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等会儿吃完火锅去吃猫山王榴莲蛋糕。”
最后也没吃成蛋糕,因为吃得太饱。我们索性在绕着校园走了两圈(学校太小,走两圈都不累的)然后我们回到学校,见情人坡上积了一层雪,有人在那堆雪人。我也想堆雪人,就拉着B过去。
我们滚了几个雪球,还在考虑做什么造型。我突然想到上个月的《快乐王子》,决定和B一起堆快乐王子和燕子。
做人很难,做雪人造型也好难。我砌出大致模样,就难以下手。B从地上拿起团雪球,按在粗糙雪人身上,“我来吧,你做燕子。”
虽然不清楚B技术怎么样,但肯定不会比我更差,我便放心地交给他,埋头捏小巧的燕子。等我左加一点,右减一些,终于做好一只敛着翅膀的雪燕子。
抬头一看,B也完工了。快乐王子的五官都被雕刻出来,不算细致,但已然神似。他的身上也划出黄金箔片的纹理,似柔软细腻的羽毛。
“太强了!”我赞叹道,绕着快乐王子走了一圈又一圈。
“你真的好厉害啊!”我疯狂夸赞B的巧手,拉着他的手左瞧右瞧。为了更精细地做雪人,我们俩老早把手套摘了,现在叠在一起的手都被冻得发红。我低下头亲吻他冰凉的指尖,抬头虔诚地说:“谢谢你,我的燕子。”
B圈住我的手,在我的额头上也落下一个如雪花般轻盈微凉的吻,“把燕子放上去吧。”
我小心谨慎地将雪做的粗糙燕子安在快乐王子的肩上。和精巧的快乐王子相比,雪燕子属实有些拉垮。但B看着这个组合的眼神很温柔,看来他不嫌弃,也和我一样喜欢。
我拿出手机在昏暗的夜色里给他们拍照,连拍好几张后,“我们也和他们拍张合照吧。”
B点点头。
我巡视四周,在情人坡边缘看见两个高高瘦瘦的人影。我跑过去一看,居然是E和F。因为期末考试,我们一直没机会见面。没想到今天雪夜正巧碰上了,他们也在散步聊天。我拉着他们到我和B做的雕像前。
还没走近,E已经露出夸张的表情:“kao,你们也太牛了吧!”他转过头故意问F:“我们这在美院吗?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还是我们学校有美术特长生吗?”
配合他演戏的F摇摇头,宠溺地笑着:“没有。你也想要雪人吗?”
“那就不必了,哼哼。”E傲娇地翘嘴,“欣赏他们的就好啦。”
他也和方才的我一样绕着雕塑走了几圈,最后指着快乐王子肩上的雪上说:“这只鸟···是鸟吗?”
他委婉地询问我,显然是怕猜错这堆印象主义色彩的小雪团到底是什么。
我捂脸点头,能猜出是只鸟已经很不容易。
E很快换上遇见可爱小狗狗的兴奋表情:“哦~这只小鸟也好可爱呀,还正好立在肩上。”
他凑到F面前,小声说(但我们都能听见哈):“等会儿你也给我们捏一个小动物吧。”
F自然答应了。
我和B站在快乐王子和比较难辨识的小燕子旁边,背景是雪地和一棵常青的松树。我们戴着一样的羊绒帽,身子贴得很近。雪地反射着清冷的光线,但我们脸上笑得甜蜜。
随后在往宿舍走的路上,我想起小时候看的《雪孩子》。那应该是我们这代人心中第一个意难平吧,雪孩子为了救好朋友小兔子,不顾身体的融化冲进着火的房子里。救出了小兔子,但自己也消失在阳光下。
我跟B提起这个故事,但他居然没有看过。呜呜呜······我和他讲了讲这个故事,“唉,我小时候看到这个故事就很伤心。我记得我小学第一次写作文写的就是雪景,白色的大地上有个洁白的雪人,鲜亮的胡萝卜是他的鼻子······”
我叹了口气,伸出戴着手套的左手,接住飘落的雪花。不过数秒,它就融在了黑色的皮质手套上。一切如梦幻泡影,如消逝的雪花。
B牵着我的手,“没关系,我们每年都可以堆雪人。我小时候学过点雕塑,你想要什么样的都可以。想要小雪人和小兔子还是小猫小狗,随你挑。”他的语气一如平常,似乎不觉得这是什么难以实现的目标。
“好。”我紧紧了相握的手,还有好多好多场初雪。
晚上刷朋友圈的时候,不出意外的被初雪刷屏。在众多雪景里,看到E发的一只雪做的小狐狸,粗大的尾巴高高翘起,眼睛还用暗色的树叶点缀,显出狐狸的狡黠,栩栩如生。
一百五十五楼(瞒骗者侯):狐狸和燕子都好可爱的!
一百五十六楼(死谏者诛):明天雪应该不化,还可以继续玩。
一百五十七楼(当海绵体遇上括约肌):双份狗粮,好快乐!再来点还没吃够!
第26章
12/16 23:30
WXID123456: 非常幸运在今年初雪的第二天去了故宫六百年纪念展,这次的主题是“丹宸永固”。“丹”和“宸”两个字搭配在一起已经很有韵味。为了这次展览我还在B站恶补了故宫知识。
“丹”是宫墙的颜色,“宸”为深邃的宫殿。大展分为三个部分:“宫城一体”,主要介绍明朝的紫禁城;“有容乃大”则侧重清代时期紫禁城的变迁,也是紫禁城最辉煌的时代,依照明代原址重建或修复一部分,建筑整体更加端庄华美;最后一个单元是“生生不息”,随着帝制的覆灭,紫禁城从私人宫殿变成现在我们花钱买票就能参观的公共景点。想想溥仪还得买票进自家的院子,实在令人唏嘘。
第三个单元里展出很多故宫修复的文件与建筑测绘。想到我高中有个学长正好学的是古建筑保护,去年暑假他还来故宫古建部实习,做了琉璃门的研究。感觉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都会羡慕吧。
他最近在丹阳,考察当地南朝陵墓石刻。分享了许多麒麟、天禄,形态各异。我最喜欢的是他在太原崇善寺拍的照片。那座寺庙年代久远,佛像金箔剥落,雕塑上积灰已久,也遮不住佛面的慈悲和装饰物的精致。可惜这座寺庙还在修复中,一两年内都不会对外开放。希望到时候能去看看吧。
说到古建筑,我高中的时候还短暂地考虑过要不要考建筑学。但查资料发现土建熬夜是常态,想想自己实在肝不动,便不了了之。而这个学长是一直很坚定的建筑学爱好者,选的还是更加冷门的古建筑保护。虽然他吐槽过当年自己到底是多么憨批,18岁只觉得越没钱越崇高,越熬夜越要上。现在极力劝退往土建这种传统工科挤的学弟学妹们。他也会无奈地慨叹:“学建筑救不了中国,救不了历史,甚至救不了建筑。”唉,其中的心酸泪,也只能从他偶尔透露的一些感慨中体会。
六百年展馆里人山人海,出了展馆倒要清净不少。红墙依旧,白雪遮青。墙上偶尔出现几只花色鲜明的猫,毛发蓬松,步伐大气,尽显帝都风貌。
我们带着纪录片的线索去看视频里说的养心殿。D她们宿舍用的名字就是“养心殿”,足以见养心殿的名声远扬。这里就独特的是正殿后檐,上面用的是不是常见的琉璃,而是明瓦。明瓦是用一种叫“海月”的贝壳做的,扁平透明、形圆而薄。室外自然光穿过花窗的明瓦,比不上现代的玻璃采光好,但别有一番斜阳黄昏感。
直到我们走得脚酸,才从东华门出故宫。遥望在宁静中矗立长久的角楼,记起在某部纪录片里,古建几代人修复角楼的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才能保持它屹立风雨百年而不倒。也许这也是那位学长的情怀吧。
这不是第一次来故宫,但是第一次牵着B的手漫步在记录匆匆岁月的紫禁城里。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历史。等到来年海棠花开时,再来看看这红墙黄瓦。
一百五十九楼(昵称不可用):好羡慕在帝都人呀。现在去不了故宫,错过这次大展又是一百年。
一百六十楼(HTWE):之前去故宫看见一只大橘猫(橘猫必大)正要抓小鸟,保安小哥立刻赶过来,宠溺又责备地说:“不是刚刚把你喂饱吗?咱不能杀生不杀生。”好甜好甜呀。故宫的流浪猫真的气度不凡诶,总是气定神闲、悠哉悠哉。他们过得好快乐呀,呜呜呜,社畜不定期想变成只猫咪。
12/26 23:30
WXID123456: 最近好快乐呀!寒假和B一起在一家外企实习,不过我们两个不在同一个team里。他除了做些杂货外还要搞搞编程之类的。我的话,永远的Excel······
外企的氛围还是蛮轻松的,每天早上我们实习生比正式工来得早。公司离我们学校不远,没有直达地铁,但公交超级方便,三十分钟就能到,早高峰也不算太拥堵。中午的话,我和B会在公司食堂简单吃一些,晚上六点钟准时下班。晚上时间多,可以好好吃一顿。
公司在望京,走过一条街就有个购物广场,非常方便。夜灯闪亮,冬天的夜晚也不那么寒冷。推荐这里的一家湖南米粉,米粉爽口,牛肉片香辣好吃。他家自己酸的泡豇豆,酸脆开胃,让人忍不住吃好多。口味有点重,吃完的话会口渴。但搭配的牛奶鸡蛋醪糟,奶味超足,口感丝滑,能够解腻。
夜里购物广场的人不多,我和B吃完饭会在清冷的街道散步。不知道今年冬天温度是不是没那么低,和B走在一起也不怕寒风。我们在走去公交车站的路上找找有没有共享电动车。各个区都有或黄或绿或蓝的共享单车,但黑黄配的共享电动车是朝阳区独有。
如果能找到电量充足的电动车,我们就不会再坐公交车,而是共骑小电驴。我们给它取了个好玩的名字,叫“嘟嘟车”,灵感来源于泰国的出租车的昵称。
我初中有段时间骑电动车上下学,但已经很久没有骑过。于是让B坐前面,我坐后座。B有的时候忘记带手套,我会把自己的手套给他。而我的手塞进他的上衣口袋,紧紧环抱住他。
“出发!嘟嘟嘟·····”我翘起一只脚,脸贴到B的背上,开启二十多分钟的旅程。
这个点很多社畜还没下班,马路上车少,人行道上有零零散散的人群。风很大,虽然戴着帽子,但风刮在脸上还有点辣。
我在风中问B:“你冷不冷呀?”
B的声音在风里有些飘忽:“有口罩和帽子,不冷。”
我在他口袋里的手伸展开,从衣服里护着他的腰。脸也拱在他的外套里。
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我看见路边有两个走在一起,都穿着黑色羽绒服的男生。其中一个走在狭窄的绿化边边上,摇摇晃晃。另一个男生跟在他旁边。两个人聊着天,偶尔发出笑声。站在高处的男生一个没注意,左脚踏空,身子歪过去。正常走路的男生眼疾手快地接住他,将他抱在怀里。
我蹭了蹭B的衣服,搂得他更紧些。
过了一处上坡,我看见旁边有个学校,校门外有不少家长在等孩子。我抬头一看,门上红彤彤的几个字,“这是人大附中啊,原来离我们学校这么近。”
B没回头,答道:“嗯,朝阳校区,主校区在人大旁边。”
“这就是网上说的学区房卖了能建一座航母的人大附中学区房吗?”我想到之前看过的段子,调侃着。
“差不多吧。”
“那你高中在哪读的呀?”我捏了捏他的肚子,透过羽绒服摸到柔软的毛衣。
“在我爸妈教书的中学,不是多知名的学校。”他微微侧头瞥了一眼,“至少比不上全国闻名的这所。”
“我有点想去看看你的高中诶。”我用下巴点了点他的背。
他沉默片刻,答应了:“好,但这段时间不太方便。疫情防控,管得严。寒假过后带你去看。”
“好哦!”我开心地说,期待来年去瞧瞧B的高中。总觉得高中三年虽然在整条人生长河里只是短短几年,但意义深远,历久弥新。想去看看他曾经在那成长的校园。
“以后如果你来我家这边,我也带你去我的高中。”我想起高中的教学楼,白砖黛瓦,文雅清丽。以前的那段记忆里总是有A,跑道上的汗水、操场上翻滚的足球、实验室里的试管、走廊里的嬉笑······太多,现在变成一片片轻薄的PPT,在脑海里飘呀飘。
我可以带着B一步步走过从我家到学校的那条路。路上有家医院,医院靠马路的一侧墙上爬满蔷薇花。每年暮春,一墙烂漫绚丽。离学校最近的一个十字路口,有一家装修精致的日料店,门外有一排排修竹,幽静雅致。他家寿喜锅也好吃,吃到最后也不会觉得过甜。我可以拉着他的手,去看我高一高二高三的教室,说一些还记得的趣事,比如某个老师的口头禅,哪个同学军训前去打球不小心断了腿,直接不用军训·····
记忆丝丝缕缕,有不少能和B分享,一起踏进时光恍惚间,留下新的念想。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落实呢?这个寒假好像有点太早了,下个暑假不错。可惜还不方便和爸妈出柜,就算B来我家也只能当好朋友和舍友对待。
没关系,总有机会。现在想的是等我工作几年,经济上不再依靠爸妈,存些底气和他们透露一点。如果他们实在不接受,那我继续在帝都待着。待以时间,总能等到他们接受的一天。唉,任重道远。
我们停在南门的一个十字路口,路边还有两个卖烤冷面的摊子。B转头问我:“你打算留在帝都吗?”
也不知是不是心有灵犀,我正好在想留帝都的事情。
“想呀。”我抬头望着他,“我现在专业排名还不错,只要下学期别太拉垮,大四应该能拿到推免资格。可以本校或者外校,到时候再考虑。”
“研一上课,研二实习。到哪上班倒也没想好,但在帝都肯定能找到工作。研究生毕业的话,拿到户口的几率也更大。如果去国企的话,那更容易拿户口。”
绿灯亮,B启动嘟嘟车向前,暂时停了话题。
进了学校,我们走在柏油路上。校园里只有稀稀疏疏的几个人。B拉着我的手,我们走在高挺的白杨树下,树影婆娑。
“我不需要拿户口,想大四毕业直接工作。早点挣钱。”他对我笑了一下,“之后几个学期课不多,我都可以去实习,就是会累一点。”他捏了捏我的手。
16/26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