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溯南的神色便冷了下去,他大抵猜得出,送来伺候梅庚的自然得干净,但若是送回去怕是就没法再干净下去。
可自己的路自己走,风溯南瞥了眼兴味盎然的楚策,沉下声道:“少跟爷来这套,趁着命还在,打哪来就给爷回哪去。”
大抵是他的话太不客气,另外两个少年也面露凄恻,扑通跪在地上,一个哀泣,一个轻颤着沉默。
楚策始终镇定,轻抿了口淡茶,淡声吩咐道:“罢了,送回去,买下卖身契予他们。”
这已是大恩德,男侍这样的身份,连挂牌接客的姑娘都不如。
后跪下的两人其中之一,那始终一言不发颤得厉害的,忽地一个响头磕在地上,硬是将白皙的额心磕出了青紫的印子,他抬起头,唇边带着笑,眼底仿佛燃起灼灼光芒,那烟尘气便被烧光不少,像是刹那鲜活了起来,他道:“多谢贵人恩德,小人本是良家子弟,今受贵人大恩,日后必报。”
楚策有些诧异,终是多了几分正视,略眯起眸,余光瞥向辛止,两人默契地交换了个眼神。
辛止猜得出楚策的意思,他也对这个开口的少年颇有兴趣,便笑道:“有志气,本官留你在身边做个书童,如何?”
少年一怔,忙叩首谢恩:“小人姓顾,单名叙,谢大人收留。”
那最先跪下的少年始终垂着首,不住地颤抖,似乎是看见了希望般也有模有样地在地上狠狠磕了个头,哭着道:“大人,大人,求您也留下小人吧!”
辛止笑眯眯地拒绝了。
倒是楚策若有所思,做主问他二人是愿留下还是离去,稍显柔弱些的仍旧决意离开,而那哭哭啼啼嚷着要留下的,有个颇具风尘的花名——漪郎。
等人被带下去了,风溯南才恨铁不成钢地低声道:“小殿下,那漪郎一看就不是个安稳的,他想留下来无非是找机会钻空子,你何苦呢?”
楚策勾了勾唇,有些犯困地打了个哈欠,掩去了眼底一闪而过的狡黠,轻声道:“留着玩玩。”
风溯南怎么想怎么觉得违和,又觉着楚策这平静下,暗藏着某种旁人读不懂的破涛汹涌。
楚策嚷嚷着乏了,便回去歇着,还吩咐漪郎梳洗后送去给他瞧瞧。
风溯南偏头瞧向辛止,满头雾水:“他到底要干什么?”
辛止抿了抿唇,摇头道:“大抵是太无聊了。”毕竟送去的话本都被王爷给拿走了。
但他总觉着小殿下仿佛在盘算什么,只是这回,他也没能猜得透。
是以西平王回去瞧心上人时,暖阁里清隽儒雅的少年正窝在软塌上昏昏欲睡,一旁伺候着的可不就是早上那三人之一。
漪郎面带惊喜,眼里噙了娇羞,开口便柔肠百转地唤了声:“王爷……”
“住口。”梅庚抿起唇,刚欲呵斥那白了脸的少年滚出去,谁知楚策却缓缓睁了眼,也不知为何,那千人面前便有千面的五殿下,此刻眼底清澈中含着风流昳丽,勾着唇笑了声:“王爷,火气可大了些。”
梅庚哽住,袖袍内的手不自觉地拢起。
小策同平日……很不一样。
第八十四章 重回永安,赐字泽渊
冷香浮动,清冽风雅,五殿下略撑起了身,似笑非笑地瞥了眼那一旁垂首的少年示意,“哭着喊着不肯走,说是要留下伺候。”
漪郎吓得面色一白,他早早便进了楚馆,便是领了卖身契离开也不知做什么,倒不如抓紧了这王爷,一步登天,瞧那年纪小的五殿下是个心肠软的,这才冒险求着留了下来。
然而那俊美的王爷神色诡谲莫测,眯起眼缄默了半晌,才上前去,双指捏住了小殿下一侧的柔软脸颊,恨恨道:“伺候谁?伺候你?”
楚策慢条斯理将他腕推开,救下自己的脸,无辜道:“不是县尉送你的?”
“本王没要!”西平王咬牙切齿,却瞧见小殿下抿起嘴,似有若无地委屈起来,也不吭声,便用那双清透眸子静静地凝视他。
梅庚便后知后觉地想到,莫非小策是……吃醋了?
昨夜刚醉酒欺负了他,今日又有人送了三个男侍,西平王登时有些心虚,轻咳一声:“莫闹了,派人把他送回去。”
他话音刚落,那穿着端庄了些的漪郎又跪在了地上哭哭啼啼。
梅庚顿时头疼,半眯起眼,沉声道:“滚。”
漪郎吓得一颤,便可怜兮兮地瞧向了仍旧笑意盈盈的五殿下,却未料那始终温声细语的小殿下目光沉静,轻轻道:“王爷叫你出去。”
待他退下后,房中一时幽静,梅庚叹了口气,暗想秦皈做事也太不小心,让他送去给辛大人,人却到了楚策手里,无奈之下坐过去将人揽在怀里,“不喜欢还带回来碍眼做什么?”
怀里小孩顺从依偎着,小声说了句:“都是你惹回来的。”
梅庚失笑着喊冤,又道:“我这颗真心天地可鉴,纵有前世今生,也唯你一人矣,瞎吃的什么飞醋?”
楚策没应声,半晌又闷闷地说了句:“我知道。”
“知道你还闹?”梅庚吻了吻小孩的额头,虔诚又亲昵,不含情欲与世俗。
楚策有些蔫,垂着眼嘀咕了句什么,但梅庚只听清句:“怕你不要我。”
当他心思敏感,又觉着漏了什么,梅庚思忖了片刻,没想出个头绪,只好哄道:“除了你还能要谁?整日瞎想,不如随我好好修习内功。”
楚策却不肯再说话,梅庚原以为他在闹脾气,直至无意间瞧见了他紧攥自己广袖的手,骨节泛白,甚至细微地颤栗着。
他是真的在怕。
梅庚不明白他究竟怕什么,从今早起来便是如此,两人同塌而眠亲昵之举也不少,即便是昨夜他做了什么,也不至吓成这样。
梅庚也愈发不安起来,他已经许久不沾酒,莫非是醉得厉害,将前世的楚策与现在弄混了?
掌心倏尔凉下来,梅庚缄默片刻,轻柔道:“小策,别怕,不会再有别人,无论如何,我都只有你一个。”
可任他如何说,楚策都没再吭声,他压抑的恐慌显而易见,甚至藏着如浓墨一般的寂然绝望。
到最后两人都沉默下来,梅庚实在束手无策,索性道:“小策,只要你不负我,此生梅庚也必不会做伤你之事。”
楚策忽而抬起头,犹豫着道:“若……若是不得已呢?”
这回换梅庚沉默下来。
乱世中,欲求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本就难如登天。
倏尔——
梅庚脑中灵光一闪,想起前世出征前楚策的那句话。
——此次出征,凶多吉少,梅庚,朕允你辞官。
彼时,楚策便好像已然预料到了什么,明知一旦西平王辞官,朝中几乎已无统帅武将,此战必输。
加之楚策方才的那句话,若是不得已呢?
若……是不得已呢?
自心底蔓延出的恐慌,千斤巨石压在胸前一般透不过气,曾经歇斯底里的恨此刻也仿佛转为愧意。
彼时的楚策,是否有不可言说的不得已?
失神间,小孩扯着他的手晃了两下,梅庚敛下眼,又在他眉心落了个吻,轻声呢喃:“小策……”
“不要怕。”梅庚把人搂紧了,目光复杂中又含柔情,叹了句,“即便是有不得已,你同我说,这条命便给你。”
楚策轻轻摇了摇头,“真有那一日的话,我想你活着。”
片刻,他又添了句,“但不强求。”
梅庚便笑了,“什么不强求?”
楚策认真道,“我想你好好活着,若是活不好,不如给我殉葬。”
“……”梅庚哑然片刻,笑着说:“好,我给你殉葬。”
日光映寒雪,金芒细碎,西平王环搂着少年,不着边际地想着二十六年前的初见,又想着半年前的死别,他亲手杀了楚策,用那样残忍的方式。
可笑的是他现在竟隐隐觉着,或许楚策并非因忌惮他而下手。
最后想留下的漪郎还是被送了回去,并且未归还卖身契,县尉大人送了西平王三个美人的消息也不胫而走,结果没一个被留下,县尉大人战战兢兢,又被辛县令教训了一个时辰,此后再无人敢往别院送活物。
过了年仍是霜寒地冻,楚策的脸色愈发好起来,甚至还长了些肉,至少梅庚是瞧不出什么早夭之象来。
运河开挖势必需要人手,西平王在临漳附近广征劳工,不曾强迫,以利诱之,下令各商户集资,初时尚有不满者,但因年前的水患,听闻运河可长久解决水患之灾,加之西平王权势压迫,不得不忍痛出钱。
过了惊蛰便是春分时节,漳河解冻,运河动工。
西平王与五殿下身先士卒,舍了锦袍同工匠劳工混迹在一处,因此不断有劳工前来应招,开挖速度比起预料中还要快上不少。
寸寸光阴逝,四季轮转,又是一载。
期间风承玉传消息来,称永安事了,风溯南不必再躲,故此在外避祸半年的风溯南便启程回了永安,不久后梅庚便收到风月楼的情报——凶手不详,似与洛阴教有关。
此后便如石沉大海,再无消息。
显章十七年秋,寒露,运河动工一年半,已经完成大半,撑过了春汛秋汛,水患似有平定之势,一时间西平王与五殿下的声望水涨船高。
偏偏此时永安一纸诏书传了来——招西平王与五皇子还朝,且册五皇子楚策为淮王,赐字泽渊,回宫后再行册封礼。
梅庚接着圣旨后冷笑不已,只道是运河这块肥肉不知被谁盯上,楚恒之又忌惮他与楚策,这才急着召回。
前世可是册楚策为太子时才赐了字,也不过是礼部随意拟的,子贤二字。
但圣旨已下,接受运河一事的工部尚书不日即到,梅庚不得不收拾行装同楚策准备返程。
西平王与淮王还朝,不再如当年离开那般无人问津,坊间有关于二人的传闻极多,西平王以家产修建运河,为民造福,五殿下年幼聪慧,仁德贤明。
二人去往临漳路上不知拔除多少贪官污吏,百姓的愚昧有时也并不是坏事,至少他们不在乎西平王和五皇子的目的,只在意他们为百姓所做一切。
自此,美名远扬,战败还朝的西平王,受尽欺辱的五殿下,如蒙尘玉石,此刻绽出光辉万丈。
太子与洛王相互制衡的局面似有波澜,受百姓拥戴的淮王此时也被朝堂紧紧盯着,甚至前来迎西平王与淮王仪仗的,竟是四皇子洛王。
仪仗队浩浩荡荡地到了城外,梅庚与楚策分乘轿辇,楚策毕竟是嫡系皇室自当在前,待至城门前,洛王骑在马上,朗声笑道:“五弟,西平王,本王奉父皇之命迎你二人入城。”
片刻,轿辇的帘子被一只如玉的手轻轻撩起,里头走出个沉静儒雅的少年。近乎两年时间,楚策眉眼间的稚嫩退去不少,面若冠玉,萧萧君子,未行册封礼便仍穿着皇子锦袍,远远对着洛王一礼,“有劳四皇兄。”
梅庚也随后而出,身着云水蓝广袖朝服,上绣银蟒,发束玉冠,流苏随乌发垂于胸前,他弃了轿辇翻身上马,披上玄墨色大氅,遥遥拱手:“有劳洛王殿下。”
洛王笑得温文,下令禁军开路。
回城声势浩大,沿路有百姓观望,五殿下畏寒不肯出来骑马,躲在轿辇中手捧暖炉,故此百姓只瞧见了俊美无双的西平王,不知扰了多少少女心。
还朝自当入宫觐见,再见楚恒之时,梅庚稍有惊讶,这老皇帝竟枯瘦许多,眼底泛着乌青似许久不曾安稳入睡,显得极为阴沉。
不到两年而已。
而他自己仿佛全然未觉,在文武百官面前说几句场面话便散了朝,却又单独将梅庚留了下来。
西平王暗自叹息,敛了情绪。
又是一场密谈,如他离开永安前的那次,但显然这次楚恒之颇有怒意。
还不到撕破脸的时候。
梅庚早已思忖再三,规规矩矩地行礼参拜,楚恒之问运河一事,他便推到早已写好的折子上。
虚与委蛇几句,楚恒之又问楚策是怎么回事,为何因一个运河如此受百姓拥戴,梅庚便装糊涂,说:“臣惶恐,不知陛下圣意。”
直至梅庚离宫,楚恒之也没问出什么,当即下令,将刚回宫的淮王召来!
第八十五章 我见不得他娶妻
梅庚先带着秦皈回王府见了苏婧,王太妃双眸含泪,连连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在外凶戾狠辣的西平王跪在地上,结结实实地磕了个头,他虽非养在苏婧身侧,可毕竟血浓于水,儿行千里,母日夜忧心。
陪苏婧说了半天的话,待她去歇着,梅庚才苦笑着问秦皈,“你说我可是不孝?”
秦皈犹豫片刻,摇了摇头,“平民百姓也需赚钱养家,那些个商户走货一走便是数月,都是一样的人,王爷是为百姓谋福,怎会不孝。”
他说完,便见梅庚面色古怪地瞧着他,说了句:“没想到……你还挺会说话。”
秦皈微顿,“多谢?”
“不必客气。”梅庚敛下神色,旋即道:“去歇着吧,叫刘管家来见我。”
秦皈点了点头,出去后不久,刘管家便到,同梅庚说起永安这两年的事。
三月初时,殿试楚恒之钦点了位状元,正是林书俞,状元及第后林氏将他收入族谱,而后入了督察院,任了个五品官职,屡破大案,秋日便提了四品。
后宫也不安稳,皇后为了制衡婉贵妃,替楚恒之大选一次,择了不少年轻漂亮的官宦女子入宫。
梅庚闻言嗤笑,难怪那副纵欲过度的模样。
年纪渐长,年初时皇后又寻了个叫应尚子的道士,入宫为皇帝炼丹,甚至还为妃嫔炼制丹药,只说能永葆青春,甚至还有些生子秘法。
之后皇帝龙精虎猛,后宫又多添如花美眷,以至于如今宫里又添了三位有孕的娘娘。
梅庚眉心微蹙,思索片刻便沉声道:“派人盯着皇后太子和英国公府,他们恐怕要有动作。”
42/72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