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感觉并不好受,他很清楚,看着背影越来越远的人不好受,那个背影本人也不好受。
暑假的时候他送梁翊去穗城只送到鹤渚汽车站,可能是在熟悉的地方吧,情感上不会陡然失落起来,毕竟是在家乡,回到家还有父母的陪伴,但开学的时候梁翊送他来江城是送到荆市火车站的,他突然对当时梁翊的心情感同身受起来,送走一个人,然后一个人再孤零零地回去。
“想什么呢?”魏紫见梁翊进了站看不见人影了,姜珩还盯着进站口不放,故意问道,“是不是很舍不得你的小梁啊?”
“是。”姜珩直接承认。
“稀奇了,”魏紫笑着继续问,“你不是一直都在当鸵鸟的吗?”
“我好像……没有喜欢过谁吧……”他学着姜珩当时的语气,“我应该没有喜欢过谁。”
“啧啧啧,”魏紫继续火上浇油,“不喜欢吗?”
“喜欢。”姜珩捏了捏手里的衣服,难得的笑得很腼腆。
第42章 好久不见
梁翊差点赶不上晚自习,火车没有晚点,但小巴在半路上坏了,司机师傅打电话要公司从鹤渚那边站点派一辆空车来接他们,一车人只能在路边的村子口等。
姜珩一路回画室都在操心梁翊能不能按时上晚自习,听说车坏了他比梁翊还着急。
“你们老班不会说你吧?”姜珩觉得等车太无聊,他有义务和梁翊打电话聊天消磨时间。
“不会,”梁翊靠在一棵树上,正对着大马路,他时不时往鹤渚的方向看,“我打过电话说明情况了。”
“他知道你带手机会不会又没收啊?”姜珩想起之前断联的事情。
只听梁翊轻轻笑了声。
“之前是特殊情况,”他笑完又宽姜珩的心,“不会再不回你信息的。”
“哎,我也不是这个意思,”姜珩被点破心思有点不好意思,“那你吃饭怎么办?”
“下了晚自习吃泡面吧。”梁翊知道时间肯定是来不及了。
“啊,这对胃不好,”姜珩犹豫了一下,决定给出建议,“反正迟到了,吃饭了再进去教室啊,我每次早上迟到就干脆去小学那里等包子,反正迟到了。”
他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小,心里还是清楚这不是什么好习惯。
“没事,”梁翊又笑,“我不是很饿,中午吃太饱了。”
“我还不饿,”姜珩摸了摸肚子,“这种自助火锅太容易吃撑了,但是真的好吃。”
“嗯,”梁翊突然有点低落,中午还在一起吃饭的人,现在又看不见摸不着了,“下次我们再一起去吃。”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许诺这样显而易见的小事,明明是根本不需要刻意许诺的场景,等考上江大,一起毕业,再在一个地方工作,他们会一起吃很多很多次饭的。
“好!”姜珩回答得很快,他想了想也许下一个承诺,“以后你出门要去哪里我都给你准备吃的带着,在路上就不会饿肚子了。”
“好。”梁翊郑重其事地回答。
国庆假期结束后,无论是对于梁翊这个高三生还是对集训中的姜珩来说,下一次超过2天的假期就要等到元旦了,当然,那个时候姜珩也回到鹤渚了,只是这几个月两人再也见不上面。
老班没有再没收梁翊的手机,只是又找他谈了次话,他的理科成绩不错,但语文和英语却薄弱了一些,要他在考前再多努力努力,梁翊应了,心里更想自己的专属英语老师了。
姜老师跟着画室的老师去写生,在12月彻底降温后的天气里,去长江上搭游轮写生。
“我真的服了,”姜珩怕冷得厉害,围巾帽子手套全副武装上身,躲在船舱角落里给梁翊打电话,“真的,没见过这么丧心病狂的画室!”
这会儿正是午休时间,梁翊在操场角落里听姜珩吐槽,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自己听得见电话那边大风呼呼吹的声音。
“是不是站在避风处打的电话?”他提醒姜珩,“不能站在风里说话,风吹进肚子里会难受。”
“船上没有完全不透风的地方,”姜珩叹气,“为了节约成本,在旅游淡季安排写生,我真的……”
“还要写生多久?”梁翊皱着眉,快上晚自习了,他不能在外面多待,语速也快了起来,“太冷了就和老师请假待在酒店里休息可以吗?”
“不可以,”姜珩往窗外看了看,今天天气不好,像是要下雨,“画室学费好贵的,我不能浪费。”
“嗯,”梁翊理解姜珩的意思,但他还是交代着,“身体最重要,别着凉了。”
“嗯,我知道的,”阴天湿冷湿冷的,但姜珩觉得心里是暖的, 他估计着时间又看了看手机确认 ,“你要上晚自习了。”
“那我先挂了。”梁翊虽然说着这话,但他并没有摁下挂机键,他舍不得。
姜珩听着电话里的电流声,他也不想挂断电话。
“我元旦前就能回来了。”
“什么时候能回来?”
静默了几秒,两人竟同时出声,听到对方的话又默契地笑了。
鹤渚的降温几乎是一夜之间,有了住校经验的梁翊早早的就带了厚被子和冬季衣物到学校,今年没有人借衣服给他了,不知道那人自己现在穿得够不够暖。
高三倒计时的牌子在元旦放假当天早上被挂在黑板旁边,梁翊对那个红色的数字并没有多大的感觉,他只是在想上完早自习可以放学,出了校门可以去汽车站搭小巴,荆市火车站是他的目的地,也是姜珩的,从江城过来的那趟火车中午就可以到站了。
“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了……”魏紫陪着姜珩去地铁站,说了好几次这种话,姜珩也不厌其烦地一再表示高考完江大见。
“说真的,我不知道能不能考上,”魏紫苦笑,“我文化分不怎么样。”
“还有半年时间,”姜珩安慰他,“来得及。”
“还有我在,”姚远一本正经,“虽然我不考江大。”
“我真的很好奇你为什么这么抗拒江大。”姜珩一直在好奇,但一直没有人来揭开谜底,连魏紫也没有解释过这一点。
“有机会再告诉你。”魏紫代姚远答道。
姜珩觉得回鹤渚和离开鹤渚的情绪是很分明的,初来江城那时候的忐忑和期待早已经在这几个月里被浓烈的思念覆盖了,现在他只想快点回到那个长江边的小镇上。
班主任在讲台上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是每次假期开始前的固定环节,虽然讲来讲去都是那几项。梁翊把收拾好的行李带到了教室里,说是元旦放3天假,但除掉一头一尾的早自习和晚自习,满打满算也不过两天的时间多一点,冬季的厚外套不用每天换,梁翊代的所有东西一个背包就能装下。
老班终于讲完了, 他善解人意地快步走出教室,梁翊背上包就往外走,背后是一片欢呼声。
-我放假了,上车了。
在校门口坐上的士,梁翊给姜珩发消息。
-我也出发了。
-(图片)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开心。
姜珩喜欢看窗外,不知道是不是最近高强度的集训完全入侵了大脑,他看着外面的景色脑子里已经开始了构图。
-还有一个多小时才能到,休息一下吗?
梁翊查过火车时刻表,知道到站时间,也知道姜珩为了赶火车会很早起床。
-嗯,有点困了。
姜珩的手指停顿在屏幕上,他在纠结要不要告诉梁翊自己几乎一夜没睡沉,想到天亮就能出发回家,他实在是太兴奋了。
-一会儿见。
梁翊默默算着时间,不到两个小时就可以见到姜珩了,终于。
荆市火车站的出站口不多,门也窄,接站的人都挤在一起,梁翊来得晚,好在个子高看得远,他没有试图挤到最前面。
火车开始减速的时候姜珩就给他发了信息,这个点到站的人多,他完全不敢错开视线,眼睛始终盯着那扇小门,直到那个熟悉的身形出现。
好久不见,他在心里说。
姜珩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梁翊,穿着一件黑色的棉衣,没有戴帽子围巾等一切保暖的东西,就绷着张脸站在那里,站得笔直的,他笑着挥了挥手,但两人中间隔着很多人,他拖着行李箱不太容易挤过去。
梁翊看见姜珩的时候就下意识地想往前走,没走几步远就被人群滞住了脚步,大家都在往外走,他逆着方向艰难地移动着。
“不冷吗?”走得近了,姜珩才发现这人的鼻尖都冻得有点红,“等很久了吧。”
“刚到。”梁翊脸上有了笑模样。
他伸过手来接行李箱,手套也没戴。
姜珩这天穿着件连帽的羽绒服,他怕车厢内外温差大还戴了个毛线帽,外套的拉链拉到了下巴那位置,外面还松松垮垮地绕了几圈围巾,是和帽子成套的纯黑色,没有任何花式,显得他的脸更白了。
梁翊克制着自己没有帮姜珩整理围巾,虽然他很想去碰碰姜珩,甚至想去拥抱一下。
久别重逢,拥抱一下也不过分吧?他想,但想归想,大庭广众之下,他没勇气做这些,他更怕姜珩介意。
“等等,”姜珩不知道什么时候取下了帽子,一手递过来,一手拉住梁翊让他停下来,“戴这个。”
“我不用,不冷。”梁翊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姜珩已经把羽绒服上的帽子戴上了,他态度很强硬,帽子就静止在梁翊眼前。
“你不戴我就帮你戴了啊。”姜珩跺跺脚取暖,火车站前面的广场很空旷,没有遮挡的建筑物,风都是正面吹在人身上。
梁翊没再拒绝,心里还在懊恼着自己为什么不拒绝,身体却自动移到了风吹来的方向,能给姜珩挡一点风。他还没戴过这种款式的帽子,不知道戴起来会不会很丑,在姜珩面前,他比什么时候都注意自己的形象,他松开行李箱,自己戴帽子。
“是不是暖和多了?”姜珩满意地看着梁翊戴好帽子的样子,“ 黑色适合你,很酷。”
梁翊想拿出手机看看自己戴帽子的样子,但姜珩怕冷,站在这里不动会更冷,他不想浪费时间,压下照镜子的念头叫姜珩往枢纽站那边走。
到鹤渚的车一小时一趟,现在等在停车场的小巴还是梁翊来的时候坐的那辆,他把行李箱塞到行李架才坐下,姜珩一边解围巾一边抬头看梁翊的动作,心里感慨这场景好熟悉。
“终于可以回家了。”他长舒一口气,侧过头看着梁翊说道。
“嗯。”梁翊也侧过头。
两人一面对面就同时笑了。
“我下次再坐这趟小巴再来火车站就是高考后去上大学了。”姜珩看着梁翊的笑只觉得心里某个地方剧烈地跳动起来,他扭开头掩饰着找话题。
“嗯。”梁翊却没有挪开视线,他执著地看着眼前人的侧脸,上一次这样面对面聊天还是在江城的初秋,而现在已经是鹤渚的深冬了。
“你怎么只会嗯啊。”姜珩小声嘀咕,还是不好意思转头看梁翊,太久没见了,有点怯。
“我们能一起跨年吗?”梁翊不嗯了,他难得提出要求,“今晚一起跨年。”
第43章 我们不要联系了
开学的时候姜珩就去江城集训了,几个月都没有回来过,跨年的时候朋友们都来了,这回林言也来了,就像高一那次一起跨年一样,小旅馆的天台很热闹。
这也是他们断联前最后一次一起跨年,只是当时的梁翊并不知道。
过完元旦这学期也进了尾声,高考倒计时牌子上的数字每天都在变,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试卷,没有人能停止时间。
高三的寒假比其他年级晚,开学也比其他年级早。
这一年的春节梁翊没有在姜家过,李念音难得回家过了次年,不是因为高三补课寒假短,她还准备让梁翊和她爸妈一起去深市过年,房子装修好了还在透气,临时租了间三居室,住得下一家人。
李家关于高考志愿的讨论没有停止过,李念音坚持深大,而梁翊坚持江城的学校,他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考上江大,但只要是在江城,他和姜珩就不会离得太远。
外公外婆想调解母子间的矛盾,以深市太远,想孙子都见不上面为理由明里暗里支持梁翊,而李念音却给了最好的解决方法,新房子也是三居室,她本来就打算接父母过去养老,深市的冬天不寒冷,一年四季的温度很适合老人居住。
梁翊始终没有解释过自己想留在江城念书的理由,李念音完全不能接受这个要求。
姜家的春节一如既往地和睦,姜珩去了趟江城也没和姐姐见上面,她去外地实习了,过年放了假才可以回家过年,一家人对姜珩想去江城都没有任何意见。长时间的集训还是有帮助的,考试成绩还算理想,高考前的时间他只用专心文化课的学习,但过完年去学校直到高考结束就真的再没有一刻是可以放松的了。
寒假过完的众人都仿佛真的大了一岁,高考迫在眉睫,除了低一级的林言,其他人连见面聚会的时间都没有。
老师已经不会像高一高二那会儿督促他们学习了,最后这几个月了,一切的外因都毫无意义,想努力上个好大学的当然不会放弃自己,而想放弃的那些学生也不会因为别人的存在来难为自己,教室里时不时会出现一张空桌子,有的是压力太大需要回家休息的,也有不想努力直接等高考的。
每个人心里都压着一些东西,有时候会突然浮起来让人喘不过气。
姜珩期盼着高考快点来临,又有些害怕它的来临,而梁翊却无法理清自己的心绪,家里人的坚持,他自己的固执,都在他心里时刻拉扯着。
但……
该来的总会来。
高考那两天是阴天,没有大太阳也没有下雨,家里有参加考试的学生的家长都在庆幸。
31/61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