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狼将他猛地一丢,宋大人猛地惊呼一声,可灰狼并未一口咬断他的咽喉,而是将其踩在爪下,宋玉此时略微回神,高声道:“士可杀,不可辱!你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要堵了我的口不让我说话,那绝不可能!楚国子民们!且听我——”
他话未落音,一支箭矢擦着他的脸,楔在棺木之上,奔腾的马蹄声由远至近,围观民众深怕乱马伤人,左右让出一大片空地,这队骑兵便长驱直入,直下三口棺木之前。
为首的老将军抬手勒马,中书仆射宋玉一见来人,双手慌忙扑腾着:“舅父,舅父!舅父快救我!”
只听嗖地一声,一利箭破风而出,径直钉在棺木之上,那箭再偏一寸,便能射中宋玉的眉心。
射箭的骑兵吼道:“此处只有甘信忠大将军!勿要乱攀关系!”
四围民众更是认出来人,争相道:“老将军,老将军你总算回来了!”
“老将军,快救救楚国吧!”
甘英这才上前三步,低头行礼:“爹。”她停了片刻,改口道,“臣女叩见信忠大将军。”
甘信忠老将军翻身下马,随意挥了挥手,意思是免礼。他一身铠甲,行动之间铿锵作响,像是下了战场便直奔此处,连更替时间的衣服都没有。
他一路目不斜视,惟有路过宋玉之时,轻轻斜瞥一眼,这人已被灰狼吓得三魂没了大半,马上就要软倒下去。
甘信忠依次看过三口棺木,最终停在中央最大的梅和察丞相棺椁之前,当即卸下头盔,躬身大拜,他带来的精骑兵亦随之卸了头盔,低头肃穆吊唁。几位在场文臣趁机意图溜走,都被外侧团团围着的楚国民众吓了回去。
“老梅,接了你的书信我便即刻赶来……还是来迟一步。”甘信忠低声道,他肃静片刻,缓缓带回头盔,猛然回身,“今日归来,只因数日之前接到一封密信,此信乃梅和察丞相亲自手书,此事重大,信忠不敢怠慢。”
甘信忠将手书展开,书信右下角拓着鲜红的四方丞相印。
“老将军,你念给我们听听吧,我们都信你!”
“是啊老将军。”
常歌略微捏了捏剑柄。
他不知这位甘信忠老将军究竟属于何方阵营,更不知这书信上所写内容,更让他为难的是,这位甘老将军还是甘英之父,他不能妄动。
甘老将军展信,借着火把念道:“信忠吾兄,吾沉疴难起已有数月有余,程政、程邦两兄弟绣球赌坊之事,吾虽有心彻查却再无精力,身侧尚书令刘世清野心渐盛,与之往来中书仆射宋玉、左军校尉张如水等人更是胆大泼天,楚国断不能交予此人之手!近日我若横遭不测,还请君将太极殿阴阳大顺牌匾后大司马剑请下,赐予司空大人白氏沉雪,由他接替理政。
愚弟和察上”
书信念完,一直死死捏着剑柄的常歌终于长舒一口气。梅相亲笔一出,偏巧将先生的嫌疑彻底释清了。
“这大司马剑,梅相确想赐予司空大人,并无毒害冒用之事。”甘信忠忽而转身,盯住常歌,“可这位将军乃何人,又为何持我大司马剑?”
常歌刚说一个“我”字,民众七嘴八舌向甘信忠复述:“这是定襄阳的天神将军!”
“长堤决口,数千民众幸免于难,都是多亏这位将军!”
甘信忠上下审视常歌一遍,一语未发,只拱手行平礼,常歌素来尊敬长辈,急急回之。
“礼节既过。”甘信忠道,“还请将军交还大司马剑,我会将此剑转交于本国司空大人。”
常歌当即捏紧剑柄:“不瞒甘老将军,此剑正乃司空大人所赐。”
甘信忠地格方圆,一见便是执着刚正之人,他的剑出鞘三寸:“将军不肯,纵使有功于我楚,也休怪老夫不客气!”
他带来的精骑兵随之大喝,气魄直撼城楼,这些刚下战场的精锐兵,同此处的楚国江陵城守军,士气全然不同,倘若真的两相较量……
常歌正百般思虑,忽而听得一声:“将军,接着!”
一巨箭般狭长黑影自空中袭来,常歌飞身跃起,下意识握紧它,玄凉触感自掌心而起。
他飘然落地,手上沉黑长戟不反月光,这正是西灵陨铁所制,沉沙长戟。
常歌信手一接,又借着长戟重力行云般挥动,片刻之间,那长戟戟尖已被调得指向地面,只反射出一丝冷寒的光。
甘信忠神色大动:“沉沙戟!”
“沉沙戟?!”
“沉沙戟不是常歌将军所持,缘何在他手上!”
“襄阳城破时,便放天灯,请过常歌将军护佑,许是常将军夺舍显灵!”
人群听得这三个字,当即窃窃私语起来。
甘信忠的面色随之一沉:“你非楚将,更不能持我大司马剑!”他的剑即将出鞘,此时听得一声:“信忠将军!”
一轻骑自远处飞驰而来,驭马之人生怕赶不上,轻抽马鞭,那马居然一跃而起,远远横跨数丈,停在甘信忠马前。
此人当即下马,先朝常歌行礼,再朝甘信忠将军半跪大拜:“将军手下留人!此人先是助我襄阳大胜,后又护我江陵长堤,何况他乃武神常歌,当今世上,若有一人能持此大司马剑,必为常歌!”
这人正是楚国夷陵守将吴御风,常歌出征凉州时,他是常歌麾下的一名小小武将。
夷陵陷落后,他曾同祝政一道被擒至益州,天牢中再见常歌,方知他当初死里逃生,之后吴御风亦被常歌自益州天牢中救出。
民众大惊:“他真是常歌?昭武君常歌?”
“常歌不在三年前就死了么!”
从戎之人,谁人不知常将军大名,谁人不想有常将军压阵。见甘信忠松动,吴御风这才起身,朝常歌大拜:“将军,轻恕骠下来迟!”
“凉州战役,我曾有幸跟随将军,后辗转流落至楚地,我听闻荆楚请得常歌将军显灵,便多有惦记,今日一见,果真是将军!我荆楚能有将军护佑,实乃大幸!”
常歌瞥了一眼手上的沉沙戟,方才这戟来得古怪,从方向来看,应是吴御风怕自己赶不及,先行掷了长戟镇住众人。可这把沉沙戟应当放在归心旧居,若无先生命令,平常人断然不会横闯。
除非……先生早已估得对方谋略计策,事先通知了吴御风,预先备了这么一手。
常歌弯身,将他扶起,吴御风急切道:“将军,我带了您的大纛。”
常歌略微朝甘信忠方向侧目:“……不必如此。我只是路过,听不得旁人吵吵嚷嚷诨说,这才出头,无意接管楚国军事,大纛更是往日之事,不必带来。”
他话里话外,全是无意掌权之意,甘信忠反行一平礼:“阁下真乃昭武君常歌?”
常歌不语,那灰狼却猛地跳至常歌身后,凛然坐在他身侧。
常歌之父常川,持沉沙长戟,为大周剖肝沥胆;常歌之母火寻鸰,建狼胥骑,人称北境狼将。
眼前此人红衣烈烈,手持长戟,身侧更有一凛然灰狼跟随,甘信忠未再多问,带头抚袍行大礼:“末将甘信忠,见过昭武君。”
甘信忠带头,英女公子、在场精骑兵、诸位文臣尽数大跪,吴御风则朝城门上喊道:“升将军大纛!”
纯黑大纛于江陵宫城缓缓升起。
一夜闹腾至此,业已破晓,清晨第一缕金光斜向刺破厚云,洒落在大江之畔的巨神像上。
宫城前,万民齐呼:“拜见昭武将军!”
*
作者有话要说:
今晚21点还有一更
第76章 宫变 “诸侯,一国之君;天子,天下共主。” [二更]
常歌本以为, 他一生四处征伐,当得民众厌弃,谁知即使远在楚地,提到大周朝昭武君的名号, 众人依旧尊崇无比。
山呼一浪高过一浪, 甚至比甘信忠大将军登场时更要响亮。
常歌忽而有些得之若惊。他只觉自己何德何能, 受此跪拜大礼。
宫城门口既有甘信忠老将军、吴御风将军和常歌坐镇,门口那群唱大戏闹事的臣子一个不漏, 全被押入天牢。
让常歌惊讶的是, 甘信忠亲手锁了其女甘英,将她送至闹事队伍当中,楚国将士不敢苛待女公子, 却更不敢驳甘信忠将军的面子,只好尴尬跟着,当做羁押。
常歌出言开解,甘英却轻缓摇头:“身为楚人, 却入无正阁,着实有错。身为楚国女公子,得知绣球赌坊之事,并未及时上报, 错上加错。长堤决口,险些毁田伤民,更是弥天大错。将军不必出言相劝,来此之前,甘英早已想清楚。只是……只是我, 对不住恩养我的老父亲。”
她面向甘信忠,深深鞠了一躬。
甘信忠当即背过身, 留给甘英一个冷漠的背影,但在常歌的位置却能看到,老将军早已红了眼圈。
前头的队伍挪动,甘英被礼貌催了三四次,终而起身,跟上了去往天牢的长队。
甘信忠指挥在场将士维护秩序、疏散民众,楚军守卫更是该回职守的回职守,该清理现场的清理现场,梅相的梓宫,被八人恭谨抬着,请回了府邸。
“甘老将军。”
甘信忠正亲自监督,听闻常歌上来答话,拱手行礼。
楚国曾为大周诸侯封国,常歌封地长安近畿,封号更在其余诸侯之上,甘信忠虽资历长,但于情于理,都当行礼。
“甘老将军不必多礼。”常歌道,“宫城门口便交给你,还请甘老将军拨我百人精骑。”
甘信忠疑惑道:“此事已毕,将军要精骑何用?”
“甘将军,你细想想,他们若真要讨伐司空大人,何须在此搞这么大的阵势,恰巧堵在江陵宫城门口,将江陵宫城大半守备军吸引于此。”
甘信忠战场上摸爬滚打数十年,精通兵法,经过常歌一点拨,顿时恍悟:“声东击西!”
“老将军英明!”常歌道,“他们围着宫门口刻意吸引注意力,败坏司空大人民望,恐怕真正关紧的,却是在宫城内部。方才在此耽误许久,我怕内里已然生变,要这数百精骑,正是为平宫变。”
甘信忠面上略有犹豫。
常歌补充道:“你若不信我,大可我留守此处,由老将军带亲兵深入,平了宫变。”
依方才万民朝拜的威望来看,常歌若有反心,振臂一呼即可,实无需用这种方式。甘信忠放下心,点头道:“将军大纛既已升上江陵城,便是我大楚福将。且将军手持大司马剑,我楚军士皆听从将军调遣。”
言毕,他亲自挑选一百精兵,郑重交予常歌。
列队整兵之时,吴御风见得蹊跷,过来问了一句:“将军此去,所为何事?”
常歌还剑入鞘:“定宫变。”
江陵宫城大门,沉重旋开。
*
南云殿。
尚书令刘世清抱着垂落的衣摆大带,慌慌张张于石道上逃窜,他逃得过急,险些踩着大带,摔个嘴啃泥。
他刚刚得了消息,城门口哗变生乱,不仅没能如愿毁了司空大人,反不知何处冒出来个昭武将军助阵。
不过好在已拖延够了时间,他留在左军将士中的奸细更是冒死从程政尸体上摸来了楚国三军虎符交给他,眼下他紧赶慢赶,正往楚王所在南云殿去。
这事发展至此,连他也被迫着不得不走上最后一步。
城门哗变失败便是鱼死网破,他唯有挟令楚王,方能博得一线生机。
守门的卫士见着来人,当即横起剑鞘:“刘大人,楚王病重,非宣勿入!”
尚书令刘世清边跑边喊道:“城门动乱,快,快护着楚王逃走!”
守门卫兵两两对看,此处距离宫城门口太远,他们虽知道门口似有大事发生,调拨了许多兵士前去镇压,但并不知究竟所为何事,更不知现下情况如何。
“此乃卫将军程政亲令!”刘世清高举虎符,“虎符在此!”
守门卫兵一见卫将军虎符,当即神色凝重,分好班组,一队先行勘探路线,一队护送楚王和楚王后随之,其余人等断后。
65/100 首页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