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重生投入废太子的怀抱(穿越重生)——三川北道

时间:2023-12-23 09:23:38  作者:三川北道
  “这檀木串上面雕的是二十八星宿,每一颗都代表了一个星宿,可以用来算卦,我是不懂这些。”钟译和给了他们每人一串。
  谢砚将星宿串戴在手上看了看,发现并不合手腕,就取了下来放入袖中。
  “你们从唐石山回来了,我跟云霏就要去了。”谢砚笑着说,转头看到路君年在摆弄星宿串,走过去垂头看路君年玩。
  “你们还要过去?”钟译和看了眼路君年的腿,见对方能走能站,便没太担忧,只说:“唐石山山下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个怪人,说是能给人算命数,一开始我们信以为真,都花钱算了一遍,后来听山上的匠人说起,才知道那人是个骗子。你们如果要去,可千万别着了那怪人的道。”
  路君年手指掐着一颗星宿,问:“怎样的怪人?”
  钟译和回忆了一下,说:“我们只在上山的时候看到过那人,那破庙还挺显眼的,红墙绿瓦,墙皮剥落了一半,那怪人穿着蓑衣坐在门口,手里拄着根黑木,时常弓着腰在破庙四周徘徊,算命数的时候会拿出一个罗盘,上面刻着奇怪的符号,用黑色的水倒在罗盘上,水漫向哪边,命数就在哪。”
  路君年垂眸,觉得不可思议,他听闻过用符纸、玉器、悬针算命的,这些都会配上罗盘,这还是第一次听说用不知名黑水算命数的。
  “你想去算?”谢砚站在路君年身后突然开口,路君年稍稍回头,才知觉两人离得极近。
  “只是挺感兴趣,”路君年往前一步,离谢砚稍微远了点,见钟译和没有怀疑什么,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说:“命数这种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花点钱听几句吉利话,也无伤大雅。”
  “嚯!那还真不一定,”钟译和说,“我倒还好,那怪人说我命大,命里有贵人相助,能福寿绵延。有几个官学子算完,那人直摇脑袋,他们问那人结果究竟如何,怪人竟然让他们加钱才愿意跟他们说结果。若结果是好的也就罢了,偏偏加钱说的结果都不如人意,属实是花钱买气受,气得他们当场掀了那人的桌子。”
  路君年抠着星宿珠子思考,道:“真是位怪人。”
  官学考之后便是一年一次的大朝会,各个城的城主都要入京参会,上报这一年里的地方开支和重大事项,官学考评分还要排在大朝会之后,需一月时间。
  整个九月,太学堂不再集中授课,只月初留下一道难题,在月末前交给太傅即可。
  路君年跟谢砚解出了九月的题,收拾好东西就坐上了前往唐石山的马车,在马车即将启程时,钟译和还是上了他们的马车。
  “你们没去过唐石山,我去给你们带路。”钟译和如是说。
  因为大朝会的缘故,京城的例行巡视增加了,街道上维护治安的护卫军一多,一些长期游走在律法边缘的娱乐场所纷纷关闭,就连街上买卖商品的百姓脸上都少了笑容,多了严肃。
  而唐石山离皇宫较远,受到的影响没有这么大,所以钟译和才想跟着谢砚他们再去玩一次。
  路君年猜到钟译和跟着他们的原因,他是没有异议,谢砚却在看到钟译和后陷入了沉思,虽然没有表现出什么,但路君年还是隐约感觉到,谢砚有种被打扰的不悦。
  马车上,路君年担心谢砚耽误了在宫里的训练,问起他如何处理。
  谢砚坐在马车中间,钟译和坐在他右边,路君年坐在他左边,他没有任何负担地说:“前日里实在太累,我跟父皇申请了一月的休息时间,他允了。”
  “皇上没让你参加大朝会?”路君年觉得,大朝会能听到大元各城的实际情况,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皇帝应该不会放过这个教导谢砚的机会。
  谢砚本就有几分不悦,听着路君年似乎巴不得他留在宫里的话,更是心烦,道:“大朝会年年都有,每年的情况都差不多,就是一群老头子跟父皇哭诉要赈灾银两,我都参加过好多次了,今年不在也无事。”
  路君年:“土地和天气年年有变,指不定今年跟以往不同。”
  他记得,上一世的这个时间,鹿州那地闹了蝗灾,导致鹿州用来抵税的布匹数量锐减,朝廷还派了人去核实,田地里确实是蝗虫肆意。
  至于这个派出去核实的人,路君年只在路恒书房外远远听到过一次,实在想不起来了。
  谢砚左手撑在坐垫上,身子往左倾歪头看向路君年,问:“你是不是巴不得我留在宫里?”
  “自然不是。”
  “那就闭嘴。”
  路君年便不说话了,手摸着袖中的夜光珠和红玉石,在马车的摇晃中闭目养神。
 
 
第77章 
  “现在出发,要天黑才能到了。”钟译和推开脑后的车窗往外面看去,“落脚的地方在半山上,已经托人收拾好了。只是上半山的路无法通马车,得靠我们走上去。”
  钟译和说完,看了一眼路君年的右腿。
  路君年将手杖靠在马车壁上,说:“不用担心我,我现在靠着手杖也能行走自如。”
  “实在站不住了,我可以背你。”钟译和好心说。
  路君年刚要道谢,谢砚横插|进一句:“不用,我来背。”
  “怎好让砚哥累着?”钟译和习惯了替谢砚做事,以为谢砚只是随便说说,又补充了一句:“还是我来背吧,路云霏也不重。”
  “你怎么知道他不重?”谢砚故意呛了钟译和一句。
  “额……”钟译和顿了一下,说:“看着不重啊,难道很重?”钟译和看向路君年的目光复杂起来。
  路君年实在听不下去了,说:“我能自己走上去,不用劳烦你们。”
  谢砚很明显在故意挑刺,但钟译和一点都没听出来,还以为谢砚在为他着想。
  三人没再说话,没一会儿,马车内响起了钟译和打呼的声音。
  路君年往钟译和那边看了一眼,钟译和靠着马车睡着了,坐得规规矩矩,也不左摇右晃。
  他无声地笑了笑,谢砚往左边移了一个身位靠近路君年,用双手捂住了他的耳朵。
  路君年疑惑,下意识地学着谢砚的动作,也伸手捂住了他的双耳,谢砚立马弯了双眼,心情一下好了很多,小声说:“路途遥远,要不睡一觉?”
  “怎么睡?”路君年也跟着小声问。
  马车主位刚好够两人坐,谢砚将路君年拉到主位上,将他按在了自己大腿上侧躺着,捂着他的双耳说:“睡吧。”
  路君年的双手得了空,轻拉过谢砚的衣袖,问:“那你呢?”
  “我看着你睡。”谢砚说。
  让他睡在谢砚的腿上,这实在不妥当,路君年挣扎着就要起身,谢砚忙压住他,两人争执下,倚靠在马车壁上的手杖突然滑到了地上,发出一声响声。
  两人立马停下动作,双双看向睡着的钟译和,好在钟译和并没有听到这声响动,仍旧打着呼睡得很香。
  路君年松了口气,掐了把谢砚的手腕,谢砚吃痛,终于是放开了手,路君年坐起身,重新放好手杖,依靠着车壁,伴随着钟译和的呼声,慢慢闭上了眼,不知不觉间睡了过去。
  谢砚看着路君年入睡后慢慢向着马车门倾斜的身体,挪到了左边,揽住路君年的肩,让人靠在了自己肩上,这才彻底舒心了。
  马车颠簸一路,终于停在了唐石山脚下,前面便是上山的路。
  路君年在马车停下后很快醒来,发现自己竟然靠在谢砚肩上睡着了,见谢砚还没睁眼,他默默地坐直身,推开车门往外面看去。
  已经是黑夜了。
  “到了?”谢砚装作悠悠转醒,揉了揉左肩,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路君年视线从谢砚左肩移开,说:“到了,铃夜已经把行李送往半山,我们也要尽快上山了。”
  钟译和听到两人的声音,也跟着醒过来,三人一道下了马车。
  路君年一眼就看到了钟译和所说的破庙,他走到庙门口,里面空无一人。
  “看来他今晚住山上。”钟译和说,“山上的匠人说,怪人没有固定的住所,如果在破庙找不到他,他大概率是在山里哪个山洞睡着了。”
  “他也是唐家人?”路君年问。
  “不,他不姓唐。”钟译和摇头否认,“山上的唐家人都喊他曲老头子,大概是姓曲。”
  “赶紧上山。”路君年还欲再问,谢砚打断了两人的对话,边说边将一根粗绳绑在自己身上,又走到路君年身边,说:“抬手。”
  “我只是伤了腿,不是看不清路。”路君年知道谢砚这么绑着的用意,山里在清晨和半夜容易起雾,让人看不清前路,但此时只是天黑,并没有到起雾的时候。
  “我怕你被山里的精怪叼走,”谢砚戏谑一笑,“民间有传闻,山里有些精怪,专门喜欢拐貌美的未及冠男子到洞里当小娘子,今天吃一只胳膊,明天吃一条腿的,你要是被精怪逮到了,肯定跑不掉。”
  “胡扯。”路君年不信这些,但还是抬起了双手。
  谢砚笑笑,将两人之间的绳子系牢,说:“我是不是胡扯,等下看会不会遇到山中精怪就是了。”
  “我就不绑了,我之前在这里住了有两个月,这条路我很是熟悉。”钟译和走在最前面给两人带路,边走边给他们说起唐石山的趣事。
  “外界传闻唐石山的人全部姓唐,其实不然,我就见过好几个其他姓氏的人,当然,只说雕工的话,还是唐姓人最厉害。他们大多住得很近,彼此的屋舍之间就几步路的距离,如果你们要雕的东西材质特殊,只需要随便找个人问一下,他都能带着你找到最会雕那材质的匠人。”
  谢砚走在中间,路君年在他后面,他一手抓着绳子一手摸着夜光珠,问:“怎样算材质特殊?”
  “易融的冰块,易碎的贝壳,还有易损的纸雕,那可太多了。”
  看来夜光珠并不难雕,路君年心想。
  “雕出来的东西也可以开光,山顶上有个正统道庙,里面供着八十一尊神像,据说拜对了神像,雕出来的东西就带上了圣光,反之,雕出的东西会碎裂。我们之前上去的时候也没有准备开光的物品,都是随便从身上拿的,还没见有谁的东西当场碎开的。”
  钟译和扬了扬手,路君年看到了他手腕上挂着的星宿串。
  “我带回来的星宿串都是开过光的,保佑人平安顺遂。”钟译和说。
  路君年就是冲着那道庙来的,只有亲手给夜光珠做出的福禄寿祈福,才算是虔诚用心。
  “说起来,其实那道庙挺有名的,每天上去拜访的人很多,我们住在半山腰的清泉斋,旁边就是瀑布,哪怕是瀑布的声音,都掩盖不住那些上山拜神的人的脚步声。”
  路君年一直专心听着钟译和说话,期间并没有遇到什么精怪,不知不觉间,三人就走到了清泉斋门口。
  这是一片竹林,大院门口上写着“清泉斋”三个大字。
  “这清泉斋原本是僧人居住的地方,后来他们搬到了山上,这里也就空了出来,供旅人小住。虽然有个斋字,但这里没有斋戒,每日的吃食中都有荤腥鱼肉。”钟译和说。
  清泉斋门口候着铃夜的人,带着三人走进斋内的竹林小院,路君年记着经过的路和景象,直到走进了一个竹屋。
  铃夜已经将他们的行李放进竹屋中,竹屋并不算大,但住下三个人绰绰有余,路君年走到窗边,推开窗就看到了瀑布,月亮正好在瀑布的上方,水花被月光照射得透亮,泛着荧荧光斑,仿佛星河倾泻而下。
  钟译和说了一路的话,实在口渴,拿起桌上的酒壶喝了一口。
  “奇怪,这里面应该装的是竹子清才对,怎么是白水?”钟译和摇了摇头,“一定是这里的小二偷懒了。”
  竹子清,一种用竹子酿成的酒,味道冷冽清香,很受文人的追捧,可惜不好保存,所以造价昂贵。
  路君年拄着杖走到钟译和身边,也倒出了一杯尝了一口,确实是白水。
  “现在他们估计都歇下了,等明日再跟他们说吧。”路君年道。
  钟译和点头,说:“时候不早了,早点睡吧。对了,这间竹屋只有两间寝屋,一大一小,路云霏,你若不嫌弃,就跟我睡一个小屋。”
  路君年一愣,想了想也是,总不能让谢砚睡小屋,他正要答应,一直没有说话的谢砚开口了。
  “译和你睡小屋,路云霏跟我睡。”谢砚声音沉沉,不容置喙。
  “也行。”钟译和说完,就打着呵欠跟谢砚告辞,往小屋走去。
  路君年还站在原地,谢砚轻拉了拉两人之间绑着的绳子,这绳子进屋后都没有解开。
  “夜黑风高,路侍读,陪我就寝吧?”谢砚笑道。
  路君年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桌上的酒樽,没有多话,跟着谢砚走进大屋,站在门口,两人都没有再往里走。
  “屋里没人。”谢砚静静地听了一会儿才说。
  路君年眸色微沉,转过身,看到去往小屋的钟译和去而复返,摇了摇头,说:“砚哥,小屋也没有人。”
  路君年目光扫过竹屋各个角落,连头顶都没有放过,最后松了口气,说:“看来只是巧合。”
  “睡吧。”谢砚拽了拽绳子,拉着路君年进屋。
  钟译和见谢砚都发话了,这才返回了小屋,关上了门。
  接待过宫里贵人的清泉斋众人,一定办事小心谨慎,不可能偷懒没将酒樽中的白水换成他们这里最好的竹子清,而他们屋中的竹子清变成了白水,要么被人动了手脚,要么别有目的。
  路君年跟钟译和都喝过那杯白水,并没有任何异样,就是普通的白水,而且竹屋内被铃夜和他们三人刚刚探查过,并没有藏着刺客或是杀手。
  并没有人要对他们三个下手。
  那么,便只有一种可能了,清泉斋在官学子返程后,他们过来前,接待了一位重要的客人,这位贵客包下了整个清泉斋,但此人喝不了竹子清,清泉斋的人便把所有的竹子清全部替换成了白水,只是因为路君年他们来得太过仓促,这里的人还没有将白水换回竹子清。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