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执笔画唐(GL百合)——王归田

时间:2022-02-03 13:45:25  作者:王归田
  若非崔胤是朝中宰执,需考虑其权势地位,不能以下犯上,她必果断回绝了。
  “好,马车就留在外头,何时谈妥了,何时回家。”
  “阿父先走了,你们聊。”崔胤应的爽快,站起身就往外走。
  “哎?”
  刘宛筠急急想拦,哪知崔胤健步生风,走的飞快,连腿都不瘸了。
  嫁女嫁的这么急,她感觉很古怪,明明都拒绝的很明显了,还非要强人所难。
  个中缘由,要么利益捆绑,要么就是……
  眼前的崔绮玉,真看上她了。
  刘宛筠的灵魂在乱抓头发,表面仍静若处子。
  崔绮玉的脸,仍是亭亭玉立的少女模样,这让她二十七岁的灵魂,情何以堪。
  “你阿父不在,我跟你直说了吧。”刘宛筠站起身来,背对着崔绮玉:“我不会娶你的。”
  背后,一点动静都没有,静若无人。
  当她真以为身后没有人而转过身来时。
  竟看到崔绮玉垂头坐在那,双手互相局促紧捏。
  哭了……
  眼泪吧嗒吧嗒的滴落地面。
  刘宛筠柔弱的心,哪见得这。
  她一时心软凑过去,蹲在她面前,温声宽慰道:“别哭了,哭也没用。”
  “大人可知,深闺女子若想出阁,要等大喜那天。”
  “出阁之日,便是出嫁之日。”
  “小女有幸生得富人家,阿父宠爱小女,这才愿让小女出嫁前,先见上未来夫君一面。”
  “不像寻常人家女子,要在大喜之后,才知自己嫁予何人。”
  “你意思是,我见过你了,所以我就必须娶你了?”
  刘宛筠苦笑,内心拒绝这霸道风俗。
  大唐并未将「抛头露面」定为贬义词。
  有些枷锁,是她自己给自己加上的。
  等半天也没等来崔绮玉的回应,想必是以沉默,作为默认回答。
  “在下刘筠,年廿一,家在三千里外的封州,如今来长安为官,并非长久,最迟年末就要回乡,你若是……”
  “若是成了亲,你去哪,我便去哪,无碍。”崔绮玉抬起头来,光芒灿烂地看了她一眼。
  目光相触后,她又羞涩的垂下了头。
  “不行,我不可能娶你的。”刘宛筠再次狠心道。
  崔绮玉又不说话了,又开始眼泪吧嗒吧嗒。
  刘宛筠在心里叹息「你别哭了」,同时蹲着身子,拿手帕给她擦眼泪。
  “小妹妹,别哭了啊,乖。”
  “呜呜……”
  李祺刻意在西内院外围,来往多次。
  每逢门下省送来公牒,她都要半道拦住。
  全数快速看一遍,将可发至别处的公牒,挑出来后打发门下省带走。
  但即便如此,不得不送入西内院的公牒,仍有半米高。
  她每日都来,但连着十余天,都见不到刘筠。
  然而客栈里,每天都有三坛酒,摆在那,等她带走。
  从客栈出来,瞧见一百零八栋望楼已恢复使用,随意走上一栋望楼,跟监卫一打听。
  才知刘宛筠已购置私人府邸,位置就在她每日出宫时,必经过的崇义坊。
  沿路探寻而去,瞧见她的私府竟门庭大开,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根本没有私府该有的静谧。
  外头还摆着马车,是左相崔胤家的马车。
  敏感促她迈步入内,也无人拦着,就像谁都能进来。
  “别哭了,乖。”
  看到侧厅里,熟悉的人影,李祺的愠怒正在酝酿。
  看她蹲在一妙龄女子身前,不仅出声宽慰,还帮她擦泪。
  那声音之温柔,她都没消受过。
  李祺的怒火蹭然炸开,她冷着脸走进去。
  “刘筠。”
  二人闻声抬眼,崔绮玉看到李祺,慌乱着行礼道:“见过公主殿下。”
  “哦,原来是崔家闺秀。”李祺冷冷道。
  “夫君,绮玉先回去了。”
  刘宛筠懵逼。
  崔绮玉慌着手脚,行礼后便匆匆走了。
  刘宛筠神情懵逼(冷漠)的看着她,李祺没打算跟她说话。
  待崔绮玉走后,她盯着刘宛筠。
  “明日常朝,记得,及时觐见。”
  留下意味深长的话,李祺便转身离开。
  ……
  阳春三月,宣政殿。
  大唐以左为尊。
  刘宛筠立于右排一侧,抬眼环顾,没看到李祺。
  百官山呼万岁后,面色不善的睦王李倚,捏着一叠书信,侧步走到中央。
  “陛下,臣清查驿站官道时,偶然截获了一些东西。”
  李倚说话间,看向崔胤。
  崔胤闻声,眉头一凛。
  “说。”昭宗面无表情,一边翻阅龙案上的簿册,一边静听。
  李倚打开一封书信,冷冷又大声道:“难怪两个月前,汴州朱晁毫无征兆,便对吴地突挑征战,且毫不畏惧唐廷会出兵镇压!”
  “难怪陛下的天使!前往汴州三月有余!仍……”
  “原来是当朝左相崔胤,私通朱晁!暗地里一直在给他写信!”
  “朝中一切,事无巨细,朱晁知晓得一清二楚!”
  “崔胤,尔私通叛贼,祸国殃民,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指责一出,百官戚戚,无人感到惊骇。
  因为朝中官臣,无分大小,跟各地都有联络,不同的只是交情深浅不一。
  “睦王,看老臣的腿。”崔胤冷冷盯着李倚:“那日急朝你也在,主上危难时刻,独老臣一人挺身而出护主,区区书信,就拿来质疑老臣的忠心?”
  李倚怒至崔胤面前,将信一封一封拆开:“连朝中有二十四万八千兵力、国库粮饷详实,亲军操练之兵阵,府军布局何地,都详细告知了朱晁,忠心?”
  “你的忠心,是给了朱晁吧!”
  龙椅上,昭宗合上簿册,抬眼看向崔胤,语气意味不明:“爱卿,睦王手握铁证,不论你认不认罪,此罪皆已定,论罪,当诛九族。”
  “但朕想听你说说,你的理由。”
  难怪这么急着将女儿嫁给我。刘宛筠心头暗暗。
  嫁出去了,就不是崔家人了,若定满门死罪,嫁出去的,或可躲过一劫。
  史载崔胤是个复杂的人,其背后,不仅有几个地方势力的兵力支援。
  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也会联手宦官行事。
  原本他会被满门流放,后又复相,深得昭宗信任。
  最后是因重组禁军,触碰了朱晁利益,被朱晁玩死在股掌里,而现在。
  变了……
  “陛下,如今朱晁手中,握有多少兵力,您知晓吗?”崔胤问道。
  “约三十余万。”昭宗说道。
  崔胤一笑,摇摇头道:“我的陛下,朱晁手握兵力,是六十五万七千三百余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若老臣的叛变,能让我大唐立于不败之地,哪怕杀老臣一千次,老臣也甘愿。”
  说罢,崔胤跪在地上,安详等候发落。
  刘宛筠不觉得崔胤该死,若说他担忧子女会被他连累,所以着急将幼女嫁给自己以避祸,实则大可不必。
  因为昭宗不可能杀他。
  “不论你出于何种考量,你泄露唐廷机密,已触犯国法。”
  “朕不得不做出处置。”
  “崔胤听旨,即刻起,解职左相,念你过往功绩在身,饶你诛九族重惩,处,满门流放幽州。”
  “左相之缺,由朕兼任。”
  “退朝。”
  ……
  刘宛筠徒步来到西内院,朱案上照旧,摆了一摞公牒,只是比以往少了些。
  抱起公牒,转身准备回私府处理,李祺出现在她面前。
  看到她,又想起昨日她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刘宛筠感觉。
  官家心,海底针。
  “朝上的事,是你推动的?就因为你,不喜欢崔绮玉?”刘宛筠问道。
  李祺反倒诧异了一下,旋即笑出声道:“你不会以为,是因为你,左相才被解职的吧?呵呵,你成功逗笑我了。”
  似乎刘宛筠的话很好笑,李祺几乎笑的止不住。
  静等她笑完后,李祺继续说道:“皇叔负责官道,而我一直在父皇身旁,那些信,皇叔早已给父皇看过。”
  “父皇一直在等左相主动坦白,但很可惜,不仅没等到,今日常朝,还看左相唱了一出忠臣苦情戏。”
  “也就父皇能忍的了那些虚情假意,没戳穿他。”
  “你要是娶了崔家的小姐,你会被连累。”
  “所以我才好心,跟皇叔提议了一句,今日就公开此事。”
  “刘东院,别自作多情了。”
  “也别好心当驴肝肺,恶意揣测别人的好心。”
  李祺嘲讽过后,转身正要走之际,又站定背对刘宛筠道:“若是喜欢那丫头,你可以辞官去幽州。”
  说罢,李祺头也不回的消失在西内院。
 
 
第20章 奉旨考古
  李祺气呼呼的跑去客房取酒,一路上气的她骂骂咧咧。
  好心喂狗啊,简直肺都要气炸。
  怕她被祸事牵连,结果人家居然以为?是她在故意陷害崔家?
  好气,好气。
  一进门,却没看到酒。
  她更气了,转而朝刘宛筠的私府走去。
  “东院大人,圣上密诏。”
  私府里,刘宛筠刚放下公牒,一御前侍卫便匆匆而来,低声诏她回宫。
  无奈,刘宛筠只得又折返。
  途经西内院,顺手拿上两坛酒。
  她被御前侍卫领着,一路来到掖庭宫。
  昭宗就坐在春亭里,正喝着酒。
  亭台上摆着半米高的奏折。
  而春亭正北边,就是国库,约万平大。
  史书曾提过,昭宗刚上位时,皇城一片混乱。
  怕宫内有人趁火打劫,连国库,他都得亲自看守。
  想到这,她不禁苦笑一下。
  “见过陛下。”
  “你来了,免礼,坐吧。”
  昭宗将手中奏折批阅完,瞧见她拿了酒来。
  不动声色倒了一杯,品了品后,眉头一舒,这才道:“朕就直言了,也望你能直言,不必兜圈子。”
  话音落罢间,昭宗从身旁,拿起火抢:“这不是天使下凡送来的神器,是你做的,若朕让你打造一万支,你可能做到?”
  刘宛筠果断摇头:“做不到。”
  “为什么?你明知若朕有了这神器,就不必这么辛苦徐徐图之了。”
  “眼下,朕的一位天使,因为左相暗通款曲,至今都未回来,左相又告诉朕,朱晁拥兵六十余万,朕……”
  “朕实在是满心惶恐。”
  “朕明知朝中百官,个个都有暗通款曲之嫌,他们怕的是朕失势时,因过于亲近朕,而遭叛贼灭门却毫无自保能力。”
  “朕能理解他们,所以朕不杀左相,若朕杀了左相,满朝文武,都将彻底离心、转而投奔叛贼。”
  刘宛筠的回答很简单:“目前长安周边四十余州,铁保有量不足,又考虑到必须严格保密,想打造一万支,至少需要三年。”
  “您也怕这神器,被朱晁、李茂贞效仿着,琢磨出来。”
  “万一出现那种情况,届时局势就更加复杂了。”
  昭宗眼神灰暗了一下。
  刘宛筠努力将话音积极起来,浅笑着道:“陛下,眼下宫廷保卫,已绝对安全。如此一来,便无人能再……威胁您。”
  “徐徐图之,大唐有希望。”
  昭宗以鼻息轻笑:“不妨与你直言,朕现在只想杀了朱晁。”
  刘宛筠垂头行礼:“恕臣直言之罪,挟天子以令诸侯,朱晁、李茂贞都曾效仿,臣也知陛下因此,吃尽了苦头。”
  “但臣不得不考虑,避免令局势更复杂化。”
  “朱晁,您杀不死。”
  此话一出,昭宗眼神如鹰凌厉,不待昭宗说话,刘宛筠又继续道:“但臣有一想法,或可解朱晁之乱。”
  “说。”
  “相传三国时期,诸葛孔明依据上古密图,改良打造了诸葛连弩,诸葛连弩虽不如神器威武,但仍有百丈伤人威力。”
  “诸葛连弩结构复杂,零部件精密度极高,虽失传了,但臣以为,孔明墓冢内,定藏有其发明之物。”
  “神器用的是铁,诸葛连弩乃木械,中原材料足够,若能找到诸葛连弩,臣或可秘密打造一支翊卫军。”
  昭宗眼神闪着光,也闪着疑惑:“爱卿,你是说,神器的打造难度,还不如诸葛连弩?”
  刘宛筠谦卑笑着点点头:“孔明先生的诸葛连弩,就地取材,以才智补缺,更因地制宜。”
  “臣为了打造神器,几乎拆光封州所有铁器,臣愚笨,自然不比孔明。”
  昭宗噗嗤一笑:“你若是愚笨,这满朝文武……”
  “个人有个人长短,无可相比。”刘宛筠道。
  说来说去,是刘宛筠的考古灵魂上线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