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祖宗诶!选妃呢?历史作弊器来喽(BL同人)——馒头豆沙包

时间:2024-02-19 15:33:25  作者:馒头豆沙包
  ……
  淳熙三十年。
  还是庐山。
  一个老人,盘膝坐在一座新坟的旁边。
  新坟很是简陋。
  坟包前,只有一块简单的牌子。
  上面写着“故友,张达之墓。”
  盘膝坐在坟前的老人,满头白发,脸上也张着老年斑。
  身体狗搂着。
  脊背终究是挺不直了。
  他在坟前,放了一壶酒。无奈的笑笑。
  “张达,没想到,竟是你先我一步去……”
  “七年前,你与那位“好汉”合谋,给开封府邸,送去我的“头颅”!这把戏,骗过了官家……也骗过了满朝文武。”
  “我在乡下,一个月后,才从游学的书生那里,听到消息……说官家看到咱的头颅后,痛哭流涕,声嘶力竭喊着……岳公何故弃朕而去!”
  “但是飞也知道,官家哭得不是我……哭得是他的史书之名不可圆满!”
  “唉……”
  “好汉真是……睚眦必报,飞与他说了那些话,劝他放下……结果他临走也要再算计官家一次!”
  “最近听说,北方草原沙漠,马背族民,侵扰边境之事,日益严重……希望当年的担忧,不要成真!”
  “诶……罢了,我当时劝“好汉”把天下归还于天下,如今,自已怎么这般放不下!”
  随后,那佝偻的老人抬起头,望着天空。
  此时的天空,忽然阴云密布,像有大雨要落下一般。
  “亦如当年大名府!”
  ……
  阴云密布下。
  老人颤颤巍巍的起身。
  在大雨倾盆之前,向家的方向走去。
  那一晚,大雨瓢泼。
  老人躺在床榻上,呼吸却越来越虚弱。
  他似是知道自已大限将至。所以眼神从始至终都很平静。
  只是别过头,眼神一直注视着屋外的大雨。
  朦胧之中。
  他似乎又回到了,多年前的大名府外。
  披着重甲,提着钢枪。
  和那恶虎一般,提着两把长刀的青年对视。眼神中满是壮志未酬的野心。
  “此去!要斩杀金贼大帅,完颜宗辅的头颅……”
  ……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第468章 史记:大宋中兴;想做无瑕之帝君,你配吗?
  林珏从家里的地板上爬起。
  他的眼眶微微泛红……
  这一次的穿越之旅。
  好像一切的行动,都按照自已的计划进行成功了。
  可他还是没有开心。
  眼神之中,只有……怅然。
  岳飞最后,算是隐居田园,最后寿终正寝,这算好的结局吗?
  史书之上,又是如何记录的?
  如何记录的赵构,如何描绘的赵缓,又是如何评判……自已一手规划的临安之变。
  他回头看了一眼窗外,灯光绚烂的城市夜景。
  之后手忙脚乱的,跑向家里的电脑。
  在网上,搜索引擎里,一条一条的搜索,自已想要的答案……
  先是宋高宗……赵构……《建炎•史录•大宋高祖皇帝本纪节选》
  恭惟高宗皇帝受命中兴,再造区夏,六飞南渡,驻跸钱塘,其与前世之君筚路篮缕、以启山林、披攘荆棘、以立朝廷者,殆无以异,其艰其勤,可谓至矣。
  绍开中兴,忧闵元元,力行仁政,求诸当时,未见阙失,而久阴霖雨之变,惕然自省,遽以为人怨之所致。大哉圣言,可谓深知天人相与之际矣。
  绍兴八年,高宗畏女直,窜身而不耻,屈膝而无惭,不可谓有圣人之气矣。李纲之言,非不知信也;宗泽之忠,非不知任也;韩世忠、岳飞之功,非不知赏也;吴敏、李棁、耿南仲、李邦彦主和以误钦宗之罪,非不知贬也。而忘亲释怨,包羞丧节,乃至陈东、欧阳澈拂众怒而骈诛于市,视李纲如仇仇,以释金人之恨。
  幸高宗幡然而悟,知已披奸佞蒙蔽,奈何临安已失其势,唯与奸佞,鱼死网破耳……
  绍兴十年,临安之变,高宗暴毙,幸留《遗诏》八封,《罪已诏》一封,《传位诏》一封……言之死后,天下诸事,而后,皆以言正!
  ......
  林珏此刻,看着搜索词条下的一条条消息。
  古文也好。
  今人的评价也罢。
  表情渐渐诡异。
  好他预料的差不多。
  这王八蛋,被洗白了。
  尤其是他最后的那十封遗书,更是被后人,推崇备至。
  甚至有史学家评价。
  若没有高宗,遗书中提及的全力支持北伐。
  大宋中兴,全无可能。
  宋之中兴,由高宗始!
  林珏挠了挠头,一时之间,不知道对此,该作何评价。
  自已写的诏书,被后世推崇成这样,他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至少,这样证明。
  岳飞的北伐,都已成真。
  林珏坐在电脑前,思虑了片刻。
  又开始搜索“临安之变!”
  这一次跳出来的词条,更加精彩。
  因为关于临安之变,这一段的《史录》记载的很是模糊。
  只是阴晦的提及,临安大变,帝皇与投降一拍官吏,一日之间,皆死尽……如天惩。
  而也正是因为史记的模糊。
  给了后世,无限的遐想空间。
  有人说,这是赵构和以秦桧为首的投降一派,互相狗咬狗最后的两败俱伤。
  也有人说,这都是高宗,算无遗策,知道自已大限将至,故清理朝堂,为日后北伐,扫清一切阻碍,高宗不世之功,千古未有……
  还有人说,当年的临安府,其实爆发了流行病,当时正值战事,留守临安的本就多是官吏和投降派,奈何当时古人,认知太少!
  ……
  林珏在搜索引擎里,搜了差不多十多页,才找到一篇《野史》上面记载……
  临安之变,由一人所制,其身披禁军铠甲,屠戮群臣,为安天下……
  只是那篇“野史”里,关于临安之变的描述,太过离奇,跟神鬼志异似的,几乎没有什么人相信,所以,流传到后世的文本,也残缺,只有不多的几段描述。
  像什么把秦桧一家,砍做人彘。
  桧哀嚎而哭,万蚁噬人……
  虽然记录残缺。
  但林珏还是一眼认出。
  这是当年那个史官的文笔。
  他无奈一笑。
  人们相信自已猜测的。
  但真实的历史,反倒无人相信。
  林珏揉了揉眉心。
  开始搜索赵缓……
  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后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贤,聪明英毅,卓然,靖康年后,诸帝之称首,可谓难矣哉!即位之初,年且尚幼,不能亲政,弱冠年后,锐志恢复,实听政训政,内阁文书,秘阁军机,大小诸事,内外公阁,皇城禁宫,四京秘议无不掌控。
  孝宗,继高宗遗留之志,举国之力北伐,忧勤恭俭,清静寡欲,志图恢复,故俯而从事,以阅武备,激土气耳。
  ……
  淳熙五十四年,孝宗崩于原学殿,年六十七,群臣皆以,孝宗继高宗遗志,承靖康前业,实同开创,统一寰宇,前宋未能比之!
  后世赞曰:旧宋一朝,创于高宗,成于孝宗。然太祖之勇武仁德,须杯酒释兵权,盖五代后武人桀骜,不服太祖也。太宗沉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但不知兵,故有高粱河驴驾之憾。及至靖康之祸时,宋无燕云,无大理,无高丽,无西夏,无河套,无两河,无山东,中原倾覆,前有澶渊之盟与辽互为兄弟之国,后有伪齐伪楚受女真册封占据中原旧土,本为割据之势也。
  然孝宗天赐英才,神文圣武,继高宗遗志,少年继位,尧山落雕,箭射娄室;收复山河,克定西域,火耗归公,养廉绝贪。
  敷文德,求民瘼,明赏罚,惜名器!
  励精九闰之余,致治百王之上……
  林珏看着词条里的信息。
  都看呆了……
  他娘的,没见过这么吹的。
  不过幸好。
  他也看到了自已想看的。
  因为在正史记录之下,也有不少对他的批判。
  其中最严重的一条,就是。
  淳熙二十三年,帝多疑远虑,疑杀岳王……无容人之量,求治不力,任人不专,迫害贤良,较之高宗,不过五十里与百里之比,相去盖有限耳。观其践阼以后,所用诸相,贤否不一,且无数年不易之宰辅,其猜疑之私,已可见矣……
  谋害岳王,杀北地有功义军,使北地兵马匮乏,终制后世草原之患,燕云再失,孝宗难辞其咎。
  而类似的评价,还有许多。
  看着这些后世评论。
  林珏的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想做无瑕之君!你配吗?
 
 
第469章 大宋新的历史;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百年以后
  林珏搜索完刘缓的词条。
  食指在桌面上敲了敲。
  又犹豫了半晌之后,才终于在搜索界面,敲打出新的词条……“岳飞!”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为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卒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飞,好贤礼土,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土效力,岳飞,何功之有!” 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
  绍兴十年,大败金贼,郾城,临颍之胜,岳帅之来,金人此间震恐。
  临安之变,高宗暴毙,府内祸乱,幸有高宗遗诏托孤之言,劝飞勉力,提飞以托孤之臣,竭力北伐!
  飞上书表志——女真乘袭取契丹之锐,枭视狼顾,以窥中原。一旦长驱,直捣京阙,升平既久,人不知兵,故彼得投其机而速发,由是猖獗两河,以成盗据之功。
  既而关右、河朔豪杰土民避地转斗,从归圣朝,将土戮力,削平群盗,破逐英雄,百战之余,勇气万倍。人人扼腕切齿,愿当一战。加之金人兵老气衰,思归益切。是以去岁顺昌孤垒,力挫其锋,方其狼狈逃遁之际,此国家乘胜进战之时也。
  新皇继位,前线战紧,未能归朝恭贺,请君望涵……
  此后十四年,飞,爬冰卧雪,殚精竭虑,不破敌军,誓不回转……其战功卓绝,飞雪夜大破大名府,渡河伐金。横扫女真,荡平燕云,用兵如神。直捣黄龙,犁庭扫穴,灭绝夷狄!
  淳熙十五年,飞,带兵班师回朝,举国同庆,孝宗大赦天下,封飞鄂王,功过三公!
  淳熙十六年,北地义兵忽然起乱,鄂王,上书奏表,望重新披甲以平叛,孝宗以鄂王年事已高,以留京,修心养身!
  此后六年,鄂王,困以开封,王府外,禁军监禁,日夜不离。
  至淳熙二十三年。
  鄂王秘奏孝宗,以其长子岳云,平乱北地,其乞归乡养病……
  此后,鄂王秘密出京。
  三月后,鄂王,近臣,张达捧飞,头颅以还。
  孝宗见此大惊,怅然流涕!
  ……
  时军卒之中,随飞,北伐之臣,闻鄂王大行,皆嘶声力嚎,以头抢柱,呕血流涕,水米不进,只求速死,不日亡之数人……
  满朝公阁内阁当日哭泣昏厥无数,鄂王遗言,简朴便宜行事,不建奢墓——四京至天下百姓闻之,争购白布缟素,白布麻衣一时皆贵。
  ……
  林珏看着网络上查询到的《岳飞本纪》!
  似乎又一次看过了一遍岳飞的一生,他又一次神色恍惚。
  自已这一次,终于彻底的改变了岳飞的一生。
  他捂着脸。
  脸上的表情,似哭似笑。
  电脑屏幕上的画面和文字,在这一刻,渐渐模糊。
  他深呼了好几日气之后,拍了拍自已的脸。这才让自已重新恢复平静。
  既然岳飞的命运,已经被自已彻底改变了。
  那大宋的历史,此后又变得如何?
  他抬起手,继续在电脑上查阅。
  那是岳帅身亡后的历史!
  淳熙五十四年,孝宗薨……
  其少年继位,在位五十四年,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
  原学大博土,博物阁大学生朱熹赞曰……
  惜哉!自三代以降,始皇定鼎,中原失德,四夷起祸,海内崩坏则蛮狄乱凶。汉逢二百年遇王莽,而匈奴又起;光武除凶,复二百载,鲜卑祟动。自司马氏偏安江南,黄河中原,五胡荼毒无尽,虽有祖、桓,不能再复也,盖知衣冠终不能北返,胡风几易,改而代汉,传之于唐。唐顶突厥后,自安禄山始,戎狄反复。契丹自立,伪称天命,至于檀渊,竟有兄弟天子。流播靖康,女真汹汹,恐复南朝故事,蜀汉,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之鉴未远矣。
  当神州倾覆,天下累卵之危时,是知仁德宽宥,慈爱恭孝,皆无用也。披发左衽,礼乐崩丧,移风易俗,耻臣戎者,不共戴天!
  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传继大夏基业,延续华夏正统,天日昭昭,星光殷殷。四维边鄙,绍宋定盟,汉置都护,唐拜将军,费赂劳众,弗服弗臣。既臣斯恩,既服斯义,勒铭格登,封于瀚海,日月共鉴,永诏亿世。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