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华胥拾遗(GL百合)——书自清

时间:2024-02-29 10:28:56  作者:书自清
  “因而必须要施行考成考绩,考察官员对新政的实施成果,陛下最好要组建几个巡抚地方的中央官员团体,只对您负责,将他们派驻往下,定期轮换,保持长期在地方巡视考察,及时向您反馈新政施行的成果。
  “并且,要制定出一系列的考成考绩标准,定期定等,裁夺官员去留。末位官员要做降级、减俸的处罚,有严重抗拒执行新法者,则要夺去官身功名,降为平民。此谓‘末位淘汰’。
  官家越听眉头蹙得越紧,听到此处,不禁道:“这要实行,难度实在太大了,可以想见朝堂上下会有多么强烈的反对声浪。”
  “回陛下,您说得没错,阻力无比巨大,但唯有如此,才能将新法彻底执行,新法不长效,则刮骨疗毒不彻底。要做成这样的事,需要契机,需要突破口,还需要能够强力执行的得力帮手。刚柔并济,张弛有度,长效有力地推行,才是正道。”韩嘉彦道。
  “将士大夫得罪彻底,岂不也是乱了我大宋根基?导致国祚不稳?”官家不禁问道。
  “官家,您认为我大宋的根基是士大夫群体吗?”韩嘉彦反问。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你是想说,民为重,载舟覆舟的道理?”官家看着她。
  “我大宋与前朝不同,已无世家大族。如今朝堂上这些官员,近乎八成都出自平民百姓家中。他们既来自百姓,却又因位高权重而高于百姓,压迫百姓,这是说不过去的。大宋的根基永远都在民,有民心,便不愁无士大夫。民越强,则大宋越强。”韩嘉彦道。
  官家眸光闪烁,陷入沉思。
  “官家,改革势必得罪利益群体。您得罪现在获得利益的士大夫,总好过让大宋继续冗费,积贫积弱罢。若不快刀斩乱麻,则反被其乱,最终只会被拖垮。”韩嘉彦补充道。
  官家沉吟片刻,问道:“那么依姐夫之见,朝中哪位官员有这个能力来辅佐朕做成此事?”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自古荐人难,一不小心就要被牵连进去。但韩嘉彦早就思索过这个问题,没有太多的犹豫,她回答道:
  “臣私以为,章惇章子厚,有这样的本领。”但她随即话锋一转,道,“但章子厚性桀骜,爱憎烈,陛下需找人制衡,从中调节压制,才能在有力推行新法的同时,维持朝局平稳。”
  官家莞尔一笑,没有对韩嘉彦的推荐做任何评价,而是继续问道:
  “那么,何时才是恰当的契机与突破口呢?”
  韩嘉彦揖手躬身:“待您亲政,便是第一个契机点。若遇外敌入侵,便是一个好的突破口。只是臣非仙人,无法演算未来,当前,您只能耐心等候。”
  “哈哈哈,好!姐夫,今日朕真是大开眼界,醍醐灌顶啊。来,这一杯,朕敬你。”
  官家举杯,韩嘉彦连忙躬身捧杯,掩袖饮下。官家畅快地叹息了一声,苍白的面庞涌现出红光。
  “官家近来身体可康健?长公主十分挂怀。”韩嘉彦问道。
  “朕…挺好,就是……朕的皇后已然定下了。”
  “哦?”韩嘉彦有些意外。
  官家解释道:“暂时还只是太皇太后与向太后内定的,尚未对外宣布。自元月时,二后便在遴选名单,选了世家之女百余人。姐姐大婚后,名单上的这些世家之女便入宫进一步遴选,最终选定了眉州防御使、马军都虞侯孟元的孙女孟攸棠,已将她接入宫中,学习礼仪。大概不日,便有谕旨宣达了。”
  “恭喜官家。”韩嘉彦拜道。
  “唉……”官家却又自斟一杯饮下。
  “官家莫要这般痛饮,对龙体有伤。”韩嘉彦劝道。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啊。”
  “您这是不喜孟氏女?”
  “朕对她没有任何感觉,但朕…这几日有了意中人,也想说与姐夫知晓。她是,朕身边的御侍,名叫刘漪柔。朕可真是爱她,娇艳欲滴,聪明伶俐,多姿多才,可爱至极……”提起她,官家面上的红光更甚,满目柔情,指腹缓缓摩挲着酒杯口,仿佛忆起甚么美妙的瞬间。
  韩嘉彦一时没有接话,这样的话题她身为臣子也实在不好说什么。
  而且,就连她自己也为情所困呢。
  “姐夫,你和长姊相处时,可有……柔肠百结、肝肠寸断,恨不能将她揉入自己骨血中的感受?”年轻的官家尝到了初恋的滋味,不禁向年长已婚的韩嘉彦请教。
  韩嘉彦唇口微张,眼前不由得浮起赵樱泓的面容身影,心中霎时便涌现出方才官家所形容的那般感受。她眸中柔光缱绻,情云翻涌,竟一时间说不出一个字来。
  官家见她这模样,顿时笑了起来:“朕真是羡慕你和长姊,琴瑟和鸣,能与意中人结为夫妻。”
  韩嘉彦只能垂首苦笑。
  ……
  赵樱泓今日有客,婚后过了一段清静日子,渐渐的皇室宗亲也都要来她府上走动走动,以显亲厚。今日的来客便是驸马家中的亲眷,不过并非是韩忠彦亲至,只是长嫂吕氏携着韩家的妇孺前来。数日前,就已然递了拜帖。
  赵樱泓倒并不反感她们来,如此便牵扯了她的一些精力,使得她没有那个余地去胡思乱想。否则但凡她停下来,人一放空,昨夜的一幕幕便会在眼前重演,搅得她心烦意乱。
  她客客气气接待,一切都安排得当,使吕氏一行人如沐春风。都听闻长公主端庄大气,满腹诗书,虽然年轻,但待人接物果有天家风范,名不虚传。
  这一行人中,年纪最小的是韩忠彦的孙女,韩治的幺女,今年刚满四岁,口齿伶俐,懵懂可爱。
  赵樱泓很喜欢这孩子,在公主府湖心亭中坐着闲聊时,见乳母抱她吃果子,赵樱泓也会顺手逗她玩儿。见到这孩子,就想起自己的幺妹桃滢,她有好久没有见到妹妹了,这一想起,真是思念得紧。
  她请托韩嘉彦看顾桃滢,韩嘉彦也很负责,关于桃滢的一切,他都会事无巨细报来。在这一点上,赵樱泓还是很感谢韩嘉彦的。
  只是她心中越发对韩嘉彦升起愧疚心来,他明明并未做错甚么,但自己却已然背叛了他,背叛了这段婚姻。也许,唯一能补偿他的就是往后他若有了意中人,赵樱泓不会反对他纳妾入门。
  在这一点上,驸马比她可自由多了。
  而燕六,想起这个总与夜色相伴的神秘女子,赵樱泓就心口隐隐作痛。她该拿她如何是好?她对自己定是有意的,但却又因她们之间所隔着的重重障壁,而止步不前,难以靠近。她该如何把她留在自己身边?
  赵樱泓并未因她做出的承诺,而真的相信她就会尽可能地守着自己。要把她留在身边,自己必须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必须要给她安全感才是。
  是啊,现在轮到自己给她安全感了。可该如何是好呢?她从昨夜思索至今,没甚么头绪。因着她完全不知道燕六需要甚么,也弄不清楚她的身世背景,实在是无从下手。
  她只知道燕六曾试着调停茶帮和漕马帮之间的矛盾,但这是为了甚么?
  “长公主,这眼见着开春了,您和六郎可有出行的计划?”坐在她身边的吕氏询问道。
  赵樱泓回道:“暂时未定,因着嘉郎想参加三月的春游三大会,这些日子恐怕要多加习练才是。”
  “哦?竟有此事。”吕氏显得有些讶异,“不过六郎确然也有些功夫在身上,他到底在龙虎山上修行过。”
  “长嫂,我颇为好奇,嘉郎当年因何会上龙虎山?只是因为身子不好?”赵樱泓不禁问道。
  “您没问六郎?”吕氏笑着反问。
  赵樱泓一时无言,只是摇了摇头。她和韩嘉彦,至今除了有桃滢这个共同话题之外,就不曾聊过其他的事。以至于,她真的对他丝毫不了解。
  “说来也不怕您知晓,六郎他母亲身份低微,入门也极晚,一直是养在外室,直到老相公去世后才被接入门。故而入门后很不习惯,母子俩都有寄人篱下之感。也是我们不好,始终就没能处理好与六郎母子间的关系,以至于这么多年了,他与我们越发的疏离。
  “当年就是因为他在府中住不惯,他娘亲央着师朴将他送去了相州老家读书,后来在老家也住不惯,他提出要游历名山大川,师朴便同意了。他在龙虎山上待了五年,后来又下山游历了五年,在大名府中举,这才返回汴京参加会试。”
  赵樱泓还真不知晓这些事,她倒是能看出来韩嘉彦于家中关系不睦,但并不知其中原委。没想到今日,竟是吕氏主动说了出来。
  “他是个命苦的孩子,作为老相公的幺子,八岁就没了父亲,十二岁娘亲又不明不白的没了,唉……”说到此处,吕氏颇为感怀,提起绢帕拭了拭眼角的泪花。
  赵樱泓感到一阵揪心,她发觉自己真是太不了解韩嘉彦了,竟不知他身世如此凄凉。
  “嘉郎的娘亲是怎么回事?”她不禁问道。
  “他娘亲姓杨,原是妓,后被老相公赎出做了外室,因着学过医术,也做女大夫行医。元丰四年的夏天,我记得是七月廿八的夜里,那天下大暴雨。杨姨娘和府里下人打招呼,说是有一户人家难产,就要一尸两命了,她必须赶去救人,然后便打着伞出去了。这一出去……就再没回来,翌日被人发现溺死在汴河中,开封府查了很久,查不出个所以然,因着当时整个开封府就没有人求杨姨娘接生的,最后只能以‘失足落水而亡’结案。”
  赵樱泓听得眉头直蹙,难以想象韩嘉彦当时听闻娘亲死讯,会是怎样的心境。
  “这案子,至今就再也不曾查明白?”赵樱泓再次确认道。
  “是,或许真的是意外,当年六郎难以接受这一结果,求师朴带他入开封府查档案,亲自重查,但到最后仍然是没有任何其他的线索。”吕氏道。
  赵樱泓感到难以接受,就连她这个毫无瓜葛的人都觉得无法接受,更别提韩嘉彦了。
  此时已入申正时分,有下人来报:“禀长公主,驸马已归府。”
  “请驸马来湖心亭一叙。”赵樱泓道。
  下人显出犹疑,赵樱泓奇怪问:“怎么了?”
  “驸马带了弓箭回府,说是要练习射术,想要问长公主借翠雨阁外那片竹林一用。”
  赵樱泓愣了片刻,随即失笑。好个“借”字,偏生的当着长嫂的面说出来,这不是当面显示我与驸马疏离不合吗?这个下人……真不会说话。
  但转念又想,这下人可能只是原原本本转达了韩嘉彦的话,而韩嘉彦用这个字,就是他的心声。想他这么多年都寄人篱下,如今成婚后仍旧在小心翼翼地居处,赵樱泓一时感到十分心酸,继而愈发愧疚起来。
  “让他用罢。”她轻叹一声道。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吕氏则提议道:“不若我们也去瞧瞧,我也尚未见过六郎射箭呢。”
  赵樱泓也颇有些好奇,于是应道:“好。”
 
 
第六十七章 
  移步往翠雨阁,需要穿过整个府邸。翠雨阁在公主府西南,那里是藏书阁,存放着赵樱泓藏有的诸多书籍、字画、金石古玩。赵樱泓起居的雪蕊院书房内的书籍,只是她平日里常会看的书籍。
  吕氏与赵樱泓并行,闲话家常。她的几个儿媳落在后面私语交谈,因着韩治的幺女要去净房,带着孩子的乳母则落在最后。赵樱泓向身旁的媛兮使了个眼色,媛兮立刻会意,当即退了下去,找到绿沅耳语了几句。
  绿沅一路小跑返回。
  吕氏不愧是名门出身,与赵樱泓聊起诗词歌赋,依然是无比健谈。她满腹诗书,尤其对儒家经典有着相当深厚的理解,让赵樱泓颇感佩服。
  走了一会儿,翠雨阁终于到了。远远的便看到公主府内知陈安候在此处,见到赵樱泓来了,便连忙迎了上来。
  “我带长嫂来看看嘉郎练箭。”赵樱泓道,“他怎不在空旷地带练箭,入了竹林怎么练?”
  陈安只是叉手回道:“奴婢亦不知驸马的练箭之法,不过驸马让奴婢准备了一些小型箭靶,零散地挂在竹林之中。以奴婢浅见,这似乎更像是在模拟真实的狩猎场景。”
  正交谈间,忽闻箭羽破空之声,“刷”的一下,一支箭钉在了竹林入口处的一株竹子身上,准确地说,是竹身上挂着的箭靶上。
  赵樱泓好奇地走上前去查看,陈安连忙跟在后面,道:“长公主莫靠近,危险。”
  “不妨事,嘉郎怎会伤我。”赵樱泓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她发现这箭靶只是一块木板,能看出来是建造公主府时剩余的木材,这些木材本来是堆积在公主府的仓库中,以备往后修缮用的。如今被临时取出来,仓促间锯成了箭靶。
  每一块木板只有约莫两个巴掌大,约莫两个指节厚,其上简单画了个圈做靶标。木板只是以绳子挂在柱子上,位置大概是一个成年男子身高的高度。且只固定了上端,下端都并未固定,被风一吹,左右摇晃着,非常不稳定。
  而韩嘉彦的那支箭就射中了箭靶,在圆圈的中心偏右侧的位置,箭簇扎进了木板,却并未穿透木板,丝毫没有伤到木板背侧的竹身。
  “这是嘉郎让你们这么固定箭靶的?”赵樱泓不禁询问身侧的陈安。
  “是的,驸马吩咐就这么挂,他说不能伤到公主府的竹子。”
  “一共多少靶子?”
  “二十五个靶子。”
  “你们挂靶子的时候他人在场吗?”赵樱泓又问。
  “驸马在竹林之外等候,等我们挂好后才带着弓箭进去。而且驸马设定了时限,让奴婢看着香,要在半柱香的时间里打完全部的箭靶出来。”陈安叉手回道。
  赵樱泓这才注意到不远处摆放在翠雨阁檐廊下的香炉,内里插了一根细香,烧得很快,约莫不到半刻钟就能烧完,半柱香,那时间就更短了。
  赵樱泓吃了一惊,她已然明白韩嘉彦的练箭之法究竟有多困难了。
  首先他不知箭靶分布,箭靶随意散落在竹林中,由不同的人悬挂,高低各不同,他只能在竹林中不断移步观察,然后瞄准射箭。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