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周衍(古代架空)——清南安

时间:2022-02-13 09:10:48  作者:清南安
  “你们说李庸?”河边洗衣服的老太太放下手里的捣衣棒:“对了,今天还没听见他杀猪的声音,也没看着他人,他怎么了?”
  李庸死在巷子里的事还没传开,沈闲没好说李庸被人用利器捅进胸口,人已经不在了。
  “我们是他远房的亲戚,想来投奔他,您知道他昨天往哪去了吗?和谁在一起?”沈闲蹲在老妇人身前,用水洗了洗手。
  “亲戚?”老太太怀疑的看着沈闲和周明朝的穿着:“他就是一个破杀猪的,没见的有多大富大贵,能有你们这样有钱的亲戚?”
  “我们是,家道中落,”沈闲眼睛一眨就想到了一个借口:“才想来投奔他的。”
  在水边,沈闲的笑看着有点不好意思,心里却在想现在的老太太真不好骗。
  “这样啊!”这个理由取得了老太太的信任:“虽然住在附近,他平时也不太跟我们说话,你要问我他去哪,我可不知道。”
  “那你最近一次见到他是什么时候,他去哪了?”沈闲揉着肚子:“为了赶路,我和兄长到现在还没吃东西,想快点找到他。”
  周明朝面不改色的将装烤红薯的牛皮纸捏成一个球,握在手里。
  “你们还没吃饭呐!”老妇人家里几个孙子都外出做苦力干活去了,看见沈闲就想起来自己的几个孙子,顿时起了怜惜之情:“要不去我家,我给你们烙几张馍。”
  “不了不了,”沈闲没想到这位老人家这么热情,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拒绝:“怎么好劳烦老人家,我和兄长还有一些盘缠,只想快点找点我们那个亲戚,这晚上也好有个落脚的地方。”
  “那我帮你们想想,别急啊,”老太太仔细的回忆着:“昨天晚上天快黑的时候,我看见李庸跟一个男的走出去了,那男的,穿的也是像你们这样的好衣服呢!”
  “那个人是谁,老人家认识吗?”
  那时天快黑了,老太太又只看见了一个背影:“我没看清脸,依稀记着那个男的个子挺高,但是瘦的不行,纸扎的似的,风一吹就跑了。”
  “这样啊!多谢你啦,老人家,”
  再问也问不出来什么,沈闲站起来拍拍衣服想要告辞,从东边来了两个差役。
  “李庸的房子是哪间?”
  老太太连忙站起来,给差役指路:“最东边的那间就是,差爷,你们这是?”
  “他死了,我们奉上头的命令把他房子收了。”
  “他死了!”老太太的棒槌掉在水里,惊得合不拢嘴,虽然没什么交集,可也是经常见面的邻居:“昨天看他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死了!他……”
  “我们怎么知道他怎么死的,办公呢!不该问的别问!”
  差役不耐烦的挥挥手,带着封纸和铁链子走远了。
  “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没了?”想到昨天还看见李庸在路上走,今天人就没了,老人有点没精神:“他还帮我挑水回去,给他送吃的也不要,过年过节的都是一个在家待着,让他来我家过年也不来,到哪都是一个人。”
  沈闲和周明朝互看了一眼,把洗衣服的捣衣棒捡起来递到老人家手上,沈闲想安慰一下老太太,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老太太又叹了口气:“到哪都是一个人,也不说找个人陪,要是有个一儿半女的,也不至于后继无人。”
  沈闲周明朝一左一右围着,拍拍老人家的肩,又说:“人各有命,老人家不要伤心!”“就是,那个人也回不来呀!”
  两个人都在劝老太太,一个安慰的没啥用,一个安慰的实在是差劲。
  老太太到了风烛残年的年纪,碰上一点生死忌讳的事都要叹半天的气,正在气氛最浓的时候,老太太突然想到,这两个还是李庸的亲戚,人家都没伤心,还来安慰她这个素未谋面的老太婆。
  老太太抹了一把脸,把那点对李庸的悼念压了下去,看着两个隽秀的年轻人,目光里面充满了哀切怜惜:“你们是来找李庸的吧,可怜的孩子,跋山涉水的找过来结果遇到这种事,今晚上在我家住吧。”
  “呃……”沈闲抓了抓脑袋,看了眼周明朝:“不用麻烦的,我们自己去镇上找个客栈睡觉就好。”
  “客栈哪有自家的床睡着舒服,住的吃的哪样不用花钱,”老太太很热情,十分的善解人意:“你们两个家道中落也没剩下多少钱,还不省着点花。”
  “不,不用了。”
  沈闲还在拒绝,老太太却以为他们在不好意思:“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李庸生前我们这些做邻居的也没能帮他做点啥,人不在了,招待他的后代吃一顿饭,也算是我这个做邻居的一点心意,听我老婆子的,走,我去给你们做饭去。”
  老太太把衣服利索的收拾好,老当益壮端起洗衣盆,牵起两个人的衣摆:“我晚上给你们包饺子吃。”
  就这样,托了李庸的福,沈闲和周明朝被老太太带回去做客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41章 
  老人家特别热情好客,自家揉面和馅包的饺子,个大肉多,一个饺子就抵人家馆子里面的三个,沈闲看着满满一大碗饺子,咽了咽口水,还没吃,他就觉得有点饱了。
  “多吃点多吃点,锅里还有。”偏偏老太太毫无察觉,一个劲儿的劝,让沈闲觉得自己像是逃荒来的难民。
  “兄长也吃,吃完去锅里盛,快吃快吃,趁着还热乎。”老太太不知道名字,就兄长弟弟的喊。
  周明朝咬了一口饺子:“多谢。”
  沈闲也拿起筷子开始吃,香菇猪肉馅的饺子,一口咬下去全是肉,又鲜又香,还挺好吃,沈闲啊呜又是一口,饺子的一半就没了。
  “好吃吧!”老人家眉开眼笑:“这是我娘传给我的秘方,包什么馅都好吃。”
  “好吃!”沈闲三两口吃掉一个饺子,又在碗里扒拉下一个:“什么秘方啊?”
  老太太坐在板凳上,笑呵呵的低头吃自己碗里的饺子:“给馅里放点葱油,怎么都好吃。”
  “怪不得,这个饺子馅一点也不干,一口咬下去还冒油。”
  冒油?周明朝动了动,你以为是咸鸭蛋?
  沈闲年纪小,长得讨喜不说,嘴又甜,说起话来把老太太喜欢的不得了,笑得合不拢嘴。
  吃了两口,老太太把碗端在手上,往门口走:“你们吃,我去院门口坐坐。”
  乡下小院子里,吃饭都有这个习惯,饭桌子周围总是看不见人,就喜欢端着碗到处溜达,碰见熟人,时不时的还能换点菜吃,一堆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比吃宴席还有意思。
  因为家里有客人在,老太太没走的太远,就在门口倚着,顺便看看自己种的葱生了多少小秧秧起来。
  “兰婶儿,吃饭呢!”
  小葱秧数了一半,还没看完,门口就有一位四五十岁的妇女端着碗打招呼。
  沈闲伸头向外一瞥,这个县里的人怎么个个都是闲不住的。
  “在吃在吃,你今天吃的啥?”老太太连忙打招呼。
  妇人把碗放到老太太眼前。
  “哟,你这粉条子炖的不错!看着烂乎乎的,一咬就化。”
  “是吧,我炖了一个时辰,很入味,那锅里还有,我去给你弄一碗来。”
  “不用不用,”老太太叫住捧着碗就走的妇人:“我今天吃的饺子,来两个?”
  猪肉炖粉条虽然香,但是饺子也很好吃,妇人端着碗进了屋:“那我来两个。”
  妇人走进院子,轻车熟路的走进灶台,进门时看见在堂屋吃饭的沈闲和周明朝。
  沈闲抬头,抱着碗不见外的冲她笑:“婶婶好。”
  周明朝也朝她点点头,很有礼貌。
  两个少年长得像画上的人一样,一笑屋子都亮堂了,妇人一边朝沈闲和周明朝笑一边进门盛饺子,提高音量和老太太说话的时候方言都出来了。
  “你屋有客嘛?”
  “呐两个娃儿说是从外地过来的,”老太太在外面和她说话,也用方言:“来老这又找不到人,天都黑了,我留他们吃顿饭。”
  “阔以阔以,”妇人夹了一个饺子放在碗里,掀开帘出来了,又朝屋里看了一眼:“这两个娃儿好好看!比我屋那个女娃还好看。”
  “勒两个娃儿也是惨,好像是屋头破产了,才来这的。”
  “有媳妇没得嘛,”妇人一口粉条一口饺子,还看看小少年下饭:“可惜我屋头那个成亲老,不然这两个娃娃我看合适得很。”
  “不晓得,”老太太也往屋里看:“我屋头全是男娃,也有点可惜了。”
  “哎呀,只有等下次了,你觉得哪个娃儿好看,”妇人仗着说的是方言,肆无忌惮:“我看那个小的可以,水灵灵的,以后生小孩眼睛大,皮肤白。”
  “我觉得大的好,”老太太不赞同:“成亲要挑稳重踏实的,小的太小了,看起不得行。”
  沈闲周明朝:“……”
  沈闲咽下嘴里的饺子,抱着碗朝周明朝身边挪了一点点,小声说:“她们是不是以为我们听不懂秋阳话。”
  那秋阳县和临州城也差不了多少嘛!虽然他们不会说,但他们把老太太和妇人的话听的明明白白。
  沈闲真的很想用蹩脚的的方言说一句:“我听得懂哦!”
  周明朝低头吃饭,按住蠢蠢欲动的沈闲:“吃你的。”
  “……哦。”
  沈闲压住满心的不服,什么叫太小了,他不稳重吗?他不踏实吗?他多可靠啊!
  沈闲把这些叫嚣变成碗里的饺子,一口一个,吃的分外起劲。
  怕年轻人长身体不够吃,他和周明朝两个人的碗是老太太翻箱倒柜,从碗柜的最深处找出来盛汤的海碗,一个就有沈闲的脑袋那么大,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饺子,沈闲吃的又快又急,吃到最后,他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再吃下去,他可能会折在这的。
  周明朝看着慢条斯理的,吃的还比他快,碗里已经剩下最后一个饺子了,沈闲眼前一亮。
  “周兄,你吃完啦,真厉害!”
  周明朝把最后一口饺子咽进嘴里:“嗯。”
  沈闲暗戳戳的捧着自己的碗往周明朝的碗边碰“你没吃饱吧!可怜的孩子,来,我这里还有。”
  周明朝没打算从沈闲碗里夹饺子走:“我饱了。”
  “……”沈闲不准备放弃:“你不要逞强,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周明朝不为所动:“我不用干活,不用吃这么多。”
  “你跟我客气什么,我们两个还分你我吗!来来来,别客气。”
  周明朝微微一笑:“我不要,谢谢。”
  这笑突如其来,像是风把叶子吹开,露出上面的太阳一样,沈闲被笑晃了晃眼,片刻后反应过来这人油盐不进,他咬了咬牙。
  “周兄,你看,”沈闲突然指着周明朝的后面:“那是什么。”
  周明朝不往后看:“是什么。”
  这人就是不回头,看着沈闲着急上火还好意思问一句是什么!
  沈闲气得都拍桌子了:“你倒是往后面看看啊!”
  看了他一眼,周明朝才慢条斯理的往后转,沈闲嘿嘿笑了两声,灵活鸡贼的给两个人的碗换了个个。
  “沈闲。”周明朝看着碗里多出来的饺子,很平静的望着沈闲。
  “那我帮你吃一个?”沈闲从周明朝面前的碗里夹走一个饺子。
  周明朝没说话,还是看着他。
  “再吃一个呢?”沈闲犹豫的,又夹了一个。
  周明朝挑了挑眉毛。
  “周兄!”沈闲拍桌的气势都喂了狗,抱着碗耍赖:“我真的吃不下了!我会撑死的,你想过带一个死人回去怎么给我爹娘交代吗?”
  沈闲抱着碗,把脑袋放在桌子上,小狗都没他会哼唧,周明朝看了他半天,拿起筷子低头吃沈闲剩下的饺子。
  “周兄!”沈闲痛哭流涕,恨不得抱着周明朝亲两口以表心意:“你真好,大恩大德无以为报,这辈子我给你当牛做马!”
  周明朝把饺子送进口中,看了一眼这个胡言乱语的人:“你还有饺子。”
  “好的好的。”就两个,还能吃不了吗!沈闲一口咬掉一半。
  “快吃完啦!”和邻居聊完,推门进来的老太太看见沈闲抱着碗狼吞虎咽,看着像是没吃饱似的:“我再去给你们下一锅,一人二十个够不够?”
  老太太放下碗撩起袖子往厨房走,沈闲当即一个飞扑,拉着老太太不松手。
  “不用了,真的不用了,”沈闲眼中含泪:“我们吃的很饱,真的。”
  “你这孩子,不吃就不吃,”老太太呼噜了一把沈闲的头发:“哭什么,难不成还能是吃多了撑着了?”
  ……
  吃过饭,老人家习惯早睡,早早的就给沈闲周明朝铺好床:“这屋子是我小孙子的,他在常年在外的也没回来,你们今天晚上将就着挤一晚上啊!”
  沈闲靠在墙上,看老太太铺床单换被套,有心想帮忙,他和周明朝都不会,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您孙子做什么的呀?”
  “我也不太清楚,”老人家铺好床又去找枕头:“我孙子打人特别疼,听说去打仗了。”
  “唔,”沈闲想着应该是去当兵了:“好厉害!”
  “好了!”老太太把两个枕头放在床头拍了拍:“这被褥都是新的,东边屋檐下有井水,可以打来洗漱,我老婆子先去睡了,熬不了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