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臣不敢(古代架空)——二师叔

时间:2021-09-24 08:42:19  作者:二师叔
  不多时,皇帝到了,众人跪下来山呼万岁。
  皇帝坐下时看了项泽南一眼,项泽南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位置比二皇子靠后一点。
  “平身吧。”
  皇帝让项泽章梳理各个州的年终总结,把有特色的挑出来讲讲,项泽南在一旁心不在焉地听着,看起来没什么兴趣。
  诸位宰相都暗中观察皇帝的脸色和二位皇子的表现,各怀心思。
  二皇子捡了几个地方的情况说了,最后道:“今年廉州政绩突出,退还田地使农民劳有所获,匪患的问题随之解决;司马顾乔和长史魏吴双打开外地粮商进入渠道,拉低了廉州粮价,粮食问题也解决了;眼下正在与少府监商议矿场用工,初步计划按原来每人每月一两银子雇佣当地劳工,具体事宜还在讨论中。”
  说到廉州的事情,三皇子似乎才有了些兴趣,掀了掀眼皮看向二皇子。
  在场的各位都是人精,二皇子话中将官阶低于长史的司马说在前头,就是试探皇帝的意思。
  三皇子从廉州回来的事,诸位宰相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有的人并不知道全貌,但也听说了在廉州时三皇子与顾司马颇有交集。
  皇帝对顾乔的意见,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他对三皇子的亲疏。
  这是今天的重头戏,项泽章做了那么多铺垫,就为了这一句。他说完了廉州的事就住了嘴,等着看皇帝的反应。
  御书房一时安静得落针可闻。
  “廉州刺史,是派的谁去?”
  皇帝记得前任刺史黄正贤的事,新任刺史也是他钦点的,他却这么问一句,就是故意引起话题了。
  “回陛下,” 周冕上前一步答道,“新任廉州刺史张明,是原太原府少尹。”
  “嗯,” 皇帝听了又问:“廉州司马顾乔,诸位以为如何?”
  来了!
  二皇子道:“父皇,儿臣以为顾司马为官正直、体恤百姓、敢于革除陋习,是可用之才。”
  皇帝没什么表示,却道:“老三,你以为呢?”
  项泽南被点名,抬起头回答道:“儿臣觉得皇兄说的很有道理。”
  老三想划水,皇帝却不放过他,又问:“你在廉州视察水患,你认为顾乔为政如何?”
  “呃……” 老三露出为难的表情,“儿臣不懂为政,儿臣觉得…… 顾司马…… 长得很好看。”
  几位宰相听他这么说话都在暗自发笑,这位三皇子听说伤了脑袋,看他这样子不是真傻就是扮猪吃老虎。
  皇帝却哈哈大笑起来,“不错,朕对顾司马的评价也是脸好看。”
  二皇子脸色难看起来,他抛出这个话题就是为了让老三说出要留顾乔在京里的话,引起皇帝的不满,却让他这么糊弄过去了。
  顾乔因为敢于批评何方知的文章而在新一代文官中间很有声望,私底下很多年轻的官员都会收藏他的诗词文章,隐隐有意见领袖的势头。
  昊国开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选拔官员都是通过推举制,实行科举考试是最近十几年的事。以何方知为首的官僚家族打压通过科举入仕的新一代官员,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重要岗位几乎都是何家的党羽,新派官员敢怒不敢言,渐渐形成了何派和新派对立的局面。
  顾乔的身份特殊,他自己是何派宰相欧阳迟恭的爱徒,同时又能够旗帜鲜明地为新派官员说话,是新派官员们寻求突破的关键人物。
  这个道理在场的各位都心知肚明。
  皇帝想以臣制臣平衡朝中的势力,就需要把顾乔放在一个巧妙的位置上。他看了看何方知,又看了看欧阳迟恭,“欧阳侍郎,顾乔是你的学生,你怎么看?”
  “回陛下,微臣以为,顾乔资历尚浅,才有余而识不足,还需多加锤炼。”
  项泽南听了这话心里好笑,这老狐狸,说了等于没说。
  果然,皇帝对这个回答不怎么满意。
  何方知见时机差不多了,正要站出来说话,三皇子却抢先一步道:“父皇,儿臣以为,欧阳大人所言极是。顾乔资历不足,若是提拔重用怕是有失公允。不若任命他为左拾遗,与他现在的官阶平级,又可给他一个学习政务的机会。”
  何方知听了这话差点要气吐血!项泽南这就是睁眼说瞎话了,左拾遗官阶还不到六品!
  虽然官阶不高,但拾遗是天子近臣,可以每日参加常朝,甚至政事堂议事他都可以发言。不仅政 / 治身份重要,甚至在朝中的地位礼节上都不输高级官员,路遇宰相以下的朝廷大员都不需回避。
  何方知的本意是想把顾乔丢到一个边缘部门,既搞不出大动静又方便自己监管,谁知这三皇子出手就是狠招,看皇帝的样子,似乎对这个建议还很有兴趣。
  这个时候再反对已经来不及了,何方知瞪了欧阳迟恭一眼,这个废物刚才不说,反倒把机会给了三皇子!
  “嗯,” 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欣赏够了众人的表情才淡淡道,“老三说得不错,就这么办吧!”
  顾乔搬到欧阳府以后再也没有遇到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了,书局那边的人也不敢来宰相府催稿,没人打搅也没鬼打搅,十分惬意。
  唯一的缺点就是每日老师都要考教自己政事。
  自那天不欢而散以后,欧阳迟恭没有再说让他和三皇子拉拢关系的话。
  回京以后他最在意的事情就是查廉州金矿的事,他在家里找遍了都没有找到父亲留下来的图纸,他想去翻老师的书房又没有胆子。
  这天吃饭的时候他旁敲侧击地问了一下金矿的事,欧阳迟恭最近对他甚是和颜悦色,颇有耐心地跟他说了一些当年的事,然后告诉他:“工部勘测工作完成以后都会移交给户部,不过廉州金矿已经归少府监管了,所有文书档案也应一并移交少府监了,你父亲的遗物里没有关于金矿的东西。”
  顾乔点点头,“原来如此。”
  欧阳迟恭状似无意地问:“你为何又开始关心金矿的事?”
  “我之前在廉州的时候,听说很多人家的男丁去了金矿就再也见不到了,不知是不是发生了矿难,有些在意这件事。”
  “哎,” 欧阳迟恭叹气,“乔儿,你父亲的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当年矿道坍塌一事他确实负有一定责任。你父亲为人最是善良心软,不堪打击才…… 你不必对此类事情如此敏感,现在朝廷明令发生矿难不论大小都必须上报,少府监不敢隐瞒,你不要多想了。”
  顾乔听了这话并没有得到安慰,反而心里更堵了。
  就算父亲对矿难之事心有愧疚而选择自杀,哪个父亲又会专门挑儿子从书院回家的日子悬梁自尽呢?
  眼眶有些发酸,一时竟连饭也吃不下去了。
  欧阳志文拍拍他的肩膀,“你别老是东想西想的,既然回来了就好好跟我出去玩玩儿,过了十五你又要早出晚归了,我一个人好寂寞!”
  “过了十五?” 顾乔撇他一眼,“现在还没有消息呢,说不定过了十五我就回廉州了。”
  “我正要跟你说这个,” 欧阳迟恭道,“已经在拟旨了,过了十五你就正式上任。恭喜了,顾拾遗。”
  顾乔吃惊:“拾遗?!”
  他对于皇帝如何发配他做过很多设想,唯独没想到的就是拾遗。这不是明贬暗升吗?而且还升了一大截直接成了皇帝的近臣!
  “这……” 顾乔不敢置信,“何相那边…… 没意见?”
  “何相来不及有意见,” 欧阳迟恭笑道,“是三皇子提出的,陛下同意了。”
  欧阳志文见他爹喜形于色,脱口而出,“爹你不是跟何相关系好吗?这样他会不会不高兴啊?你现在站那边儿?”
  欧阳迟恭听了这话立即黑了脸,嘴比脑子快的蠢货!这不是当着顾乔的面揭穿自己两头站吗?
  顾乔把脸埋进碗里,拼命憋住笑,欧阳志文这个奇葩,总有一天会把他爹给气死。
  顾乔对于自己老师的立场不予评价,他公开得罪何方知的时候,老师虽然生气,但还是尽力替他善后了。
  欧阳迟恭这个人尽管心眼多得像漏筛,但对自己是真的好,加上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他并不介意老师这一点不太上台面的城府。
  只是他没想到三皇子会直接提议让他当拾遗,这就是公开把他顾乔划进三殿下的队伍了。
  既然那个人要与自己做君臣,那么廉州的一切,就当作从未发生过吧!
 
 
第29章 
  临近元宵节,二皇子的春晖殿里挂起了各色灯笼,远远望去一片流光溢彩,照着整个宫殿熠熠生辉。
  尤其是正殿的琉璃灯,精巧别致,五颜六色的光随着圆形灯球的转动而变换无穷,是世间罕见的珍品。
  西域上供了三盏琉璃灯,一盏不落的全挂在了春晖殿里,二殿下的荣宠可见一斑。
  不过,这宫中的主人似乎并不太开心。
  “老三欺人太甚!上一次他把顾乔给弄到父皇跟前就不说了,今日议事他又处处压我一头!父皇还向着他!” 项泽章气红了双眼,在母妃面前大发脾气。
  何贵妃挥挥手让伺候的宫女都出去,轻声劝慰道:“小声点,传到你父皇耳朵里,又要挨罚。”
  她是宫中唯一的贵妃,虽已年近四十,声音却还婉转温柔似少女,相貌身段也保养得看不出年纪,一张鹅蛋脸极具贵气。
  “罚就罚,我挨罚还挨得少了?” 项泽章十分憋屈,从小到大没有哪个兄弟在父皇面前能比得过他,这回却接连两次让老三占了上风,他从未受过这种委屈,“外祖都说了,老三要是拉拢文官,主动开口替顾乔要位置,父皇肯定会对他不满,你看现在像是不满的样子吗?”
  何贵妃浅浅一笑,唇边露出一个小巧的梨涡,“你父皇若是对谁心生不满,凭章儿你现在的功力,怕是还看不出来。”
  “母妃的意思是,父皇其实并不喜欢老三?”
  “我可没这么说,” 何贵妃把项泽章拉到身边坐下,“你要沉得住气,你父皇现在正是考验你的时候,沉不住气反而落了下风。”
  “嘁,老三沉得住气,从廉州回来之后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
  何贵妃蹙了蹙眉,“皇儿,母妃觉得你这件事办得不好。”
  “是办得不好,杜宇文那个废物,控制那么多劳工一点问题没有,这回老三一个人他竟给我出了这么大的岔子。” 项泽章想到这事儿就来气,“还是怪那个顾乔,要不然现在老三早就是我的掌中之物了。”
  “既然你已经把人抓了,就该斩草除根,现在他回来了,再不好找机会下手了。”
  “话是这么说,但兵权一日被上官家握在手里,我们项家的根基就一日不稳,也亏得父皇这么多年睡得着觉!要是我,早就把兵权收回来了!”
  何贵妃见儿子如此天真,不禁忧虑起来。
  皇帝这么多年没有立后,就是因为忌惮上官家。
  大昊国名正言顺的嫡子,还是项泽北和项泽南,她就是再受宠,皇帝也没有一点要立她为后的意思。
  当年太祖皇帝立国,上官家功不可没,至今仍是昊国的一品大将军,军中威信甚重。若是上官家要反,怕是真的能动摇国本,陛下怎么可能不防?
  何贵妃在宫中这么多年能屹立不倒就是摸透了皇帝的脾性,项泽南死里逃生,他必然要安抚上官家,但若说到立太子,心里肯定是偏向泽章的。不论项泽南那边做什么,他们只要抓住皇帝的心然后耐心等待就好,她的父亲和儿子都过于激进,她已经劝过很多次了。
  想到这里,她叹气道,“你们什么都不做,或许情况还会比今天好。”
  项泽章听不进去她这套理论,有些不耐烦道,“母妃你天天在宫里,什么都不懂!现在陛下处处向着他,我要是什么都不做就是一个死字。母妃每次都让我等,我等了这么多年,有结果吗?”
  何贵妃无言以对,她心里觉得皇帝会偏向二皇子,也是她作为女人的直觉,她无法说服项泽章也无法说服她的父亲。
  项泽章烦躁地站起来走了几步,还想再发一会儿牢骚,就有乾阳殿的内侍来传陛下往贵妃宫里去了。
  项泽章将母妃送到门口,看着她坐上轿撵,由宫人们抬着走进了皇宫的无边黑夜中。
  十五很快到了,在昊国,元宵节是比除夕跟更重要的日子。
  元宵这天的宫宴除了三品以上大员,其他的在京官员受邀都可以参加,这种上百人的大型宴会一年也就这么一次。
  很多人为了参加元宵晚宴提前几个月就开始活动了,送礼送钱就是为了今日能到皇宫里来跟皇帝一起吃顿饭。
  说是和皇帝吃饭,其实皇帝就是来坐一坐,露个脸,说几句话,前后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顾乔出门时就换上了一张公务脸,他不喜欢这种场合,但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为了生活总得做一点不喜欢的事。
  宴会还没开始,众人根据自己的官阶各自找地方坐下。
  顾乔的几个好友拉了他在靠后的一张桌子坐,他们年龄出生相仿,在书院时就是同窗。
  其中有一个叫张齐的,跟顾乔同届参加科举,现下在户部做事,拉了顾乔坐下,就亲亲热热地靠过去,“小乔儿,听说你马上要当左拾遗了,是不是真的?”
  他这话问出来,周围的人都立刻竖着耳朵听,顾乔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十分官方地回答:“以调任文书为准。”
  张齐一拳捶到他的肩上,“不够意思!罚酒罚酒!”
  另一个人道:“光罚酒怎么行?今天的酒都是陛下的,小乔儿要单独请我们吃饭,福寿楼!龙凤汤!”
  顾乔听到龙凤汤就想起小傻子杀那条蛇,不禁抬眼张望,正位中间的酒案旁一左一右放着两张小一点的矮几,就是皇子们的酒案了。陛下有三子,这种场合却只摆了两张桌子,看来大皇子就像传言中那样已经退出了朝政。
  不多久,场内安静下来,皇帝和二位皇子被宫人簇拥着步入大厅。
  顾乔一眼就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
  那张脸上有一种他不认识的神情,冷峻、肃穆、带着一种遥不可及的威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