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六州歌头(古代架空)——一别都门三改火

时间:2023-12-30 14:26:09  作者:一别都门三改火
 
 
第102章 二四.三
  谢竟被押到朱雀桥下,回首一望,乌衣巷上方的天幕已经被火光映照出朝霞的颜色,让他想起九年前陆书青出生的那个清晨。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与天家婚”的身不由己,而命盘早从更久以前就已经开始转动,写好了每一个人的结局。
  乌衣巷被彻底封锁后,羽林卫才将谢竟松开,任他狼狈地伏跪在地上,却不见哀色与泪水,只是迟钝地抬眼看向他们,仿佛魂已离舍。
  那首领请示王契:“大人,这就放他走么?”
  王契没有回头,只是面色无澜地撑起伞:“随他去罢,金陵城这么大,看看哪一家敢收留他。”
  谢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勉强站起来,摇摇晃晃支撑住身体,拖着步子,漫无目的地向前走去。等到神思稍稍回笼,他才发现目力所及之中早没有了乌衣巷的影子,贴身的寝衣和外面的披风已全湿透,而转过头去,一直默默跟在后面的,只有昨夜陪他去谢府的猗云。
  “……我们去何处?”谢竟抬起手来,抚上猗云的鬃毛,“何处可去?”
  猗云用纯澈的眼神回望他,略垂下脑袋,想要谢竟到她背上去。
  在金陵的这十年里他把根太深地扎在了昭王府,像是泡在这个蜜罐子里长大,身边的所有人都那么爱他——父母兄侄爱他,稚嫩的儿女爱他,陆令从爱他,连姚氏和陆令真都爱他。不想做的事情可以不做,不想烦忧的心事可以不烦忧。
  如今真正要一刀两断,谢竟才惊觉他的天真早就与外面的世界有了巨大鸿沟。他能够随心所欲是因为有人在给他兜底,而离开了王妃和小谢公子的身份,他原来寸步难行。
  谢竟下意识地想待在孩子们身边,但昭王府他回不去了,被废弃比被休弃要更严重。谢家已深陷火海,他还能去哪里?是去吴家?姚家?摘星楼?太初宫?还是诏狱……
  诏狱!
  谢竟脑海中飞快回忆谢翊那些同僚、同年、门生、世交的名姓官职,谁能让他进诏狱见到父兄?
  猗云敏锐地体察到了谢竟的六神无主,蹄下生风,载着他向城东官宦聚居的青溪一带而去。就算皇帝病重多日不曾早朝,各家大户开门迎客的时辰本也该到了,但沿着街巷一路疾驰,却连几个行人都不见。
  他宽慰自己,大雨如注不便出行,可是一扇扇森严、拒人千里的府门却由不得他无视。甚至有在偏门遮遮掩掩观望的仆从,看见他的身影,慌忙退入院内,把门掩紧。
  谢竟愣了一瞬,当街下马,跌跌撞撞地跑到其中某一户阶前,扑通一声跪下:“晚生谢竟拜叩,请世伯开门一叙!”
  门内分明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可是连一条缝都不曾打开,他只能用力叩着门环,让自己的嗓音盖过雨声:“求世伯念在多年相交,为谢家哪怕求一句情也好!”
  却闻听院内有人道:“鄙府自身亦难保,谢大人还请另寻他处罢!”
  谢竟膝行着退了两步,在人檐下发怔片刻,转身又踉跄地跑向路对面的另一户:“晚生谢竟拜叩,谢家横遭不白之冤,还请开门一叙!”
  这回则是铜锁从内拴上的“咔嚓”一声。
  他不死心,又来到隔壁:“晚生谢竟拜叩,我父兄身陷囹圄,求您通融我入诏狱一见!”
  只得到一句冷冰冰的回答:“谢翊和谢兖都已服法,谋逆罪臣,有何可见?”
  谢竟沿着长街继续跑下去,停驻在每一户他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官员府外,双膝落地,不依不饶地拍着门,喊得声嘶力竭。
  “晚生谢竟拜叩,请世叔垂怜,好歹许我一见!”
  “晚生谢竟拜叩,羽林卫擅闯乌衣巷戕害我无辜至亲,求先生设法替谢家执言!”
  “晚生谢竟拜叩,求大人向宫中递一句话,容我面觐天子,细细陈情!”
  “晚生谢竟拜叩!”
  ……
  到最终连回应都没有了,谢竟尽力去听,什么都没有。
  也许这些人中有不少当年曾经吃过他的闭门羹,受过他的冷眼慢待。在风光无两、恣意荒唐的年岁中,他因无知种下的因,如今报还出走投无路的果,是他活该,可是上天若要惩罚就罚他一个人好了,他父母兄嫂的德行从来无可指摘,却为什么要替他偿受造化的残忍!
  树倒猢狲散,他早该想到的,一朝从青云跌下泥中,这群最善明哲保身、见风使舵之辈,哪怕受过他父兄恩惠,又岂会冒着连坐的风险为陈郡谢氏发声?
  “晚生谢竟……拜叩……”
  话音未落,谢竟的双肘却忽被人扶住,跪拜的动作顿在一半,他茫然地抬起头来,透过朦胧的雨帘,发觉自己不知何时来到了太傅府前,拍开了张延的门。
  他抹去面上淋漓的雨水,唤道:“……老师。”
  张延垂眸注视着他:“先到府里换了衣裳罢。”
  谢竟却又一下下在石阶上叩首,急促地恳求道:“不、不必,请老师帮帮我帮帮谢家,让我见我父兄一面!”
  张延止住他的动作,无可奈何地深深叹了口气,回身吩咐道:“牵车马来,去诏狱。”
  太傅府的下人十分周全在车内生上了炭盆,准备了干爽御寒的外衫和滚热的茶,谢竟的身体裹在湿衣里,但他却无暇顾及。
  张延凝眉盘算了半晌,问道:“你已去过乌衣巷了?”
  谢竟点点头,张延便明白,他已知道他母亲、嫂嫂与侄儿的结局了。虽然距事发才不到一个时辰,可风云变幻的消息一向在金陵城中传得最快,整条街上的臣子恐怕都已听说了谢家之祸。
  张延又问:“废你王妃之位,当真是殿下的意思?”
  “……不是,”谢竟轻声道,“可这是现在他能为我做的、对我最有用的事,只有彻底撇清关系,不要牵连到青儿和宁宁。”
  张延欲言又止,沉吟了片刻,摁住谢竟的肩头:“之无,我知你哀痛,但这不是时候。你不能乱了方寸。相府伙同羽林卫假公济私、残害妇孺,于法理情理上本已不占上风,你现在得用尽一切办法保全生者,想想,如何将丹书铁券的价值榨干净。”
  谢竟入定一般盯了一会儿炭火:“我与殿下成婚前,老师曾要我三思,想是那时便已料到会有今日之事。”
  张延幽幽长吁:“你父亲必定也曾诫你,提防丧家之祸。”
  “是我错了么?”谢竟沙哑道,如自言自语,“老师,是我害了他们么?”
  张延恻隐地望了谢竟一眼,缄口良久却答非所问:“你本是有机会逃过这一劫的。”
  诏狱与禁军本不属同一系统,然而谢竟却仍在大门外看到了羽林卫的身影。他跟在张延身后下车,官兵尚未来得及阻拦,就见张延率先扬手,袖间亮出一物,竟是皇帝常年佩于手上的一枚犀角扳指。
  此物效力等同于天子亲至,莫说是进出诏狱,就算是行走宫禁也无人可以阻拦。羽林卫得到的命令是严密看押御史大夫父子,王相并未专门叮嘱不许任何人探监,单凭张太傅与昭王妃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更是绝不可能劫出犯人,也就只能放任他们入内。
  谢竟一向只知道张延得皇帝信任,却也没有料到这枚扳指会到了他手中,难道是皇帝有什么不便亲自露面之事,要委张延去做?但他当下心焦如焚,只想立刻见到父兄,不及细想,便快步向里奔去。
  谢翊和谢兖虽未被用刑,但因二人一口咬死蓝田玉玺与谢竟无关、认下了全部罪责,所以已是被关押在诏狱最深处的重犯。
  张延没有跟上,只嘱咐道:“听你父兄的话,切记不可意气用事。”
  昨夜牢外天翻地覆,牢内的二人亦像是一夕之间憔悴了十岁,谢竟寻过去时,他父亲正面无表情地面对着砖壁盘腿而坐,眼神被微弱的烛火映得浑浊不堪。
  他只能无声地、轻飘飘地跪在了铁栏之外。
  谢兖先发现谢竟的存在,扑过去攫住他的手腕,像不认识般仔细将他打量一遍,确认他平安无虞,又急问:“家里如何?母亲他们被带走了么?你嫂嫂和浚儿呢?!”
  谢竟张口又合上,他根本没法顺畅地说出乌衣巷所蒙之难。事实上直到听见谢兖发问的这一刻,谢竟才后知后觉地跌入接连失去三个至亲的剧痛之中,他恍然意识到他的母亲、嫂嫂和侄儿此刻的缺席不是因为还乡或远游,而是因为死亡。
  他们是那么快、那么轻易地与他阴阳相隔,从此再也见不到了。
  谢兖没有得到回答,下意识地摇着他的身体:“……之无,你说话啊!”
  谢竟随着他的摇晃开始不受控地发抖,面色惨白,额前乌青嘴唇却发紫,牙关战战,渐渐地抖如筛糠。
  谢兖呆愣片刻,猛然松开他,撤了半步,僵立原地,再不发一言。
  漫长的死寂之后,谢竟忽一字一字地颤声道:“……历观前代,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但早晚事耳。”
  一直坐在角落中、从始至终毫无反应的谢翊听到此言,终于缓缓开口:“在你嫁与昭王之前,我就曾与你母亲谈起,若有朝一日遭逢灭门之祸,该如何应对。”
  他抬起满布皱纹的手,不知想在虚空中描绘出什么人的形状:“我说若欲保全陈郡谢氏清誉,非得一死不可;她说名节事小,若能保全阖家性命,又何妨背负一世骂名?”
  “未料真到今日,”谢翊转回脸来,赫然早已老泪纵横,“我想替她保性命,她想替我全名节。”
  “我一向敬谢大人持身清正、至性精诚。”王俶的声音从黑暗中响起,谢竟才发现不知何时,对方已经悄无声息地走至他身后。
  “出了官场,我同谢大人素无嫌隙,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自晋时比邻而居乌衣巷便有通家之谊,至于今世,若非事涉储位,你我本是不该势同水火。”
  “丹书铁券之威,在下尊服;三公阀阅之荣,在下欣羨。谢大人与二位公子骨肉情深,我亦为人父,心有戚戚,自然不忍再难为贵府,赶尽杀绝。”
  “只是皇命难违,陛下起了疑心要对谢家动手,相府夹在中间亦难做人,”王俶始终客套、得体地挂着笑,“倒不如,我们折中取个法子,丹书铁券可抵谢家一名血裔之罪——至于是哪一名,便交由三位自行裁定,如何?”
  谢竟想起,王契让他“等着瞧丹书铁券会被如何物尽其用”,这时才恍悟,原来相府一开始打着的算盘,便是要他们仅剩的这至亲三人中,只能有一人逃过此劫。
  王俶见谢翊父子俱不作声,摇了摇头:“想让谁活,谁就能活,这还不够仁至义尽么?”
  他憾然道:“啊,三位莫不是想将这丹书铁券让给夫人们,或是小公子?可惜,是他们自己不愿来此处,在下也没办法。”
  谢竟瞬间暴起,攥住王俶领口:“谢家百余条人命背在相府身上,王相仔细夜中不寐,当是有冤魂索命!”
  王俶却似只觉得荒谬可笑,“颁这免死金牌的,是死人,而决定‘死’究竟能不能免的,是活人。死人再如何功业彪炳,也永不可能拦住活人想做的事,”他说到此处笑意早已隐去,神情森然,换上了毫不掩饰的嘲弄,“这百余条人命不是背在相府身上,是背在王妃您的身上啊。”
  谢竟一顿,心口蓦然袭来针刺般的剧痛,王俶推开他,抹平衣襟上的褶皱,漫不经心道:“陛下的耐心只会比我更有限,三位还是尽快决定罢。”
  走廊外有风吹来,壁上油灯一闪,荡悠悠被吹断了气,牢内陷入一片漆黑。远处有水珠落在石砖上,不知已经就这样冷冰冰地滴了多少个年头。
  谢竟听到身后又传来脚步声,来人想必是擎着烛火,因为他看到父亲和兄长的面孔再次被照亮,而他们只是沉默地望着他。
  这便是他们的答案。
  对谢翊和谢兖来说所谓“选择”根本没有存在过——不论是年夜饭桌上包在饺子里的一枚小小铜钱,还是逃生的机会,谢竟于他们而言从来都不是一个选项,只是那唯一的答案。
  谢竟退开两步,寒声道:“……不。”
  谢兖只是惨然一笑:“你要活下去。”
  “不!”谢竟不堪承受般拼命摇着头,“不要!我不要!求求你们不要让给我……叫我独活,还不如放我去死!”
  王俶在旁哂道:“诸位敢是神智不清,竟胡乱攀扯起来了?哪个说等待谢家的一定是死罪,怎么王妃就担心起‘独活’来了?圣裁未定,可莫给相府扣这样一顶天大的帽子啊!”
  谢兖并不看他一眼,而是长久凝望着弟弟:“他说得没错,记住你没有恨,也没有仇等着你去报,你只需要好好的、长命百岁地活下去。”
  谢竟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撞到牢门上,探着手臂想抓住他父亲:“爹,你让我去死吧,让我去侍奉我娘!”
  谢翊却平静道:“……孩子,你怎么会是独活呢?”
  “父兄除了你,人世间没有别的挂牵了。可是你还有青儿与宁宁。他们没了你该怎么办?”
  谢竟的视线瞬间一片模糊。
  他已经失去自己的母亲了。他的孩子们也要重蹈覆辙,失去母亲么?
  谢翊温和地向他笑了笑:“我们先去地下团圆,待百年之后你寿终正寝,也好有人来接你……你小时候上金陵过年,走丢了路,坐在家门口大哭,还记得不曾?”
  谢竟疯狂摇晃着铁栏,锁链发出刺耳噪音,谢翊却只是直挺挺跪坐在原处,一动不动。
  “看来是选好了?”王俶抚掌,转向后来者,“那殿下……”
  在场的第五个人开口:“陛下听闻谢之无擅闯诏狱,特命我来清退闲杂人等,方便王相彻查此案。”
  谢竟悚然回头,看到举着灯火俯视他之人,俨然正是陆令从。
  灯火将他的面容映得清晰起来,牢中的谢兖见了,当即脸色一变,破口大骂:“殿下还有脸来?您这些年忍辱负重,演得好生辛苦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