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民国之文娱大亨(穿越重生)——云依石

时间:2022-04-03 09:22:52  作者:云依石
  “齐兄早。”谢颜也面色如常,没有一丝被看到打杂工的不好意思,起身拍了拍手,“齐兄怎么大早上过来了?”
  他没有疑惑齐休疾为什么知道他的地址,因为对方显然和温二少关系不错,而他们现在的住处又是温二少介绍的,一打听便知。
  “我祖父当初也是打京城来的汉口,昨日看见你起了思乡之情,正巧厨子做了些豌豆黄,便想给你送些。”齐休疾指了指手上的纸袋笑道。
  他其实没有把话说全,齐老先生本来只是让佣人来送的,但齐休疾自己有些疑惑想问谢颜,所以才主动请缨揽下这个活。
  “麻烦齐兄替我谢过齐老先生。”谢颜闻言拱了拱手,他对齐老先生这个开明爽快的老人印象也十分不错——抛开对方苦的令人发指的药不谈的话。
  “谢兄快吃吧,我正好有些疑惑想和你聊一聊。”齐休疾说着抬脚踏入茶楼,想找个坐的地方。
  “齐兄稍等。”谢颜闻言把手里的抹布放在一边。
  “我是不是打扰谢兄工作了?”齐休疾这人有些天然的呆气,见状才想起谢颜方才还在擦地砖,低头一看,果然见本来擦的干净的地砖上被自己踏了两个明显的鞋印。
  “谢兄我……”齐休疾有些无措,赶紧又退了出去。
  “无妨。”谢颜一笑,“本来也是擦不干净的。”
  擦地砖这活不过是周三现编出来为难谢颜的,谢颜本身也没认真干——要是茶楼每天要都用抹布擦一遍地砖,估计负责这个的伙计不到一周就累死了。
  “谢兄我绝非故意,要不我帮你把这些脚印擦了吧。”齐休疾不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十分不好意思。
  “不用不用,你多踩几脚更好。”谢颜却说,多踩几脚留下印子,他才好和柳掌柜“实话实说”啊。
  “……”
  “小东西不好好干活,在门口偷什么懒!”齐休疾万分纠结之际,一道骂骂咧咧的声音突然从后堂传来。
  周三刚在后堂找了些吃的,端着茶杯来到前台,就看见谢颜把抹布丢在一边,站在门口和谁说着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新来的居然敢不听他的话偷懒,凭什么和他拿一样的钱?!
  “你给我过来,待会儿掌柜的来了和他好好说说,看看他新招的人都是怎么干活的!”周三一副抓到谢颜把柄的语气,快步走到门口,抬手就想把谢颜拖走。
  不料这个病弱的小子居然一点都不害怕,面色如常一动不动,看向他的眼神甚至带着几分不屑!
  “你走不走!”周三脑子一热,抬起巴掌。
  “他还病着,你怎么可以打人!”然而有人拦住了他的手。
  “你——这位……”周三这才看到门外的齐休疾,想扯出一个讨好的笑容,面部神经却没有那么快的反应,形成一个非常扭曲的效果。
  齐休疾今天外面穿着白大褂,里面则是一身深蓝色西装和长领毛衣,西装口袋里挂着怀表,一身留洋打扮,十分时髦。
  这个年头,汉口城里第一不好惹的是洋人,第二不好惹的就是留过洋的人,百姓们一边排斥洋人,一边又忍不住自卑向往,极其矛盾。
  此时的周三看着拦住自己的齐休疾,心中一片大乱。
  难道他就是方才和谢颜说话的人?不对,这小子怎么可能认识留过洋的大人,一定只是大人来茶楼喝茶,恰巧被他碰上罢了!
  周三想到这里,一把推开谢颜自己顶上,“这位爷,这是我们茶楼新来的伙计,不会干活我教育教育,您快里面请,要什么东西我给您去端,保管又快又好!”
  “……”谢颜拉了拉自己身上的袄子,把褶皱拍平,不动声色。
  “麻烦帮我上一壶碧螺春,要两个茶碗,再来一些点心。”齐休疾被周三一顿殷勤,不好意思不点东西,只好说道。
  “三个茶碗吧。”谢颜突然开口。
  “你多嘴什么!”周三见他还敢说话,转身扬手警告。
  谢颜没有理他,看向齐休疾笑道,“我朋友早上起来也还没用饭,齐兄若只请我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不知可否加他一个?”
  “这有何妨,本来也是我考虑不周。”齐休疾闻言想起昨日买药时的另一个少年,当即说道,“那就麻烦上三只茶碗吧,谢谢。”
  “这,我——”周三呆了。
  “齐兄请。”谢颜没有理他,带着齐休疾来到茶楼窗边落座,又喊李泉,“李泉,先别擦桌子了,齐兄请你过来吃东西。”
  “啊,好!”李泉方才一直留意着门边的动静,见谢颜把周三噎的满脸尴尬,十分高兴,闻言也走了过来。
  “昨日阿颜和齐老先生相谈甚欢,今天又让齐小先生来给阿颜送家乡小吃,我替阿颜谢过您们了!”
  李泉一边落座一边大声说道,谢颜闻言看了眼李泉,没有说什么,只在心中感叹李泉也是个脑子好使的,好说话却不滥好人,他这么一说,不清楚情况的周三心里肯定更七上八下了。
  正如谢颜所料,周三此时心里一片惊涛骇浪,僵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原本以为谢颜两人是外地来的流浪儿,处处欺负他们试图立威,不料人家不仅认识留过洋的先生,听意思还和对方家里的长辈关系匪浅。这个谢颜,到底是什么来头!
  “小二,麻烦快点把茶点端上来吧。”偏齐休疾一直在状况外,见周三一动不动催道,他赶早过来没吃东西,此时也有些饿了。
  “……”周三僵硬着,脚步轻飘地走向后堂。
  ——他敢欺负和他一样是伙计的谢颜李泉,却没胆子敷衍一身洋装的齐休疾,这就是阶级的力量。
  “齐兄方才说有事问我,不知是何事?”待茶点全部上齐,谢颜拈了块桂花糕放入口中问。
  “唉。”齐休疾按住额角,未张口先叹了口气,“我见谢兄昨日那番西医中医的理论十分独到,这次来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办法让百姓们都能认同它。”
 
 
第10章 说书之事
  齐休疾怀着用西医替普通百姓治病的抱负,把诊所选在了汉口码头边上,那里生活着很多船工和他们的家人们,是汉口贫困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然而昨天从他回到诊所直到晚上关门,整整一天居然没有一个人进来咨询,无论齐休疾如何保证,附近的居民都不愿找他看病。
  刚开业就受到挫折的齐休疾想了一晚上也没想出好办法,突然记起白日在医馆遇上的谢颜,死马当活马医,索性早早起来乘电车来到芙蓉街,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建议。
  谢颜听齐休疾讲完情况,思忖一会儿,却先问了另一个问题。
  “齐兄在码头开设诊所,低价给那里的百姓看病,不但自己一分不赚恐怕还要搭进去不少药钱,等日后看病的人多了,长久下去,不知齐兄可拿的出来那么多钱填?”
  这个年头的华夏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大型西药厂,西医所用之药都得从外国进口,因而西医诊所全集中在租界,价格十分高昂。
  “这点我也想过,但现在还不能告诉谢兄解决之法,我只能说,我们华夏人绝不会一直用不起西药。”
  谢颜看着齐休疾认真的目光,心头一动,没有继续问下去。
  “现在的汉口百姓民智未全开,且因为长久的欺压对洋人有着骨子里的排斥与恐惧,医药相关性命,大家一时不接受很正常。”谢颜宽慰齐休疾。
  “齐兄所做乃利国利民之事,只要坚持下去,大家一定会知道西医的效用,如果我想到什么好方法也会马上告诉齐兄的。”
  “那便麻烦谢兄了。”齐休疾本来也没指望只靠谢颜就可以解决问题,此番前来更多是为了倾诉,因而见谢颜想不出方法虽然有些失望,却也没说什么。
  三个人很快用完茶点,又聊了几句,齐休疾便告辞离开了。
  他今日还要去诊所坐班,正如谢颜方才所说,只要他做的事是对的,坚持做下去就好了,他就不信一直守着等不来一个病人!
  谢颜目送齐休疾匆忙离开的背影,心中有些感动。
  他上辈子阅人无数,见多了各色各样的人,一眼就看出齐休疾性格上问题,天真而执着,还有些理想主义。
  可放眼漫漫华夏近代史,不正是因为这些人“不合时宜”的天真,因为他们抛却己身的执着,用自己年轻热烈的生命做牺牲,才推着近代华夏这座古老破旧的马车走出泥泞,走向未来的吗!
  谢颜深吸了口气,心中激荡无比,来到这个时代,他原本的第一反应只是安身立命,让历史顺着它原有的轨迹发展,最终也可以发展到现代社会。
  可现在,他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再多做些什么。
  ……
  “小谢怎么在门口站着?”柳掌柜今天来的有些迟,远远看见谢颜有些不解。
  “刚刚送走了一位客人。”谢颜回神,转身让柳掌柜进门,“掌柜的早上好。”
  “这么早就有客人?”柳掌柜说着看了圈茶楼,见李泉已经在擦桌子,满意的点点头,又问道,“周三人呢,他昨天请假今天应该早到才对。”
  “周哥也来了,给我们安排完活后去了后堂,这会儿应该在吃东西吧。”谢颜隐去一部分事实,如实相告。
  他可从来不是什么滥好人没有圣父病,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令其悔。
  上辈子的时候,从同事到合作伙伴到对手,谁不知道看上去十分讲理的谢律师其实是个大魔王,谁要是惹了他,接下来的一周都得提心吊胆。
  要是让那些人知道周三居然敢那么明目张胆的欺压谢颜,估计会忍不住给他点一首凉凉,祝他一路走好。
  “周三让你干什么活?”
  “周哥让我擦地砖,刚才客人来我去接待客人了,只来得及擦了门口几块。”
  柳掌柜听了谢颜的话皱起眉头,低头看了眼脚下印着明显鞋印的地砖,已经把所有事都弄清楚了。
  “地砖就别擦了,你去帮李泉看看哪还有活没做吧。”
  “好的。”谢颜笑了笑,没有多问。
  柳掌柜安顿完谢颜,又看向跟在自己身后的中年人,面露难色,“顺先生,不是我非要为难你,但你知道,这书座们实在是……”
  他留下未尽之意,没忍心说全。
  被他称作顺先生的人方头大脸,满面福相,一身灰色大褂,手里拎着个布包,看气质让谢颜想起小时候地方曲艺台里那些说书说相声的艺人。
  “柳掌柜的不比多言,是我麻烦您了。”那顺先生闻言拱了拱手,“您是个生意人,自然要顾着茶楼,是我王起顺自己本事没到家,怨不得您也怨不得各位书座。”
  “顺先生,您评书的本事绝对没有问题,不然我当初也不会答应老爷子让您接着说,只是大家之前都听惯了老爷子的,换一个实在是……”
  “掌柜的仁义,这几天书说的到底怎么样我自己心里却有数,您不必替王某开脱,按规矩办便是了。”顺先生摆手。
  “要不这样。”顺先生表示接受,柳掌柜的却狠不下心,“你和唱小曲的小文柳换个班,以后你在中午说一场,下午留给小文柳?”
  民国时期的茶楼除了喝茶聊天,也是听书听曲的地方,撂地卖艺的艺人本事大的话,就会被请到茶楼有一份“固定工作”。
  运来茶楼原本请了两个艺人,一个唱小曲的小文柳,一个说书的王络子。其中王络子老先生一本三国说的极好,名满汉口,当初柳掌柜花了大价钱才请来,一说就从下午说到晚上。
  可惜王络子老先生年纪大了,这几日已经起不来床,没办法继续说书,便把自家前段时间打上海来的侄子顺先生推荐给柳掌柜,代替自己在茶楼说书,也有份收益不断。
  柳掌柜的见顺先生说了很多年书,本事不差,加上王络子的面子,便答应他顶替职位,工钱不变。
  可惜那些听书的书座听惯了王络子的三国,如今换上顺先生接着说,怎么听怎么不对味,不满之下几次找柳掌柜反应,茶楼的生意也被连带着淡了一些。
  柳掌柜的无法,又念着王络子的面子,只好和顺先生商量换说书时间减轻损失。
  然而顺先生听了这话,却沉默下来。
  做他们这行的讲一个江湖道义,也要面子,顺先生当初在上海的时候混的并不差,只因说书时不小心得罪了人才来汉口避难,如今要他被书座嫌弃,还要他靠着大伯的面子混饭吃,顺先生心里实在是难受。
  谢颜在一旁看着两人的神情,已经把这些事推测了个七七八八。
  说书吗?在没有手机电视,甚至发电报都极为昂贵的民国时期,说书似乎是传递思想与讯息最便捷广泛的娱乐方式……
  谢颜看着眼前一脸颓丧的顺先生,想起之前齐休疾说的话,突然心头一动。
  “掌柜的,我觉得顺先生说书不卖座并不是他的问题,也不是书座们的问题,而是说的书出了问题。”谢颜打定主意,抬头开口。
  在现代,很多电视剧第二部 换了演员,哪怕演的再好观众也难以接受,人们总会有先入为主的心理,听书也一样。 
  王络子的三国是他的拿手绝活,来茶楼听书的书座早就听惯了他的三国,别说是顺先生,就算把京中最当红的先生请来说一样的书,也不见得讨得了好。
  有句行话“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就是讲听书一定要听没怎么听过的新故事才够有趣,听戏要听熟悉的才能品味唱腔韵味,至于听曲艺,则是怎么听都听不腻。
  顺先生初来乍到,接着早就在运来茶楼说熟了的王络子的茬继续说三国,实在是太不讨巧了。
  “我原本也想过要不要开本新书,但大伯的三国之前还没讲完,若没有那种大家都没听过的奇书开,倒不如接着讲。”顺先生听出了谢颜的意思,摇了摇头。
  他岂不知道自己继续说三国的种种弊端,但汉口可是戏码头,他会的那几手总有别人会,拿不出来新鲜的,只好赶鸭子上架。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