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赝君(古代架空)——麦客

时间:2021-11-17 15:28:29  作者:麦客
  信州得了口信,早已等着,撑着把伞站台级下,接了梁珩赶忙进殿。沈育与车夫紧随其后,到得养室殿,俱淋了个里外湿透。
  养室殿四角亮着灯树,真乃个火树银花,照彻通明,便是凭此夜夜营造陛下仍在殿中的假象。实则却是空荡荡的,连个侍奉的黄门也没有,只信州一个捧了干净衣裳给梁珩更换。
  沈育早有心理准备,自己将外衣除了,到廊外拧干,回来一看,车夫正木着脸冷冷等着。
  “你等什么呢?”沈育问。
  车夫不是别人,正是一路说话不超过五句的王简之。入了望都城,惊沙部一百余众如泥沙入海,顷刻消失不见,只留下一个赶车的将军。
  王简之低头,脚边聚了一滩水。
  “别等了,”沈育道,“王宫待遇很差,你也看到了,陛下身边都只有一个随侍。”
  梁珩换了衣服,朝王简之报以一笑。此人头顶肉眼可见聚了一团黑气。
  “王将军一会儿跟我走吧,我家中尚可张罗。”沈育提议。
  信州拉了梁珩,冲他咿咿呀呀比划什么,王简之目光一凝,落在信州残缺的半只手掌上。
  沈育看在眼里,心道,这下可好,说不得又在心中给梁珩扣上一顶暴虐恣肆的高冠。俨然已忘了自己曾经也有过怀疑。
  独力苦撑半月有余,信州面颊都凹陷不少,多少憔悴了,见梁珩平安归来,乃振作精神,可惜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梁珩看他比划一面啊啊、哦哦,实则什么也没看明白。
  信州挣扎片刻,放弃了,无奈苦笑。
  殿外通传,有朝臣求见。
  听声音,似乎是守夜的黄门思吉,不知信州使了个什么法子把他支开,将梁珩神不知鬼不觉接了回来。
  数人都屏息静声,一时不知是否是仇致远等,消息怎么走漏得这样快?
 
 
第78章 送东风
  殿中四人,只有王简之不应该出现在这里,若是被仇致远遇个正着,真是八张嘴也说不清。
  “我带他从侧室翻走。”沈育道。
  王简之面带轻视,显然不明白一国之君有什么可避讳的。不知道梁璜究竟告诉了他多少。
  梁珩还没回答,外面又传:“丞相求见。”
  此言一出,梁珩松了口气,道:“不必躲了。”
  沈育欲言又止,立门微启,风雨涌进来,段博腴一身雨披,褪了兜帽,第一眼便看见了王简之。
  “王将军。”
  “丞相大人。”王简之对段博腴倒是很客气。
  信州接了段博腴的雨披,引君臣到文褥席间,又去外廊招呼奉茶。梁珩道:“舅舅,你识得惊沙部的主将?”
  段博腴笑道:“陛下忘了?先帝大寿,王将军曾作为川南军的使臣,前来献礼。”
  王简之道:“有幸与丞相同席吃酒,颇得了一番指点。”
  “指点不敢当,”段博腴道,“王将军与陛下一道回宫,想必,是与川南军达成共识的结果罢?”
  沈育抱着二协剑,倚靠钻金柱,探究地看向段博腴。他的官职只当天子近卫,铜印黑绶,不能与金印紫绶的丞相同席,一旦站得远了,梁珩与段相说起话了便浑然忘我。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舅舅,”梁珩毫无保留地道,“我在川南王府的事,谁也没说,舅舅的奏表却是到得及时,解了燃眉之急。”
  段博腴笑起来,又转向王简之:“梁王怎么说?”
  王简之依旧言简意赅:“没怎么说,着末将保卫天子安危。”
  梁珩看他一眼,有些意外,没料到梁璜的指示是这样,就没想过若是天子度量狭隘,天天看王简之一张臭脸,先把自己气死了?
  “陛下做得好,”段博腴道,“既与北国订盟,又与梁王协商部署。有川南五万精兵相助,解除三宦权势,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众人皆是一凛。
  丞相浸淫官道数十载,朝堂之事,下至选用考课,上至总领朝议、封驳诏令,无一不在掌握,三宦用事以来水流的变化,可说除了皇帝本人,就是这位人臣之极,最谙其中勾当。
  昔时先帝身子骨弱,手腕无力,这位丞相便称病不朝,退一步海阔天空,全任由仇、童、牛去翻腾。现下皇帝年轻意气,出手即是雷霆一击,段博腴便又回来了,予以鼎力相助。
  “陛下要什么,臣就给什么,”段博腴道,“臣猜想,陛下眼下最要紧的,是出师无名。郎中三将结党营私,是人尽皆知,可无真凭铁证,断然也定不了确凿之罪。”
  梁珩:“舅舅知道什么?”
  段博腴微微一笑:“譬如朝堂百官,俸禄从臣案前长史手中走账,牛仕达与童方年年作假领双倍有余,长史账上可都记得一清二楚。”
  “……”
  沈育扶额。
  梁珩道:“不……这……”
  朝官每年按规制领取俸禄,三宦身居南军头领,领的钱也不少,居然作假多拿多得,的确是他们干得出来的事。
  重要的却不是这个,重要的是,童方与牛仕达必然事先要收买丞相长史,而这位长史拿了钱不做事,表面曲意逢迎,背地里全向丞相告密,连证据都保存起来。
  再看丞相一脸微笑的和蔼模样,两人同时心道,老狐狸……
  从养室殿中出来,外间值夜的是阁卫,却不见段延陵的影子。
  段博腴道:“延陵在家养伤,臣还要代他向陛下告个假。”
  梁珩这才想起,段延陵为他肚子给人破了一剑,近些日子忙起来,真是将他抛之脑后。
  “无妨,”梁珩面对段延陵他爹,不免有些愧疚,“表哥好些了罢?”
  “劳陛下牵挂,”段博腴道,“气血补回来,依旧为陛下值殿。”
  出了承明门,丞相车驾起行,回南闾里去。沈育与王简之仍是先前驶进宫来那辆车,只是这次谁也不愿做车夫。
  “你的待遇,太差了,”王简之说,“右都侯,车夫都没有。”
  “你等着。”沈育回养室殿,抓了个阁卫来。
  那小阁卫誓死不从:“我是侍卫!不是车夫!我要告段左都!”
  “从现在起你就是台卫的人了,告谁也没用。”沈育冷酷地宣布。
  阁卫擦干眼泪,愤然牵起缰绳,屈服于权威之下。
  北闾里沈家。
  沈育已许久不曾回来。是夜风雨如注,雷电交加,满城树叶飘零,道路泥泞,料想沈家也好不到哪儿去,更兼漆黑无灯,了无人气。想想便觉光景凄凉。
  王简之见了只怕又要说风凉话。
  马车进了巷口,二人下得车来,沈育拍拍那阁卫——现在已是台卫了——“后天到台卫处点卯去。”
  那小子挂着两行叛变投敌的泪,自回去不提。
  沈育摸了铜钥匙,正要卸锁,院门却是开启的。轻轻一推,隔着雨幕,堂屋亮起昏黄的烛光。
  “进贼了?”王简之伸手进怀,摸出一支箭哨,“等我叫人。”先时带进城的一百惊沙部众,全散入各家正店驿站待命。
  堂屋门开,一人迎风撑起伞。
  沈育按下王简之的手。
  那人顶着风,头上一把伞,胳肢窝里还夹着一把,被雨扑湿满面,看起来像哭,却又笑着:“育哥儿,我……”
  沈育一把抱住宋均。
  雷雨声中,迎来今夜最亮的一道光。
  窗扇早关严实,屋里整洁而安静,宋均忙前忙后,给他们热水泡澡,拿来干净衣物,又将被二人泥靴子踩脏的地擦洗一新。等沈育与王简之换了衣服出来,炉上已煨好姜汤,盆架上搭了擦头发的布巾。
  王简之道:“这是你管家?”
  沈育道:“这是我师哥!”
  “育哥儿,还有这位……先喝姜汤,暖暖身子,省得雨天寒气入体。”宋均分给二人两只碗。
  沈育一摸席上懒架的凭肘,是半点灰尘都不见,当真家中上上下下都给宋均料理得妥帖。
  “均哥,你几时来的?”
  宋均道:“不早,也就昨日。”
  一天……一天之内比得上沈育与邓飏合力洒扫数日之功,难怪当初沈母要请宋均跟着丈夫儿子同来王城。从前同砚们揶揄宋均像个老妈子,如今沈门仅余的两个学生相对而坐,俱是沉默。
  “我……”宋均一开口,险些给沈育跪下,“小师弟,我对不起先生和师母,对不起大家……”
  王简之一见是这情形,端着汤远远到外屋去。
  沈育拉住他:“你跪我也没用。”
  宋均瘫坐捂脸,从头到脚没有一口气是顺的,痛苦地说:“朝廷颁诏的使臣一到署衙,我就预感不妙。人到了生死关头,才知道真正放在心上的是什么。我家里还有双亲年老力衰,无论如何舍弃不下,本想着接了父母去亲戚家避难,我再回汝阳……已经是回天乏术……”
  较之前几年,宋均也变了,他将房屋收拾得一丝不苟,却无心打理自己,颌冒青茬,脸色蜡黄,与从前那个清俊秀才比起,反倒像个为生活所折磨的苦力人,无怪乎王简之将他认成管事。
  当年,最初下狱的只有沈矜一门一府,是学塾的生徒为营救老师,四处奔走,更有晏然写下“明达上听书”,有志之士纷纷署名请愿,结果成了地府的点名册,落到单官手里,挨个斩决。
  书上有名者,黄泉之下,亦可落得个持身中正、问心无愧。而沈育甚至没来得及写下自己的名字。
  宋均从案几屉中捧出一卷书简,解了编绳展开,长长一卷。
  “你来信向董老求品藻册新卷,恰时我在汝阳,便跑一趟腿,抄了给你送来。现如今,有什么能帮忙的,尽管吩咐于我,在所不辞。”
  沈育将布巾递给他,宋均接过,抹了把脸。
  忽而又道:“你在广济寺为先生师母供了莲灯?”
  沈育道:“你去过了么?”
  宋均点头:“遇上和尚们撤灯,续了一年香油钱。”
  师兄弟相顾冁然,千言万语全在这苦笑之中。
  “先睡吧,”宋均道,“太晚了。”
  章仪宫。
  信州为梁珩放下床帐,待要离去,梁珩道:“大雨天,别在外廊值夜,早些去歇着。”
  信州回头,有些不解。
  “怕什么,”梁珩道,“阁卫守着呢,况且这么晚了,还有人要过来不成?今晚定能安稳。”
  信州默然,兀自取了熏炉点上安神香,俨然要守夜的模样。
  “我一人也睡得着,很久没有噩梦了。”
  梁珩见劝他不动,打了个哈欠,转脸睡去,信州独自做着没人需要的事。
  当夜无话。
  殿前轮值换班在两天后,沈育入宫来,梁珩“久病初愈”,在天禄阁露脸,笑眯眯的不见太多愁色。
  “仇致远没找你麻烦?”
  “当然找了,”梁珩挑眉道,“他来的时候,丞相也来了,呈报各地涝情,人命关天刻不容缓。仇致远能有什么办法,表面功夫不做了么?只好退走,一退就再没来过。”
  段博腴使得一式好推手。
  梁珩又道:“你来的正好,待会儿丞相要带我去个地方,我猜,多半和三宦有关。你也一起去瞧瞧。王简之呢?他说要护驾,却从来不见人影。”
  梁柱后露出半张脸:“在这。”
  梁珩:“……好。”Y。U。X。I。
  沈育道:“有一样东西,带给你。”
  他将品藻册交给梁珩。国朝选士,以乡论秀士,升诸司徒,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诸学,司马则论学士之贤者,告于陛下,然后因其材而用之。
  董贤的品藻册便是乡论秀士的著作,有了这一册,梁珩就能亲手提拔人才,正如先帝当年培养段博腴。
  “太好了!”梁珩大喜过望,拉过沈育亲了一口。
  王简之幽幽投来视线:天子内闱权色交易,果然肮脏!
  “宋均送来的。”沈育道。
  “啊,”梁珩想起来,“你师哥?该叫他一道入宫。”
  “已走了,”沈育淡然道,“有事在身。”
  信州领了丞相进阁,段博腴年近半百,每日却精神抖擞,气度沉雅,说不得去了解绫馆,要比他儿子更受女人欢迎。
  段博腴所说的地方,就在章仪宫外西郊,站在宫城头就能望见,当下要动身。
  “沈右都也跟着去?”
  “去啊,”梁珩道,“还有王简之,怎么人又不见了?”
  重檐上蝙蝠似地倒挂一人:“在这。”
  梁珩:“……好。”
 
 
第79章 蓬莱苑
  章仪宫有三大殿六林苑二池台,历代都有修缮扩建,到了梁玹父子二人手中,才闲置下来,梁玹是病秧子有心无力,梁珩则是对宫廷楼台兴致全无,是以也并不晓得蓬莱苑是个什么所在。
  如段博腴介绍,蓬莱苑并不在章仪宫内,乃是城郊新建的宫苑,最初是作为离宫修建,迟迟数年未能竣工。
  “那么是从哪一代开始的呢?”梁珩问。
  段博腴回答:“是从先帝敕令督造开始的。”
  梁珩非常意外。
  他爹,一辈子活在怨怼与仇恨之中,画地为牢在凤阙台了此残生,想不到也曾有过大兴土木修建离宫的风雅事迹。
  一行人登上复道,跨越半座宫城,来到西面墙垣的角楼。宫城西墙与城墙相连,外筑马面,凸出十步距离,可以下视护城壕、远眺西郊原野。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