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啦滋啦~”
火堆里冒出了红薯板栗的香味,顾知朝看着身边的家人,上辈子他早早就没有享受到家人的温暖,没想到现在却享受到了。
虽然没有鞭炮也没有红包,但是这是顾知朝这些年来过的最有温度的一个春节。
第二日是初二,刘宏斌一早就过来了。
往年顾知朝初二都是要上刘家去给刘振伟拜年的,刘宏斌或者刘继军会下乡来接他。
刘宏斌开着摩托车在村里十分显眼,有认识他的小孩四面八方地围了过来。
刘宏斌出手很大方,往年来村里随手都会掏一把糖果给村里这些小孩,这些小孩都认识他了。
“叔叔,新年好。”
刘宏斌被一群小萝卜头围着,车也没法开了,干脆停了下来,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水果硬糖。
“都排好队,不排队就给糖了。”
刘宏斌拿着糖果吆喝,让小孩们排队站好。
这也算是刘宏斌总结出的经验了,以前总有小孩拿了糖果还挤在人群里面。
刘宏斌拿的糖果也不多,有些小孩多拿几分,那有些小孩就分不到了。
所以干脆让他们排队站好,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公平分配,也能防止哄抢导致的意外。
“都站好,不许插队,插队的不给糖果了。”
刘宏斌指挥着,抓了几个不听话的点名批评,小孩子们这才老实下来乖乖排好了队伍。
“新年好。”
刘宏斌这次跟着有预备带足了过路费,一人一颗糖果终于将这群小孩给打发了,这才得以顺利开着车来到了顾家。
“顾爷爷,顾奶奶新年好。”
刘宏斌从车上提了礼品,一罐麦乳精一罐红糖,礼品不多,但是顾家收下却没有太大的负担,这样的礼品顾家也能够回礼的起。
“宏斌来了,新年好,新年好,快进屋坐,外边冷。”
一大早顾家人就起床了,吃完了早饭,也开始准备走亲戚了。
大房二房娘家都不在本村,初二这天他们要陪着媳妇回娘家走亲戚,这会刚准备出发,刘宏斌就上门了。
“小斌,新年好。”
“斌哥,新年好。”
众人都起身,一阵寒暄倒水,刘宏斌这才进屋在灶前坐下。
说了一阵话,大房二房两房人就准备走了,他们还得去村口赶牛车,错过了,就得自个走路去了。
往年走着去也就算了,但是今年可就不行了。
李桂英给他们准备了丰厚的回门礼,真扛着走过去,这路上太累了。
一晃功夫,原本还热闹的顾家立刻就显得有些冷清了。
顾知朝这边也准备和刘宏斌去县城了,看着孤孤单单的顾建国和李桂英,顾知朝将收音机给拿出来,频道都已经调好了不需要他们动,只要会按开关就可以了。
这样的话,二老在家有点有休闲娱乐的方式也不会显得太冷清了。
“爷爷奶奶,那我先和宏斌哥去了。”
顾知朝见顾爷爷已经学会了按开关键,这才起身准备和刘宏斌离开。
“冬天路滑,路上慢一点。”
李桂英提着回礼过来,两只自家养的肥母鸡,还有一些鸡蛋和腊肉。
要是搁往年,李桂英是绝对舍不得将下蛋的母鸡送人的,但是今年因为顾知朝拿回来的年礼太多了,家里不缺肉蛋,加上也感恩刘家照顾顾知朝,所以才狠心将下蛋母鸡给提溜出来。
“顾奶奶,这鸡可用不着,我爸他们厂里发了好多年货,这肉都吃不完呢!”
刘宏斌知道顾家情况,哪里会愿意收下母鸡,连忙推辞。
“拿着吧,给老刘养养身子。知朝有出息了,家里肉多,不缺这两只鸡,等过了年我再领两只鸡仔,一会的功夫又养好了。”
李桂英不让刘宏斌有拒绝的机会,麻溜地将捆绑好的鸡给放在了摩托车上。
为了防止鸡在车上拉屎,她还扯了一把干草扑在底下。
“斌哥收下吧,也是爷爷奶奶的心意。”
顾知朝主动开口劝说,李桂英说的不错,有他在,顾家大富大贵不说,但是吃口肉还是可以的。
“诶,好。”
刘宏斌见顾知朝都开口了,这才应了下来。
“顾爷爷顾奶奶,我们先走了,你们回屋去吧,外边冷。”
顾知朝跨坐在摩托车上,刘宏斌启动车子掉转车头,发动离开了。
“路上慢点。”
顾建国和李桂英站在门口看着顾知朝和刘宏斌骑车出了村口,身影完全消失了,这才进屋去了。
顾建国和李桂英生了三个儿子,没生女儿,所以这会儿子孙子都离开了,家里不可避免冷清了下来。
虽然白日里偶尔也有亲戚串门拜年,但是难免会觉得冷清。
好在今年顾知朝留了收音机,能够收听节目,村里不少人都跑顾家来蹭收音机,顾家也热闹起来了。
“文轩哥哥,该你下了。”
刘乐怡看着单文轩半晌都没动静,忍不住催促他。
这斗兽棋是顾知朝和刘宏斌之前去省城给他们带回来的,家里几个小孩都迷上了,现在一有空就会来下几盘。
这不,今天一大早,刘乐怡就拿出棋盘,拉着刘静和单文轩下棋玩了。
“哦,好。”
单文轩回过神,收回了望向窗外的视线,开始走棋。
顾知朝今天会过来,从今天刘宏斌出门去接人的时候,单文轩心里就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情,以至于和刘乐怡她们下棋的时候都忍不住有些心不在焉。
“呜呜呜~”
窗外传来摩托车特有的引擎声,单文轩眼前一亮,丢下了棋子,蹭地站了起来,“顾大哥来了!”
说着,单文轩一跳一跳地就往门外走。
“文轩哥,拐杖,小心你的脚!”
刘静反应过来,连忙拿了拐杖追了上去。
刘乐怡看着还没下完的棋,眼眸一转,将棋子给打乱了。
只要没下完,那就不算她输。
“等等我,你们等等我啊!”
破坏了棋盘,刘乐怡这才屁颠屁颠地追上了两人。
顾知朝这边和刘宏斌刚拎着东西进门,就看见三个小孩蹦蹦跳跳地从楼梯上跑下来。
“慢点,别摔着了!”
顾知朝看着单文轩拄着拐杖在楼梯上急行,看的心惊胆战的,忙放下手中的东西,上去将人给抱了下来。
单文轩靠在顾知朝熟悉的怀抱中,心里的思念被填不满,这才安心下来。
明明分开也没几天的时间,但是单文轩却感觉过了几个世纪,这些天稍微一走神,就会忍不住想到顾知朝。
这么挂念一个人的心情,他还从来没有过。
“楼梯上不能奔跑,我之前不是叮嘱过你们吗,都忘了?”
顾知朝表情严肃,看着单文轩在楼梯上拄着拐杖奔跑,他是真的生气了。
三个小孩站在顾知朝面前,耷拉着脑袋听训。
“楼梯上奔跑很危险,以后注意点,知道了吗?”
“知道了,我们以后不会再犯了。”
看着单文轩愧疚的神情,顾知朝难得心软了,加上又是过年,也不好太过斥责,简单说了几句,见他们乖乖认错了,便也没有抓着他们不放。
“乖了。”
顾知朝摸了摸单文轩发顶柔了柔,正准备雨露均沾也摸摸刘乐怡和刘静,这俩小姑娘却护着发顶,生怕顾知朝摸乱了她们早上绑好的辫子。
第一百六十三章 身高
顾知朝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将手收了回来。
将单文轩放在了餐桌凳子上,让他们三个小孩继续玩,顾知朝这才和刘宏斌一块将东西给搬进厨房了。
“知朝来了啊。”
刘继军和刘继农在厨房里面忙活,灶台上已经放了几大碗菜色。
“大舅,二舅,新年好。”
顾知朝笑着和他们打招呼,道新年祝福。
“新年好,眼瞅着知朝是真的长大了,感觉去年见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呢。”
刘继军走过来将顾知朝手里的东西接过去,走到顾知朝身前,猛然发现顾知朝个子长了许多,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还真别说,知朝瞧着是长高了许多。”
刘宏斌打量了一番顾知朝,伸手比划了一番,原本还比他矮了一个头的顾知朝,现在只比他矮半个头了。
“有吗?”
顾知朝低头看了看,他倒是没觉得自己有多大变化。
不过上一世,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猛窜个子了,难不成现在已经开始长个子了?
“客厅墙壁上不是有记录知朝的身高吗,去看看。”
刘宏斌揽着顾知朝的肩膀,将他拉了出去。
家里小孩每年过年期间都会在柱子上丈量记录身高,每年生长的情况都是清楚的。
单文轩在客厅里陪着刘静和刘乐怡两人翻花绳,他很在乎朋友,所以就算是陪着玩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也没有一点不乐意。
“顾大哥,红斌哥,你们在做什么啊?”
见着顾知朝和刘宏斌从厨房出来,单文轩的视线立刻就被吸引了。
“量身高。文轩,你们也过来,给你们也量量!”
顾知朝招手,让他们过来。
单文轩拄着拐杖来到了墙边,发现墙上写了许多名字,除了在场的这些人,另外还有三房的刘宏志和刘宏才。
只是三房的两人好些年都没回来了,身高记录一直都没刷新。
“等着,我去房里拿卷尺。”
刘宏斌说完急匆匆上楼去了。
“文轩哥哥,你看这是我去年时候的身高,你比比看,我是不是长高了很多?”
刘乐怡找到了自己名字的身高线,贴着墙壁站着,让单文轩帮她看看有没有长高。
“嗯,是长高了,长高了这么多。”
单文轩认真地伸出手放在刘乐怡发顶对比了一番,给她比划了一段距离。
小孩子长的比较快,加上刘乐怡不缺吃喝,相比较长了近十公分。
虽然才七岁,但是身高已经有将近一米二了。
这个身高放在后世算是比较正常的,但是放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尤其还是在南方,刘乐怡绝对算得上是高个子了。
“看看我的!”
刘静虽然性子相对比较沉稳,但是到底是小女孩,见着刘乐怡长高了这么多,心里也忍不住有些激动,着急想要看自己长高了多少。
“小静,你长高了这么多。”
单文轩也认真给刘静比划了一番。
刘静长的没有刘乐怡快,过了年虽然已经有十三岁了,但是身高只比刘乐怡高了二十来厘米,也就是一米四多。
不过刘继军夫妻俩加上刘宏斌个子都很高,刘静现在还在发育期,后期也还有的长,不着急。
顾知朝从厨房找了块煤炭,在墙壁上写上了单文轩的名字,名字写完,刘宏斌也从房间里面拿了卷尺出来。
这才正式给三个小孩测量身高。
单文轩年纪最大,身高也最高,有一米五二。
刘静怡有一米四二,刘乐怡有一米一八,两人的身高在同龄人中都算是中等偏上了。
就单文轩目前这身高,也不怪顾知朝总之不自觉就将他当小孩看待。
单文轩在小说里面就是一个工具人,出场次数不多,描写也不详细,所以顾知朝也不知道单文轩长大成人后有多高。
不过看着单文轩现如今的身高,顾知朝却忍不住有些担忧。
单文轩该不会长不高吗?
也不知道县城有没有鲜奶站,如果有奶站的话,那刘家和顾家都能喝上牛奶了。
虽然说也有麦乳精和奶粉,但是这东西太稀少了,而且还需要票,想要长期给家里人提供,还是有些勉强的。
给三个小孩量完了身高,顾知朝这才靠在墙皮上,让刘宏斌给他量。
单文轩瞪大了眼睛盯着刘宏斌手中的卷尺,眼神中充满了好奇。
对于顾知朝的所有事情,单文轩都很感兴趣。
“一米七六,知朝你这还真是长高了不少。”
刘宏斌量完,看着卷尺上的数字忍不住露出了诧异的神情。
相比较去年,顾知朝长了八厘米。
湘南省位于南方,成年男子在这个年代的平均身高不到一米七,顾知朝这个身高已经要比许多成人都高了。
只是因为刘家身高都比较高,就连单景川也是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在一众人中衬托中就显得顾知朝比较矮小了。
身高窜了上来,加上顾知朝气质成熟,也不怪外面那些不知情的人将顾知朝当做成人对待了。
去年的时候可没有人给原主说过媒,但是今年说媒的人却是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斌哥,县城有没有奶站?”
顾知朝对自己的身高倒是不太在意,而是和刘宏斌开始打听奶站的消息。
“奶站?”
刘宏斌愣了愣,没想到顾知朝会突然问这个问题,“知朝,你想要喝奶吗?家里有麦乳精啊,这个比奶站的奶好喝!”
“喝牛奶能够补钙,对骨骼和身体都有好处,老人和小孩要多喝奶。”
顾知朝解释道:“外公他们年纪大了,喝牛奶不容易骨子疏松,而家里这些小孩多喝奶也能长得高一些,对他们身体发育也好。”
“奶站倒是有,但是奶站已经不对外买奶了。”
刘宏斌明白了顾知朝的意思,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奈解释道。
在刘宏斌小的时候,安县就开设了牛奶站。
这牛奶站是由40多名工人组成的合作社,里面有一百多头奶牛。
只是那个时代连人都吃不饱,奶牛就更喂不饱了,只能给奶牛为一些麦秸稻草,从而导致奶牛营养不良,瘦的皮包骨,出奶率也不高,每头奶头只有1。5公斤左右。
105/188 首页 上一页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