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美人恩(古代架空)——明月上西楼

时间:2020-12-23 10:08:45  作者:明月上西楼
  青雾县确实受灾很严重,几乎没有一块土地是好的,但奇怪的是,这里的治安似乎很好,外面来来往往有一些人,却并没有生事,也少见有人乞讨,壮年男丁则三三两两弯腰在田间忙做。孟言好奇问道:“地都干了,他们还在忙些什么?”
  “殿下走近细看看。”李大人躬着身子说。
  孟言便抬脚往田里走去,只见田里靠近田埂处有一根手腕粗的竹竿,很长,一直延伸到隔壁田地,那名男子正在固定它。
  “这是什么?”孟言问。
  “空心的竹筒,用来引水浇灌。”身后突然有人开口解答孟言的问题。
  孟言回过头去,一位陌生男子不知何时走了过来,他束着头发,戴一顶斗笠,身上穿的棕灰色长衫上沾了些灰尘,看起来像是刚忙完农活。李大人忙提醒他道:“沈大人,大殿下面前不可无礼。”
  沈大人微微一愣,忙取下斗笠,行礼请安,“微臣青雾县县丞沈寻见过大殿下。”
  “原来是县丞大人,不必多礼。”孟言抬手,“你方才说这是在引水浇灌,引何处之水?”
  沈寻道:“青雾县有座名山青雾山,此山地广,植物种类多,今年青雾县旱灾很是严重,但是青雾山上的植被却不见枯萎,微臣觉得奇怪,便带人进入深山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探,发现山中无人到过的地方有一天然深溏,塘水深不可测,而且似乎还是活水,不知道是从哪个山涧流过来的,微臣便想,若是能将这里的水引出山来,也可稍微解些燃眉之急。”
  “所以你便命人制了空心的竹筒,想把水从山上引下来?”孟言看着他。
  沈寻点点头,面上却有些难堪,“只是这个法子还在实验中,竹筒需要一节一节接起来,实行起来有些麻烦。”
  “这倒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法,只是要将竹筒牵到深山未免有些异想天开。”孟言沉眸想了想,转头对李大人说,“待赈灾的款项到了,你拨一部分到青雾县,安排人从深塘挖一条沟渠下山,在山脚修个人工池,再用竹竿将水从人工池引出来,会方便许多。”
  沈寻一听,面露喜色,忙道:“殿下真要这么做吗?”
  “这还有假?我本意便是要寻路子开沟渠引水,有这样近的水源为何不加以利用,此事交给你全权负责,我和李大人会不时过来查看。”
  沈寻跪下身来,喜道:“微臣替青雾县的百姓谢过殿下!”
  三人又在田间查看了一番,才跟着沈寻回到衙门。此时天色已晚,到了晚饭时间,沈寻不知道孟言要来,没有什么准备,因为灾情,县衙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他便只安排了一桌家常小菜。沈寻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怠慢,李大人的脸色很是难看,一直在不停地给孟言赔罪。
  孟言无语道:“李大人不必惶恐,这里还能有吃的已经很不错了,我又不是来享福的。”
  李大人这才勉强放下心来,浑身不自在地陪着孟言吃了来泰州的第一顿饭。
  回去的马车上,孟言细细跟李大人打听了沈寻,才知道他是前两年通过科考入仕为官的,由于没有背景,便被调到这里做一个小官,人虽年轻,但是很聪明,青雾县在他的治理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孟言想着即使闹了灾,青雾县的百姓也还在继续有条不紊地生活,便知道这个沈寻有些本事,心道这人做一个小小的县丞真是屈才了。
  回到州府衙门后,李大人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大桶水来,用以孟言沐浴,孟言也不推辞,这一路奔波,他确实需要好好洗个澡。
  洗完澡躺在厢房里,孟言一边想着治理旱灾的法子,一边惦记着皇宫的情况,想着想着便睡了过去,他累极了,沉睡中,做了一个极为荒唐的梦。
  作者有话说:
  无奖竞猜:孟言做了个什么梦。
  PS:本文中所有的地名全是作者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15章 梦境
  孟言也想不通他为何会做这样的梦。
  梦里是一处花海,层层叠叠,五彩斑斓,什么种类的花都有,他走在上面,脚底下踩着花瓣,软绵绵的,如同置身云海。这些花朵虽然大且鲜艳,却没有香味,只在远处有一股极淡的香气飘来,孟言闭眼去闻,时而像桂香,时而又像梅香。
  花海尽头,有一个汤池,被白蒙蒙的水汽所掩盖,水汽缭绕处,斜斜靠着一个人,白衣黑发,正泡的惬意,此人浴衣穿的并不整齐,露出大片的胸膛,白净的胸膛上落着点点水珠。
  孟言看不清他的面容,但是却被这一幕美景吸引的呼吸都几乎停滞了,他缓缓走过去想要看个究竟,不料脚下一滑,整个人跌进了汤池里,惊得水花四溅,孟言刚巧摔在了那人身上。
  方才闻到的香气此时变得浓郁起来,藏在氤氲的水汽中,环绕在孟言四周。
  身下的人动了动,缓缓开口道:“殿下当心。”
  这个声音……孟言觉得十分耳熟,可是却恍恍惚惚记不起在哪儿听过。
  他抬头去看,想看清楚这人到底是谁,眼前却总被水雾遮挡,只能看到一个被汤池熏染的殷红嘴唇微微上扬着。
  像是引诱,又像是吸引,鬼使神差地,孟言凑上去吻住了那个红唇……
  汤池的温水,沁人的花香,温润的璧人,所有的一切都让孟言沉醉不已。
  以至于梦醒时,孟言整个人都有些迷茫,睁眼的一瞬间,他脑中灵光乍现,突然想起了那句“殿下当心”和之后的婉转低吟是谁的声音。
  他竟然在梦中和虞清……
  孟言扶着额头坐起身,忽觉身下有些异样,他伸手到被子里一摸,摸了满手的湿润,孟言的脸瞬间黑了。
  长这么大,他第一次做这种旖旎的梦,没想到对象竟是个男人,孟言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
  他确实是觉得虞清长得很好看,上次不小心抱上,他身上也确实很香,就连当时为了躲避侍卫藏在虞清的被窝里,也感受到很是软和舒服,带着和虞清身上同样的气味。但是他怎么都没想过,会做一个这样的梦。
  孟言坐在床上,久久回不过神,直到兴儿在外头叫他,“时候不早了,殿下该起了。”
  孟言长叹一声,道:“进来吧。”
  兴儿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两个府衙的丫鬟,端着水和毛巾,进来伺候孟言洗漱,孟言隔着床帘子看到她们,对兴儿说:“让她们出去,你一个人伺候我。”
  两个丫鬟放下东西,行了礼便下去了,孟言将床帘掀开一条缝,朝兴儿招手,“给我拿条裤子过来。”
  “好的。”兴儿翻了一条裤子拿过来,看到孟言的样子有些奇怪,不由问道,“殿下您怎么了?”
  孟言换好裤子,把先前梦里弄脏的塞到兴儿手里,轻咳一声,“拿出去烧了。”
  “啊?”兴儿一时没有搞清楚状况,手里摸着裤子似乎是湿的,他大惊失色,表情要笑又不敢笑,“殿下,您……您这么大还尿裤子啊!”
  孟言气的一口气险些没上来,他黑着脸瞪着兴儿,满脸的凶煞,“你说什么!”
  “奴才什么也没说,这就拿出去烧了。”兴儿缩着脖子。
  孟言警告他,“敢在外面胡说半个字,我就杀了你喂府衙后院那条狗。”
  “奴才不敢!”
  兴儿抱着裤子,一溜烟跑出去了。他走后,屋子里没人伺候,孟言只好自己穿衣洗脸,沾了水的毛巾敷在脸上,温热的水汽,孟言不由得就想起了梦里的那个汤池。
  孟言猛地摇摇头,甩掉脑海里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思,一定是这几天太累了才会这样的。
  之后连着几天孟言都跟着李大人到处查看灾情,孟言大致了解了目前泰州的受灾程度,他拟了个折子,把这里的情况详细给皇上汇报了一遍。
  三十万两赈灾款到了后,按着之前的分配拨了一些买粮食储存,另拨了青雾县挖沟渠的款项,还余下二十万两,孟言不发话,李大人也不敢擅动。
  这日他们外出归来,在府衙用膳时,孟言让府衙里的文书先生将泰州附近所有的水源都列个单子出来,李大人不解问道:“殿下这是何意?”
  “要治理旱情,不能只等着老天爷下雨,《荀子》有云:‘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如今有了朝廷的拨款,丰富粮仓是一项,兴修水利也是极重要的一项,这些日子跟着你四处看来,泰州山多湖少,平常气温也干燥,是极易发生旱灾的,只是从前都不严重,所以未能引起重视,若是这次再不有所防范,以后这样的大旱只怕还会发生。”
  李大人惶恐不安道:“那依殿下的意思,该怎么做才好?”
  孟言道:“寻找到泰州周围的水源,挖沟渠连到泰州境内,先暂时缓解现在土地缺水的情况,再在泰州修建大型蓄水池,修建水坝,储水以备不时之需,往后若再遇到此类情况,便可开闸放水,不至于如此无助。”
  李大人连连称绝,“殿下果真才学卓绝,此方法甚好,微臣佩服。”
  孟言挥挥手,“行了不必奉承,这几日将粮食分发下去后,李大人就命人着手准备此事吧,我会一直在泰州等着灾情有所缓解再走。”
  “是,微臣领命。”得了孟言的方法和支持,李大人整个人仿佛都有了希望。
  之后几天给灾民发放粮食的时候,孟言挑了几个受灾严重的县亲自去了,老百姓看到皇上的大儿子亲自来给自己发放粮食,都感激涕零,高呼皇恩浩荡。
  这些自然都被李大人写在了上奏的折子中,皇上在御书房翻看着下面呈上来的折子,面色轻松,对着董怀夸赞道:“想不到孟言第一次办差就这么得力,好啊,不愧是朕的长子。”
  进来给皇上送点心的皇后正好听到了这一句,她不动声色走过去将点心一一放下,笑道:“永华那孩子说最近公主府新来了点心师傅,做的点心味道独特,特意给臣妾送了一些进来,还嘱咐臣妾一定要拿给陛下尝尝。”
  “永华有心了。”皇上放下奏折,拿起一块吃了,点点头,“味道确实不错,永华和驸马最近可还好?”
  皇后的视线从奏折上移回来,忙道:“好着呢,只是驸马如今担任的礼部郎中,到底是官衔低了些,平日也不能为陛下分忧,永华提过几次,陛下好歹顾着永华的心情。”
  皇后的长公主永华公主如今十七岁,一年前招了明嘉候的儿子为驸马,明嘉候是个空爵,没有实权,在朝堂也说不上什么话,一年多过去了,驸马也还只是个礼部郎中,皇后难免着急。
  皇上却道:“驸马的本职便是和永华好好过日子,早些给朕生个皇孙,要那么高的官职做什么,到时候因为公事冷落了永华,你又要说朕不疼爱永华了。”
  “可是……”皇后还欲再说,皇上打断她,“好了,前些日子蜀国新进贡了一对上好的如意,叫董怀拿去送给永华玩,皇后若无事就先回宫吧。”
  皇后不敢再说,行了个礼退下,行至门外,看到内廷司的总管太监路过,便随口问道:“今晚陛下招了谁侍奉?”
  内廷司黄公公忙道:“回皇后娘娘的话,陛下招了陈美人。”
  皇后打发了他,扶着槐枝的手满怀心思回到凤仪宫,坐下屏退左右后,叹着气说:“陛下还是防着本宫,都不肯给永华的驸马安排一个好的差事。”
  槐枝劝道:“陛下只是想让驸马爷多些时间陪伴公主,娘娘您的父亲永安侯手中握有兵权,国舅爷如今是枢密院的副使,也管着兵,陛下怎么会防着您呢,娘娘别多心。”
  皇后淡淡道:“这些兵权比起当年的虞家算的了什么。”
  槐枝被皇后的话吓得不轻,忙道:“娘娘万不可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当年虞家大逆不道,造反谋逆,可不就是因为手中兵权太甚而忘乎所以,如今早已没有虞家了。”
  “本宫随口说说而已。”皇后想着虞家当年的惨状,表情微微变了,缓了缓问道,“如今那位在重华宫怎么样?”
  “无人问津,自生自灭罢了,不值得娘娘挂心。”槐枝道。
  皇后扶一扶头上的朱钗,“一个男人,自然不值得本宫费心,不提这个,今日本宫去的时候,陛下正在看泰州赈灾的折子,孟言似乎办的很好,是本宫大意了,不该怂恿陛下让他去办差事的,就该让他在宫里做个草包才是。”
  “办好一件差事算的了什么,三殿下从前也办了好些差事,如今陛下还不是说冷落就冷落了。”
  皇后不屑轻笑,“说的也是,给苏白蓉安胎药里准备的东西这几日暂时不要加了,等陛下万寿节过了再说。”
  “是,奴婢明白。”槐枝接过宫女送进来的一碗安神汤,对皇后轻声道,“娘娘早些安置吧,明天还要筹备陛下的万寿节,仔细累着了。”
  作者有话说:
  恭喜小言子长大啦!
  兴儿:每天在被杀头的边缘疯狂试探
 
 
第16章 甘霖
  因为泰州的灾情,皇上的万寿节便没有大办,只请了皇族宗亲在宫里办了一场家宴,虽然没有大办,但是每人送的礼物也都费尽了心思,有些低位的嫔妃一年半载见不到皇上一面,就靠着这个能够得到面圣的机会,在礼物上自然煞费苦心。
  孟言远在泰州回不来,只能上了一道请安折子,遥祝父皇万寿无疆。蓉嫔代替孟言给皇上送了一扇她亲手绣的屏风,屏风上绣的龙跃九霄的图案栩栩如生,皇上看了大为赞赏,“蓉嫔怀着身子还做这些,着实费心。”
  蓉嫔温婉笑着,忽视席上那些不太友好的目光。
  孟翊身为太子,是从来不甘落于人后的,他送的是一整块玉石雕刻的骏马奔腾,玉石白璧无瑕,没有一丝缝隙,在灯光下通透非常,似乎还发着光,骏马前蹄高高扬起,仰头嘶鸣,十分威武健壮。
  皇上看了果真大呼妙哉,当即便赏赐了孟翊一副他御笔亲题的诗文。
  孟承送的礼物不如屏风精致,也比不上雕像贵重,他送的是他亲手画的一幅《踏雪寻梅图》,画中漫天白雪和点点红梅,相映成趣,仿佛能隔着纸闻到梅花的香气,除了这幅画,另有一本孟承手抄的御诗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