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星问姜清:“其实我一直不太懂为什么要贴这个。”
姜清一边捋假发丝,一边说:“旦角基本都是男的,演的却是女角色,脸部线条不够柔和,所以要用片子修饰一下,而且戏剧起源于清朝,那会儿的男角儿也是要剃头的,只留后半段,就用片子假装成鬓发。”
主要是额上七小弯、鬓边两大柳。也有额上齐眉穗、鬓边两大柳的。
司星摸了摸假发丝:“这是真头发么?”
姜清摇头:“不是,哪有那么多真头发用来贴的,最开始的时候这个都是用纸做的,往上头抹生漆,晾干了再贴,但是后来生漆太伤头发和皮肤了,就改成了真头发,不过那都是几百年前的事儿了,现在都是高科技仿生的了。”
【看到头发瞬间头皮一紧,想起了托尼老师给我剃头,卡擦一剪刀我就没了。】
【楼上你这个话有点歧义讲道理。】
【楼上做错了什么呢,他只是秃了而已,为什么超管来了?】
司星的直播间热度高,一般超管就时不时来转悠一下,也有时候是根据关键词来的,后来因为司星直播间经常有人提《金瓶梅》,时不时有观众表演一个当场复制,超管更加成了司星的常客。
直播间戏称狼来了。
梳理好的片子要用刨花水弄湿刮好才打弯。
一般是用的榆钱树的刨花。
榆钱树的刨花水一直是许多行业常用的粘合剂。
除了戏剧贴片以外,还用于制香,因为榆树皮本身除了有粘性以外,自身还可以作为香料。
一般的戏剧后台都是演员自己缠头、贴片子,熟练的戏剧演员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但是司星自己从来没做过,就让姜清给自己弄了。
弄湿了的片子要刮干净,从两边开始往里贴,也就是两柳那边贴,作为鬓边发。
司星头上粘了很多层胶布,作为“纯天然”的凸起的发包,贴完了鬓边的两柳,要继续缠布条作为固定,然后是贴七小卷。
长假发中间盘一个小卷,从额头开始贴,多余的头发向后拉,作为后面的辫发。
姜清动作很快,七小卷两大柳只花了10分钟就全给司星贴上了,顶上用布条固定以后还会贴一层假发,遮住布条,再戴假发套。
【卧槽,感觉司老师头大了一圈(bushi)】
【妈呀,你们数这贴了多少层没有……给我看惊了。】
【至少七八层吧……代表自己看着都感觉头皮发麻,这得闷出多少痱子啊!】
【这至少两斤重,看着脖子疼……】
观众们本来以为结束了,结果姜清又给司星拿了一件戏服出来。
红色张扬的戏服,用金线和蓝白线绣了许多花纹,看着就有种扑面而来的金贵气息。
姜清摸了摸戏服有点感慨:“这一套我都很久没穿过了,最开始的时候是我师父传给我的,后面就只试了一次,也没穿它上过舞台。”
戏服最开始的时候是拿防尘袋罩着的,还要无菌无尘的空间,比起21世纪来说要好的多。
因为戏服不能水洗。
司星头一次知道这个的时候还是看一个京剧相关的视频才知道的,最初的戏服都是绣出来的,绣线都是用古法染的,水洗很容易脱色,而且本身戏服上的颜色就多,一旦水洗很容易就晕染开了,糊成一团。
司星试了一下。
戏服很宽大,而且很有重量,他扣上扣子,下意识甩着水袖摆了个动作。
【666666司老师有那味儿了。】
【啊啊啊啊啊我又行了我又恋爱了呜呜呜。】
【我靠要不是知道司老师从来没有学过唱戏,刚那动作我都觉得专业好吧?!】
【你们忘了,司老师以前唱过《牡丹亭》啊啊啊,我现在好想看司老师穿戏服唱!!!】
【我胆子大,我想看司老师和姜清姜班主唱对台戏。】
司星摆完动作,看见弹幕说想听《牡丹亭》,直接水袖一甩张口:“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谢总呢,出来拔刀吧。】
【司老师总是给我惊喜,谢总,拔刀吧!】
一不小心,弹幕全是让谢洵拔刀决斗的。
司星眯着眼睛笑。
但是很快他笑不出来了,姜清又把发冠给他戴上了。
10斤重的发冠啊!
司星脖子好痛……
然而他咬牙坚持住了,一场戏剧表演两个小时的都有,那些戏剧演员还要戴着发冠做动作呢,比他辛苦多了。
姜清看他忍耐的表情笑了:“头一回戴这东西是这样的,多习惯就好了。”
司星试着动了动,感觉脖子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难怪他看那些小孩子练功的时候头上还会顶东西呢,原来是因为这个。
头一套妆容试完,司星又把脸洗干净了,试第二张花面。
一连试了四种,蓝脸、红脸、白脸、黑脸他都试了,为的是后期好配字幕解释各种脸谱代表的大致性格。
一张脸画了洗,洗了画,粉丝看着心都疼了。
【司老师算了……都好几次了,再卸妆脸要过敏了。】
【我之前试口红擦了好几回都感觉自己的嘴要脱皮,心疼司老师的脸。】
【啊啊啊啊司老师为了给我们科普真的好卖力QAQ。】
司星摸了摸脸,试四种是他自己觉得可行的范围内,毕竟他又不是傻子。
后面他就跟谢洵看京剧去了。
直播间关了的,毕竟门票要钱,虽然不贵,也不能开直播的先河,戏剧院就靠门票钱盈利呢。
戏唱的是《霸王别姬》。
司星以前最爱听的曲目,因为看了电影才爱上了这部戏,后来还去拜了师父学了一点儿唱段。
司星想了想,有了个剪视频的想法。
·
虽然司星全程直播了,但是观众还是愿意点进司星发的视频里再看一次。
一个是因为视频视角不一样,感官不一样,第二个是司星的视频质量实在很高,霍灵均的技术不是盖的。
于是所有点进去的老观众都发现了,噫,怎么有和直播不一样的??
司星那天画了四种脸,但是视频里出现了五种,应该是后补了一种,他们看了字幕才知道原来是虞姬的扮相。
不止是虞姬的扮相,视频里还剪了一点那天《霸王别姬》的戏台和原声。
以及那个扮虞姬的戏剧演员邱云,私下里教司星唱《霸王别姬》的片段。
邱云比一个动作,唱一段,司星就跟着学,一直到最后司星自己穿着戏服唱了整段的镜头。
【get到了司老师加这段镜头的意思了。】
【我也get到了,这就是传承的魅力吗呜呜呜。】
【眼泪瞬间下来了,以后也想问问孩子学不学戏剧,这可是国粹啊!!】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啊啊啊我爱上虞姬了。】
不止是内网,司星的视频也被发到了外网上,一群外国人其实根本听不懂中文,但是不妨碍他们能听出戏剧里头的韵味,光那些唱戏的家当一摆出来,就够吓人的了。
到后面有人贴了这一段的唱词以后,外国人表示看懂了。
【中华文化,很厉害。】
【我想娶虞姬。】
这一条被好事网友回复了:【请问这里有三个虞姬,一个真虞姬,两个假虞姬,你要娶哪一个?】
发这条的外国人截图了司星的照片,里面司星盛装打扮,一双看着镜头的眼睛里有星星一样的光:【娶这个。】
然后他就被嘲了:【呵!想屁吃!】
【想娶司老师?先问问我国人民答应不答应。】
【说实话我也想娶,我的爱的号码牌是32w4803,你呢?】
外国人不解:【可是他不是单身吗?只要是单身,我就有追求的权利!】
然后这条回复就被截图了,辗转到了谢洵的手里。
谢洵:“……”
他看了看躺在他边上玩手游的司星,悄悄磨了磨牙:“哼。”
司星不知道他咋了,迅速结束手里的战斗,扑进他怀里:“怎么了?”
谢洵委屈巴巴地把截图发给他看了。
司星:“……”
人在家中躺,锅从天上来。
他想了想,拿谢洵的光脑把图片发给了自己,然后发了动态。
【司星V:啊,不好意思,不是单身,家里养了个醋精,【截图】【谢洵穿着睡衣的背影】,有点难哄,哈哈。】
【?????????】
【司老师被谢总盗号了吗????
【草,只有100个问号能表达我的心情……】
【我磕的cp成真的了?????啊啊啊啊啊醋精好甜!!!我要下楼跑圈!!】
【刚恋爱就被通知我失恋了……】
【我被司老师穿戏服的照片骗进了坑里,连夜补完了所有视频,现在你告诉我司老师已经谈恋爱了呜呜呜呜。】
【难道比司老师谈恋爱更可怕的消息,不是我们根本打不过他对象吗???】
所有人看见这条评论沉默了一下。
淦,好像还真的打不过,就你mua的离谱!
突然感觉更加悲伤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六点半的飞机,到新家的话可能10点多了,明天晚上莫的加更,我挑一天补上。
第65章
上回谢洵给司星建来放书的院子已经完全修建好了,里头是他找人设计好的,空气的干湿度和存放书籍的器皿都仿制了博物馆的做法。
里面大多数的书都是原版或者一代钞版,金贵的很。
建成那天,司星进去看了看。
除了书室以外,院子里还有个用来看书的静室。
里头也放了书,司星进去看了一眼,意外地在书架上看到了一本《香乘》。
他拿起来看了一眼,果然是明代的书籍。
这本书刊于明代,后来收录在了清朝建立的《四库全书》里,是“金陵三老”之一的周嘉胄周老先生“殚二十余年之力”完成的,和《红楼梦》曹雪芹批阅十载有的一拼。
不过《红楼梦》是小说,流传的范围更加广泛一点。
《香乘》则更偏向于是工具书,全书讲的都是“香事”,从制香到用香到鉴香,这本书是玩香必看,鼻祖之作。
不过原版和一代钞版都流失了,后面能买到的书籍还是21世纪复刻的版本。
司星曾经买过一本简体中文版,封页是黄红两色的故宫配色,典雅别致,腰封上写“集历代香典之大成,窥中华香道之门径。”
可见这本书的地位。
古代记录的世情、民俗小说里也总会提到香,于贵族来说,焚香是一门雅事。
《红楼梦》里有奇香、异香、冷香、暖香。
第24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里,贾芸想讨好凤姐,在大观园里蒙个差使,想到的主意便是给凤姐送香冰片麝香使。
不过贾芸没钱买香,他舅舅不是人(卜世仁)倒是开香料铺子,但不肯赊账,后来还是倪二借了十五两给他才买了香料,得以到大观园里侍弄花草,过后碰见了命定情缘红儿。
《红楼梦》里贾府一顿螃蟹宴花了24两,刘姥姥说那是穷人家一年的生活经费,这15两银子换算到现代那也接近一万多块钱。
从古至今,香都不是人轻易能碰的,21世纪香料的失传也不是不能理解。
很多时候,有些东西只能贵族或是有钱人拥有,平民没有渠道,但贵族不可能永远都是贵族,那些他们掌握在手里的东西很快就会消失,平民又没有机会和渠道接触学习和使用,导致越来越多的东西逐渐流失。
司星翻了一会儿,看了看,左右无事,把直播打开了。
【司老师呜呜呜我真的失恋了吗!】
【司老师,我到底哪里比得过谢总,你说,说了我就不改!】
对于这类弹幕,司星都笑而不语,反正他已经公开了,观众说什么都没关系,不过也没有大幅脱粉的,毕竟粉他的人里很少有女友粉,都是看技术的。
有眼尖的粉丝看出来司星换了直播的地方,桌上还有几本书,顿时激动:【司老师有新内容了?!今天播啥?】
司星把书整理好,对着镜头道:“今天带着你们看看古代的香学文化,了解一个大概,下回抽奖抽两个粉丝来跟我一起学习制香。
已经有粉丝看到了桌上的书,笑成了一团:【所以司老师今天要直播带我们看《金瓶梅》吗哈哈哈哈哈。】
【笑死,我刚刚已经看到超管进来了。】
【奉劝司老师打好马赛克,高危直播间啊!】
司星安心坐着:“你们放心,保证不让直播间被封。”
他现在手里没香,不然能点枝香,体会可能会更深刻一点。
他先没打开书,反而问观众:“你们知道犀角香吗?”
【我知道啊啊啊!上回司老师过年的时候讲了剪纸,那时候说了一句话,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后来我去千度了!后面有关于犀角香的知识~】
司星笑了,这群粉丝看直播挺认真的,司星提到的那一部分他们会看,一些没提到的,他们自己也会去扩展。
“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生犀不敢烧,燃之有异香,沾衣袋,人能与鬼通。”司星缓缓道,“这句话出自《异苑》,这本书基本记录了一些灵异神怪的东西,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所以犀角香真的能通鬼神吗?!】
【好家伙,好刺激,想试试……】
【女鬼长得好看吗?嘿嘿嘿嘿!】
司星无语:“额,就算能通鬼神,咱们也制不出真正的犀角香了,这种犀角香用的是通天犀的角,其有白色象线能贯通首位,又叫灵犀,才能通鬼神,普通犀牛角是不行的。”
《晋书》里记载,名士温峤寒夜于牛渚矶见水深难测,于是点燃了犀角香,结果在水中看见了千百鬼影。
这个就叫做犀照。
53/57 首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