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话的时候,黎成志眼睛不停地看向黎老太,看得黎老太有些莫名,等他说到再多一人时,福至心灵的她理解了黎成志的意思,心头一跳。
黎成志说完了后屋子里安静一会儿,只剩下木柴在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刺啦声。
爹娘他们都不说话,黎明瑾眨了眨眼,小声地问道:“听爹娘说这两年家里租出去的地粮食变少了,爷,最近两年是不是年景不那么好啊?”
黎老头抬头看向孙哥儿,这两年的年景不好?
怎么可能!
没灾没祸的,最近太平得很,家里的粮食向来是卖了绝大部分还能堆满粮仓。
黎明瑾接着说:“在地里要收粮食之前我和娘都去看过,觉得庄稼的长势还可以,怎么那些租田的人家老哭着说地里的收成没那么好呢。”
当初黎明瑾和姜芷芸商量劝二老到县城常住的时候,黎明瑾随口说过以后让闲不下来的黎老头帮忙监督租户,姜芷芸觉得可以考虑,像黎老头这种闲不下来的人给他找活干他才高兴。
可是在这种时候黎成石和姜芷芸不打算提,说了会有安排老人干活的意思,他们担心二老听了心里不舒坦。
不过这话由瑾哥儿这个孙子辈的来说就要好一些了,老人家对隔代的孩子总是要宽容些,且黎明瑾也没有傻乎乎地直接说,转了个弯。
黎老头果然上钩了:“这几年老天爷心善得很,只要是用心干活侍弄庄稼的,收成都不会差,你们指定是被人给骗了。”
事关地里的庄稼,黎老头就上心多了,问了黎明瑾不少问题,好在黎明瑾当初是真的跟着他娘去看过那些租田的,知道情况。
黎老头听了痛心疾首:“这分明是偷懒了,没有拿着东家的田好好干活,再这样种个几年,好好的良田就要变成差一等的劣田了!”
之前黎明瑾和姜芷芸以为那些租户们不上交那么多粮食是日子难过,悄悄克扣了一些下来,没想过是他们不好好待田地。
地就和人一样,越养越肥,如果对地不上心养,好的田会慢慢变坏,最后越来越贫瘠,种出来的粮食越来越少、越来越差。
“爷,这些租户也太过分了,仗着我娘心地好,不了解田地和庄稼就乱来!”黎明瑾气愤地一巴掌拍在大腿上,“爷,你教教我怎么分辨土地好不好吧,今年可不能再让之前的租户租家里的地了,得换老实一些的人才行。”
姜芷芸看着黎明瑾拍大腿这个动作,眉头微微一皱,这个动作在村里看着没什么,婆子媳妇们闲聊的时候如果说起了什么激动的,就会这样,好像这样会让人更有气势一样。
不过姜芷芸她是不会这样做的,有个童生爹,还有个秀才哥哥,她的言行举止从小就比较注意,她教黎明瑾的时候也是如此。
可毕竟是在乡下地头长大的,始终还是带了些粗俗气。
要是瑾哥儿嫁到了白家,跟着白志文去府城读书,去外地赶考、做官,接待白志文的同窗、同僚时,瑾哥儿还是动不动说得激动就一拍大腿,那也太不斯文了,是得找个教养嬷嬷好好教教。
黎明瑾一时激动学着他奶做了个平时不怎么做的动作,正认真地听着黎老头说怎么分辨土地和种在地里的庄稼好坏,不知道自己这个无意识的动作让姜芷芸找教养嬷嬷的心思更急了。
作者闲话:感谢੭ ᐕ)੭*⁾⁾对我的支持)
第336章 黎老太拍板
守夜的话题从黎老头和黎老太过了年之后要不要去县城长住开始,以黎明瑾询问黎老头怎么才能分辨出田地的好坏、预估庄稼的收成作为结束。
大家见黎老头说得尽兴,也就没再提起让他们去县城长住的事,免得破坏了大年三十晚上的气氛,让两位老人家不高兴。
可能是黎明瑾让黎老头不用继续听几个的儿子的劝,他心里高兴,这天晚上他破天荒地拉着这个孙哥儿说了不少的话。
黎明瑾也耐心地陪着,因为他看到了奶同大伯娘和娘小声嘀咕了几次,说的时候还会看一看爷,他琢磨着这样子似乎是在商量过年之后他们二老的去处。
平时都习惯了早睡早起,突然一天要熬到半夜,黎明瑾还没到子时就开始哈欠连天、眼泪连连。
“看吧,让你别跟着守夜,你偏要留下来,这下知道守夜不是什么好玩的事了吧。”黎成志在旁边看着了调侃黎明瑾。
“大伯,我就是不习惯而已,还有一小会儿就到了放炮仗的时候,等炮仗放过了我就回去睡觉。”黎明瑾说完,捂着嘴打了个哈欠,捂用力地拍了两下脸颊让自己清醒一些。
其他人见他这么困,笑笑没再说他什么,大家想到了这是瑾哥儿留在娘家过的最后一个年,以后,他就要在白家过年了,还是让瑾哥儿在娘家跨个舒心的年吧。
强撑着不让眼皮耷拉下来,当黎明瑾听到外面第一声炮仗声时,他都快要喜极而泣,已经好久没有觉得时间过得这么慢了。
黎家的几个儿子在村中心那边传来炮仗的声音后,接着就拿出了自家的炮仗,热热闹闹给新年开个好头。
黎明瑾实在撑不住了,站在院子里边等着自家的炮仗放完,然后像个游魂一样走进自己的屋子,没精力洗脸直接躺在床上唿唿睡去。
年轻人睡眠好,很快就能睡去,上了年纪的可没那么容易,尤其是心里揣着事的黎老太。
虽说晚上没有再讨论他们老两口去县城长住的事,可是她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后面还找两个儿媳妇核实了一下,心里的那一杆称有了偏向。
说起来,黎老太觉得之前在县城住过的一小段日子挺好的,她不是那种整天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的老婆子。
在县城住的那段时间,黎老太同附近的邻居都打了照面,也结识了几个比较说得来话的老太太,闲着没事同大家聊聊天,再去儿子的铺子看一眼,给他们做个饭送过去,一天时间一晃也就过去了。
虽说比较清闲,但是过得轻松,就是说话的时候不如乡下自在,跟城里人来往要讲究着点。
今天晚上,儿子、儿媳妇和孙哥儿话中的意思她老人家都领会了,就是老头子好像还是一副不明就理的样子。
收拾好堂屋的碳火之后,黎老太拉着黎老头回屋,她得赶紧同这倔老头商量一下过了年之后怎么办。
进屋关上门黎老太就问:“老头子,刚才老三他们的话你是咋想的?”
“我还能咋想。”黎老头坐在床边上闷着不说话。
他的内心这时候很矛盾,觉得自己还没有老到需要儿子照顾的年龄,可以在村里住着,还能下地干活给孩子们种口粮。
可是刚才听老大的话,他们夫妻两天天村里和城里来回跑着实累人,自己这个当爹的上了年纪就别碍着年轻人,不如就去县城住着,让他们不用跑得那么辛苦。
黎老太和黎老头夫妻多年早就把老头子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看出来了他矛盾的地方。
想了想,黎老太毫不留情地戳穿他:“得了吧,现在老大的田地有多少是你去种出来的,我看你也就是在农忙的时候扛着锄头下去做做样子,大多数活都是老大雇来过来的人在做。”
“孩子们又没说我们去了县城就是他们的拖累,你要真担心自己去了县城吃白饭,那你就把老大家后院的地都种上蔬菜呗,咱们吃自己种的不花钱。”
“我都已经想过了,等去了县城之后,趁着我这个老婆子还没煳涂,在早上和中午米线铺子客人最多的时候去铺子里帮老大他们看着点,省得客人多了他忘记收钱。”
黎老太仔细盘算了,如果要去县城长住,还去米线铺子帮忙的话,她还得好好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
好在如今月丫头长大了,家里很多活可以交给她做,倒是没什么问题。
黎老头一听老婆子这说话的语气就明白,她基本是打定了主意要去县城长住,顿时心里更闷了。
黎老太看着老伴好像闹脾气了,笑着推了他几下:“都说养儿防老,咱都一大把年纪了怎么不让儿子们照顾,不然等到咱们俩都埋进了土里,儿子们想照顾咱都照顾不了,你说呢?”
这句话说到了黎老头的心上,他想到了自己早逝的爹娘,当年爹娘身体太亏了,才会早早地都就去了,让他没法在爹娘年纪大了之后尽孝。
作为应该奉养双亲的长子,黎老头有时半夜醒了想起来总是难过。
如今自己和老婆子年纪都不小了,天有不测风云,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去了,黎老头不希望儿子们和自己有同样的遗憾。
沉默片刻,黎老头终于松口:“好吧,就按照你说的,咱们过年之后跟着老大他们一起去县城住吧。”
黎老太轻哼一声:“早就该这样了。”
“对了,去了县城以后,你要是实在闲得无聊,老大家后院那一片地让你用不完种地的热情,你就没事的时候去粮铺帮老二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种子,再帮老三他们家去督促一下那些租户,省的一个个当老三家的好煳弄,干活不仔细。”
今天,瑾哥儿的意思应该就是这样,孩子们为了让他们老两口去县城过得舒心,想尽了各种办法,他们两个老东西自然也要多为孩子们考虑考虑,尽量多帮孩子们做事。
解决好心里藏了一晚上的问题,黎老太脱了鞋袜上床,没一会儿就放空心思睡着了。
在她身旁的黎老头没那么快入睡,他想着县城的生活会怎样,想着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思考着老婆子的话,又想想几个儿子,突然觉得去县城生活也不错,反正再怎么都能找到事情做。
翻了几下身之后,黎老头也沉沉睡去……
可能是这一觉睡得太晚的缘故,黎明瑾睡得非常沉,到了第二天早上黎老太在院子里喊大家起床的时候,他将脸埋在被子里,比往年的初一更不乐意起床。
这个时辰外面天都没亮,又冷又困,他真的好想在被子里多睡一会儿。
可是大年初一不能睡懒觉,这个习俗在黎家没有人可以违背,再是不情愿,黎明瑾还是从被子里爬了出来。
穿衣服的时候,他非常地怀念自己以前没有守夜的大年初一,虽说冷还是一样的冷,但好歹没这么困。
想着以后嫁人了每年都得守夜,黎明瑾一张脸皱成了包子,突然觉得长大一点都不好,不想嫁人。
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脑海,哆嗦着洗了把冷水脸后,黎明瑾清醒了不少,跑进灶房帮着他娘和大伯娘烧火做早饭。
在温暖如春的灶房里,坐在最暖和的灶腔口,黎明瑾半眯着眼伸出烧火棍去捅灶腔,他刚才好像听着大伯娘说把火烧旺点。
黎明瑾这个游魂似的模样让姜芷芸和白秀荷看着又好笑又好气还担心,深怕他一个不留神把手给伸到灶腔里被火烧着。
“行了行了,你赶紧出去吧,和明月一起醒醒瞌睡,别在这里面捣乱了,一会儿做好了会喊你们过来吃的。”白秀荷出手把黎明瑾给提熘起来,赶出了灶房。
被院子里的冷气一激,黎明瑾瞬间恢复清明,站在灶房门口,想不起来自己刚才做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黎明月跑过来拉着他:“五哥,你在这儿傻站着做什么,是不是还没睡醒?说起来今年初一好冷啊,比往年好像还要冷一些,要不是奶把我的被子掀开了我才不会这么早起床。”
叽叽喳喳的声音唤醒了黎明瑾的思绪:“我不是在灶房烧火吗,什么时候出来的?”
“是不是里面烤着火太暖和,五哥你差点睡着被娘和三婶赶出来了?”黎明月猜到了真相。
闻言,黎明瑾彻底清醒了,他的耳朵变得尖红红的,黎明月没有看出来,因为刚才黎明瑾的耳朵就被冻得发红,现在只是在刚才的基础上更红了一点点。
一会儿,黎明康也出来了,兄妹几人在门口聊着天,时不时看一看灶房里的早饭准备得怎么样了,随时准备冲进去帮忙端碗筷。
大年初一这天虽说吃的是昨天的剩饭剩菜,可是这些剩菜都是平时很少吃到的好菜,有的菜专门就是昨天做了之后不怎么吃,留着今天吃味道还更好的那种。
尽管黎家现在不只是过年才能吃到这些菜,但是大家依旧享受过年的氛围。
作者闲话:感谢੭ ᐕ)੭*⁾⁾对我的支持)
第337章 老地方见
初一这天和往年一样,上午祭祖之后黎老太不会安排已经成家的孩子们,下午想去庙会、道观什么的都可以去,当然也能留在家里补觉。
昌平县这边没有什么比较出名的道观,倒是灵韵山上有个灵韵寺,香火很旺年年初一上山的路都有不少人。
很久以前,黎家人偶尔在大年初一这天会去灵韵寺烧香拜佛,捐点香油钱求佛祖保佑今年一家人顺遂平安。
自从姜芷芸带着黎明瑾去灵韵寺还愿,遇到高僧说黎明瑾福泽深厚之后,他们一家几乎再没有去过灵韵寺,初一这天下午都是在家睡午觉。
黎明瑾早就困得不行了,昨晚没有睡够的他还起了个大早,吃了午饭就想立马躺床上睡一觉,然而他刚回屋没一会儿,窗户外便传来了一阵有规律的敲响。
黎明瑾立马警惕了起来,随手在床头绣篮子里拿了一把剪刀坐起来,往窗户那边慢慢挪动。
他刚走了两步,有规律的声音再次响起,脚步顿了一下,黎明瑾想到了以前二姐夫白晨回村了要找二姐,就是往窗户上扔泥巴,弄出声响吸引二姐注意。
昨天白大哥没有过来找自己,现在站在窗外的人会不会是他?
黎明瑾捏着剪刀,心跳得有点快,脸上的笑意压都压不下去。
可是,一想到昨天自己在老地方傻傻的等了好一会儿,一直没见到白大哥过来,黎明瑾的心情里边晴转多云,他站在原地不动,想着看白大哥会在外面等多久。
过了一小会儿,窗外第三次传来有规律的敲击声,不急不徐,莫名让黎明瑾的心绪平缓了下来。
不知道是受这个声音的影响,还是舍不得白志文大冷天的一直在外面等着,黎明瑾还是走了过去,在窗户内轻轻敲了几下。
相比起来,黎明瑾敲的声音就没有规律了,只是这时候不管是敲的人还是听的人都没有在意。
黎明瑾敲了之后,一个纸团扔了进来,他打开一看,上面的字迹正是他熟悉的,写着:对不起,昨天家里太忙没能出来,老地方见?
显然,白志文这是在向黎明瑾解释他昨天为什么没有出来,也是在问黎明瑾现在要不要出去。
208/262 首页 上一页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