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主公奉天子以令不臣(穿越重生)——何日不生尘

时间:2021-07-29 19:30:22  作者:何日不生尘
  “静!”吕承泽道,所有朝臣闭嘴,纷纷站好序列,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元修作为宰相照例站在群臣前方,吕承泽在他身侧武将列与他平齐,等待天子驾临。
  沈奕的銮驾从崇政殿侧方殿宇垂拱殿转出,很快到了崇政殿外,九十九级台阶之上。沈奕对左右道:“宣吕都虞上殿。”
  “宣吕都虞上殿——”侍从悠长的声音响起,传到阶下,吕承泽卸了武器,拾阶上殿。走到一半,吕承泽发现沈奕开始往下走,赶忙单膝跪下:“臣不敢受陛下降阶之礼。”
  沈奕笑了笑:“无妨。”说着继续往下走,他身边的一众亲卫也随着往下走,吕承泽心里骂娘,觉得虚伪得让人难以承受,跟这厮演戏真是太有损身心健康了。
  吕承泽深深一拜,赶忙起身快步上殿,到了沈奕跟前时再度要跪下,被沈奕给扶住了,吕承泽看看沈奕白净的手,心里顿时一阵恶寒。
  他不由得又想离得这么近,沈奕若是武艺不错的话,可以直接把他诛杀在这儿了,那就是接连杀两个权臣,双喜临门。不过以沈奕和他一众弱鸡亲卫的武艺,恐怕更需要担忧的是吕承泽会不会暗杀了沈奕。
  吕承泽被扶起后赶忙退后躬身施礼:“陛下,臣幸不辱命。”
  “好。”沈奕点头赞扬,随即对阶下群臣大声道:“吕爱卿早有匡君辅国之心,近两年来卧薪尝胆,麻痹雍贼,同时掌握了足够兵权,又得朕密诏,这才能在今日一举将其击杀。有此良臣,实乃朕之幸,天下之幸,万民之幸!”
  “万岁,万岁,万万岁。”阶下众臣的呼声响彻皇宫。
  沈奕站在高高的台阶之上,一扫之前的郁气,在晨光的照耀下,尚有一丝稚气的脸上充满了踌躇满志之色,一身黑色龙袍配合着修长身形散发出浑然天成的尊贵气质。他含笑望着阶下众臣,又转而看向他侧下方躬身侍立却依然掩不住浑身锋芒的武将,眼中闪着光芒,仿佛吕承泽真的是可信赖的忠臣,二人君臣相得,可以缔造千古佳话。
  
 
  ☆、安抚
 
 
  接下来,沈奕命令禁卫将陈雍枭首,准备悬挂于京城示众,现在严控进出皇宫人等,暂不走露风声,以免京城内陈雍的两万部众哗变。
  而吕承泽已于昨夜飞鸽下令他于京城外驻扎的人员悄悄返回京城,现在已经埋伏于城外,现在大事已成,吕承泽便遣部下快马密令城外的部众进城,以应对突发事宜。
  在调兵遣将毕后,沈奕便与众臣进入崇政殿内议事,今日的朝会并未耽误,主题是定下陈雍的罪名。罗列罪名就简单多了,群臣七嘴八舌,几乎要将陈雍前日上街踹翻一小贩摆的摊之事都定罪了。最后给陈雍定了十项大罪,判夷灭三族,家产充公。
  散朝后,众臣也不被允许离开,亲厚之臣随沈奕去垂拱殿议事,其他臣子则在崇政殿偏殿被禁卫监视。
  在吕承泽与李元修等人进垂拱殿没多久后,有侍从通传吕承泽麾下高晟与许文和求见。吕承泽立即知道自己的一万大军已经进城控制各处要道了,于是看向沈奕,微笑道:“陛下,许文和进士出身,曾累任苏州吴县县令、苏州府长史,后为两浙路制置使、杭州刺史秦公达麾下右军主簿,颇有才干。臣已将他充为臣部河北路驻东京留守军中军主簿,稍后有事不决,也可问他。高晟就随我出宫,安抚陈军部众。”
  沈奕点头笑道:“好,快请许先生。吕卿,接下来亦辛苦你和各位将军了。”说罢递给他一封圣旨。
  吕承泽抱拳道:“臣定不辱命。”
  吕承泽转身离开后,沈奕立刻与许文和及其他朝臣商讨接下来的善后事宜,并开始拟旨,写好后对禁卫说道:“立刻缉拿李弘、李明晖、成达,殿前斩首。余者……”
  禁卫神色一凛,立刻接旨飞身而去。
  吕承泽带着部下纵马奔出皇宫正殿广场,在外城高耸的宫墙间穿行时,忽然想起一事,于是停了下来。
  高晟问道:“将军,怎么了?”
  “吕都虞。”路过的禁军与朝臣也纷纷向吕承泽行礼或打招呼,吕承泽问禁卫道:“陈雍老贼的尸首何在?”
  “回都虞,陛下命我等将雍贼枭首,等候悬挂在街市上。”
  “好,把老贼的头给本将拿来,吾正要出宫,替你们找地方挂。”
  “……是。”禁卫军施了一礼,领命而去。
  高晟看着这一幕,恍然道:“将军可是要以此威慑陈军?将军英明!”
  “嗯,聪明,待会儿你拿着头。”
  于是不久后,吕承泽策马飞驰,和身后拿着滴血布袋的高晟与一众亲卫行在宫外的街道上。此时全城鼓声大作,行人被严令五鼓之内归家,街上的人已经所剩无几。在一片肃杀之气中,吕承泽等人到了陈雍大军所驻扎的营地。
  这个时候,众军士已经通过营外的混乱猜知有大事发生,吕承泽命人唤陈家军的将领,将军士都集合到校场上后,吕承泽站在高台上,掏出圣旨,朗声道:“陈家军部众接旨。”
  众人都以为是吕承泽有什么话要说,没想到会有圣旨,怔愣之后却也连忙跪下。
  吕承泽望着底下跪了黑压压的一地人的校场,展开圣旨,朗声道:
  “诏曰:
  元兴初年,朕初登位,然外戚临朝,官宦酿祸,朕身陷囹圄,遂令天下起兵勤王。
  大名府尹陈雍,奉诏入京,讨伐叛逆,累升检校太尉、三衙都指挥、京西节度使,何期不思报国,反行簒逆之事。挟持朕躬,残暴生灵,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幸有殿前司都虞侯、两河防御使吕承泽甘冒大险,匡扶社稷,于今日诛杀贼首陈雍。
  雍贼之乱,皆因上官,朕念先祖仁厚之德,祸不及军士,众军可整肃军容,听凭吕将军调遣。再三慎之,勿负朕意。钦此。”
  全军肃静,容纳万人的广场上竟无半点声音,片刻后,吕承泽道:“汝等还不接旨,难道想抗旨不遵不成?”
  仍无人响应,数息后终于有统制官难以置信道:“怎会如此?将军可是受人胁迫?”
  “笑话,谁能胁迫本将?吾昔年本以为雍贼是济世贤臣,怎奈雍贼玩弄政权,胁迫天子。吾屈事贼寇帐下久矣,秣马厉兵,只待今日。圣上恩旨,雍贼罪责只归咎于贼首、李弘、李明晖、成达数人,今日在场的所有兵士一概不论,皆无罪名!若有谁不放心,可回营收拾细软,离开京城,返回故乡。愿意留下来跟着本将的也尽可留下,本将必用之信之。”吕承泽运气大声道,声音传至校场的每一处,让心乱如麻的众人开始认真权衡起利弊。
  “雍贼已死,诸位可观之。”吕承泽说完了安抚的话,方才抖落手中布袋内之物,一颗鲜血淋漓的头颅滚下将台,前军皆是一阵惊呼。
  吕承泽锐利的目光扫视全场,等重新寂静下来后,方道:“众军还不接旨。”
  “末将领旨,吾皇万岁。”大军前方将领所站的地方,终于有参军将领跪下接旨。
  “末将领旨。”更多的将领纷纷跪下,随后他们身后的士兵也此起彼伏的跪下,最后所有的兵士跪伏于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校场中军士的呼喊响彻云霄,比皇宫内朝臣的呼喊有气势得多,吕承泽手持圣旨,目光中依然充满桀骜不驯的意味。
  成功安抚了将士,以后,京城就是他的天下了。
  等将士们起身后,吕承泽朗声说道:“现在想要离军归家的兵士,请和各自的长官登记除名,再收拾包裹回归故里,朝廷绝不阻拦!”
  吕承泽说罢便离开校场,任凭身后的喧嚣声大起。高晟跟随吕承泽出了校场,方才奏道:“主公,陛下遣使来问,想要将主公封为检校太尉、两河节度使、殿前司都指挥使,主公意下如何。”
  吕承泽抽了抽嘴角,刚死了一个太尉,又想封自己为太尉,真是岂有此理。“太尉不用,两河节度使、殿前司都指挥使可。”
  “是。”高晟施了礼,转身去和天子使臣对接去了。
  殿前司都指挥使,也称殿前司殿帅,以后他就从吕都虞变成吕殿帅了。升官发财的感觉不错,他前世怎么就没自己入主京城呢,看来那时还是不想噬主,而且自己喜欢自由,厌恶京城的勾心斗角。不过现在这般境况,也是不错的体验。
  于是即将成为吕殿帅的吕承泽手掌交握,活动了几下手指,志得意满,抬脚离开陈军营地。
  
 
  ☆、使臣
 
 
  许文和预料得不错,足有近万的陈军兵士回了老家,多是思乡心切和担忧吕承泽会秋后算账的人。剩下的一万多士兵,吕承泽便将他们打散,收归到麾下的各军中。
  吕承泽虽然没有应下检校太尉一职,但被封为检校少保、殿前司都指挥使、两河节度使,成为梁朝第一个不满三十便建节的武将。虽然现在天下大乱,各地刺史或将领都纷纷割据一方,他不能真的节制两河一带的所有兵马,但毕竟有天子亲封之名,又是节度使这种封疆大吏,名声非同一般。
  册封之后,事情繁多,吕承泽在整顿军马之余,还要每天忙着上朝议事、应付诸多官员的往来巴结、处理一些奇奇怪怪事无巨细的奏折,不由得头疼万分。好在他手下已经有一个能顶大事的文士了,陈雍一被诛杀,他就可以把许文和提到明面上,很多事情能直接丢给许文和。
  许文和进士出身,做过县令,也在州府任过职,有在地方任职的履历,因此也方便提拔到朝中任职,于是先做了五品吏部员外郎。虽然官职不大,但他身为吕承泽亲信,能参与的朝中事务很多,基本相当于吕承泽的话事人。
  在京城里的局势稳定后,怎么解决外面的勤王军也就成为重中之重。京城外聚拢着从各处来的十万大军,在得知陈雍已经被诛杀后对京城依然虎视眈眈,不肯离去。
  崇政殿内,百官聚集,沈奕坐在大殿高处的龙椅上,平静问道:“勤王军仍不肯退却,众位爱卿如何看?”
  “陛下,雍贼已被诛杀,勤王军却仍不肯离去,恐非怀救主之心,实有篡逆之意。此不得不防,应尽快想出万全之策。”李元修见无人出来,只好再出列首先发声。
  “陛下莫烦忧,吕少保之军兵勇将锐,有吕少保在,十万乌合之众又能如何,退敌根本不在话下。”又有臣子出列奏道,于是满殿此起彼伏的声音,都是吕少保可以当之。
  吕承泽听着众人的言论,并不出列,事不关己一般的闲闲站着。过了一会儿,他忍不住在杂乱的声音中回头看看身后的一众臣子,直角幞头险些甩到身后的武将张子远,张子远连忙躲开,引起的连锁反应搞得武将列一阵躁动,众人安静下来,七嘴八舌的声音停止。
  许文和站在文官队列后面,收到了吕承泽审视的眼光,整了整袍袖,不再憋着话了。
  “陛下,文和觉得,现在用退敌二字言之,还为时尚早。”许文和终于出列奏道。
  群臣眼观鼻鼻观心,皆开始思索,大家都知道许文和是吕承泽的人,他说的话恐怕也是吕承泽的意思。只是这句话是什么用意?
  “汴京易守难攻,十万大军围城的确根本不算什么,但大军在外,颇为扰民,众军离开原本守卫之地,也搞得原籍防卫空虚。但勤王军实为勤王而千里迢迢,跋涉而来,军甚劳苦,当予封赏。今日他们仍然未走,当有人出面游说,消除勤王军的疑虑。”许文和继续说道。
  “颇有道理。吕少保以为如何?”沈奕问道。
  “文和说的很对,昔时雍贼在时,以勤王军为敌寇,但于现今的我们而言,勤王军为盟友。勤王军也为除雍贼之乱而来,现在还不走,应是对京城局势尚有疑虑,不知道天子是否仍被要挟,与他们分说明白,他们便会退了。如果分说明白,他们仍然不退,便是怀反贼之心,到时再以兵事对峙。”吕承泽出列,说道。
  “命勤王军退兵的诏令前几日已经发出。接下来,还要如何分说?”沈奕问道。
  沈奕接的是吕承泽的话,无人敢回答,片刻后吕承泽又回头看看,许文和方才开口。
  “勤王军长途跋涉,又在京城外盘桓日久,粮草不济,已显疲态,如今雍贼被诛,更是人心不定。此时若有能言善辩之臣出使勤王军,晓以大义,陈述利弊,让他们退兵不是难事。”
  “好。何人可为朕分忧,出使勤王军?”
  满朝寂静,大部分人都不敢出京城,而且众人知道吕承泽的人已经想好了对策,一定会推荐合适的人出使。
  “臣愿做使节,携圣旨前往勤王军各部。”数息后,许文和拱手道。
  沈奕露出欣喜的表情,似乎在高兴有臣子为他分忧,说道:“准奏。此去,卿需小心。”
  “谢陛下,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散朝后,吕承泽一众人又和沈奕商议了圣旨的内容,对勤王军各将领的安抚封赏。出了垂拱殿,吕承泽拍了拍许文和的肩,语重心长道:“小心啊。”
  “主公放心,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我是天子使臣。”
  “就怕文和嘴利,把哪个将领气得拔剑斩之。”吕承泽忧愁状叹息道。
  “我带的是封赏诏书,不是讨贼檄文。”许文和道。
  “说到檄文——”吕承泽笑了,捏了捏手指。
  “文和还要回府准备出使事宜,先告辞了。”许文和立刻潇洒拱手,脚步飞快的走了,张子远一脸疑惑,说道:“檄文?”
  吕承泽但笑不语,不过张子远很快就解除了疑惑。这一天,京城里的一个传言甚嚣尘上,人人都在谈论当初勤王军的《为勤王师讨雍贼文》是许文和所写,而因为吕承泽是陈雍麾下大将,主要是吕承泽领兵在前线与勤王军对峙,于是随檄文一起晓谕天下的还有一篇《吕赋》,把陈雍和吕承泽都骂得狗血淋头。
  当初这篇赋文一度把吕承泽气得气血上涌,冲动出战,因而在与勤王军的对战中败走,这篇檄文也传播甚广,文士与平民都津津乐道。现在大众一知道当初骂了吕承泽的文士又到吕承泽手下任职了,于是这件事更加越传越烈,所有人都在期待吕承泽的反应。
  于是在吕承泽巡查皇宫期间,很快有官员奏了这件事,以观察吕承泽的反应。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