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何筝眯眯笑,坦坦荡荡,“我已经死过一次了,不怕第二次。”
杜富贵无法理解他们俩的逻辑,只觉得毛骨悚然,想要赶紧离开,慧珍被丈夫拉到门口后还不忘回头,咯咯直笑,笑另一个女人,那个十二年前用自己的首饰嫁妆当彩礼、问他们买杜夏当儿媳的女人,她的嫁妆没了,儿子也没了,
她的儿媳十二年后做了别人的新娘。
杜夏从白布后跌出时还能隔着门听到慧珍的笑。他身上的束缚被何筝解了一大半,还剩下最后一层胶衣,他脖颈上的皮质项圈是环,手腕脚踝处的松紧扣是环,穿透乳尖和性器的,也是环。
当真像个装扮整齐的新娘,戴着这一身玲琅首饰献身给何筝,那些环就是他的嫁妆,他和新郎官天作之合,洞房花烛夜的床上。
然后与爱情有关的一切都骤转极下,变得惊悚可怖。两人的上下关系也翻转,新娘甚至坐在了新郎的身上,双手卡住对方的咽喉,环绕住脖颈的十指收紧,像极了他们约定过的“安全词”,那个从未做出过的叫停手势。
于是何筝没有反抗。
黑长的乱发遮住了杜夏的脸,看不起他的眼神和面色。只能感知到他绝无仅有的狠绝,像何筝曾经执导过的那样掐紧,毫不卸劲,大拇指再往喉结上死死地摁下去,将轻如呜咽的呼救都扼灭在喉咙口。
他这次是真的想要夺走何筝的命。
至少有一瞬,他要何筝死。他有了恨。
在遇到何筝之前,他已经满足于拥有的一切,兢兢业业。是何筝偏偏要掺足他自甘庸常的人生,挥舞着肉体的欢愉和精神的思辨,将旧世界的秩序摧毁,土崩瓦解。
但何筝并没能建立起新家园。
尽管何筝不断应允他以新生,以欧洲,尚未抵达的远方;尽管何筝身体力行地证明,生而为人也可以割断与生俱来的身份,从此Vincent Ching只是作为工具的存在,真正活着的是何筝,何筝却把杜夏推回现实。
生命力的消散和湮灭吸聚成一张新的人皮。浑浊如母巢羊水的胶衣之下,杜夏竟仍然是杜夏,杜浪的哥哥,杜富贵的儿子。
杜夏松开了手,颓然倒在何筝的身边。剧烈的咳嗽声里,何筝涨红的面色不复往日的俊朗,痛哑着嗓子喃喃:“原来是这种感觉。”
杜夏双目黯淡,隔着胶衣碰了碰乳尖上的环,也自言自语:“当初是杜浪把我放走的。”
何筝的喉咙胀痛,他强忍住咳嗽,侧脸望向了无生气的杜夏。
“家里的钱全都枕在父母床头,他知道我没钱跑不远,就把那个红布袋偷了出来。”
也就是装有另一个女人嫁妆的布袋,后来成了给老杜家的彩礼。
杜夏说:“我就是一路跟人换那袋首饰,换捎我一段路。换光了,正好到蓉城来。”
杜夏眼角划过一道清泪,终于抬眼,与何筝对视。
何筝盯着杜夏的泪痕,说:“当哥哥又是这种感觉。”
杜夏闭上眼 认命了。
他不怪何筝,是他自己斩不断。
而Vincent Ching是程荣升众多私生子之一,有很多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Vincent Ching如果机缘巧合和其中一个有了某种羁绊,当了回哥哥,他也未必舍得离开。
“……这很难,我知道的。”
上次教杜夏掐自己的时候,何筝也是这么说的。这次换做杜夏唏嘘:“可你还是做到了啊。”
“不不不,我可没有杀了她。”何筝的笑容在凝重的氛围里很突兀,但绝不诡异。他再次强调,
“都跟你说过多少次,我母亲,嗯,她叫艾琳,还活的好好的。”
“那你——”杜夏的声音里这才有了哭腔。像是被骗了,他很是难受委屈,闹脾气地要将何筝的谎言彻底戳破,何筝却在这关头撩起了衣衫下摆,露出饱满的腹肌和结实的肌肉,增生的伤疤锦上添花,反倒成了神秘的勋章。
杜夏从鼻孔里“哼”了一声,想说美人计不管用,糊弄不了自己,他目不转睛盯着何筝漂亮的肌肉线条,喉结动了动,勉为其难地挪开,往上——
何筝笑眯眯的,一如他给自己的第一印象,无辜又纯良。
杜夏正要把这份真诚也归于美人计,有什么可能性在他心头炸裂,轰然迸发。
杜夏突然意识到,何筝要给自己看的,其实是那些疤。
以及那两根看不见的、早已摘除的浮肋。
“我出生时的体重,五斤二两八。”
这也是何筝早就告诉过杜夏的。
何筝的眼眸亮晶晶的,摸了摸那些愈合的伤口:“我都还给她了。”
第75章 第一次回归
依旧是八月,正午,热夏。
杜夏走在蓉城绿荫并不繁茂的小路上,恍恍惚惚地意识到,今天是八月十七日,下午一点,这里是城市化的乡村街道。
杜夏停下脚步,望着不远处那块写着“中国第一油画村”的大石头,在大太阳底下怔住。
连蝉鸟都午休歇息了,杜夏的耳边空无一音,静的发冷,冷的像块石头,那块刻字的石头,冰凉凉的开天辟地时就诞下的石头,久久伫立在大卫村前,到今日才吸取足够的天光,在热气下膨胀,蓬松,迷迷糊糊升到了远方。
远方有何筝的声音。他问何筝以后怎么办,何筝的手指做两条腿状,在他身体肌肤上游走,然后说,要不出去看看。
再远些,他像是回到七年前,遇见这个村庄的第一天。
那仅仅是次偶然的路过,却改变了他之后的人生。那时候的大卫村多热闹啊,整个村庄都蔓延着一种野蛮而旺盛的生命力,所有人都满怀憧憬,再小的房间里,只要有纸和笔,就不会失去对未来好日子的期许。
杜夏再一次走进。那块大石头后的主街道上没有人影,还营业的几家店铺全都掩着门防止冷气窜出,更多的店面是真的关了门,门外贴了张红纸,纸上印着黑字——旺铺招租。
大卫村是什么时候开始萧条的?
他在这里生活工作了那么多年,肯定能给出答案,但他太轻飘飘,从石头崩涨成了空气里的灰尘,虚无缥缈,无足轻重。
然后杜夏在村子主街道的一间店铺前站立,像尘埃在风中落定。
店铺开着门,一半墙壁,一半塑料透明软门帘,往里看全是大大小的画,油画,梵高的画,达芬奇的画,半成品的画未装裱的画,还是白布没有变成画的画。
杜夏总以为自己离开很久了,来的路上恍若隔世,他贴着门帘看那些画,却觉得自己从未离开过,一切都是最开始的模样。
杜夏不由自主,掀开门帘,走进。右侧收银台内坐着眯眼小憩的不是老四,也不是庄毅。那是个女人。梳着个松散低马尾、眉毛和唇色都很淡的女人听到动静后很快睁开眼,有些惺忪的双眸对上杜夏的,四目皆是错愕,都把对方的出现视为意料之外。
阿珍。
是阿珍。
杜夏干睁着眼,嘴唇动了一下,没能说出声,像是不敢相信,眼前的女人真的是阿珍。
何筝没有刻意瞒着杜夏,跟他说过庄毅兜兜转转还是没离开大卫村,是杜夏自己没想到,一起留在蓉城的还有阿珍。
“你……你不是……”杜夏支支吾吾地,到底还是没问出口。阿珍却像是心知肚明他想问的是什么,露齿一笑,丝毫不觉得尴尬道:“我离婚了。”
她更多的是轻松,极为舒坦道,老家那位再也没理由,找她和庄毅的不痛快了。
杜夏“噢”了一声,还是发怔。除了消息本身的重磅,更多是对眼前人的陌生。她的打扮和风格与过去的阿珍也相距甚远,阿珍永远是鲜艳的,精致的,身在蓉城,心里装着旧时代的百乐门,夜场舞女也是份正儿八经的工作,需要化全妆,从头发丝到高跟鞋尖都端着腔调,一丝不苟。阿珍很还在意头发,保养的比脸都精细,下半夜卸了妆,卷烫过的头发也始终用塑料长夹固定,时时刻刻保持一头乌亮焕发。
奈何小珍珠的去世对她打击过大,阿珍几乎一夜白头,从此对头发的执念更为固拗,杜夏不止一次地听庄毅吐槽,说阿珍的出租房里永远有各种牌子的染发剂的味道,两人最后一次分手,导火索也是阿珍在旅游期间都无法忽视那么几根没染到位的白头发,庄毅嫌去理发店贵,又不肯在旅店里给她搭把手。
杜夏当然不知道阿珍上回染发是什么时候,只见现在的阿珍脸润润的,眉毛弯弯的,唇色淡淡的,皆是不经意,衬得双眸更水灵,和随性的发型很搭。
当堆砌的靓丽被光阴洗去铅华,显山露水时间本身的故事。
阿珍素颜的样子衰老了几岁,又年轻了几岁,扯平了。她接下来的笑内敛了很多,说反正没什么人进来买画,她也懒得打扮。
生意惨淡绝不是什么好事,阿珍竟还能笑的出来,要不是杜夏面色无华,说不出的苍白憔悴,阿珍肯定又高兴到露齿。
“你过两天不是要出国了吗?听庄毅说,你要去国外待个一年半载,要忙不少手续,都没空来画室了。”
杜夏有种全世界都知道他要离开的茫然无措,没办法,他的世界太小,就这么几个人。这消息阿珍听庄毅说的,庄毅肯定又是听何筝说的,何筝都有空天天来店里上班,庄毅怎么就不生疑他的死活。
杜夏一时五味杂陈,本来就说不出话,这下更消沉。这样的杜夏也让阿珍感到陌生,两人是因为庄毅认识的,所以这些年来仅仅是认识,避嫌似地没有深交过。在阿珍的印象里,杜夏寡言又老实,吃苦又耐劳,有着生长在乡土田地上的韧劲,是那种女人们看一眼就不想和他谈恋爱、但又放心和他过日子的男人。谁知一晃眼,杜夏就变了,细软的乌发长到覆盖肩头,不刻意用手撩开,没一会儿就从耳后跟落下,遮住小半边脸颊。
杜夏的肤色一直是那种正常普通的淡麦黄,露在衣服外的肌肉线条一看就不是坐办公室的,杜夏如今易碎的像在没有窗的阁楼里关了十年八年,整个人不是苍白,而是空洞,并且消瘦,神志恍惚的像梵高在圣雷米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的自画像——阿珍午睡前刚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篇自媒体文章呢,标题叫《梵高一生40幅自画像,最后一幅看着看着就哭了》。
阿珍当然没看哭,也不记得具体文案,看完后反倒自我安慰,还好庄毅是个半吊子,再沮丧挫败,颓废一阵后照旧活蹦乱跳。艺术家不一样,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要献祭的。比如这个家喻户晓的梵高,刚出道的几幅画还挺五彩缤纷,充满生命力,他的生命力就是被画汲取殆尽的。
孕育生命的过程是残酷的,太残酷,极端情况下需要以命换命,所以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有那么多崇高的神话与美好的谎言莱掩盖真相。事实是,作品被注入的心力越旺盛,生而为人的皮囊就会越干瘪,直至死亡将最后一缕心魄都不放过。
哪像庄毅,吃好喝好,油光满面又发亮。这样的人是注定画不出杰作的,没有天赋,未必不是一种幸运。女人天生的直觉让阿珍更担心杜夏。
杜夏枯萎了,很明显的衰败了,尚未有第三个人知道杜夏浇灌的不是画,还是另一个生命。
杜夏伸手抚过最近的一幅画,问阿珍,最近怎么样?
阿珍不知道这么宽泛的问题要如何精准的回答,指了指天花板,说大家都在楼上。
杜夏很久没听到这个词了,干巴巴地重复:“大家?”
“是啊,”阿珍又笑,给杜夏鼓劲、期待他也早日支棱起来的笑。
“小何没跟你说吗,庄毅的直播搞得特别好,网上的订单爆了,发货都来不及。”
“怎么,你不信?诶呀,刚开始我也不相信,但就是有那么多人来看。人一多,一起哄,下单的就多。这不,上个星期直播间里的单都才刚发完,忙得连杨博春不干外卖,被他们叫回来继续当画工!”
第76章
杜夏随后跟在阿珍身后上楼。
这间画室全名叫“庄周梦夏”,店铺的营业执照在年初转移到杜夏名下,杜夏手记的账本还放在收银台下第二个抽屉里,除了与画室运营相关的开支和收入,连葱姜蒜几角几分这类琐碎都记得清清楚楚。
杜夏在这里生活工作七年的痕迹依旧崭新,毫无疑问的半个老板,推开二楼画室的木门后,又是他自己伫在门外,过了五六秒后又把门关上,在阿珍不解的注视下解释道,还是不打扰大家了。
杜夏在没有窗的稍显晦暗的狭窄楼道前久久停留,仿佛能透视到门内的场景:拉上窗帘的室内天花板上晾着画,各自工位上有半成品的画。画架边上,所有人都躺在草席铺成的水泥地面上午睡,姿势各异,不见外到胳膊搭到别人的肩后也懒得挪开。
值得一提的是,画室里的工位分布发生了变化。以前杜夏最认真,出货量最大,光线最好的位置一直是他的,现在画室里最正中心的画架是庄毅的,其他人都有挪到了庄毅两侧,呈翼状排开,那张大草席就摊在两翼之间,能将所有人容纳。
这所有人里不包括杜夏。他看到了,自己用顺手的画笔颜料被收纳在靠窗的墙角,房间里少了个工位后再重新排布,肉眼可见的宽敞了不少。
杜夏后知后觉地相信,画室的生意确实不差,不然,送了好几个月外卖的杨博春不会真的也躺在里面歇息,脖子上挂着的防止颜料弄脏衣服的围裙都忘了取;老四也不嫌硌得慌,裤兜里露出半个包装袋的槟榔是市面上最贵的品牌,睡着了都忍不住眯眼笑,只有庄毅卧躺,压着心脏呼噜声不停,其他人也不介意,并没有特意将制造噪音的人推醒。
杜夏关门时带起了一阵风,清凉又干爽。杜夏知道在自己视觉盲区的侧边墙角,有一台空调伫立,吹出的冷风够得劲,在室内午睡没必要脱衣服,不用像以前那样嫌热的光膀子,显得穿戴整齐的杜夏格格不入。
草席本来就是给所有人一起睡的,杜夏现在若是进去,躺下,大夏天都偏爱穿长袖的他终于可以和大家没什么两样,他却和阿珍一起下楼了,楼上的那台放画室的大功率空调他年年都计划要买,年年都没舍得买。
回到一楼店面后,杜夏在阿珍的指示下点开某个社交软件上的直播回放,每一个都点开看了两眼后,杜夏从背景变化里看出空调是庄毅在直播后的第八天买的。
杜夏搬了个没靠背的高凳坐在收银台边,手机放在桌上,一时不知该点开哪个观看,阿珍就从半个月前开始说起,那段直播的热度比所有回放加起来都高,在那之前,庄毅这个目前有五万多人关注的直播号仅仅是个私人账号,记录的内容无外乎是自以为是的男性魅力展示,配上时下热门的网络流行。
49/59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