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栖兰台歌(穿越重生)——金钗换酒

时间:2023-09-15 10:36:39  作者:金钗换酒
  李郁萧让她赶紧起来,她不依,李郁萧问她到底何意,她道:“如今宫中只有臣妾一人入侍,臣妾何德何能?请求陛下,速速立后,广纳后宫,绵延子嗣。”
  她……李郁萧一顿,她这是告诉自己,不仅是她自己无意高位,连她的孩子,她也不求什么前程,她希望李郁萧赶紧生几个真的皇子。
  李郁萧心中失笑,太后先前也催,如今罗笙也催,干什么?有阿荼不好么。皇太弟,他记得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先例。他抚一抚贴着胸口的玉璧,表面上满嘴答应,让人家妹子赶紧回榻上躺着,自己告辞离去。
  他离开之后罗笙也回到榻上,沉沉睡去。
  因此两人谁也没看见帷幔后头的光景。
  帷幔之后,姜太后眼中迸出的光直欲噬人,一旁姜弗忧劝道:“太后娘娘息怒,陛下这不是答应罗氏了么。”
  姜太后嘶声道:“别告诉孤你瞧不出他是敷衍,”她兀自喃喃,“……一定是心里有人。这样容忍罗氏贱人,是因为皇帝根本不在意她。先前说叫他召见旁的家人子,他也不听话,他这是为谁守身?”
  她霍地转身:“你去,趁人不注意到栖兰殿去,看看有何痕迹。听闻皇帝有练字的习惯,你去瞧瞧他练的什么字。”
  姜弗忧知机:“太后是叫奴婢去瞧瞧,看看是否有……人名儿?”
  “嗯。”
  姜太后嗯一声,尾音飘进偌大的漪兰殿,几不可闻。殿中血腥气还未散尽,却仿佛慢说是几丝血气,就是天崩地裂,都不能使她板正的面孔动容。
  她严厉,她残酷,她不容忤逆,她想办的事情必须办成。
  --------------------
  作者有话要说:
  论萧萧和穆公子俩人谁更圣母
  其实也看得出来吧,罗笙不爱小李,“姜太后”也不爱他。
 
 
第53章 迢迢远离析·二
  却说荆睢率领兵马驰援并州, 很快拿住脉络,不多时就瞄住一伙人。
  这群“匪徒”盘踞晋阳之侧的龙山,兵强马壮, 连临近县府都不敢招惹他们, 颇有些占山为王的架势。
  龙山毗邻晋水,地势复杂, 易守难攻,原本以为要费些周章,没想到这帮人似乎并不恋战, 也并不眷恋龙山的地盘,稍作抵抗就鸣金收兵挂出降旗。荆睢领着人上山, 匪首早卷着金银粮钱和一众兄弟潜逃, 整座匪寨人去楼空。
  在地牢里,荆睢终于见到自家乱跑的小儿子,老天庇佑,还是活的。
  一同被“解救”的还有使团残部, 虽然有些随侍不幸死于匪徒之手, 但万幸的是穆常侍、谭祭酒等朝廷命官安然无恙,荆睢护送众人进城。
  至于使团负责押送的赈灾粮钱,那还用问, 自然是被山大王们抢去,一根毛都没剩下。
  荆睢间或抓着荆勒途问详细情形, 十岁出头的孩子,只说叫蒙着眼睛捆着双臂掳来, 旁的并不知情。荆睢满腹狐疑, 拎着自家崽子衣领瞅瞅,嗯, 身上没伤,脸上也没见瘦削,脖子上家传的长命金锁还在。
  哪家匪徒绑人是这样绑的?荆睢又问常侍大人是不是关在一处,荆勒途说没有,他自己单独一屋。荆睢露出深思的神情。
  终于问,到底有没有所谓匪徒,荆勒途仔细回忆,诚实道,确实有那么一伙人。
  临到晋阳城门底下,穆庭霜找到荆睢,深深一揖:“下官愧对将军信重,未能将令郎照拂周全,请将军恕罪。”
  荆睢面上如刀刻,眼中的提防不加掩饰:“是犬子顽皮,惹出这等祸事。”
  穆庭霜却说荆小郎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处变不惊,以荷析薪,指日可待。又你来我往几句,他道:“可再神勇,令郎毕竟尚年幼,还未到束发之年,此番一定多少受惊吓。”
  荆睢审视着他:“常侍的意思是?”
  咱们的意思么。
  “加之一路上难免磕磕碰碰,万一落下病根,实在不美。晋阳简陋,不是养病之所,不如即刻回洛邑。说来惭愧,”穆庭霜向着洛邑的方向抱一抱拳,“下官此番有负使命,负尽陛下深恩,每每念及愧疚难当,因写下请罪表数道,若是荆小郎折返洛邑,下官想烦请他替下官传一传信。”
  荆睢拿不准他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顺着他的话问还有什么,他道:“韩少丞等原是戍卫粮草,如今戍无可戍,不如请他一同回朝述职,顺道护卫令郎。”
  于是乎,穆庭霜主导,荆睢观望,另外也是想赶紧把儿子踢回家,回洛邑的的队伍很快成行。荆睢既想看看这个穆常侍到底想干什么,又担心再有什么“匪徒”,遂将自己的一部分亲兵遣去跟随,一行人浩浩荡荡向洛邑行去。
  这队人马,那么一大票,辎重兵械给配得毫不吝啬,荆睢说是看护自家小儿子,但是落在晋阳城中的穆涵眼睛里,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尤其是,遣手下暗卫一查,再找来穆庭霜一瞧,穆涵只见自家儿子衣裳齐整,是既没受刑也没挨饿,再一问,穆庭霜说他叫蒙住眼睛缚住双臂绑着走,到得一地以后便被单独关在一处,再而后就是荆太尉赶到给救出来。
  这一听就是既不是谋财也不是害命,顺风顺水地仿佛不是什么遇匪,而是休沐冶游。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那么荆太尉这柄剑,又意欲何为?穆涵犯起嘀咕。
  荆睢有城府,不是多话的人,原本的钦差使团分崩离析,邓咸信那一批毫不知情,韩琰一批又不在,其余留守的也得过穆庭霜的叮嘱,使团遭劫,这案子越查问越云里雾里,穆涵越琢磨越觉着不对。
  归根结底,这么几股流寇,居然惊动荆睢?
  荆氏老家在东南,从前主管海巡,穆涵做丞相时为着争取荆氏的支持,又将西南边军的辖管之权许给荆睢,中州整个南境俱交付,荆睢又后来在西南砂织等地征战数年,功勋卓著,跻身三公,但他投桃报李,以司隶为界,再往北的兵事近十年间他一句也没问过。
  那么这一回,怎么到并州来呢?穆涵止不住地犯嘀咕,自然,命令是皇帝下的,但是他一个手握皇宫和司隶兵权的将军,为何乖乖领旨?领旨就罢了,为何亲自赶来?亲自来便罢,那么一大队人马先行遣回洛邑,当真只是为着荆家小郎?
  那边厢荆睢打听之下得知,丞相、刺史与郡守早就得到龙山匪徒的消息,只是一直按兵没动。再加上荆勒途临行前的交代,荆睢十几年沙场的敏锐嗅觉告诉他,什么匪徒,八成是自说自话贼喊捉贼。
  并州可是穆涵的老巢,刺史是他穆氏的族长,所有的郡守、督卫说不得都是穆家的亲族门荫,一瓢水都泼不进去,哪养得出敢劫朝廷钦差的匪徒流寇?这钦差还是穆涵儿子。
  荆睢觉着,甚么盘踞龙山的匪寨,一定是穆涵暗中扶持,赈灾粮款叫他吞下,转头可再向朝廷讨钱讨粮,穆相百忙之中还回乡主持,如此爱民如子,灾荒的事一定是受人蒙蔽并不知情,如此一来穆相名利双收。
  而穆涵呢,穆涵觉着,甚么皇帝贺仪捐出来的赈灾钱,一定是已经被荆睢运回洛邑,钱一分没落着,骂名和脏水却全落到自己身上,哼,朝中那群少帝党倒是好筹谋。
  穆庭霜成日旁观他爹和荆将军商议赈灾也好发粮也好,说话活像打太极,互相谁也不信谁,想一想转到自己手底下的钱粮,心里有些发笑。
  这钱这粮,是陛下一点一点筹来的,连生辰贺仪都舍出去,那么这笔钱一定要落到受灾的百姓手中。
  臣,他忍不住向洛邑的方向驻足遥望,陛下,臣但愿不辱使命。
  ……
  “御前的人,嘴都严得很……”“奴婢谎称陛下为娘娘抄写佛经,吩咐奴婢自来取,这才到陛下惯常的书案翻看……”
  姜太后垂眼瞪视桌上几卷凌乱的丝帛,上头墨迹斑斑,是什么人写废的手稿,她问姜弗忧询问:“陛下和亲近的内侍没发现你取来这些东西罢?”
  “回娘娘的话,”姜弗忧低着头,“没有。陛下近来爱往麒麟阁阅览古籍,从辟雍宫回来就领着人直接过去,并没发现奴婢到过栖兰殿,而黄公公处收着的……”
  她小心觑一觑太后脸色,接着道:“收着的陛下手稿,足足填满两座酸枝架子,奴婢不过……抽出来几卷。”
  她声音极轻,战战兢兢,似乎是畏惧至极。
  也不怪她害怕,谁能想到,陛下平日说练字,原来只练一个穆字?自己抽来这几卷,有一卷足有数十来尺。
  啪地一声,姜太后一掌拍在案上,指间的白玉扳指叫拍个粉碎。“太后!”姜弗忧慌忙跪下,膝行到近旁捧起太后的手查看伤着没有,“太后息怒……”
  “如何息怒!”姜太后眼中燃着两捧鬼火似的,“去,去把皇帝叫来。”
  “你别去,”她又唤住姜弗忧,“叫穆庈雪去。”
  李郁萧远远看见栖兰殿门口候着的人,唬一跳,这姑娘怎么来了?上前一问原来是太后传召,李郁萧觉着不太对,赶着到长信宫,发现里头内侍宫人都叫遣出来,在殿门口跪成一遛,连姜弗忧和几位师太都候在殿外。
  “母后?”李郁萧进得殿来,讨好笑笑,”是谁惹母亲生气?“
  他话音还未落,一卷东西叫掷道他脚边。有些眼熟,拾起来展开一瞧。
  !这不是他写的么!穆……不在洛邑,他常有心悸,每每不能自持只有写字纡解,他写废的东西,不是黄药子一律悄悄处理么?怎么落在太后手中!
  “皇帝有什么话说。”
  李郁萧缓缓将丝帛合起来,镇定道:“穆氏仇人名讳儿子没有一刻敢忘,因刻写仇人姓氏。倒是母后,管理后宫庶务便了,怎么管到朕的栖兰殿来了?”
  姜太后眼神冒着火光:“方才皇帝来得倒快,怎么,半道上没和穆庈雪多说几句?”
  ?李郁萧不明所以:“儿子与她有什么说?”
  “说一说,”姜太后一面嘴角牵起来,脸上的笑说嘲讽不是嘲讽,说怨毒确实是怨毒,“相思何苦,她转过年去虚岁才十四,陛下等得着急罢?”
  !李郁萧明白过来,原来太后以为这个穆字是落在穆庈雪身上!他连忙澄清:“母后莫要冤枉人,长信宫宫规何等森严,穆氏何时私下往来过栖兰殿?”
  “她或许本无意,可挡不住皇帝一往情深,呵,还扯她的兄长做幌子,一心一意等着她到嫁龄,是不是?”
  荒谬,李郁萧想反驳,姜太后却没给他机会,兀自道:“皇帝做到穆庭霜身上的戏,宫里谁人不知,何必还要藏着掖着,因此这些穆字,皇帝到底是写的谁!打量孤是个傻的?”
  她又冷笑:”可不么,孤就是个傻的,眼皮子底下竟然看不清!皇帝!她姓穆!你可记着你的爹娘——”她无端顿一顿,“你可记着先帝是怎么死的!”
  李郁萧感到一阵疲惫,心说我真不知道。最近安顿司隶的流民,摸尚书台的底,等等等等千头万绪,从前还有个穆庭霜可拿主意,如今万事要自己定夺,光是和蔡陵扯皮一项已经让他身心俱疲。他简单道:“儿子对天起誓,绝对无意穆庈雪。儿子记着,不仅记着皇考的死,还记着母后受的苦,母后,儿子真的心里有数。”
  是吗。
  殿中母子两人无声对视,太后忽然道:“既然如此,皇帝尽快收用弗忧。”
  ?
  太后不由分说接着道:“罗笙是欺君的待罪之身,旁的家人子又总要担心是穆氏的耳报神,数来数去弗忧最合适。”
  李郁萧很严肃:“朕无意弗忧姑娘,并且瞧她也没有很属意朕——”
  “皇帝莫说胡话,”姜太后比他更严肃,“什么属意还是无意,宫中要尽快有皇子诞生,这才是正经。”
  ……这道理,是无论如何说不通,隔着几千年的代沟,李郁萧直叹气。
  最后陛下离开长信宫时,母子两个面色都十分不虞。
  而陛下的不虞,或许转头就能忘,陛下去年病愈以后性子变得随和许多,可是太后娘娘呢,她的不虞可没那么轻易揭过去。
  姜太后私底下告净音:“让弗忧勤往栖兰殿走动,倘若皇帝还是不知悔改,少不得要上些手段。”
 
 
第54章 羲和未息不可避,寒门安在徒相望
  四月寒食, 五月谷雨,踏过春光赏过惊雷,穆庭霜还没有回来。六月处暑, 李郁萧心想, 你字字句句写下要与我寻的荔枝,在哪呢。
  宫中日子平静,岑田己还是奉命一天三趟地往漪兰殿跑, 陛下似乎还是很挂心罗美人的安康,但是要说上心么, 是既不见御前宣召又不见圣驾驾临,谁也揣测不出圣意究竟如何。除此之外, 陛下去麒麟阁去得勤快。每每宣辟雍宫裴学士侍驾,朝中宫中便只当陛下是去麒麟阁读些闲书,读闲书自然要闲人作陪,陛下或许是偶然召尚书台那帮闲人罢了。
  李郁萧想提拔尚书台。司隶的流民安置告一段落,并冀两州又有穆庭霜在, 他腾出手逐渐开始忙这件事。
  先头第一件,却并不是立即抬品秩。
  水涨船高,要趁水还没涨起来的时候,先把朽木破船给换下去。提拔亲信也是此理, 等到尚书台地位上去再招人,那能招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每家估计都要塞人进来。因此人事调整要忙到前头。
  有些人不可避免要暂先清出尚书台,倒不是说尚书台还有不学无术或者贪赃枉法之徒, 而是, 御前议政,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个活儿。汝文弼是很适合, 但其余有些,脑子发木目光短浅,还觉着穆相是管仲在世的一代贤相,像这种肯定不得行。还有的,比如虽然也深觉穆氏僭越世家为祸,但是呢,很不幸,本人是穆家远方姻亲,举家在穆氏手下过活,这种也只能……遗憾剔除。
  有裴玄和汝文弼参谋,这事也不轻松,李郁萧要挨个亲自谈一谈见一见,这以后是他的智囊团啊,不能将就。因此这一忙,日子如乘轻舟,弱水等闲渡,仿佛眼睛一闭一睁的功夫已经入夏,栖兰殿的绮罗帐子一日到晚地垂着遮阳,殿中主人盼着恼人的暑天快些过去。
  也盼别的。
  不过还没盼来想见的人,先有一个李郁萧不那么想见的人返回洛邑。穆涵回朝。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