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流年照锦(GL百合)——钓鱼养猫

时间:2022-04-02 09:25:42  作者:钓鱼养猫
  姜照望着阶下诸位肱骨之臣,抿唇不语。
  其实关于成亲之事,赵太妃前些时候就试探过她的意思,她尚未有时间去深思,赵相居然就把此事搬到了朝堂之上,显然是要逼着她同意。
  姜照自坐上大位,便早有这个觉悟,只是她并无心仪之人,整日里忙于政事,更没时间去和谁花前月下,突然提起此事,难免有些抵触。
  但她心知,这些大臣们自有千万种理由让她同意。
  她垂眸不语,面容掩在冕旒之后,无人能看出她的表情神色。赵恒则向前一步,躬身作揖又行一礼,喊一声:“陛下。”
  姜照抬眼,却不看他,而是看向了另一侧列首所站之人。
  陆苍玉年过不惑,因自幼习武,身子向来康健。
  他与陆太后长得是有些相像的,并不如其他武将那样五大三粗,身穿一袭绛紫色朝服,怀抱笏板,头戴官帽,若不知他的身份,光从外形来看,更像是个文官。
  “舅舅如何看?”
  上面传来皇帝的问话声,在朝堂上向来很少发表意见,地位却最是举足轻重的国舅爷终于抬起头来,看向自己的外甥女。
  他从前也是个疼爱外侄的舅舅,可自从姜照登基之后,为了保证皇权和陆家忠名,就逐渐与其疏远,但二人自有心照不宣,姜照为难或处理不好的事情,还是会寻求陆苍玉的帮助,而舅舅也从不会让她失望。
  果然,在大半朝臣都询谋佥同的情况下,陆苍玉仍是没有选择站队,反而是说:“此乃陛下私事,臣不敢过问。”
  没等姜照再开口,赵恒则先道:“国舅爷说笑了,天家无私事,陛下之事便是臣下之事,便是天下人之事,国舅爷身为陛下的亲舅舅,更该关心陛下终身才对。”
  陆苍玉却不管他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冷眼看向他,又看向其他大臣,似笑非笑道:“陛下是大孟君主,万人之上,难道自己的婚事还做不了主不成?”
  赵恒则道:“陛下早已过了成婚之龄,不过是选纳后宫,自有举世绝佳的公子郎君供陛下挑选,必然不会委屈了陛下。”
  陆苍玉睨了他一眼,冷哼一声道:“看来赵相心中已有人选。”
  “这……”
  他直言说赵恒则有意往陛下枕边塞人,若是陛下多想,还以为赵相要插手后宫呢。赵恒则脸色微变,辩解道:“有无皇储,关乎大孟国祚,老臣也是为大孟着想。”
  “先帝有六子,也早早立了太子,结果如何赵相不知吗?”
  “陆大元帅慎言!”
  虽然长得像儒生,但陆苍玉还是沾染上不少莽夫习性,赵恒则被他气得脸色通红,姜照怕再由他们争吵下去难以收场,才缓缓开口调和。
  “赵相是先帝钦点的辅政大臣,陆帅是大孟定军之神,亦是朕的亲舅舅。
  二位都是国之肱股,为大孟殚精竭虑,朕深以为感动,若要为朕私事,使得二位臣工反目,便是朕的过错了。如今孝期尚未过,此事且容后再议,莫要伤了和气才是。”
  皇帝所言,看似在做和事佬,但明眼人一听就知道她的态度。
  赵恒则虽然不情愿,但他毕竟只是臣子,若皇帝一意孤行,再加上陆苍玉给她打配合,他就算倚老卖老,哪怕抬出先帝来,也是无可奈何。
  姜照并不是暴君,甚至相对而言,是个比较温和的君王。
  但她毕竟是皇帝,这天下姓姜,有陆帅保驾,更无人能与她抗衡。
  所以赵恒则只能顺坡而下。
  反正皇帝是不可能一直不成婚的,她要拖延,就暂且让她拖延去吧。
  下了朝,姜照起驾回到熙和宫。高盛安领着一群宫人,伺候她脱下厚重华丽的宽大龙袍,换上素净绣暗纹的常服,又奉上新茶,点燃檀香为她解乏。
  见她神色郁郁,捧着茶却不喝,垂首不知道在想什么。
  高盛安便让宫人退下,给她留出空间来思考,自己则是一言不发的随侍在侧。
  过了好一会儿,姜照才缓缓叹出一口气,用了两口温茶。
  “高公公。”
  “奴才在,陛下有何吩咐?”
  姜照欲言又止,要问的话含在嘴里绕了一圈又咽了回去,转而道:“你进宫多少年了?又是为什么而进宫的?”
  高盛安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笑道:“奴才命苦,幼时家贫,却有三个哥哥两个妹妹,从来没吃饱过肚子。
  兄长到了要成亲的年纪,家里没有钱给他讨媳妇儿,奴才那时候不爱说话,不能讨爹娘欢心,就被他们卖进了宫里。”
  他说起往事,并没有感伤的意思,还是笑着道:“那时奴才刚满十二岁,算到如今,恰好有整整三十六年了。”
  这个时间,已跨越三代君王。
  姜照点点头,望向他的目光有些同情。
  高盛安也并不觉得难堪,他进宫那么久,见了太多的世态炎凉,旁人的目光对他而言已经造成不了任何不适。
  更何况他明白,陛下并无恶意,只是单纯的觉得他可怜罢了。
  大概是想起了什么,姜照又问道:“你在宫里那么久,可曾与人真心相对?”
  高盛安稍有踌躇,还是如实道:“与奴才一同被卖进宫的还有一个同乡,和奴才差不多大,刚进宫时奴才和他就是相依为命,抱团取暖。”
  “那后来呢?他在哪里当值?”
  “后来……”
  高盛安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低下头去不敢让陛下看见,哽着嗓子道:“没有后来了。我们进宫的第二年,他就因为无意冲撞到贵人,被乱棍打死了。”
  姜照面露震惊,沉默良久,才低声道:“朕提到你的伤心事了。”
  “陛下莫要介怀。”高盛安道:“此事已过去三十多年了,奴才早就放下了。
  不过奴才能在深宫中继续走下去,直到今日,全赖他临死之前对奴才说的话。他让奴才带着他的那一份儿,好好的活下去。
  如今除了奴才,大概是再没有人能记得他了,所以相依为命的那短短一年,奴才永远都不会忘。”
  “相依为命。”姜照低声念了一句这个词。
  她突然想起了谢锦。
  在娘亲被打入冷宫,自己也遭父皇厌弃的那三年里,年仅十三岁的小公主,在无人照拂,还备受欺压的情况下,若不是遇到谢锦,她大概也不会有今天。
  那个深冬的一碗热饭,和一个笑容温婉的女子,让她在冰冷的深宫中苟活下来。
  她失去了母亲的疼爱,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却得到了另一种温暖。
  然而姜照在有能力将她送出深宫之后,明明可以报恩,却因一己之私仍将她困于宫墙之内,与她做相依为命的姐妹。
  她亲手禁锢了谢锦。
  陛下的神情突然变得慌乱,高盛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见姜照伸手扯住了他的衣袖,眼睛里带着他从未见过的执拗和认真,吩咐道:“高公公,熙和宫中有一个叫阿照的宫女,自三年前朕登基起便被调来伺候。”
  高盛安不解。
  姜照继续道:“阿照与宫正司的左司正谢锦亲如姐妹。”
  高盛安顿时明白过来,颔首道:“奴才明白了。请陛下放心,此事就交给奴才,绝对会将宫女阿照的身份安排妥帖,不会让谢司正发现端倪。”
  她的身份瞒了六年,从来没有想过会被谢锦发现,此时却无端感到恐慌。
  姜照完全想象不到如果谢锦发现了她的身份,会不会怪她的欺骗,会不会怨她明知道她想出宫却没有帮她,反而继续隐瞒她,会不会,恨她。
  姜照无法面对,甚至想要逃避。
  还能瞒多久?姜照不知道。但起码现在,她还是想做能在谢锦怀里哭泣的阿照,而不是有可能被谢锦埋怨甚至含恨的皇帝。
 
 
第3章 闲谈
  宫正司是后宫官署,掌宫女戒令、纠禁、谪罚、封赏、升迁之事。
  宫正司中设宫正一人,下设左右司正佐之,另有典正四人,女史八人,以及若干女令,协管后宫大小宫女之事。
  谢锦是罪臣之女,初入宫时,在掖庭局做浆洗杂活,后被宫正司宫正柳袭风看中,调到了宫正司,因素有才名,巧辨是非,被提为低级女官。
  三年前那场宫变,在后宫也掀起好一番动荡,谢锦临危不惧,助柳袭风维持大局使后宫免受风波,深受其赏识,新帝登基后,谢锦便升任左司正,成为了柳袭风的左膀右臂。
  这三年内,谢锦亦恪尽职守,深得柳袭风的重视。
  宫正司早有传言,待柳宫正挂冠,谢锦便是下一任宫正。
  对于这些传言,谢锦从未放在心上,只是她隐约也能感觉到柳袭风的意思,非但没有觉得高兴,反而有些苦恼。
  今日柳袭风将她叫去,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意思,谢锦却道:“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伊人都比我更适合这个位置,还请大人三思。”
  徐伊人是柳袭风的徒弟,如今任右司正之职。
  “伊人能力有余而心性不足,你比她更多几分沉稳,在这方面我绝对没有任何偏袒。伊人那里我自会与她说明,不会让你们姐妹因此生隙。”
  谢锦和徐伊人关系很好,柳袭风以为她是为此才拒绝。
  谢锦却深吸了一口气,如实道:“大人,这几年承蒙您厚爱,让我在深宫免于凄苦,我心里对您有万分感激,但是宫正一位恕我真的无力承担。
  因为入宫非我本愿,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等待一个能出宫的机会,若那一天真的来临,我绝不会迟疑。”
  她言辞异常坚定,柳袭风忍不住叹息道:“锦娘,你身份特殊,并非一般宫女,只有圣上特赦才能出宫,而如今的圣上根本不知道你这个人的存在,你亦无缘得见天颜,你要的机会,岂止是遥遥无期呢?”
  寻常宫女到了二十五岁就能选择出宫,谢锦如今已到了年纪,但她是负罪进宫,没有皇帝旨令,就不能擅自出宫。
  若是运气好,皇帝记起这么个人,或是立有大功,能得君王召见,还可能有出宫的希望。
  但若是运气不好,被皇帝彻底忘记,或是如柳袭风所说,帝位换了人坐,在等不到圣谕的情况下,老死宫中都有可能。
  谢锦如何不懂这个道理,但她还是不甘心。
  她入宫时,父母兄嫂都被发配边疆,从此杳无音讯,到如今竟不知生死。
  而她入宫八年,从十七岁到二十五岁,蹉跎了一个女子最好的年华,纵使比起其他宫女,日子好过了太多,但她还是永远惦念旧宅,做梦都想回到家中,看一看院子里的梅树,还想再见一面父母,承欢膝下,尽这迟到许多年的孝道。
  “大人说我固执也好,说我妄想也罢,但凡有一线希望我都不会放弃。”
  谢锦屈膝跪在柳袭风面前,叩首行了个大礼。
  “大人待我恩重如山,如今是我辜负了您的厚望,您还是将宫正之位留给伊人罢。
  我向大人保证,只要我在宫中一日,便会竭尽全力的辅佐她。”
  柳袭风站在原地,低头看着谢锦的脊背。
  她看了许久,才俯身将人扶起来,叹道:“罢了。既然如此,我尊重你的决定,日后若有机会能得见天颜,我也会向圣上提起你所愿。”
  “多谢大人!”
  谢锦对柳袭风深深一揖,柳袭风无奈的摇摇头,就让她回去了。
  自升任司正,一切条件都好了许多。
  刚进宫时在掖庭局,是许多宫女睡一张通铺,来到宫正司后,是一群人住一个院子,几个人一间房,而如今谢锦已经有了自己的房间,还和徐伊人两个人有了一个小院子。
  谢锦回去时没有见到徐伊人,却在门口见到了等候多时的姜照。
  她有些惊喜,过去牵了她的手问道:“你怎么来了?”
  往日姜照总是隔十天半个月才会来见她一次,有些时候甚至要隔上一两个月,像这样昨晚才见过面,今日又过来,还是头一回。
  姜照被谢锦牵着往院里走,故意道:“阿姐这样问是不想见到我吗?”
  这个院子小小的,走几步就到了房门口,谢锦停下脚步,用手指在姜照眉心处点了一下,笑骂一句:“小傻子,尽会说傻话。”
  姜照闻言也不生气,反而心里美滋滋的。
  进了房间谢锦让姜照自己坐着,拎了茶壶去烧热水。
  姜照坐在椅子上打量着谢锦的房间,这个空间还不如她的浴房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一扇旧屏风隔出内外间,里面是床榻和梳妆桌,外面有桌椅和一张书案,书案后摆着一个小小的书架,上面放着几本书。
  房间里充满了谢锦的气息,姜照深吸了一口气,面上微红。
  她起身走到书案后,看见案上翻开的一本书,拿起来翻了几页,发现是一本诗集,旁边的宣纸上还有谢锦誊抄的几首诗。
  姜照知道谢锦出身于书香世家,也知道她是因何入宫。
  她忽然觉出自己的卑鄙,谢锦什么都和她说过,她却事事隐瞒着谢锦。
  子不翻父案,姜照登基之初就命人去查了谢家一案,虽然碍于先帝尸骨未寒并未翻案,却让人在边关好生安置了谢家人,让他们免于劳作之苦。
  但是这件事,姜照也不敢告诉谢锦。
  谢锦写的是标准的簪花小楷,字迹非常秀美,她看见旁边还有厚厚一叠抄写过诗词的纸张,就偷偷抽出一张,叠好揣进了袖子里。
  其实她本不必这般作态,就算是直接开口讨要,谢锦也绝对不会拒绝。但姜照也不知自己是怎么回事儿,搞得像是偷偷摸摸一样。
  谢锦回来,就见姜照端坐在椅子上面,脊背挺直,双手扶膝,像极了学堂里乖巧上课的孩童。她忍不住笑起来,打趣道:“今天这么乖,是做了什么错事?”
  姜照撇嘴,接过谢锦递来的热茶,捧在手心。
  她不说话,只直勾勾看着谢锦。谢锦也捧了杯热茶,她指尖瘦白,在盛着热茶的白瓷杯上放了一会儿,就烘出粉意,显出了血色。
  谢锦喝了两口茶,才问道:“你这两天来的频繁,就不怕被人发现,告你玩忽职守,让陛下惩罚你吗?”
  姜照道:“陛下可没功夫管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