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木匠逆袭尚书郎(古代架空)——清秋烟雨

时间:2023-09-14 08:01:17  作者:清秋烟雨
  这里人情复杂,加上残余的宗族势力和土司余部盘根错节,对于不涉及江山稳定之事,官府往往都是和稀泥,将权力下放到宗族族长,和各乡村保长那里。
  所以即便被抓了现行,刚才堂伯父的儿子还敢叫嚣上衙门。
  因为衙门里都是宗亲势力占上风,他们排斥流官制度,排斥外来势力对已经形成的风俗习惯作干预。
  时昭虽然祖籍是这里,但对于荷塘村得人,甚至对于时家其他人来说,他都是外来人员,是他们既往秩序和既得利益的破坏者。
  就算时昭上告衙门,这种事情衙门也会打回村里会同宗族处理,时昭捞不到半点好处。这也是时昭为什么在取回宅子时,堂叔公一家泼妇骂街他也没有采取措施的缘由。
  骂街这种事,官府压根不管。而要是村里保长和宗族族长来处理这些问题,他们向着谁,自是不言而喻。没准还能游说时昭收了别家的大孙子当儿子,以后继承自己的家产。
  而时昭毕竟是在州府那样的地方长大的,圣贤书还是读了不少,他又不可能跟一帮村妇对骂,这口气只得暂时忍了。
  但最主要的问题,家产拿回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好在还有个县官是朝廷标志,约束着大家一般动手时不至于做到杀人放火的程度。
  面对眼前境况,时昭快速衡量了一下双方的实力。虽然双方人数上有悬殊,但自己会功夫,动起手来,自己这边应当不会吃亏。
  于是两家人夜半时分就在山林里为了那两颗杉树大打出手。
  经过这一遭时昭才发现,之前拿回宅子是最顺利的事了。因为自己破门而入,有了房屋院墙的庇护,堂叔公一家虽然想冲击院子,但也只有大门一条路。
  自己只要守住大门,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而现在是在空旷的山林里,没有遮挡,就只能靠人数和实力了。
  要拿回这山林,只有这一架打赢了才可能。
  作者有话要说:
  前一章的作话说得不准,应该是昭昭算是把宅子拿回来了,也不算是处理了。
  因为事儿最终是不了了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
  ——————
  ①改土归流: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
  指将原来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废除,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
  ②流官制:所谓流官就是朝廷任命的不世袭,有品级,有任期的官员。
 
 
第35章 山林(二)
  动了一会手, 时昭发现自己想错了。
  自己这边的人虽然都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年富力强,个人体格每一个单拎出来都足以碾压对方。但对方占尽本地人山区生活的优势和常年劳作的体力优势,年龄和妇人都不算是劣势。
  堂伯母一个女人, 真是比男人还厉害。时昭他们这边都是汉子,总得顾念着点她是女人,有意无意的让着她点。
  堂伯母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把对方的避让当成自己的优势,时昭一遭不慎,胳膊被她咬了一口。
  还好时昭及时反应过来,一手捏住堂伯母的双颊, 运了内力才把人卸了力气甩掉。
  冯二他们虽然都是二十七八、三十上下, 正当好年龄的精壮汉子, 但是在青州府的时候, 他们在自家干的也都不是什么重体力活, 更没有在这种山区陡坡林地里打架的经验。
  在这斜坡山林里, 他们有时站都站不稳,更别说攻击对方了。开干不久已经几次摔倒在地,一时间还落了下风。
  时昭觉得继续这样下去不行, 按照山民打架的方法,自己的人根本不是对手,遂改变战术。
  他拾起堂伯父他们的镰刀挥刀在树林中砍了几根藤条, 运起轻功飞身而上,在半空中用藤条将自家的人和堂伯公家的子孙分开。
  随后落地吩咐冯二他们抬树干回家, 这山林里的事交给自己。
  “你想得美。”堂伯父的大儿子扑过来,就要去挡冯二他们的路。
  时昭足运起轻功, 足尖点地, 侧身躲过, 堂伯父的大儿子摔了个狗吃屎。
  时昭轻笑道:“想得美不美,做了不就知道了?不知堂哥觉得我想得美不美?”
  说话间,时昭并未闲着,闪电般地挥动藤条,将堂伯父一家人困在了山林里的树干上。
  用蛮力他是打不过这群山里的庄稼汉和泼妇,但是论起武功来,这一家子翻个倍都不够给他下菜。
  时昭把人绑结实了才坐在一旁的树桩上喘了口气道:“堂伯父,要么就把山林还给我,以后也不要再打我家山林的歪主意,咱们两清。”
  “要是你们还来我家林子里偷树,我不介意上你家扛现成的。我相信你家也有林子。”
  在这坡度很大的山林子里打架,可真耗了他不少力气。时昭累得够呛,坐在树桩上呼哧呼哧地喘着气。
  他长这么大,除了那日在晋州的密林里和黑衣人拼命,还没这么累过。
  堂伯公一家被绑住后就在那里哭天抢地的喊,扭动着身子想把藤条挣开。无奈山里的藤条太过结实,平时他们用来绑柴火都不会断,绑人就更不会断了。
  挣扎半天也是无用之功,只能逞口舌之快。
  时昭不理会他们言之无物的叫骂,喘了会儿又道:“你也看见了,一群人绞在一起泼妇一样的厮打,我是打不过你们。但是我会功夫啊,真要动起手来,你们一家人也不是我的对手。”
  “如果你们就此作罢,前两天砍的树我也不追究了。不然今夜你们就在此地喂蚊子。”时昭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这会是堂伯父的小儿子忍不住骂道:“你就不怕我出去了报官?你这叫什么,官府的说法,对了,非法囚禁,是非法囚禁,是犯法的!”
  堂伯父的小儿子在村里私塾上了几天学,在这荷塘村,也算半个读书人,平日里也能叨叨两句。
  时昭嗤笑道:“你们都不怕报官,我为什么要怕?”
  母亲不在这里,他尽可以恶劣一点:“你有本事就去报官,记得带上银子找人给你写状纸,不然官老爷只会把你轰出来。”
  像这样的人家,别说自己没理,就算自己有理,又哪会舍得银子去打官司。他们遇到事情,只会想着发动家庭、家族的力量通过叫骂、打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问题能否真的解决,那又两说,通常还得看对方的实力。
  不管是要上衙门,还是要打架,时昭都不怕他们。上衙门了,他们还得把此前偷砍的树木还回来,时昭压根不信他们会蠢到去报官。
  当然,他其实比较想堂伯公家去报官。半夜留到自家林子里来,真要公开了说,他也想知道这边的衙门会怎么判。
  堂伯公一家不肯低头,时昭招呼着自家的人就要离开。堂伯父没想到这时昭还真敢把他们留在山林里喂蚊子,最后还是妥协了。
  “行了,林子还你。” 最终堂伯父不情不愿地开口。
  “爹。”他大儿子喊道。
  “大哥,你干嘛对一个后生仔低头。”堂二伯也很不甘。
  “他爹,不要还。还了可就拿不回来了!”堂伯母更不甘。
  还了林子,不只是一年没那十棵树的报酬;还有栽种幼苗的补贴呢,柴火尽取的便利呢,女儿出嫁嫁妆的木材呢,都没了。
  堂大伯的二儿子和二伯的儿子倒是没开口,他们被时昭困在树上动惮不得,刚才打架的时候衣袖裤腿挽了上去,这会露在外面的肌肤已经被文字咬麻了。
  山林里的花斑蚊可毒了,咬一口,拇指大个包,真被困在这里一夜,估计只剩半条命了。
  堂大伯心疼小儿子,看到身旁小儿子小腿上被蚊子咬起的疙瘩,认命道:“二娃招蚊子,算了。”
  堂伯母这才看到二儿子腿上被蚊子咬的疙瘩,顿时杀猪般地嚎叫起来:“哎哟,我的幺儿哟……”
  “谢谢堂伯父。”
  眼见对方妥协了,时昭也见好就收,还是照例喊人。
  气得堂伯父把头偏向一边,没应他。
  时昭上前给堂伯父一家松绑,松绑前还敲打道:“别想着我给你们松绑了又使坏啊,我能绑你们一次,就能绑两次。”
  堂伯父虽然心有不甘,大概是觉得争不过,还是带着家人走了。
  给堂伯父一家松了绑,时昭就和冯二他们一起,把堂伯父一家砍下来的这颗树和枝桠抬了回去。
  回去的时候时母已经睡着了,艾叶一直撑灯等着他们。见他们久久没回,很是着急,又怕他们回来饿着,还煮了夜宵等着他们。
  少爷他们出去时什么工具也没带,这个艾叶是知道的。可是出去一趟,回来时还带了两颗修整好的树木和一些枝丫回来,艾叶很是惊奇:“你们怎么做到的?”
  吃夜宵的时候,冯二把他们今晚碰上的事说了一遍,说完忍不住哈哈大笑:“你是没看到当时那家人跟吃了屎一样的表情。爽,真是太爽了。还是咱们少爷英明。”
  艾叶听着冯二眉飞色舞地讲着今夜的遭遇,听得脸上的神色一会气愤,一会担忧,一会欣喜,一会好笑。最后也跟着冯二一起哈哈哈大笑起来。
  宅子山林都拿回来了,现在剩下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把委托出去的地收回来。
  不过这一季的庄稼一季种到地里了,不急于这一时半会。
  当然,最主要的是时昭暂时还没空。
  此前他们路过嘉裕县时请的工匠不日将按照约定来到水城,他得在匠人到来之前把自己能想到的材料备齐,届时人来便可开工。否则这大老远把人请来,没有材料开不了工,闲在家里得照样付钱。
  工匠的工钱可不便宜。
  所以准备材料才是当务之急。
  木头砖瓦是必不可少的,院子要如何修整,时昭盘算着需要的物资和修葺宅子的方案。他把想到的内容罗列出来,再与母亲和艾叶讨论。
  对于院子里的地面铺不铺,经过与母亲和艾叶的讨论,时昭还是决定把院子里需要活动的坝子和小路铺上一铺,免得下雨的时候院子里一片泥泞。
  要铺院子,这就需要买些打磨好的石板,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当然,还可以铺上一条鹅卵石路。后门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两岸都是积水冲击而成的鹅卵石。
  这鹅卵石倒不用购买,闲暇之时,一家人出去捡捡也就够了。
  另外还需要些砌墙的粘合剂,这些东西量不多,但是工序比较麻烦。
  除此以外,还需要多买些粮食回来,到时匠人过来,工期内都是住家,一群汉子,吃的肯定不少。
  好在被褥之类的匠人出远门做工都会自己带,时昭就不用操心了。
  时昭要去县城买修葺房屋的材料,走的时候时昭问艾叶去不去。
  艾叶很想和少爷一起去,但想了想还是说不去。
  冯二他们这几日要去山林里砍树,以备日后修缮房屋所用。艾叶那个小身板,去砍不了树,也背不了枝桠,但是他可以在家里帮冯二他们做饭啊。
  不然冯二他们就得留个人在家里做饭,浪费人力不说,砍树的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以前在时府没被调进时昭房里的时,艾叶就是在厨房打杂的,做饭什么的自是不成问题。而且他勤快,还从大厨那里学到不少菜式,做菜水平比常人高出许多。
  自从回到水城,艾叶就自动挑起了时家做饭的责任。
  时昭觉得艾叶考虑得很周到,如果艾叶跟自己去了县城,就没人给冯二他们做饭了。总不能让冯二他们又砍树又做饭吧,那也太辛苦了。
  他就一个人驾着马车出了门。
  冯二他们用了早膳上山后,艾叶就开始准备午饭的吃食。这段时间家里人比较多,大家又在干活,吃的想必也比较多,做饭时间比较长,自然是要早点准备。
  时母见他忙进忙出的,也过来帮忙,被艾叶劝阻了:“夫人,我能行。您歇着,我来就好了。”
  时母见艾叶跑进跑出,灵活得像条入水的鱼儿,做起事来干净又利落,就没再强求,回房去摆弄自己的女红。自己若是上前帮忙,得问一下,做一下,说不定还打扰他。
  今日儿子进城,她还让儿子给买点粗布回来。
  时母打算给一家人各做两套粗布衣服,如今已经遣了下人,回到乡下,虽然不愁吃穿,但也总不免要亲自干点活的。
  以前的衣物贵重好穿,但不适合干活。真要干活,还得要粗布衣衫才经磨。
  这日时昭在县城各个集市奔走,晚上酉时末才归。时间耗得虽久,要买的东西基本都定齐了。
  能拿的当日他都拿了回来,大件物品则加了价,溜了地址,与商家说好送货前来。
  冯二他们也是差不多的时间归家,晌午吃了午饭后,歇了个把时辰。
  虽说他们以前在时家做下人,也是干活的,但青州府是个平坦的北方重镇,根本没有山,他们也没干过这样重的活。
  初来乍到做这样的活计,一时还真有点吃不消。
  三人今日忙碌了一日,也不过砍了四棵树。想起前日晚上他们在林子里蹲了一会,打了一架就拿回来两棵树,简直不要太好。
  但这样的“好事”也不会再有了。
  今儿砍的四颗树,树干都抬了回来,但树枝却还没来得及拿完。太多太重了。
  特别是那种湿湿的松木,枝桠简直太重了。
  最好的方法是在林子里晒干了再搬回来,不过又怕人偷。
  时昭回来听他们说起,想了一下给了主意:“这两日还是抓紧砍树,把树干先抬回来。匠人后日便到水城,风干一点水分也好,枝桠先别管了。”
  “咱们这些时日日日要去山林,那些想偷盗的人也要掂量掂量。万一真被偷走些枝桠,只是少了点柴火,也不影响修葺房屋的进度。匠人的工钱,可比那点枝丫的柴火钱贵多了。”
  冯二等人点头应好。
  这样的安排的确最合理。
  作者有话要说:
  山林拿回来了,现在就还剩下田地了。
  昭昭加油ヾ(?°?°?)??
 
 
第36章 地权(一)
  第二日, 冯二等人又要上山砍树,时昭要与他们同行,被冯二拦住了:“少爷, 院子里不是还要铺一条鹅卵石的小路吗,你和小叶子去捡鹅卵石吧。且您定的材料这两日店家也要送来,家里还得人接货。这砍树的事就我们包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