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皇家米虫,虫虫虫!(古代架空)——孟冬十五

时间:2021-03-30 19:34:08  作者:孟冬十五
  李鸿起身,躬立于阶下。
  “我瞧着魏家那孩子生得英俊,又有才学,甚是不错。既然福王喜欢,就先处处,咱们大业也不是没有娶男妃的先例。”
  宣完旨,窦青苔朝李鸿屈了屈膝,笑盈盈道:“娘娘的意思就是这般,具体的还得由圣人定夺。”
  李鸿立在那里,没言语。
  阶下众人,有人谨慎地低着头,有人悄悄抬起眼,所有人都等着李鸿的反应。
  半晌,李鸿方才扭过头,看向李玺。不期然对上一双琥珀色的眸子,和记忆里的如出一辙。
  视线一偏,又瞧见窦青苔身后的胡娇,不用想就知道,是太后特意让她来的。
  李鸿闭了闭眼,缓缓道:“遵母后懿旨。”
  尘埃落定。
  有人松了口气,有人扼腕叹息,也有人面上不动声色,心内却掀起惊涛骇浪。
  这么大的事,既然福王和魏禹逃过一劫,事后清算起来,倒霉的还不知道是谁。
  散了朝,魏禹想跟李玺说句话,李玺却像躲瘟疫似的躲着他。
  魏禹没有轻易放弃,紧走几步,抓住他。
  李玺飞快地甩出小尖棍,啪的一声抽在他手上,凶道:“再不放手,就不是抽一下这么简单了。”
  魏禹没纠缠,从容地放开他。
  肃立执手,深深一揖:“魏某谢王爷救命之恩。”
  李玺秒变傲娇虫:“知道我救了你就行,以后离我远远的,不稀罕看见你。”
  魏禹挑眉,“那这圣旨……”
  李玺把圣旨抢回去,胡乱塞进怀里,“不许再提,这只是权宜之计,你还真以为我会娶你呀?”
  话音刚落,就见太极殿的小内监跑过来,远远地躬了躬身,“王爷留步,圣人传您到太极殿问话。”
  “啊,风好大,什么也听不见了;太阳也好大呀,没准儿要下雨,我先走啦!”
  李玺撒腿就跑。
  目标:长乐宫。
  目的:求祖母救命。
  小内监哭了。
  又来这招!
  魏禹立在那里,一直目送那个欢脱的身影消失在宫阙之间,回首看向九重高阶上的太极殿。
  愈加坚定。
  李鸿追到了长乐宫,甩着鞭子要抽李玺。
  李玺扯着太后的衣袖,左躲右闪,鬼哭狼嚎:“不是亲爹就是不一样,伯父也舍得这么打大兄吗?”
  ——故意这样说,是为了让太后心疼他,拦下圣人。
  没承想,不等鞭子抽到身上,太后就给了他一巴掌,“皮猴儿,越发没了规矩。”
  “祖母,您不疼我了,我哭了,我哭着跑走了。”一边装作受了极大委屈的模样,一边悄悄往门口蹭,然后飞快逃走。
  殿内之人无不捂嘴偷笑。
  每次小王爷来了,长乐宫就像过节一样热闹。
  窦青苔使了个眼色,把宫人们打发出去,殿内只剩下母子二人。
  李鸿没什么形象地歪在脚踏上,略显忧心,“小宝八成知道什么了。”
  不然,怎么会专挑戳他心窝子的话说?
  太后给他盛了碗梨汤,如寻常人家的母子一般,随意坐着叙话:“孩子们大了,各有各的想法,管不过来的,倒不如顺其自然。”
  “所以,母亲今日才由着他胡闹吗?”李鸿接过梨汤,像埋怨,也像闹小脾气。
  太后扑哧一笑,温声道:“你呀,当真不明白吗?福王府树大招风,倒不如借着此事顺水推舟,保全册册,左右他年纪还小,娶妻生子不着急。”
  一个喜欢男人的福王,一个不会有嫡子的军侯之首,能威胁到谁?
  李鸿又何尝不知,把魏禹配给李玺,比嫁一个李木槿更有用。
  一来,可以让那些觊觎禁军令的宗室们不再针对福王府。
  二来,一个寒门出身的大理寺少卿,成了福王府正妃,即便只是婚约,对门阀来说也是极有力的打击。
  三来……
  “你本是理智之人,怎么一遇到册册的事就这般失态?倘若今日我不让青苔过去,由着你胡来,外面指不定如何编排。”
  但凡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福王府继承人是个断袖,将来不会有嫡子出生,第一得利的不是任何一个世家,而是当今圣人。
  然而,李鸿不仅不乐见其成,反而勃然大怒,试图杀人灭口,怎会不让人生疑?
  太后轻叹一声:“这样也好,那些人向来多疑,脑子里不知道装着多少弯弯绕绕。眼下他们想必会觉得是我们母子两个在唱双簧,反倒不会怀疑什么。”
  李鸿愧疚道:“儿子不孝,累及母亲费心。”
  太后笑笑,“行了,快吃罢,要凉了。”
  “谢母亲。”李鸿搅着梨水,左三圈,右三圈,最后飞快地一抄,把最先飘起来的梨肉舀到银勺里,方才吃下。
  第二块,依旧重复上面的步骤。
  第三块,亦是如此。
  直到把所有的梨肉都吃完,最后才会慢慢地喝甜汤。
  太后瞧着,轻笑出声:“这一点册册可不像你,反倒像阿镇,都是先把甜汤喝光,再不情不愿地啃没什么滋味的梨肉。”
  而李鸿,向来是先吃不好的,留下好的,再不声不响地细细品尝。
  李鸿也不由笑了,“所以阿镇在时,我从来没喝过完完整整的一碗汤。”
  每次喝到一半,就被那个鬼灵精怪的弟弟抢去。
  然后!
  太后就会背着小定王,偷偷取了蜜饯塞给他。
  想起过往,母子两个皆笑了。
  至于那些无法言说的思念与酸楚,各自藏在了心底。
  难得来了兴致,太后叫窦青苔取出一个小匣子,把里面的小玩意一样样拿给李鸿看。
  这个是册册玩过的,那个是老二掰断的,还有老大和老二抢过的……
  李鸿意识到不妙,拔腿就要走,“母亲,儿子政务繁忙,改天再来看您。”
  太后绷起脸,“坐下!”
  李鸿做最后的挣扎,“是真忙。”
  太后哼道:“你的那些政事,我向来不愿理会,孩子们的事,你却不能瞒我。”
  李鸿顿了一下,无奈道:“母亲是想问我对李玦的处置吧?”
  “你别忘了,玦儿也是你的孩子,而且是寄予厚望的长子。这件事,你打算如何圆过去?”
  李鸿知道今日是躲不过了,只得如实道:“他年纪也不小了,我想让他去封地就藩。”
  太后面色一变,“你想贬斥他?”
  李鸿垂着眼,没有否认。
  “不行,我不同意。”太后向来好脾气,难得说出这样的话,“你这样做相当于昭告天下,玦儿再与帝位无缘。”
  “母亲也看到了,如今你我健在,他就敢设此毒计坑害小宝,若让他登上帝位,将来还有小宝的活路吗?”
  太后私心里自然万分偏向李玺,但是,她不得不为李鸿着想,“你费了这些年的心,在他身上用的那些力气,不就是为了把他培养成一国之君吗?没了他你指望谁?老二吗?”
  全长安的人都知道,二皇子是个只知舞刀弄枪的直肠子,肚子里没两滴墨水,屁股上倒是长满刺。
  让他做皇帝?
  呵,恐怕龙椅还没坐热乎,就得憋不住披挂上阵,出门打杀。
  李鸿摩挲着掌心的双色龙纹琉璃蛋——正是先前李玺送的那个——缓缓道:“母亲,我想……”
  “你想都别想!”
  太后打断他,态度无比坚决,“册册不合适,也不是那块料。再者说,你舍弃亲子立侄子,如何向宗亲和百官交待?”
  李鸿道:“他明明也是我的……”
  “这话更是提也别提。”
  太后一脸的不赞成,“若是有朝一日册册的身世大白于天下,你让他如何自处?你又如何向他说起他的生母?”
  李鸿一怔。
  那个人,那道深埋在记忆里的影子,那个提也不敢提、想也不敢想的名字,压抑了太久,在这一刻,触底反弹。
  “母亲,我想她。”
  “我想她了……”
  “我也想阿镇了。”
  “母亲,我想他们了……”
  这位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一国之君,如儿时那般伏在养母膝头,无声哽咽。
  太后抚着他的头,泪流满面。
 
 
第26章 小傻子(一更)
  大皇子听说了李玺在大殿上求娶魏禹的事, 差点笑死,一心等着圣人重重罚他。
  没想到,等来的不是李玺受罚的消息, 而是一道自己被贬的圣旨。
  瑞王府众属官慌了神, “圣人要把王爷派去安西都护府, 换回寿安县主和杨长史?这、这分明就是……”
  就是贬黜啊,连就藩都算不上!
  大皇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父亲要遣我去安西都护府?公公,你是不是送错了, 这圣旨是给李玺那小子的吧?”
  内监嘴角一抽, 根本懒得跟他说话,扔下圣旨就走了——反正都被贬了,此生再无继位的可能,也就不用巴结了。
  大皇子哪里受过这般冷遇?顿时气个半死,出门的时候一头栽在门槛上,鼻血流了一袖子。
  就这么不管不顾地进了宫。
  李鸿根本不愿搭理他,冷着脸,低头批奏折。
  李玺有时候,确切说, 是常常来太极殿闹,但闹也不是真闹, 往往是一分闹,三分撒娇,六分无赖。
  大皇子是头一回闹,却是压抑了不知多久,真情实感的埋怨。
  “父亲是不是忘了,我才是您的亲儿子!可您是怎么对我的?明明给了我希望, 又亲手掐掉,让我成了全长安的笑柄!”
  “李玺再会拍马屁,那也是定王叔的儿子,不是您的。可是,从小到大,但凡我同他起了冲突,您有一次是向着我的吗?”
  “您对他日日‘小宝’‘小宝’地叫着,换成我就是冷冰冰的‘李玦’。在您心里,我就不是个宝宝吗?”
  李鸿都给气笑了。
  行啊,真行。
  枉他二十年来悉心教导,竟养出一个白眼狼!
  “滚。”
  “父亲——”
  “滚!”
  李鸿抓起手边的东西就要砸他。
  姜德安连忙拦住,“圣人莫不是忘了,这琉璃蛋可是福王亲手给您刻的。”
  对,这个不能扔。
  李鸿又去拿镇纸。
  姜德安又拦,“这也是福王送的,您去岁生辰之时。”
  对对,这个也不能扔。
  又换成笔洗。
  “这也是福王……”
  李鸿气闷:“你就直说,这间屋子里哪一样不是小宝送的?”
  姜德安讪讪一笑,“恐怕,也就这案上的折子了。”
  谁叫您总是喜欢把福王给的东西往跟前搬呢!
  “哦,对了,这方桌案也是去年秋日里福王让人打的,说是檀木清香,圣人批折子的时候可静心凝神,消除疲劳。”
  李鸿隔空点点大皇子,“你看看,你看看,你拿什么跟小宝比?你哪来的脸跟他比!”
  大皇子哑口无言。
  就这么失魂落魄地出了大殿,突然脚下踩空,狼狈地滚下台阶。
  殿前殿后站着好几个小太监,都瞧见了,却没一个上去扶。不为别的,只是嫌他性子差,万一好心好意上去扶再被当成出气筒,犯不上。
  若换成李玺,这群小子早上赶着去了。
  小福王心眼好又会体谅人,满皇宫的太监女官,谁不喜欢他?
  然而,看在大皇子眼里,就成了这些人势利眼。他恨得牙痒痒,大步走向长乐宫。
  太后娘娘,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窦淑妃先一步到了长乐宫,正装模作样地在太后跟前“尽孝”。
  太后多么明智的一个人,早就看透了他们母子无利不起早的性子,不等窦淑妃开口,就拿话把她堵了回去。
  “我知道,你们背后都议论我偏心,说我向着小宝,薄待老大和老二。”
  “你们也不想想,小宝还不会说话就来了长乐宫,一直长到十几岁。即便回了福王府,也是日日过来问安,变着法儿的给我找乐子。”
  “玦儿呢?你自己说说,长这么大,除非他父亲要求,他来过我这儿几次?”
  窦淑妃讪讪一笑:“玦儿自小功课紧,确实不像福王,有那么多空闲,就连妾那里也是不常去的。”
  太后哼笑:“你也知道他功课紧?那是圣人看重他。我不是他亲祖母,圣人却是他亲爹。你心里应该清楚,若说圣人偏向谁,反倒是玦儿。”
  “小宝是个调皮散漫的,又……又隔着一层,圣人对他没要求,苛责自然也少些。老二一心舞刀弄枪,同样疏于管教。”
  “只有玦儿,从他四岁开了蒙,圣人就把他带在身边,日日费心教导,用在他身上的心思比小宝老二两个加起来都多。”
  “你们可念过圣人一句好?”
  太后冷笑:“给你们好处的时候,你们拿得理所当然;一旦照顾不到,便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
  窦淑妃面红耳赤,却又无法反驳。
  太后压低声音:“就连玦儿同男子……圣人都未加苛责,反而想方设法为他遮掩,这还不够吗?”
  无论是太后,还是李鸿,私心里确实更加偏爱李玺。然而,在大事上他们从来不会糊涂,给足了大皇子和二皇子该得的。然而,某些人只看得到坏看不到好,不知足罢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