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只是你大兄头几年剿匪,与士兵同吃同卧,身先士卒。他虽然在文人之中声望不显,却得了寒门士官的支持拥戴。而圣上迟迟不立太子,自然也会有人起了想法。”严蓁笑道,“我知他与你关系素来不错,你与你大兄多接触接触也是好的。只是不要牵扯太多。”
萧鸾便点点头,心中也是盘算了起来。如今寒门名声大盛,风头无两,自然也就不如当初那般团结了。萧鸾忽然想起一事,又道:“我听闻父皇透出想要立太子的心思了。”
严蓁却笑道:“他这是透个风声出来,你看谢准这不就揣摩圣意,搞出这么一出来了么?圣上曾重用寒门武将,就如重用如今寒门士子一般。这些人身后没有根基,就只能依靠圣上,最是忠诚不过。而如今天下四定,世家蛰伏,自然要以文治国。只是具体是个什么意图,却要看那谢准能说出什么章程来了。”
萧鸾外出游历,看到旁国正是兴盛时,而自己的父皇却在这时起了重文抑武的想法。萧鸾越想越是心惊,只是她人微言轻,这时出头,却对己不利。
“你与你大兄交好,却还未到一损俱损的时候。而你大兄始终是你父皇的儿子,且放心好了。这个天下,始终是你父皇的天下,这天下人的荣损、屁股下的位置,也都由你父皇说了算。只要他牢牢地握住权力的这根缰绳,谁说什么,做什么,不过都是他掌中的小丑而已。”
这些话,萧鸾年幼时,严蓁并不会对她说。而今她听来,心中难免升起对权力的敬畏,只是这份敬畏之中又夹着几分向往,若有一日,她也能有这般的权力,是否就能得到她想要得到的一切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严蓁是真·人生导师啊
昨天的丧让大家安慰了我,我还是挺不好意思的……碎碎念的写了这么多章,谢谢大家能坚持的看到这里。其实和反派比起来,这篇已经好很多了,而且题材也并不是那么讨喜的。当然我还是会努力更下去的。就是有点丧而已。
对不起,让大家冒泡使劲安慰我,看到留言,我还是很开心,很快乐的。谢谢大家!!
============
第三章 京中乱象
萧鸾自宫中打马而出, 此刻方过午后, 萧鸾婉拒了严蓁留饭的要求。严蓁也知, 如今萧鸾大了, 她在宫中待得久,自然会有其他人闻风而至, 到那时候,其实留给母子两个的时间也并不比现在多多少。因此萧鸾提出告辞, 严蓁也就准了。
只是看到自己养大的少年人身着华服, 行走在阳光下笔挺的背影, 严蓁也有些失落。严蓁摸了摸自己的脸,轻声感慨道:“六郎都已经是一个大人了, 我终究也老了啊……”
绮罗听见, 在一旁笑道:“娘娘丽质天成,哪里有老呢?”
严蓁摇了摇头,笑:“一转眼, 六郎就这般大了,九郎也大了, 再过些年, 他也要离开我的身边了。”
萧鸾不知严蓁的感慨, 她看到京中繁华,此前心头和严蓁说话而起的烦闷心事,也随着这鼎沸的人声缓缓的消退了几分。萧鸾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繁华了,出了京城,其他的城镇也不是没有可称道的地方, 可总也少了些许的颜色。更何况,其他的地方,也不若京城,达官贵人遍地都是,这些香车宝马,这些奢华铺张,同时也造就了这京城精致的建筑、香风扑面的行人……
萧鸾起了些许兴致,便放缓了马,只虚虚握着缰绳,任马儿缓缓前行。本来街面之中是不许人骑行的,但萧鸾的这身衣裳就是最大的通行证,纵然有人看到了,也会远远避开,不会主动去招惹萧鸾的霉头。
而萧鸾的骑术自从去过了北狄后,也是大有长进,自然是不会担心撞到行人的。她好奇地左右四顾,问左右道:“最近可有什么有趣的地方么?”
在她身边随侍的,除了几个北狄的护卫,就是一个新进的内侍,名唤启星,年岁不大,但胜在机灵能言。启星听闻,弯了弯那双天生的笑眼,回道:“奴婢听说最近新开了一家酒楼,叫醉仙楼,那里的厨子技艺不错,还有小曲和说书可听。”他见萧鸾并无触动,眼珠一转,又道,“听说它家的点心是一绝,虽然比不得宫内精致,却胜在惊奇,就连长公主都时常叫人去买呢。”
萧鸾撇了一眼启星,笑道:“你这滑头。”
启星嘿嘿一笑,萧鸾便一夹马腹,道:“那就定在这家了吧。”
启星看着萧鸾一马当先,也是悄悄的松了口气,急忙跟上。
几人到了醉仙楼,先行一步的侍从和小二就都在门口等着了,萧鸾下了马,在小二的带领下迈入酒楼,她听闻专门预备了雅间,于是眉头一皱,道:“不用雅间,便随意在堂中安排一桌吧。”
小二不敢阻拦,急忙应了。几人合坐在一桌,又上了几道小点吃食。萧鸾每样都尝了一口,便点了几样吩咐小二一会儿打包。他们的位置正巧靠在街面上,既可以听楼中说书弹唱,又可看楼下风景,可说是十分不错的了。
萧鸾盯着楼下看了一会儿,突然咦了一声,说道:“街上的女人好似少了许多。”
启星心道自己的主子到底是个少年人,趴在楼上看了半天,却只看女子去了。虽然他这般想着,但面上却没有露出分毫来,只是恭敬地说道:“大概今日里人少吧。”
说话间,却听街道那头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萧鸾看得奇怪,便打算托人去打探,而启星看了几眼,便笑道:“这是要立贞节牌坊呢,就是周知一番。”
“贞洁牌坊?”萧鸾奇怪地问。
启星笑道:“就是丈夫死后不嫁,于是由族中或乡绅出资向朝廷禀报,朝廷核实无误,又觉得对方贞烈,便会立上一块牌坊。整个宗族都会引以为豪呢。”说道这里,启星又挠挠自己的脑袋,说道,“这种事不常见,只是最近倒是经常听闻,街头偶尔可见,也不是什么奇事了。”
萧鸾闻言,嗤笑一声,道:“一个女子若真心喜爱丈夫,肯为他守节,也是她一个人的事,跟全族又有什么关系。”
“可是……可是她做了这样的事,族中也会出资帮她养孩子,说不得还能养出一个状元来呢。”启星虽然觉得萧鸾说的没错,但自己就是觉得哪里怪怪的,忍不住反驳道。
萧鸾摇摇头,说道:“前朝范希文母亲改嫁,他自己埋头苦读,最终成为一代名臣,可见母亲是否改嫁,孩子是否在本族之中,其实并没有关系,端看个人而已。”
启星闻言,急忙告饶道:“奴婢大字不识,一个扁担倒下也不认识是个一字。可不懂什么名臣,可饶了我吧。”
萧鸾闻言一笑,正想把这话题揭过。却听得一旁有人摇头大声叹息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竖子年轻,哪里懂得其中深意。”
萧鸾循声望去,只见一二十出头的年轻士人正摇头晃脑,大声说道,他眼神瞥向萧鸾,很明显是针对萧鸾而言。萧鸾见状,冷笑一声,回道:“我虽然不懂失节,却知道挨饿是怎样的滋味。我看你怕是不知道的。”言罢,她吩咐左右,将那人拿下。那年轻人虽然知道萧鸾必是一个富贵子弟,但眼下里寒门正是兴起时,世家子弟们都夹着尾巴做人,哪里会当众做出这样的事来。
那人顿时大力挣扎起来,只是他一介书生,又哪里比得过孔武有力的侍从,很快就压到了地面上。那人高声道:“我乃举人,有官身,你们可知王法!”
“既然有官身,又口口声声说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不若饿个几天,就当做考验吧。”萧鸾冷冷的说道,她一伸手,启星急忙呈上手绢,萧鸾擦了擦手,又道,“把吃食带回去。”
萧鸾被这么一出搞得全无兴致,阴沉着脸大步超前走,其余人畏惧萧鸾这如同小霸王一样的行径,急忙让开了位置。在行到楼梯处,却见陈瑾身着青衣站在那里。她看到萧鸾,于是躬身朝萧鸾一拜,说道:“六殿下好。”
萧鸾脸色稍缓,朝陈瑾拱拱手。陈瑾侧身让开道路,又轻声道:“当年与殿下共见那场饥荒,其中种种,瑾不该忘却,时时在心中提醒自己,以此为戒。”
萧鸾脚步一顿,她看了看陈瑾,眼珠在陈瑾身上转了一圈,道:“此处的点心倒是不错。”
“正是为此而来。”
陈瑾笑答。两人寥寥数语,便擦肩而过。萧鸾没了逛街的兴致,快马回了府中,只是刚到府中,就听闻说齐家来人了。萧鸾顿时觉得头痛。萧鸾在回京的时候,就与齐霁真商议过,曾送了齐家礼物。此后她忙于行冠礼,待到百官朝拜时,她也看到过齐父,心中略有些发虚,生怕齐父问起齐霁真的行踪或是其他。但齐父一声不吭,萧鸾也就暗暗放下了心。
只是没有想到,却在这时,齐家登门了。萧鸾略一沉吟,便将一直提在手心的点心盒交给启星,让他给齐霁真带去。末了,她又道:“让小姐悄悄的过来,去隔间那。”启星应了一声,就麻利地跑走了。
想到要见齐家人,萧鸾还是有些心头发虚,她下意识地整整衣裳,这才走了进去。进门所见,不是威严古板的齐父,而是他的嫡子,齐霁真的弟弟,齐道济。齐道济眼下才十一岁,岁数不大,穿着国子监的学生服,还稚嫩的脸上一本正经的,似乎有了些齐父严板的影子。
在看到萧鸾后,齐道济就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礼。萧鸾笑着扶起了齐道济,说道:“我与三娘情同……姐弟,她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弟弟,不必多礼。”这话说出口,萧鸾心头发虚,差点把那句情同姐弟说成了情同姐妹,幸好她及时醒悟,硬生生地改了口。
只是这么一下,萧鸾的笑容也有些勉强起来。齐道济年纪虽轻,到底是在从小就勾心斗角的环境下长大的,顿时发觉了萧鸾的脸色不好看。因此齐道济也越发的恭敬起来,也不敢将萧鸾的那句当成是自己弟弟的话当真。
到底是新人比不过旧人,看这样子,自家姐姐在六殿下心中的地位恐怕大不如前了。若不是自己来,只怕这六殿下都不记得自家姐姐了。
齐道济心中感慨,感慨过后又觉得萧鸾很不够意思,便隐晦地瞪了萧鸾一眼。萧鸾出门游历一趟,数次经历生死,感觉敏锐,哪里看不出齐道济的敌意。她被瞪得莫名其妙,反而更加小心了些。
两人各怀心思,你来我往数句,齐道济这才说道:“不瞒殿下,我家阿姐已失踪许久……我们遍寻不着,也曾怀疑阿姐一个人去寻殿下您了。如今殿下已经归京,但我阿姐却依然不见踪影。因此我斗胆请殿下,请殿下能看在昔日的情面上,找回我的阿姐吧!”
说到此处,齐道济已经是泪眼婆娑,拜倒在地。
萧鸾无言以对,只好答应下来,她看着齐道济一边拭泪一边点头,又道:“若是回来以后,你们又如何打算?”
齐道济叹了一声,说道:“阿姐之事我们瞒得极好,想来是不影响嫁人的。殿下……”他看着萧鸾,萧鸾顿时明白齐道济的意思,怕是希望自己娶了齐霁真。萧鸾苦笑一声,却没有回应齐道济的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马上要出门,就只是感谢,最近几章一直在埋线准备搞事
第四章 算计
齐道济毕竟是个只有十一岁的少年, 也没有太多可以攀谈的内容。他见萧鸾的模样, 虽然萧鸾并没有提出娶齐霁真的事, 但她已经答应帮齐家, 那就一定会做到。思及此,齐道济也稍微心安了些, 待了一会儿便礼貌地告辞了。
待到齐道济离开,萧鸾饮完茶, 这才起身朝隔间走去。一推开门, 只见齐霁真坐在那里默不作声, 萧鸾朝左右看看,立时就有丫鬟上前道:“小姐坐在那许久了。”萧鸾点点头, 又挥挥手将人都遣退了。
齐霁真见人都散了, 这才抬头,朝萧鸾一礼。萧鸾急忙扶起齐霁真,笑道:“这是做什么, 要对我行这样的大礼。”
齐霁真摇了摇头,回道:“我家人算计到了你的头上, 自然是要朝你道歉的。”
萧鸾闻言, 却笑:“其实我是求之不得的。你知加`道……”她坐回椅子上, 拉起齐霁真的手,轻轻的亲吻着齐霁真的手指,又看向齐霁真,“如果能娶你,是我一生之幸事。”
齐霁真心头一跳, 她看着萧鸾诚恳而真挚的眼睛,露出了挣扎的神情。最后,齐霁真叹了口气,说道:“六郎,你知道,我不行的……”齐霁真从幼年开始,再到如今,所行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最终的目标打算的。她当然也喜欢萧鸾,甚至会认真地思考未来,想要在将来的某一天里,可以为萧鸾并肩前行。
可是齐霁真心里也清楚,就算是身为一个普通女性,其实也是可以帮到萧鸾的。这后宅中的事,齐霁真是懂的,萧鸾身为一个王爷,除了王府,还有封地,除了外宅朝堂上的事,也少不了后院里女人们的枕边风。她们能让联盟更加稳固,能够为在外奔波的男人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可是……齐霁真到底是不甘心的。是谁规定了女人就得待在后宅呢?又是谁规定了男人才能入庙堂呢?齐霁真随同萧鸾幼时读书,圣人言曰:人受命于天,又道:天地之性人为贵。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人,仅仅只剩下了“男人”呢?
齐霁真咬了咬牙,正是少年时,正是浓情时,她当然也期望与萧鸾朝朝暮暮。可是……心里总是不甘的啊……齐霁真滑过萧鸾的脸,轻声说道:“科举之时,我必会出现。到那时,瞒也瞒不住。依照我父亲的性子,他多半会与我断绝关系。到那时候,你也不必理会他们了。”齐霁真勉强地笑一笑,又道,“他们期望你能娶我,也不过是看准了你性子软好捏。”
齐霁真看到萧鸾似乎想要说点什么,急忙打住了萧鸾的话,说道:“六郎,不要说了,我不会改变我的想法的。我们之前就已经谈过了。”
萧鸾张了张口,到底没有说话,她只是看着齐霁真,11齐霁真不忍心再看萧鸾的模样,匆匆说了句自己还要读书,就朝外走去。齐霁真刚走到门口,却听身后传来闷闷的声音:“母亲已经在询问我的选妃事宜了。恐怕……我拖不了太久了……”
如果齐霁真选了庙堂,那萧鸾必然会有朝一日会明媒正娶的娶一个妻子,一个可以名正言顺待在萧鸾身边一辈子的女人。齐霁真的脚步一顿,她的手捏紧了门栏,萧鸾看着齐霁真的背影,对方的背影微微颤抖,可是齐霁真到底也没有转过身来,她就算脚步蹒跚,却也依然往前走去。
76/175 首页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