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但饮莫相问(古代架空)——债权申报表

时间:2024-02-06 17:11:04  作者:债权申报表
  身上的不适感已然消退不少,他欲起身坐起,便只听门外响动一声,脚步声至,似乎有些急促。
  一人推门而进,他着一身玄色劲装,窄腰宽肩,墨发尽数被玉冠扣起,面上暗青色面具冰冷,泛着生人勿进的气息。
  郑言无暇思索,那人已然行至他的床前,声音低沉,“既然已醒,何必装睡。”
  被拆穿的人丝毫没有窘迫,反倒扯起一个礼数周到的笑脸,“阁下好内功。”
  伸手不打笑脸人,夸人总是没错的。
  那人没有丝毫笑意,至少他仅漏出的一双眼中看不出来,郑言紧盯着他,缓缓挣扎着坐起来,又笑道:
  “贾某还未感谢贵人救命之恩。”
  他拱手俯首鞠利,又问:“不知是否方便,告知贾某您的名讳?”
  那人沉吟半晌,道:
  “易故。”
  易故?已故?
  郑言心有疑惑,谁会取一个这么寓意不详的名字。
  还未询问,那人又说,“我本是天启人,如今投了敌国为西祁卖命,贾兄可不要怨恨于我。”
  “哪里哪里,”郑言摆手笑道,“你我本是天涯沦落人,我虽出身天启,但时不同往日,早已不将天启当做我的母国。”
  他又假意附和几句,“如今中州大陆又起纷争,我家中老小均在战火中被焚灭殆尽,天启将士尤猛,也护不了我一家几口人命,如今西祁北周联合,眼看天下就要改头换面,你我定是风往哪里跑,人便往哪倒。”
  那人沉默了会,才沉声应了句是。
  相对无言良久,那人又默然道:
  “贾兄可知,如今南梁太子战死沙场,尸首已然运回南梁,举国大丧,南梁允皇已向天启发了讨伐檄文,两国全面开战。”
  郑言浑身震住。
  黎季死了?
  他有些不可置信。黎季虽面容俊秀,但他深知其武力远在自己之上,更何况其身后还有南梁大军几万,怎么也不可能就这么被天启的将士给擒住杀了。
  天启现仅剩懿王理政,小皇帝除了坐镇太康稳固民心以外,别无他用,宋宁远倒是有两个弟弟,但都无领军打仗之才,这天启是如何做到的?
  难道……?
  还未往下想,易故又道,“我听鹰连主帅透露,这黎太子,原是与我朝陆相反目,被杀了灭口,”他似乎是在冷笑,“陆相神机妙算,如此南梁大军无一人发觉。”
  郑言咋舌,却又不敢轻易接话。
  如若此事是真,那南梁大军岂不是被人杀了主帅还要为其作嫁衣裳。天启遭遇三国侵袭,早已危在旦夕,指不定宋斐那娃娃还未满五岁,便要沦落为他国的刀下亡魂。
  他虽仅在那日登基大典上遥遥见过一面,但稚子无辜,虽不是宋宁远亲生,但他毕竟被宋宁远养在宫中,名义上是宋宁远的儿子。
  如若天启真的亡国,那自己届时该怎么办呢?
  是会启程只身前往天启搭救他的儿子,还是袖手旁观置之不理。
  他沉默半晌,只能干笑道:
  “陆相当真不愧是西祁第一臣子。”
  夸你们西祁的话应当没有错处可挑吧。
  谁知那人眸色一紧,已然是有些恼意。郑言心中直呼不妙,他记得早年西祁与北周之战时,西祁军中将领均对江渊面色不善,似乎对这个只会对国家大事指指点点的文人并无好感,此时自己对他多加褒奖,定是让他有些不快。
  如今寄人篱下,还是谨言慎行的好。
  说多错多,他便不再言语。
  易故看了他一会儿,就说军中还有要事,负手离开了。
 
 
第38章 37:故人来
  一连半月,郑言都在此处休憩养伤。
  许是那郎中医术高明,他的伤口恢复极快。就是每日焚香点艾把脉施针的,屋内气味浓郁不散,他好多次都几欲被熏倒。
  他虽好几次委婉提醒,但前来诊治的大夫总是沉默不言,问是也问不出来。但好在药效快,况且此时他也是受人之惠,总是不便多言。
  今日难得起身,他从驿站之上眺望,东边群山连绵,隐约就是天启国境所在,看来易故应当是西祁边防将领,并未被征调前往东边征战。
  但他似乎又不似平常将领。
  郑言跨步下楼,夕阳散得越来越早,按西祁月令,此时已然开始入冬。
  易故平日神龙不见尾,郑言无法探知其内功如何。但见他身形端稳气度不凡,便知定是身有大任。加之他气蕴深厚,当年在天启时,应当也是校尉级别的将领。郑言觉得自己之所以偶尔会觉得此人熟悉,定是他当年也在京为过官的缘故。
  那一切便可以说得通了。易故应当是此人的化名,他在太康应当做过校尉级别的高官,甚至可能与自己有过几面之缘。为了掩人耳目,也为自己真实身份不被发觉,他投诚西祁后只能隐姓埋名,故常日遮盖一个面具。
  想罢,郑言已然下了楼。
  此处驿站处于西祁偏远山区,站内统共也就是一个掌事一个小二,偶然听他们闲聊,郑言才得知此处离附近的小城长珂尚有几百余里,只有附近几处驻扎的边防军在此地活动。
  他沿着驿站前寂静无人的官道走了一会儿。夕阳漫天,在天空结成橙红的色块,山道旁边树木开始凋落,映在稀疏的霞光之下,显得静谧隽永。
  走到无人处,几月未动的躯体僵硬如朽木,让他颇为恼郁,于是干脆施展拳脚打了一套当年宋宁远教过他的一套拳法,浑身汗湿之际,方才觉得浑身通畅起来。他一头躺在已然枯黄的草地上,心中忍不住酸涩。
  宋宁远已死,但他当年不眠不休教给自己的那些骑射功夫,却刻在了自己的骨子里。
  儿时在太学,他总是在太傅的眼前多得嘉奖,但武官对他的评价皆不高。
  父亲当年中州之乱时,只是一介布衣书生,跟着先皇行军打仗,凭着一些聪明才智做了军师,直到天启建国,当真确切是手无缚鸡之力。自己在武艺上天赋不足,大概率是天生所致。
  宋宁远倒是悟性极高,所以他总会在闲暇之余,不遗余力地一遍遍教他。
  直到西山日落,直到自己领悟,直到自己发觉已经开始贪恋起来这个十四岁少年的亲密接触。
  暮色四合,地上已然生出凉气。郑言躺了会,山间冷风吹来,将他的一身汗收得干干净净。他起身拂了拂身上浮尘,就往回走。
  背影之后,一个玄色劲装的身影蓦地浮现。
  很快黎季的死就得到了证实。
  那日确认身体已恢复好后,郑言便主动向易故的守卫汇报,若军中有需要他的地方,便可随时吩咐于他。只要不涉及军中机密,他都可尽力完成,以报易故的救命之恩。
  那易故也是丝毫不怀芥蒂,竟将他插入自己亲信队伍之中。郑言次日便吃住均在营中,每日跟着他的亲信骑马来回,他其后马上明白,他们日常最主要的军令任务,便是情报传递。
  第一次拿到那火漆密封的密信时,他甚至有些想笑。
  忽然就记起年前,他与江渊前往天启考察地形,路遇两个天启情报兵,被他俩一眼瞧破身份,劫了那密信,之后借此大败天启军队的事情。
  如此想来,竟然已经过去了快一年了。
  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情,攻打天启,生擒宋宁远,神思恍惚,参加登基大典,被黎季所困,然后……在此帮西祁传递情报。
  第二日他便从其他几个亲信口中得知,黎季已被南梁允皇下令葬于皇陵,谥号明正太子。
  郑言心中默然。他虽仍旧对几月之前被黎季强迫之事心有怨愤,但终究只剩一声叹息。
  黎季自小离开母国来天启做质子,虽自有谋划,但终究肯定心中凄苦。更不用说京中那群纨绔,成日嘲讽谩骂,黎季与其整日饮酒作乐,虽可能是他迷惑众人的手段,但也知其艰难。
  如今他想起他来,脑中却只剩下那年除夕大雪,他面色绯红,直勾勾地盯着自己说言哥我好难受的模样。
  或许长眠于地下,所有的苦楚便都就此消散了吧。
  就如那人一样。
  正想着,一人碰了碰他的手臂,示意有人来了。
  郑言抬头,只见易故负手而来,居高临下地在帐帘边上看他。
  他与其余众人皆站起来俯首致礼,易故抬手示意免了,然后走到他的跟前:
  “跟我出去一叙。”
  郑言疑惑,但面上还是笑容,客气十足地说:“是。”
  他跟着易故出了营帐,只见外头停着一匹通身全黑的战马,马身膘肥形体矫健,正是那日郑言第一次见到他时的那匹马。易故走到马前翻身而上,身形利落至极。
  他稳坐其上,脊背挺得笔直,俯首看他,伸出一只手来,意思是拉他上去。
  郑言心中觉得不大合适。但此时寄人篱下,他也不便表现自己善于骑马的真相。只得伸出手,握住了易故的手掌,那一瞬间,他只觉此人手心温热,指间有细密的薄茧。
  他面色如常,些微一使劲,便被易故带上翻身上马,坐到了他前面。
  那人声沉如水:“坐稳。”
  易故的话好像一直不多。
  郑言正色道:“放心。”
  说罢那人便拉紧缰绳,马匹轻啸一声,很快踏蹄往山中而去。
  林间沙路落叶成堆,马踏而过窸窣脆响,山中红黄交接,已然也快叶落而尽。
  郑言只听背后那人心跳沉稳,不紧不慢的呼吸从面具下溢出,打在自己颈侧,有些痒痒的。
  马匹很快绕着山路到顶,景物被飞速甩在身后,侧身望去,山下群峰耸立,一片大好河山万里深秋的模样。
  到了山顶,易故才驭马停下,自己已然翻身下来,伸手要拉他。
  郑言未接,只自己利落跳下来,朝他点头表示谢意。
  易故似有不悦,将马绳挂在马脖,让它且去自由一会儿,就负手站在山顶,望着东方天启江山,沉声道:
  “贾兄近日,是否早已有所意识,我并非长留此处。”
  郑言心有思量,但面上却平稳无虞,“易将军此话怎讲?”
  他墨衣翻飞,身量沉稳,“你从一开始,就从未问过我,为何唤你贾兄。”
  郑言轻轻一笑,那日在驿站之时,易故走后,他便马上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细想之后更是惊出一身冷汗。
  许是当时只顾思索黎季与江渊之事,消息实在震然,便第一时间忽略了这处细节。
  他后来很快明白,易故能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年龄,还能毫无忌惮地唤自己贾兄,说明他极有可能识得自己。但他却又未拆穿自己此前第一次见面时谎称的南梁军医身份,反倒之后便再未提起。
  只有一种可能:
  “易将军准备何时往东包抄西祁大军?”
  话一说完,他已在等待此人会对他下杀手。
  易故盯着东方落日,却迟迟未有动作。良久,他才低沉道:“郑世子果然聪慧。”
  郑言眯起双眼,眸中放出清冽的光。他果然是识得自己的。
  但是自己这一月来,仔细思索过当年天启朝中自己有过印象的所有年轻将领,却都一无所获。
  “你不杀我?”
  郑言紧盯着他。此前四国之战,他将天启天子只身带走,次日宋宁远便战死沙场天启割地求和,相信没一个忠于天启的臣子不会想杀他而后快。
  在他紧绷的防御之中,那人转过身来,口吻却十分稀松平常:
  “先皇不分青白,屠戮贤王一族,将良将功臣大火烧尽,本就不仁不义。”
  在郑言讶然的眼神中,他又道,“你幸得存活,让……父债子偿,无可指摘。”
  此番言语十分大逆不道,妄论天子错处,这是可祸及九族的大罪。
  除非,这是一种示好。
  “那易将军今日,是想劝我与你共同抵抗西祁?”
  易故偏头看他,一双眼中平静无波,似乎已然死去,“不。郑世子,你既然已将我此后计划猜出,继续跟随我们还是启程离开,全凭你自己定夺。”
  “我不会杀你,更不会阻拦你。”
  郑言不可置信:“如若我今日,还是心向西祁呢。”
  那人浑身一震,良久还是幽幽叹道,“那你还是尽快启程,”他转身抬头望着已然青黑的天空,“我自可保证你的性命无忧,但我的部下都是誓死与天启共存亡的勇士,他们若知你的心思,我无法保证会不会有人杀你而后快。”
  得到回答,郑言朝他拱手深深一拜。
  易故似是料到他会如此表现,只背对着他望着东面群山不语,背后大防完全暴露在他面前,却是在等待他的离开。
  “如果我说,”郑言笑道,“我如今根本不想掺和四国之事。你若反身回启,我也并无意见,更不会行阻碍之事;你若继续留祁,我也可留此跟随。我已无家无国无亲友,天下之事,均与我无关。”
  易故回首看他,眼眸深深,他沉吟片刻,最终吐露:
  “一月后,西祁大军将南下至止泉,届时我会率部下与天启摄政懿王共进退。”
  原来现在天启幕后主帅是懿亲王。
  郑言心中暗忖,此等机密,易故都能轻易说给他听,看来刚刚所言非虚,他确实对自己没有杀心。
  他定亦是天启大军的核心将领之一。能与懿亲王互通有无,还担起此等重任,易故本人定不简单。
  想罢,郑言又朝他一拜,表示谢意:
  “是去是留,郑某自会提前告知。谢易将军成全。”
  天色已完全黑下。山风阵阵,吹得二人衣袍作响。
  西祁入冬后气温寒凉,或许等到一月后,自己反而会因受不住西祁严寒而提前离开了。
  他此前在西祁待了三年,即便应业相府取暖设施齐全,四季室内均温暖如春,但他可能是自小生在天启,对于室外如此严寒,还是有些不能适应。
  他无奈苦笑,果然出身这种事情,不仅不能自我左右,更是一辈子都会如影随形甩脱不掉。
 
 
第39章 38:一吻梦
  38
  一夜冷风,山中寒叶凋尽。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