。”
马良与冯张二人忍不住笑出来。安国笑应了一声,把国书交给刘备便出去了。刘备叹了口气:“虽说是通篇废话,好歹是一封求和书。不能不召集诸将让大家知道。季常吩咐下去吧。朕回去看看子初。我们一个时辰后见。”
 
*  *  *
 
一个时辰后,六百石以上官员将领齐聚议事厅。刘备当即命亲卫又把诸葛瑾书信念了一遍。众将听了都摇头不已。可也都更明白刘备为何不带着诸葛亮出征。且不说丞相从来都是镇守成都,足食足兵。若这次随军,又碰到自家兄长此事,可就非常难堪了。
马良笑叹:“孙权已然辞穷,逼着诸葛子瑜写这样一封贻笑大方的信。良只担心丞相兄长承诸葛家烈烈家风,当是宁折不辱。他虽这样写,可等我们真到了荆州,他镇守南郡,未必怕了陛下。”
刘备笑道:“然也。然也。子瑜性烈,然季常更是马家最优秀的烈马!朕知道你半点也不怕他!”
众将听刘备调侃马良,都笑了起来。马良之前为左将军掾,本就是刘备的左右手。如今为侍中,便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官员,照顾皇帝生活起居。君臣二人自来说笑不羁。刘备曾如此赞誉马良:赤兔不足为贵,的卢也不足当宝。只有得了马良,最是珍贵。
马良笑道:“士为知己者死,马为策己者驱。陛下但有差遣,臣当不惧于前。”
刘备笑对马良:“季常!你可知道,对一名战士而言,良马可托生死。你既自请入武陵招纳五溪蛮,那么朕与三军的死生,可就托与你了!”
马良凝望着刘备:“臣一入荆州,便是孤军在外。臣的死生,也托与了陛下。”
刘备郑重点头:“季常放心。朕定会谨慎用兵。然你一入荆州,面对的便是朱然与诸葛子瑜。可叹你二人君子如玉,一是孔明兄长,一是孔明之弟,值此乱世,竟要刀兵相向…季常,准备好大义灭亲了吗?”
若作旁人,闻此本该立刻惶恐称是,宣誓尽忠。然这位偏是马良。只见那温润如玉的白眉青年笑道:“陛下不让我持剑斩了幼常头颅,何来大义灭亲之说。”
众人都笑了起来。知马良拿大朝会时刘备问他之言取笑。综观刘备的朝堂,自来是笑声不断。凡是近臣,多少都会与刘备说笑嬉闹。这本来是历来君王多所不容的事情。唯独刘备不一样。因为他重情非常,视臣子如兄弟手足。加以年齿长马良二十来岁,对这马侍中就更有几分对自家孩子的宠溺了。加以马良此言也是一语双关,刘备明了于心,当下歪头笑看着他:“季常啊,你言下之意,是只有幼常才是你兄弟。他诸葛瑾算什么?你啊,翻脸不认人。出了国门,就不认孔明这个兄长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