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奸臣他对我心怀不轨/奸臣他爱我如命(古代架空)——月对空

时间:2024-01-22 11:48:44  作者:月对空
第44章 孔书无能
  或许是地方官员升级为中央官员的惊喜太过巨大,让此人想也不想就信了陆谨州。
  但即便如此,也太过愚蠢了吧。
  似乎是看到了凌奕眼中的疑惑,陆谨州笑着摇头:“他的官位是买来的,便知此人肚中是没什么墨水的。”
  若是朝廷中的大半官员都是这样的人,何愁朝廷不灭?
  想到此,凌奕心中又是一梗。
  脑海中闪过方才那几箱黄金与银子,凌奕叹气:“那他送给你的这些银子...”
  “不如拿来给殿下建府?”陆谨州突然笑着凑近。
  凌奕皱眉瞪向陆谨州:“那可都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
  在触及陆谨州眼底未散的笑意时,凌奕这才反应过来这人是在捉弄自己。
  “好了好了,殿下莫恼。”在凌奕炸毛前,陆谨州及时开口:“臣会选一合适之人来做安阳县县令,那些银子既是取之于民,自然也要用之于民。”
  车队再次出发,两日后便到了平洲城外。
  凌奕正坐在车上看着外头来来往往的行人。
  凌奕本不想看,是陆谨州打开了车帘,示意凌奕去看外面。
  破败的衣物,瘦弱的民众,稀疏的摊贩,更多的是讨饭的乞丐。
  似乎整个平洲城都笼罩在一片灰败中。
  “殿下感受如何?”
  凌奕只觉心下沉闷。
  “于那些朝中权贵而言,自己生活富足,那天下便也是生活富足。庶民百姓之苦并非他们能看到的。”陆谨州淡淡开口。
  凌奕不由看向陆谨州。
  那些朝中权贵看不到,但他看到了。
  所以...他是想做些什么吗?
  明明陆谨州做的是对的,凌奕心中却隐隐有些乱。
  本以为他是个有权有势十恶不赦的奸佞,可如今才发现,陆谨州并非如此。
  原本凌奕可以毫无负担的去厌恶他。
  陆谨州虽没有用强硬的手段强迫他,可他做的桩桩件件都在暗示凌奕,他只能这么选。
  已经走上绝路的凌奕只能去接陆谨州递过来的救命稻草。
  陈授,翟老将军,还有被陆谨州救下的三皇姐,陆谨州对他做的越多,凌奕要偿还的便越多。
  而陆谨州想要什么,从一开始便说清楚了。
  他要自己。
  皇子屈于臣下本是大辱,但......
  凌奕皱起眉,他怎么会因为陆谨州的事儿纠结成这个样子。
  荒唐。
  定是陆谨州太过巧言令色。
  “殿下?”陆谨州轻声开口。
  凌奕猛然回神:“子慎?”
  “到了。”陆谨州掀开车帘。
  凌奕这才惊觉已经到了地方。
  新上任的平州刺史与一众官员已经在外等候了。
  “参见安王殿下,陆大人。”众人行礼。
  凌奕僵住,他转而看向陆谨州:“你们怎么知道...”
  明面上的安王还在京城养病啊,这位平洲刺史是怎么知道他的身份?
  若是被人传出去安王与陆谨州都在平洲,那他的事儿岂不是暴露了?
  欺君之罪的大帽子他可不敢戴。
  难道...
  凌奕看向一旁恭恭敬敬的平洲刺史,和一旁笑而不语的陆谨州。
  “这也是...”
  “孔书是臣的人。”陆谨州颔首。
  凌奕指了指除了平洲刺史外的其他人:“他们...”
  “他们也都是臣的人。”陆谨州含笑点头。
  “......”
  凌奕面色复杂。
  “殿下放心,臣的势力也仅止于此了,平洲一事闹得太过了些,若新上任的刺史是外人,臣办起事来可就不方便了。”陆谨州率先下了马车。
  凌奕沉默着下车,心中只剩一个问题。
  这江山现在到底是姓凌还是姓陆?
  陆谨州到现在还没给自己披龙袍还真是委屈他了。
  “殿下,大人,住处已经安排好了,您二位是...”孔书是个儒雅的年轻人,凌奕看向他时才发现,这人眼底一片青黑,精神萎靡,看样子是劳累了数日所致。
  不仅是孔书,孔书身后的二人也同样是一副劳累至极的模样。
  “不忙,你这几日怕是没好好休息过吧。”陆谨州也注意到了孔书的状态,笑着摇头。
  “大人!”先前还沉稳的孔书眼泪忍不住飚了出来:“您再晚来一日!我命休矣啊!”
  “此话怎讲?”凌奕吓了一跳。
  “平洲前任刺史吕范在此地威望极高,平洲上下官员皆以他为首,哪怕他贪污之事事发,却因陛下并未重责,如今因吕范还活着,这些人....这些人!”孔书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事事行不通,啥啥干不了,孔书无能,这个刺史当得还不如吕范家一条看门狗有用,要快被气死了。”
  凌奕沉默。
  陆谨州却笑出声:“你确实无能。”
  凌奕眼皮跳了跳,何必这么直接呢,孔书不是他自己人吗!
  “这些人到如今还念着吕范,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当初贪污之时给他们分了不少油水,陛下没有重责吕范,这些人便以为吕范还有回来的可能,才会同仇敌忾。”陆谨州啧了声:“你是我的人啊,行事便不能多学学我?”
  孔书愣住:“怎么学?”
  “杀鸡儆猴,若猴子还喜欢跳,便多杀几个,杀的多了,猴子总会怕的。”陆谨州挑眉:“你如今既已是平洲刺史,便要将手中权力用起来,一味照着先前的书生行径做事,再犹豫磨蹭下去,休怪我换人来做你的位置。”
  陆谨州这话说的绝情,却是如今最快捷最有用的做法。
  何况这些人多多少少也是吕范贪污案的一份子,只是没被皇帝揪出来处置罢了。
  皇帝为什么没揪出来处置呢?
  凌奕多半也能明白,怕麻烦。
  如孔书所言,世家大族的势力不仅前朝有,地方势力中也有,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杀一个地方官员,他身后可能就站着前朝的某位大臣,而那位大臣背后则是一整个家族。
  如此环环相扣,处理起来实在麻烦。
  但陆谨州不同。
  他平等的和所有世家大族都有仇。
  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仇多了也不怕再添一笔。
 
 
第45章 傀儡?
  孔书闻言一惊,忙擦了擦泪:“可是...可是他们到底是此地的世家大族,不少人都与朝中势力有关联,若是动了...会不会惹上麻烦。”
  “你看看我。”陆谨州指了指自己:“我就是朝中最大的麻烦,麻烦还怕遇上麻烦?”
  孔书沉默。
  凌奕亦是沉默。
  陆谨州莫不是九尾狐变的,命真大。
  如此嚣张之人,那些世家大族举全族之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想着如何除陆谨州而后快,到如今居然还没能杀死他?
  “平洲军现在情况如何?”
  孔书这回底气足了些:“军饷如期发放后,倒是无人再生事端,五万平洲军如今都在听候发落。”
  “皇上将虎符暂时交予我,可暂时调度平洲五万军马,你拿着虎符可便宜行事,好言好语行不通,便用拳头和他们说话。”陆谨州说着冷笑一声:“想来平洲军对那些地方豪强也积攒了不少怨气。”
  “是!”孔书被那虎符吓了一跳,随即惊喜接了过来。
  按照律例,平洲军虽归刺史管,但兵权仍在皇帝手中,刺史没有调度的权利。
  如今有了虎符,孔书行事便方便不少。
  皇帝将虎符交给陆谨州之事凌奕已经不惊讶了。
  只是如今看来这孔书倒也不是陆谨州口中的无能之辈,平息一场兵变绝非易事。
  看出了凌奕眼中之意,陆谨州轻笑一声:“殿下这副松口气的模样,莫不是以为兵变是件难事?”
  “怎么?”
  “平洲兵变的本质还是因为平洲官员以及地方势力常年贪污朝廷拨下来的军饷,致使军士吃不饱饭,从而不满,引发兵变。”陆谨州慢慢给凌奕解释,语气和缓:“但到底还没闹到撕破脸的地步,毕竟他们大多数人的家眷亲属都还在城内。”
  “所以...他们兵变本意不是要造反,只是想将事情闹大,将那些贪污军饷之人上报到朝廷,从而讨个说法?”凌奕了然。
  “殿下聪慧。”陆谨州笑着点头。
  凌奕无语,陆谨州就像个哄孩子的老父亲一般,总要夸一夸。
  “所以说啊,计毒莫过于断粮,于将士而言,最恐怖的不是敌人有多强大,而是军中无粮。”陆谨州说着突然顿住。
  凌奕也沉默下来,祖父当年战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断粮。
  但即便是断粮,跟随祖父的那些将士也没有兵变,只是实在饿到没有力气,才会被敌军击溃。
  “殿下...”陆谨州语气有些担忧。
  凌奕看向陆谨州:“那子慎打算如何处置这些地方势力?”
  皇帝只处置了吕范一人,对其他同样参与贪污的地方势力根本没打算追究,打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决定。
  但凭借凌奕对陆谨州的了解,他既然主动来了一趟平洲,便不会轻易放过那些人。
  “殿下果真与臣心心相印,知道臣想做什么。”
  “皇上自以为敲打敲打便可以镇住他们,放他们一条生路便是皇恩在上,会让这些习惯吸血的地方“土匪们”不再贪污军饷惦记民脂民膏,殊不知这是最愚蠢的决定。”陆谨州神色有些嘲讽:“这些人一时安分,却不会一辈子安分,他们只会侥幸自己没有被清算,日后将贪污之事办的更加隐秘罢了。”
  凌奕沉默着点头
  “这些事由臣这个大恶人来办最合适不过了,殿下不必插手,以免惹祸上身。”陆谨州说完,笑眯眯看向凌奕:“这几日殿下便安心在刺史府住下。”
  凌奕继续沉默点头。
  没毛病,陆谨州带着他这个小傀儡,多半也是想随时监视,以免他有异心。
  以为自己可以清闲下来无所事事的凌奕第二日便刺史府仆从被抱来的两箱公文惊呆了。
  “这...是什么?”
  “殿下,这些时日,平洲的大小事务便交给殿下处理了。”陆谨州笑眯眯的指了指一旁的贺兰:“贺长史是您的副手。”
  一旁的贺兰恭敬行礼:“是。”
  凌奕再次疑惑。
  什么情况?
  “孔书要去平洲军中安抚军心,而臣则要对付平洲的本土氏族,如此一来,平洲的大小事务,便只能交付给英明神武的殿下了。”陆谨州笑容温和。
  凌奕呆住。
  他是傀儡啊!傀儡!
  陆谨州应该把他养成个一问三不知,手中无实权的小傀儡啊。
  “先从一州之事开始,殿下先练练手,日后接触朝中事物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陆谨州不像是在养傀儡,而像是......
  “...”凌奕沉默许久才开口:“子慎是认真的?”
  “自然。”陆谨州肯定点头,又指了指旁边的贺兰:“此人曾是前任刺史手下主簿,熟知平洲大小事物,可以辅佐殿下。”
  “殿下放心!下官定尽心竭力辅佐殿下。”贺兰答的铿锵有力。
  看了看恭恭敬敬的贺兰,还有笑眯眯的陆谨州,以及一旁地上放着的几箱子文书。
  “......”凌奕虽然依旧有些疑惑,便只能去翻看那些文书。
  前任平洲刺史正是吕忠,算是皇帝的娘舅,此人虽贪财,却极为忠心,当初皇帝登基前,吕氏一族以吕范为代表,没少为皇帝出力。
  一来是亲戚,二来念着曾经的功劳,皇帝便没有重惩吕忠。
  只是看着手中贺兰总结出的平洲现况,凌奕便逐渐开始头疼了
  吕忠俨然将平洲当成了自己家,随意祸害,否则也不至于干出贪污军饷这种荒唐事儿来。
  陆谨州留下了几个帮忙整理文书的小吏与长史贺兰后便匆匆出了刺史府。
  将平洲事交给凌奕,陆谨州肩上的担子也不轻松。
  皇帝只叫他平息平洲之事,但陆谨州想做的却是彻底让那些盘踞在平洲本地的氏族不敢兴风作浪。
  凌奕想不明白陆谨州到底想干什么,却已无暇去想了。
  平洲大小事务已经堆了数月,如今是要全丢给他一人的节奏。
  从来没做过决策者,凌奕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第46章 下药
  就这般奋笔疾书忙了一日,凌奕处理平洲大小事务,而贺兰则在一旁替凌奕分析。
  箱子中的文书越来越少,凌奕也逐渐觉察到了不对劲。
  贺兰太聪明了,他不仅对平洲事了如指掌,还对从前吕范干过的事儿也摸得清清楚楚。
  他就像是早就预想到了吕范下台后要如何收拾平洲的烂摊子一般,将事情的最优解都列了出来。
  这样的人,为何只是小小一介长史?
  看向一旁精神抖擞,似是要大展拳脚的贺兰,凌奕脑海中飘过了怀才不遇这四个字。
  只是目前还不能确定,万一此人有别的小心思呢?
  因而晚间陆谨州回到刺史府时,凌奕便问出了心中疑惑。
  “贺兰究竟是什么人?只做长史是不是有些......”
  “只做长史,委屈他了?”陆谨州笑着接话。
  凌奕点头。
  “确实,只是寒门出身才不受吕范重用罢了,若殿下肯重用他,这个数十年未受重用的贺兰,受知遇之恩,必会死心塌地的跟随殿下,为殿下效劳。”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