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穿越之七零年代学霸(穿越重生)——秋风破席

时间:2023-12-07 18:18:43  作者:秋风破席
  顾知朝就算领了工资,也不可能有这么大一笔巨款,李桂英猜到这钱肯定有一部分是刘振伟给顾知朝的。
  用刘振伟给顾知朝的钱给顾家小辈念书,他们哪里好意思啊。
  “奶奶,以前大家对我都很照顾,现在我有能力了,自然也是要帮助大家的。”
  顾知朝摇了摇头,几百块钱而已,他确实没怎么放在心上。
  相比较钱财,顾家人的前途显然要更重要一些。
  没有这三百块钱,顾建国和李桂英肯定是不会那么容易松口答应让大家去念书的。
  就算答应,也顶多就只挑选那么一两个人。
  而顾知朝的想法是顾家年轻一辈,无论男女都去念书。
  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倒不是顾建国和李桂英不心疼孙子孙女,而是顾家家贫,确实没钱支撑那么多孩子念书。
  农村干活是赚公分的,大部分公分都被换成了粮食,顾家连口粮都紧巴巴的,哪里拿得出多余的钱财来供孩子念书。
  顾家能够供出几个初中生,这在上河村就已经算是非常难得了。
  “这钱,放在我这里也只是收着,但是拿出来却能够让大家念书,改变大家的命运。”
  顾知朝知道等到政策改变之后,货币就会开始贬值了。
  这三百块钱顾知朝存起来,都未必能够跑的过通货膨胀。
  与其将钱存起来看着它贬值,不如花出去,让金钱转换成知识。
  知识是不会贬值的。
  “爷爷,奶奶,这钱是我自愿拿出来的,你们就听我一回吧。”
  顾知朝苦口婆心地劝解着。
  顾家其他人都没说话,只是紧张又期待地看着顾建国和李桂英两人,听他们的决定。
  顾知朝拿钱出来给大家念书,将来还有可能给他们安排工作,这件事情对于顾家大房和二房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大家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只是大家也都清楚,这件事情他们说了不算,还得顾建国和李桂英两人点头才行。
  李桂英看着坚持的顾知朝,又看着明显心动了的大房和二房众人,微微叹了口气,看向了顾建国。
  这件事情算是顾家的大事,李桂英拿不了主意,所以只能指望顾建国做决定了。
  “知朝,三百块不是个小数目。”
  顾建国将烟枪放在桌上敲了敲,沉了半晌才开口说道。
  “爷爷,三百块和前途相比较而言,肯定是前途要更重要一些。”
  顾知朝给顾建国算了一笔账,“像肉联厂的工人,一级工一个月有33块8,二级工有38块五,就连学徒工,每个月也有23块,另外还有5-10块的补助。”
  “除了这些每个月固定的工资,工厂还分房,发各种物资和福利。三百块看着是很多,但是只要是进了城工作,一年也就赚回来了。”
  顾知朝让顾家人去上学,那是奔着恢复高考后,让大家参加高考考大学去的,可不仅仅只是为了一个肉联厂的工人工作。
  只是现在用肉联厂的工作来举例说服顾建国他们要更加合适一些,毕竟工厂的工作福利是他们所能够接触了解的,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
  顾建国吧啊吧嗒开始抽着烟枪,他心里也有一把小算盘。
  如果真的能够安排进城的工作,那一个人一年三百块就能回本了,顾家如果能够多出几个,那就大赚了!
  而且不止是赚钱这么简单,他们顾家有人能够进城,成为城里人吃上商品粮,这才是最重要的。
  “念书!”
  顾建国烟枪敲在了桌上,拍板做出了决定。
  顾家众人见顾建国松口,顿时露出欣喜的神情。
  “知朝,你说说看,这念书该有个什么章程。”
  顾建国知道顾知朝提起这个话题是早有准备,而对于读书和工作的事情,他也不了解,所以询问顾知朝的意见。
  “堂兄堂妹他们都去念书,另外小花和狗蛋也得去学校启蒙念书了。”
  顾知朝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全部念书?!”
  顾建国愣住了,原本他还以为顾知朝是挑几个,没想到顾知朝竟然打算将所有人都打包送去念书。
  “小娟和小玲两个女娃念什么书,她们大字不识一个,又到了要成婚的年纪,现在去念书不是浪费钱吗?”
  李桂英对此也有意见。
  男娃去念书也就罢了,家里两个完全没有念过书的女娃也要送去念书,这在李桂英看来完全就是浪费钱财了,多此一举了。
  “全部都念书,小娟和小玲今年也才十五岁,哪里就着急嫁人了。”
  顾知朝的观念和李桂英他们是完全不同的,十五岁,这在后世完全就是个初高中生,就应该在学校里面学习。
  这个年纪嫁人,放在后世那是违法犯罪的!
  当然了,现在这个时代十五岁也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但是在农村并不讲究这些,一般女娃十五六岁就说定人家,甚至有些结婚早的,十五六岁已经是孩子他妈了。
  不过顾知朝可不会允许自己的妹妹十五六岁就结婚嫁人。
  她们必须要读书,走出农村,嫁人的事情必须得等到她们成年之后再考虑。
  “奶奶,您仔细想想,现在小娟和小玲挑对象,挑的都是什么对象?让她们读两年书,将来去了城里工作,到时候挑的对象,又会是什么对象?”
  顾知朝知道李桂英的性子,也没想过立刻就扭转李桂英的想法,所以只能站在李桂英的立场考虑去说服她。
  既然李桂英在意顾玲和顾小娟嫁人的事情,那就以嫁人为突破口来说服李桂英。
  顾小娟和顾玲提着一颗心看着李桂英。
  这两个小姑娘都还没有开窍,不懂得感情,只是家里人告诉她们到了该成亲的年纪,所以就懵懵懂懂地被推着往前走。
  以前她们没得选择,但是现在顾知朝给了她们另外一条道路,而且一条看着就要更加好的道路,她们心里会想选择哪条路,答案一目了然。
  没有哪个小姑娘愿意一辈子就扎在农田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干着辛勤的劳动。
  她们也想要像城里的女工一样,拿着工资过着体面舒服的生活。
  “两个女娃没上过学,现在去念书不得从小学从头念起?这得学多久啊,她们年纪大了,耽搁了几年,别书没念多少,心气倒是念高了。”
  李桂英却没有那么轻易松口。
  家里男娃和女娃待遇不同,男娃都送去念书了,最不济也是小学毕业,会基础的读写,但是顾小娟和顾玲两个女娃,那是一天学都没念过,认识的字十个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这样的基础去念书,顾小娟和顾玲要念多久才能够拿到初中文凭,更甚至高中文凭?
  两个人年纪都大了(对于李桂英)而言,李桂英担心到时候顾玲和顾小娟心气高了,不想嫁到农村,但是城里人又攀不上,到时候被耽搁了。
  “奶奶,那不然先让小玲和小娟先念一年看看,如果她们的成绩好,有念书的天分,那就让她们继续念,如果她们没念书的天分,那也只是耽搁了一年的时间。”
  李桂英太过固执,顾知朝也只能暂时退后一步,提议让顾玲和顾小娟暂时先念一年。
  只要顾玲和顾小娟两人争点气,在这一年间好好念书,那之后顾知朝还是会想办法说服李桂英,让她们继续念下去的。
  “这……好吧,那就一年,先念一年!”
  李桂英到底是宠爱顾知朝,见顾知朝苦苦哀求,又见他顾小娟和顾玲也可怜巴巴地看着自己,加上除夕夜的氛围,难得没了往日的刻薄,心头一软,松口同意了。
  “机会我给你们了,一年之后,如果没读书的天分,那你们就老老实实回来嫁人!”李桂英板着脸看着顾玲和顾小娟两人说道。
  “奶奶,我们会好好念书的。”
  顾小娟和顾玲连忙应了下来。
  和家里的男娃不同,她们的机会显然要更少一些。
  她们想要达到和家里男娃一样的高度,就必须要比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不过顾小娟和顾玲也没有因此心生不满,对于她们而言,顾知朝如今能够给她们争取到一次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她们就已经非常感激了。
 
 
第一百六十章 新年
  “嗯。”
  李桂英看着顾玲和顾小娟,心里有些后悔。
  顾知朝劝说的话一轮接着一轮,她被顾知朝哄着,也没仔细考虑,一不留神就松口答应了。
  只是现在都已经当着全家人的面答应了,她也不好再反悔了。
  总归只有一年的读书实验时间,就当是让这两个女娃在结婚前养养,为之后的嫁人做准备了。
  “爷爷奶奶,狗蛋和小花他们过了年也六岁了,也该起个正式的名字,去念书了。”顾知朝等到最后才提起了顾小花和顾狗蛋读书的事情。
  这两个小家伙倒是不用现在就操心高考的事情。
  只是六七岁也差不多到了该启蒙读书的年纪了。
  村里小学也就半天课程,学习任务也不重,他们现在启蒙了,将来才能看得懂顾知朝给他们的故事书。
  “才六岁是不是早了点?”顾建国皱眉问道。
  这俩人都是小孩,家里的农活不太需要他们,他们念书对家里的影响也不大。
  只是农村娃启蒙没这么早,顾建国感觉这两人再等几年去念书也不迟。
  “不早了,正好小娟和小玲也都要去念小学,让她们一块去也有个伴。”顾知朝摇了摇头道。
  “那行吧。”
  顾建国在这件事情上也没坚持,见顾知朝这么说,便点头同意了。
  顾家人见顾建国和李桂英都答应念书的事情了,这才敢开口说话。
  众人一块商量了读书的一应事宜。
  大家受教育程度不同,所以这次读书的阶段也不同。
  顾家除了顾知朝就属顾利民和顾涛两人的文化程度最高了,这两人都是初中毕业。
  这两人要继续念书的话,就得去县城上高中了。
  只是他们错过了安县一中今年的招考,要念高中,得等明年参加考试了。
  所以这两人先在家里复习功课,等明年的时候再去考高中。
  顾建国和李桂英的意思是,考上了高中,那就上,考不上,那就说明没读书的天分,继续只有留在乡下的命了。
  顾利民和顾涛都知道这很有可能是他们这辈子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两人都不想要错过,所以不用顾知朝督促,他们自己也会好好复习学习的。
  至于顾利群和顾刚两人都只是小学毕业。
  这两人上学的时候都属于比较调皮的类型,没法安心坐下来学习,所以当初连初中都没考上。
  不过两人现在年纪大了,也不再像当初那么不懂事了。
  他们现在都知道读书的可贵,以及读书机会的难得。
  这两人明年回去潘阳镇上念初中,至于能不能念高中,就看他们是不是能够考上县城高中了。
  念小学的有四人,顾小娟,顾玲,顾小花,顾狗蛋。
  上河村就有小学,担任老师的是已经在村里结婚生子的几个知青。
  这些知青虽然说不是什么高材生,但是担任一个启蒙老师还是没问题的。
  家里这些人念书的学费以及读书期间的生活费都可以从这三百块的教育基金中支取。
  “用了多少钱,我都给记下来,将来你们如果有了工作,得了工资,这笔钱也是要还的。”
  顾建国和李桂英还是不希望顾知朝吃亏,所以两人商量了一番,还是决定让大家还钱。
  只是现在顾家没分家,家里这些小辈手上肯定是没钱的,让他们拿钱出来也不现实。
  所以他们将还钱做出了限定。
  将来他们因为读书得了工作,能够领取工资了,那就要将欠下的这笔费用还给顾知朝。
  总不能他们光得好处,让顾知朝一个人贴钱又出力吧?
  “这是当然了,妈,利民和利群他们以后要是去城里工作了,这钱肯定是要还给知朝的!”顾国强立刻附和道。
  “当然要还的。”
  顾国贤反应有些慢,被孙艳红推了一把回过神来,也点头附和。
  大房和二房都同意,这事也就算是商量妥当了。
  对于这三百块钱,顾知朝是没有放在心上的,他既然拿出来了,就没指望能够收回来。
  只是大家既然想要用工资来还,顾知朝也不会拒绝。
  顾知朝准备在顾家建立一个教育基金。
  将来只要是顾家子嗣,都可以从这个教育基金里面申请读书的费用。
  等到将来他们学有所成,再往基金里面回款,帮助后面的子嗣。
  顾家人口多,一代一代很快就成长起来,将来肯定是家境好的,有家境不好的。
  不过只要有这个教育基金存在,那顾家子嗣就还是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也算是顾知朝为顾家做的一点微薄努力了。
  虽然说顾知朝不在意这三百块钱,但是不代表顾家其他人不在意。
  顾知朝今天晚上的谈话,让顾家上下都感受到了顾知朝对于顾家众人的关心和在意。
  以前因为顾建国和李桂英都偏宠着原主,顾家上下虽然不说,但是心里多少对原主有些不满。
  顾家上下,除了顾建国和李桂英,其他人也少有亲近原主的。
  顾知朝穿越来了之后,他帮家里干活,渐渐改变了大家的看法。
  但是顾知朝本身不是那种十分热络的性子,对顾家人也不会过分亲近,所以除了顾小花和顾狗蛋两个小辈,其他人并未和顾知朝真正亲近,中间始终都隔着一层。
  只是这次的事情过后,顾家上下对顾知朝的那点意见和隔阂完全不见了。
  顾知朝现在拿了钱出来让大家念书,又允诺将来有机会就给大家安排工作,让大家意识到,顾知朝虽然平日里没有多说,但是心里还是念着大家的。
  不然顾知朝也不会又给大家带礼物,又费神费钱地让大家去念书。
  感情这种东西是需要培养的。
  不然即便是有血缘关系,没有任何付出来维系,这份感情也会渐渐疏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