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被反派的爱意糊了一脸[穿书]——炸牛奶

时间:2021-07-04 10:35:51  作者:炸牛奶
  “诸位爱卿以为,当派何人监军为妥?”惠仁帝将问题重新扔了回去。
  “臣以为,当从三位王爷中选一人为善。”
  这个时候,也只有素来头铁,从不站队的清流一派敢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开口。
  太傅说完,勤政殿安静了许久。
  “朕觉得太傅此法可行,诸位以为如何?”
  “臣等并无异议。”
  皇上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晓不能出言反驳。既然必定要派一个王爷去做监军,那便只能在人选上下功夫了。
  惠仁帝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以也没为难几位臣子。
  天已蒙蒙透亮。
  今日休沐,但军情从急。
  惠仁帝限众人一日内给他答复。
  贤王,端王,顺王。
  要从这三人中择一人,属实不是件易事。
  主要是监军这个位置,既不上战场杀敌,还要在军中指手画脚,是以极不招人待见。
  皇子上战场,多半是为了立功或是掌控军权。
  可惜这次的事,和这俩都沾不上边。
  宓葳蕤直觉事情并不如表面上看得这般简单。
  果不其然,隔天.朝会惠仁帝便命喻苏任监军,速速赶往边关。
  文武百官口径一致,就连贤王与端王也未表示疑义,喻苏平静地接下圣旨,对比贤王端王,颇有种孤立无援逆来顺受的感觉。
  宓葳蕤心知这其中必定有喻苏的手笔,但他实在猜不透喻苏此举目的为何。
  若说是为了陪他同去边关,这理由未免太过风花雪月,况且喻苏如果能调动得了大夏三十万大军,何必时至今日,还在与贤王和端王缠斗。
  怀着这样的疑惑,宓葳蕤在惠仁帝退朝后,隐晦地朝喻苏所在的位置看了一眼。对方似乎早就料到他会有这样的举动,视线相对,眼神中包含的沉静让宓葳蕤愈发肯定心中的猜测。
  少顷,两人不约而同地错开视线。
  一人转身随文武百官朝宫外走去,一人则思索着回到青云阁。
  无人察觉两人的这场眼神的交流。
  只有对监军一职尘埃落定后的喜悦。
  贤王一派与端王一派的人见事成,皆以为自己技高一筹,纷纷松了一口气。
  殊不知喻苏若是不想去,自有千百种方法让此事不成。
  福乐宫。
  德妃得知事定,脸上终于有了几分笑意。
  “珠翠,此事你立了大功。”
  “奴婢只是凑巧听到罢了。”珠翠真心实意地说道,“定是贤王殿下吉人天相,才会得上天庇佑。”
  “就是可惜了。”德妃摩挲着指套,“这么好的机会,路途中随便出点什么意外…”
  “娘娘何必心急,战场上刀剑无眼,机会岂不是更多。”珠翠在一旁低声安慰。
  “你说的对。”
  “咱们还是盼着顺王此去一路顺风得好。”
  德妃的笑容里带着算计。
  可到底是谁算计了谁,还犹未可知。
  另一边,宓葳蕤回到青云阁后没过多久,永华宫的太监便请他到勤政殿,说是皇上有请。
  行至勤政殿,宓葳蕤正遇上从殿内走出来的唐景昇。
  今日朝堂上,唐景昇可谓是惜字如金。
  是以此刻求见惠仁帝,绝不可能是为了请惠仁帝收回成命这种坏了脑子的事。
  宓葳蕤与唐景昇相互揖手,除却上回宓葳蕤在北辰宫公然“抢人”,两人还是头一回这么友好地互相交流。
  “既然皇上有事寻国师,老朽便先行一步了。”唐景昇客气得很,像是忘记了此前宓葳蕤给他的尴尬。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宓葳蕤今日也表现的十分和煦,“丞相慢走。”
  勤政殿内。
  惠仁帝站在窗边,等宓葳蕤出声行礼,才缓缓转过身。
  宓葳蕤没有错过惠仁帝神色间一闪而过的黯然与愧疚,低下头接着道:“皇上神机妙算,臣今日也有事与皇上相商,未料皇上先臣一步,着人来青云阁召臣觐见。”
  “哈哈,若论神机妙算,朕哪能与国师相较。”
  宓葳蕤不着痕迹地吹捧,不仅让惠仁帝心神舒畅,还扫去了惠仁帝心中那点不多的沉郁。
  “国师不如说说看,今日你寻朕所谓何事,看咱们君臣是不是如你所说得这般不谋而合。”惠仁帝说着,坐到案桌后。
  “臣今日来,是想请皇上允臣同顺王同行。”宓葳蕤再未拐弯抹角。
  “爱卿与朕想到一处去了。”惠仁帝频频点头,“边关生变,国师去玉怜山采药更是危机四伏,能早些出发也好。”
  “臣亦觉如此。”
  “朕此前派与你三十精兵,五名暗卫,再加上方才应允丞相的六十近卫。你和顺王一道,想必你二人一路应能无虞。”惠仁帝说着,莫名朝宓葳蕤问了一句,“国师可有觉得朕对顺王太过无情?”
  先有柔妃身死,后有监军之事。
  惠仁帝对喻苏的态度可谓显而易见。
  不过是有些感情却又心存利用,虽有所愧疚可到底敌不过那份自私。
  此时再问,不过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
  宓葳蕤心中哂笑,话音却是一转:“皇上何出此言,顺王虽为皇子,但于国事,仍为皇上臣子。”
  惠仁帝扶着额头,似在思索宓葳蕤的话。
  片刻后,才有些自言自语地说道:“国师所言有理。”
  “皇上不过一片慈父之心,臣见此,甚是感动。”宓葳蕤又补了一句。
  惠仁帝不知怎地,听了宓葳蕤的话,既感觉宽慰又有些坐立难安,用手掩住嘴干咳一声,以此来缓解自己的不自在,“朕确实忧心顺王安危,如此,便再加四十近卫吧。”
  “皇上仁慈,顺王若是知晓,定会感激涕零。”宓葳蕤夸起人来,当真会让人失了分寸。
  惠仁帝其实一开口便有点后悔了。
  宫中总共不过二百近卫,脑子一昏,陆陆续续给出去一半。
  如今再想收回,已是无法。
  作者有话要说:  修屏蔽词,有两个口口orz
 
 
第132章 
  临行前,  惠仁帝亲自为顺王践行,看着那一百近卫虽感肉疼,  但到底没有收回他的金口玉言。
  勉励过后,贤王与端王上前假惺惺地演了出兄弟情深。
  不过两人到底清楚分寸,知道适可而止,是以片刻后,在城外等待的宓葳蕤便看到了喻苏的身影。
  “顺王殿下。”
  “国师。”
  宓葳蕤与喻苏相互颔首。
  三十精兵与一百近卫已整装待发,这些人不见得都忠心耿耿,但至少去往边城的这一路,  便是包藏祸心,  也不会轻举妄动。
  “让国师久等。”喻苏道了句。
  “王爷客气了,  并未耽搁多少时辰。”宓葳蕤打马行至喻苏身侧,两人并肩而立,一时间气势慑人。
  此行于喻苏而言,便如蛟龙入海,  再无人可挡。
  若是惠仁帝或是贤王端王见此,不知会不会后悔前做出的决定。
  “如此,  那便出发吧。”
  话落,喻苏一马当。
  宓葳蕤抚了抚马鬃,  甩动缰绳紧随其后。
  官道边的垂柳随风摇摆,像是在挽留,  又像是在催促远行的人。
  许是与喻苏同行的缘故,  时隔几月再度出宫,宓葳蕤的心境与此前比却是全然不同。即便是在赶路,  也不觉疲累。
  喻苏心中也这般想。
  只是如今伽邑与大夏的军队皆在观望对峙,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弓已拉满箭在弦上,  战事一触即发。
  即便无需日夜兼程,两人也没什么旖旎心思。
  就这么快马加鞭十来日后,一行人终于顺利抵达边城阳池。
  虽说关外有大夏兵马虎视眈眈,但晋阳与苏南的援兵粮草已至,伽邑已有一战之力,阳池城内秩序井然,百姓的活并未受太大影响,显然是主帅治军有方。
  阳池,将军府内。
  秦越正与晋苏两地领兵的帅将商议战事,忽闻守城军来报,“主帅,京中派来的监军已入城。”
  “还有多久到将军府。”秦越询问。
  “不刻便至。”
  秦越神情不见紧绷,收起舆图,对张杨两位将军道:“你我三人不如同去相迎。”
  张杨二人心知此乃常理,遂点点头,但比之秦越的放松,两人却是如临大敌。
  须知以往京中任命的监军,有些不仅喜欢对军中之事指手画脚,而且战事毕论功行赏时,还会趁机抢功。遇上好的,损些军功,勉强能将人安安稳稳送走。若是碰上难缠的,便是供起来也不见得会讨好。
  以往派个京官来再怎么也是同僚。
  这次换成王爷,光是身份上就压他们一截。
  张杨二人越脑补越觉棘手,但愿这位只是来阳池混些军功,可别是个麻烦的,到时候打杀不得,平白乱了军中规矩。
  思索间,三人已走到府门前,正巧宓葳蕤和喻苏刚刚下马。
  “臣秦越拜见顺王殿下。”
  秦越之后,张杨二人也跟着行礼。
  “秦将军请起。”喻苏赶忙上前将人扶起,“秦将军镇守边关,劳苦功高,张将军杨将军自晋阳苏南驰援,守土卫疆,这一礼本王受之有愧。”
  “臣不敢。”
  张杨二人见喻苏躬身作揖,一时慌了手脚,连忙避开身子粗鲁地摆手。
  两人乃平民出身,平日里看到喻苏这种外表出众,身形文弱的人便头疼,更别说喻苏是以王爷的身份与他们回礼。
  秦越以手攥拳,掩住嘴闷笑一声,才解围道:“张兄杨兄,时值正午,你二人不如去用饭。”
  “我二人在此想必也是碍事,那便有劳行之了。”张将军好歹比杨将军这个锯嘴葫芦好,对秦越说完后又转向喻苏,“王爷,末将等行告退。”
  没有外人后,秦越的目光少了几分锐利。
  喻苏也笑着叫了声:“三哥。”
  “阿娆,一路劳累,不如入府休息。”秦越关心道。
  宓葳蕤从开始便一直从旁观察着,见秦越打算拉住喻苏的胳膊朝里走,终于忍不住开口道:“秦将军,久仰大名。”
  听到说话声,秦越猛然朝宓葳蕤看去。
  待与宓葳蕤视线相撞,出于防备的本能,他的身体骤然紧绷。
  即便秦越离京时,宓葳蕤还未入主青云阁,但面对这一头银发与藏着危险的灰蓝色眸子,秦越很快便确定了对方的身份。
  气场这样出众的人,便是以马匹遮掩了大半身形,他也不应该毫无所觉。
  莫非是自己近来过于忙碌疏于习武,致使自己少了几分警惕。
  秦越并不知晓,此事与他着实无关,而是宓葳蕤刻意收敛了气息,以免打扰到喻苏。
  “国师大人。”秦越上前行礼,“未料国师大人至此,方才失礼之处还望国师见谅。”
  “无妨。”
  “是我扰到秦将军与殿下叙话了。”
  喻苏听到宓葳蕤阴阳怪气的话,福至心灵,转过头悄悄扯了下他的衣袖。
  感受到袖口传来的力道,宓葳蕤心里熨帖了。
  秦越并未看到两人间的小动作,而是面露疑惑道:“不知国师大人来阳池所为何事?”
  “此行乃是奉皇命到玉怜山采药。”宓葳蕤解释道。
  “原来如此。”秦越听罢,眉头不觉骤起。
  如今边关不稳,玉怜山又是伽邑与大夏接壤之处,可想而知若是去采药会有多大的风险,但此乃皇命,他并无劝说的资格,只能到时多派几人跟着。
  “府外终究不是说话的地方,国师不若一道入府。”
  “正有此意。”宓葳蕤顺势道。
  秦越在前带路,边走边说:“此不知国师前来,是以并未准备住处,国师可用饭,我已吩咐了下人去打扫。”
  “不必麻烦,我与殿下同屋即可。”宓葳蕤语出惊人。
  喻苏张了下嘴,也不知该说什么。
  不说之前在宫中,单是从京城到阳池的这一路,两人在驿站就没少同住。何况现下又远离京城,且是在秦越面前,的确不必掩饰太多。
  于是,便默许了宓葳蕤的话。
  秦越停下脚步,一脸错愕地转过头,见喻苏并未出言反对,素来镇静的面容一时间险些龟裂。
  作者有话要说:  写完发现好正,正2k
 
 
第133章 
  三人间气氛古怪,  驻足原地面面相觑,来往的下人不敢打扰,  却难免有胆大的偷瞄一两眼。
  秦越虎目一扫,逾距的几人立马收起好奇心规矩了起来。
  “如此也好,南面朝阳的厢房只此一间,王爷与国师既无异议,我便让下人再准备一张软榻和一床衾被。”
  秦越不是笨人,凭两人的态度还有什么不明白,但该说圆的话还需说全。
  话音落,  三人走进屋内。
  “让三哥费心了。”宓葳蕤语气自然,  熟稔的模样活似他与秦越相识已久。
  喻苏早就见识过宓葳蕤反客为主的功夫,  听到后丝毫不觉意外。
  反观头一次有此遭遇的秦越,瞪着眼鼻翼翕动,挣扎半晌后,终是在宓葳蕤那张笑面中落败,  “……你,也罢。”
  说着又朝喻苏瞧了一眼。
  这回他可没错过宓葳蕤捏住喻苏左手的小动作。
  忆起过往,  秦越不禁嘴角抽动。
  喻苏幼时每回来秦家,除了亲授武艺的祖父,  任谁都别想近身一尺之内。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