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看祁韵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疼得满脸发白,他的训斥又说不出口了 毕竟祁韵是为他挡的刀,谁都能训斥祁韵,就他不能。
好在,祁韵并不傻,察觉到他的忍耐,每次发脾气都没有闹太久,发泄完就打住了,免得惹夫君心烦。
乔鹤年照顾了他两天,真心实意地感受到伺候人的不容易,说:“下回再有这事,不敢让你受罪了,我自己挨一刀,少受这些被你折腾的罪。”
祁韵刚刚吃完止疼药,这会儿身子舒服了些,病歪歪地靠在软枕上:“你说这话有没有良心呀,这伤痛本该你受的,我代你受了,叫你照顾我几天,你都嫌累。”
他又小声嘀咕:“而且,你又不让我接娘亲过来照顾我。”
乔鹤年没做声,接过丫鬟递来的果盘,将削好皮切好块的桃子喂到祁韵嘴边。
祁韵张嘴咬住这一小块桃子,吧唧吧唧吃下去,说:“还要一个。”
乔鹤年又拿了一片喂给他:“这是庄子里的佃户种的,吃起来还不错。他们也拿去集市上卖,补贴家用。”
祁韵一边吃,一边说:“回去时带一些。这桃核能种出桃树来么?我想在翠微苑里也种几株桃树。”
乔鹤年笑道:“你可以试试。”
祁韵想了想:“现在种下去,得来年春天才能发芽罢。”
乔鹤年自己也吃了一片桃子,吩咐下人再去佃户家里买些,说:“你多吃些,那么多桃核,总有一两个能发芽。”
祁韵连吃了两个甜津津的桃子,才停下来。
“等回去了,我给你找些好东西补补,你要记得天天吃。”乔鹤年道,“现在瘦了这么多,过年前可要长回来,不然回娘家去,泰山泰水大人要说我苛待你了。”
听到过年回家,祁韵心中一动,说:“离年节还有三四个月呢。”
三四个月太久了,他想等伤好一些,就回家看看。
他真的很想家了。
乔鹤年似乎没听出他的弦外之音,说:“三四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再过一个多月,是祖母六十大寿,在这之前,祖母还念叨着要办一场赏花宴。从入夏就开始念叨,到现在还没办,无非是要我们小辈出钱出力。”
他捏了捏祁韵的脸蛋:“前几个月我太忙,没空理会家里的事,这下外头的事忙完,祖母又要来念叨了。等你身子好些,就要张罗办赏花宴的事了。”
祁韵还依稀记得,嫁进来不久时,刘氏就提过老夫人想办赏花宴的事。
那时候刘氏告诉他,可以去赏花宴上好好玩,他还天真地以为真是去玩,回来后等刘氏的消息等了好久。
现在想想,原来刘氏告诉他,是要他传话给乔鹤年 你祖母要办宴席撑场面,你这个做孙儿的,得拿钱出来。
可那时他傻乎乎的,根本没听懂婆母的意思。而主家那边也有趣得很,竟没一个人敢来催乔鹤年,以为祁韵迟迟不回话,是乔鹤年不同意办。
祁韵不由说:“家里的长辈,都绕着你转,听你的安排。”
乔鹤年笑道:“家里就数我挣得最多、出钱最多。自然是谁出钱,谁就说了算。”
从前他要是说这些话,祁韵少不得嘀咕几句,说长辈只是爱护他罢了。
可嫁进来这么几个月,他在人情世故上精进很快,现在觉得乔鹤年这话虽然直白难听,却很有道理。
在自己那个清贫的小家里,家产就只有那么多,大家都得靠自己去挣,遵从着朴素的长幼有序的道理。
但是在乔家,小辈里只有乔鹤年一人独挑大梁,家里样样都指望着他出钱,他的担子重、责任大,讲话自然也就管用,长辈也得听他的。
同样的,如果祁韵娘家有人撑腰,或者他自己手里握着大把产业,能出得起钱,家里自然也有他说话的份。
不过,现在他还差得太远了。
娘家的条件太差,自己手里又没有底子,只能先靠乔鹤年给的钱和铺子,以后慢慢发家。
可是,他从小娇养在家,什么都不肯学,两个哥哥到了年纪都开始跟着父亲做生意,只有他成天游手好闲。
现在手里有了钱和铺面,又有郑夫子几个月的教习,可他毕竟从未亲手做过,就没有做生意的胆量,怕一不小心把钱亏得一干二净。
而且他身边也没个能商量、能信任、能给他出主意的人。
夫君是不行的。
一来夫君管着那么大的一摊子事儿,忙得不得了,哪有空帮他看两间小铺子。
二来这铺子本来就是夫君给的,要是又让夫君拿回去经营,铺子里的人还是认夫君当东家,这和铺子没给他的时候有什么区别?
他要这些铺子,就是为了不依赖夫君,有一份自己挣来的收入,这样的本事才能让他站得住脚。
祁韵心中略有惆怅。
要是母亲在这里就好了。
母亲年轻的时候跟着父亲在外打拼,也算能独当一面,而且母亲永远都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他想着,试探地问:“夫君,可不可以让我接娘亲过来住一阵子?”
乔鹤年抬起眼来:“你这两日已经舒服不少,还要接泰水大人过来?”
祁韵小声说:“我很想她。”
乔鹤年便说:“等你身子好一些,我们就去云县。”
祁韵抿了抿嘴唇:“不能接她过来么
?我在这里吃好住好,想让她也过来看看,安个心。”
乔鹤年又不做声了。
祁韵今日已经提了两次,他都这样沉默以对,祁韵也不傻,意识到他的沉默就是拒绝。
但他仍不想放弃,又追问:“夫君,好不好?”
乔鹤年抬起眼看他:“阿韵,你家里两个哥哥还未娶亲,泰水大人独自把持家务,哪有空过来?”
祁韵一愣。
也对,家里没人管事是不行的。
要是他出了大事,让母亲过来一趟也就罢了,可要是为了有人能商量说话,把母亲请来,就不太合适了。
他只能点点头:“你说的也是。”
乔鹤年轻轻松一口气,又说:“你要是想她,可以写信,叫人送去。”
“好罢。”祁韵只得接受这个折中的法子。
两人又歇了一日,第四天才启程回家。
祁韵在庄子里躺了两三日,捱过了最难受的时候,这会儿身子已经舒服不少,在马车上摇摇晃晃几个时辰,总算回到了翠微苑。
主家那边几位长辈的药材补品早已送来了,乔鹤年也吩咐何叔去库房里拿了上好的官燕,连同其他温补的好东西,一并送来翠微苑。
祁韵手里一下子多了不少奇珍,叫赵婆婆仔细收着,慢慢地用。
赵婆婆伺候他这阵子,熟悉了府中事务,祁韵身上的担子并不重,在屋里好好养了半个月,伤就好了八成。
而乔鹤年近来忙着对付林家,每日都要出门,并不在家陪着他。
可即使忙着,他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十天半个月不来看祁韵了,每隔三五日就腾出空来,早早回家陪祁韵待一晚。
晚上歇息时,他也不像以前那样沉默寡言,而是会挑些白日里的趣事说给祁韵听。
“殿下本就打算敲打城中世家,这下林家针对我,正好撞在了殿下的枪口上。殿下便寻了由头,罚了林家十万两银。”乔鹤年侧身躺着,面朝着祁韵,“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祁韵惊得瞪大了眼睛:“十万两银?这、这堆起来,得有一座山那么多罢?林家有这么多钱么?”
乔鹤年道:“林家近些年走下坡路,但底子还在,十万两么,变卖些家产,勉勉强强能拿出来。”
祁韵不禁感叹:“真有钱。”
“他们要变卖家产,我就去收他们的家产,最近可收到不少有价无市的好铺子。”乔鹤年微微一笑,“这一遭不算亏。”
说到铺子,他又问祁韵:“我给你的两间铺子,你打算怎么办?是继续做现在的营生么?”
这两间铺子位置相当不错,一间专卖胭脂水粉,另一间开着个大酒楼,两间铺子每月的毛利足有千两。
要是继续做现在的营生,有原班人马管着铺子,祁韵便无需操心,只管坐着收钱。
可这原班人马,是乔鹤年手底下的人,尤其是管事,几乎都是乔鹤年培养起来的家奴。自己要来了铺子,总不能再占着夫君的人手了 起码管事要还给夫君,伙计倒是雇佣工,只要付工钱他们就肯干。
祁韵便说:“我正想同你说这事呢。我还是继续做以前的营生,但是不能再占着你的人了,我打算让朱婆婆去铺子里管事。”
这是他开口朝夫君要铺子之前,就盘算好的。
乔鹤年一愣:“朱婆婆?你不是把她派到我院里了么?”
祁韵点点头:“家里只需要一个管事,我只是暂时把她安在日升苑,让她认清局势,才好安排她做事。”
乔鹤年万万没料到这话能从他嘴里说出来。
摆弄人心,恩威并施,欲扬先抑,傻乎乎的祁韵居然也学会了这些。
不过,他让郑子君来教祁韵,本就是为了让祁韵学会这些。
只是现在祁韵学会了,他又心情复杂。
见他不说话,祁韵又问了一句:“怎么样?夫君。”
乔鹤年道:“朱婆婆以前确实在外打点过铺子,你这么安排很合适。”
“那就好。”祁韵笑了起来,凑过来搂着他的手臂,“不过,我还得再物色一个得用的人来当管事,朱婆婆毕竟年纪大了。”
“这事不急,先让朱婆婆做着罢。”乔鹤年摸摸他的脑袋,“你受着伤,最近还得操心祖母的赏花宴,已经够忙的了。”
“我倒觉得这样的日子才有意思呢。”祁韵枕着他的肩,“以前我一个人待在院子里无所事事,心里总是没着落,不踏实。”
乔鹤年笑道:“在家里当富贵闲人还不好?”
“不是不好,是不踏实。”祁韵小声嘀咕。
因为他心里清楚,这荣华富贵不是自己凭本事挣来的,而是夫君给的,夫君随时可以收回去。
要是一嫁进来,夫君对他宠爱有加,那当时单纯懵懂的他也许会被表象蒙蔽,陷入甜蜜又享受的奢华生活,体会不到这种不踏实。
可正是因为他嫁进来,不得宠爱,这才在下人们的拜高踩低里迅速认清了现实。
自己手里有得用的人、有倚仗、有本事,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乔鹤年顿了顿,眼中捉摸不定:“你在郑夫子那儿学到不少。”
祁韵抬眼看他,笑道:“你特地给我请夫子来,我可不能丢你的脸。”
乔鹤年垂下眼,看着祁韵。
祁韵望着他的眼神依然单纯无辜。
乔鹤年便笑了笑:“好罢。多学一些,总省得被别人骗。”
他拉上被子,盖住了两人。
老夫人定的赏花宴就在月底。祁韵是少夫人,轮不到他操持事务,是由刘氏主办的。
这会儿正好赶上赏秋菊,只需在城中挑一家酒楼设宴,请上相熟的夫人小姐带上花来赴会,这事儿并不难办。
只是城中最大最好的几家酒楼,都是乔鹤年的产业,想要不花钱办酒席,还得他点头才行。
祁韵跟在刘氏后头转了几天,摸清楚了各项事务,心中不由暗暗感叹。
夫君的产业真是太多了!还都做得这么大!
而且很奇怪,他酒楼的饭菜虽然精致美味,但卖得这么贵,坐雅间还得额外花钱,怎么还会有这么多冤大头买他的账呢?
难道真如伙计所说的,坐雅间就要比坐大堂更显身份?
祁韵没法理解宜州城富贵人家这种无意义的攀比。
可能正因为乔鹤年摸清了这些人的心思,他才能挣到这笔钱。
祁韵开始意识到,自己从小在父母那儿耳濡目染的经商之道,和真正能挣大钱的人的经商之道,差距有如天堑。
可是,他现在想要去学,也学不会了,而且即使学会了也没用。
因为整个宜州城的富人生意,被乔鹤年一个人垄断了。
他能在一条街上开四五家酒楼,不是为了挣更多钱,而是为了把其他酒楼挤出去,让客人只能选他的酒楼。
这手段说不上光彩,但他能在短短数年里让乔家从普通富商成为东南首富,自然不可能只凭客客气气的寻常手段。
而他做出垄断富人市场的决策时,也只有十几岁。
有天赋,有魄力,敢想敢做,这才是真正的年少有为。
祁韵再次在心里感叹普通人与天才之间的巨大差距。
怪不得郑夫子说“用东家的眼光看,这世上九成九都是蠢货”。
和这样的乔鹤年比起来,孪生弟弟乔松年确实显得有些烂泥扶不上墙。
虽说他看起来好像也在帮哥哥做事,但更多的时候是游手好闲,整天看不见人影,一回家就是四处闹事。
祁韵想起来之前被他捉弄的时候,还觉得生气。
不过后来他被关在跨院里,松年倒对他不错,带他出去玩了一回,还帮他收拾了下人,看起来本性并不坏。
不过自己还同他约定了互相帮忙,怎么最近也不见他来催呢?
祁韵倒是去月栖苑找过他好几回,人都不在。
答应了要帮自己吸引夫君的,也不来履行约定,真是说一出是一出。
他要是再不来,他也不帮他
找什么药丸了 毕竟他根本就没见过夫君吃什么药!
祁韵心里这么想着,可嘴上还是问了一句:“松年最近都没回来过么?”
赵婆婆在旁回道:“是。老奴照着少夫人的吩咐,每日都派人去月栖苑看两三回,二少爷没回来过。”
祁韵不由嘟囔:“这是去哪儿了,一句话也没留。”
赵婆婆顿了顿,凑近些,小声说:“少夫人,老奴觉得,您该给二少爷多派几个下人去伺候。月栖苑现在就一个哑仆,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怎么好伺候主子?咱们过去问个话,他都说不出个声来。”
19/115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