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狼顾之徒(穿越重生)——明月南楼

时间:2024-03-14 09:12:01  作者:明月南楼
  “爹、爹……”平生直直地扑了过去。
  “平生。”钟煜走上前对平生缓缓笑了,他揉了揉平生的发顶,仅仅用一只手就把平生抱了起来,低头收拾起她弄乱的棋子。
  “以后弄乱的东西要放回去,知道了么?”钟煜耐心地劝道。
  “好……”平生点点头,顺着他臂膀往下,从在床上拾起了一本画册。
  “你昨天晚上怎么哭了?”钟煜指尖翻过,匆匆略过最后一页,“昨天晚上,我好像没给你讲这本。”
  平生摇摇头,指尖落在最后一页,顿在那处。
  钟煜凝神看了眼,目光忽然也停顿住了,接着,他尽可能克制地反问道:“平生,这是谁给你画的?”
  平生从钟煜身上滑落了下来,她跳在床铺上掀起被罩,围在自己身上,被褥上下翩跹,好像掀起了卷上三重天的风浪,如同她身上穿的就是沈怀霜那件白袍。
  她又下了地,拿起钟煜给她的小木剑,背在身上,对着镜子照了一会儿,平生好像还嫌不够,指节又停留在唇边,缓缓拉出一个弧度。那是她在学沈怀霜笑。
  “先生……”满地狼藉,钟煜再不管房间被弄得如何凌乱,匆匆抱起地上的平生,塞到了门人手中,“照顾好平生。”
  钟煜化出白羽弓,跑到了桃源那处地界。
  奔赴在寒池的路上,他就好像又回到了十几载前的少年时。他跑得很快,好像化成了天地间的一道风,肆意、洒脱,门人匆匆回头看他,又只见远去的那一道黑光。
  修罗道一门内,钟煜天生性格孤冷,教人算不得适宜,但他教人的时候会很耐心,也会很用人,所以门内师长各有所长,钟煜教东西点拨为主,偶尔辅以心法。
  他擅长用弓道,却被重新悟出了一种剑法。
  ——断愁。
  断愁一剑出手利落,来人只见剑光,不见接招。
  修真界切磋时,曾有人有幸目睹过,璇玑阁看台上,钟煜容貌仍如青年时那般,眉宇英挺,与来人靠近时,身上杀气顿现,好像笼罩在他阴影里,就成了被他围剿的猎物。
  和钟煜打起来,就注定是不要命的打法。
  缠斗、紧追,刀刀剑剑直击要害。
  钟煜长于弓道,剑道也不输旁人。
  璇玑阁青云榜上,他代替沈怀霜的赴约也与陆不器打过,黑水剑对上,化神期的剑客的手都要被震麻。钟煜和陆不器打了整整三天,璇玑阁灵光乍现,时而频频爆发,整座山头都在晃动。
  邈远道人在璇玑阁底下望着,抱着臂膀,竟忘记了开扇,他也不在乎这两人有没有把自己的鲛纱震断。
  因为修真界又一个宗师冉冉升起,而钟煜成名时也不过与陆不器当年的年岁一样。
  沈怀霜走后三年,钟煜在莱阳山庄已经等了他很久、很久,久到他的亲人都成了半老模样,久到独独他一人保持着青年时的样貌。
  从前周琅华疯了一样地想要钟煜留在大赵皇城,要昭成留在莱阳山庄,把莱阳彻底变成一个寻常江湖门派,要钟煜登基为帝,指点江山。
  可如今,大赵改国号为建元,一代女帝,征战西羌,收西羌为国土。订税收、兴经商、办女学,大赵国力从未如此强盛过。
  莱阳山庄名震江湖,开山劈路,钟煜成了仙门少年口中敬仰的前辈,提起他的名字,所有人都有几分憧憬,有几分忌惮,他们看到他,只敢遥遥地站在十步外低头行礼。
  兰陵与邹然生活完满,膝下的子嗣都能走路了,他们却依旧像少年时一样,清明踏春,元宵看灯,春来又为彼此簪花。
  这些年也就只有钟煜成为了孤家寡人。
  修真界的人都说,修罗道一门的新掌门,为人孤冷却又一身都是胆,若是赤诚待他必能得到他同样的对待。
  可他一直迟迟等着一个不可能回来的人醒来。
  哪怕刚入门的弟子都知道,一个人神识消散、空留道体,只用灵气封存,那不管是谁用什么样的方法,都无法让这个人再醒来。
  寒池水流潺潺,灵气常年充盈。
  钟煜喘着气,走到了寒池边,心境如故,他想起那个人,就落回了少年时的心境。那颗心七上八下,时刻期盼着,为他欢欣鼓舞,又为他难过。
  等沈怀霜的那三年,他习惯给沈怀霜问安、把寒池灌满灵气。
  这件事一般都是钟煜结束晚课去做,结束之后,他又会在廊下独自坐上很久,好像怎么样都思念不尽,也断不下过去。
  所以这三年他又养了平生,好像有个人陪他才能让他思之如狂的想念有个去处。
  水汽萦绕,浸润了钟煜身上玄黑色的锦袍。
  钟煜那双眸子转了过去,他正对着寒池,眸色映着眼尾痣却是一顿,那颗很久没有悸动过的心猛烈跳动了起来,好像春来唤醒了第一根枯枝。
  ——寒池里真的没有人。
 
 
第124章 拼凑起的碎镜
  神魂重塑,肉身会随意流落在天地间某个地方。
  点点星光落过,沈怀霜凌驾在大赵的上空。他穿着天青色衣衫,飘飘荡荡,如同来时一般,眼中清明如隔着一层纱看向前方。
  旧事如江海沉浮,细数当年往事,如同残梦。
  沈怀霜记不得很多事,却隐约记得一个人的样子。
  他费尽力气去想那个人的样子,反反复复在脑海中描摹,像抓住一缕残风,追着它,握在手里。神魂重入道体,他带着一股异常强烈的执念,回到了从前和钟煜住过的青山下。
  山下有个小镇,名字叫小云镇。
  小镇地如其名,是一个平安祥和的地方。
  三年前,沈怀霜和山下的住户一起做过桂花糕,被他喂桂花糕的女孩也长大了。
  女孩名叫桐儿,是小云镇药医的孙女。
  这天桐儿背着药篓,才从山上跑回来,雨却小了。她没怎么淋到雨,踩着水坑走着,晃着手里的狗尾巴草,突然发现镇上突然多了一个穿青色长衫的男人。
  她盯着那名男子的侧脸,看了很久。
  这名男子身上的衣服湿透了,正滴滴答答滴着水。地上的水慢慢积累成了一个小小的圈子,他就站在小院前,像是水墨勾勒的人,仰头看着,偏过头,望了桐儿一眼。
  那双眼睛像江上的烟岚,对上的刹那,他又朝她淡淡笑了下。
  桐儿站在书堂前踌躇,忽然想起来,这就是三年前在山上的神仙哥哥。他怎么来这里了?
  里长吆喝了一声又喊醒她:“桐儿,这就是来小云镇暂住的先生。先生身上落了病,要养上一些时日。”
  桐儿回神又道:“那他要在这里待多久?”
  “少则几日,多则数月。”说着,里长把手里的包裹递出去。
  “先生要在这里留这么久……”桐儿抱着包裹走了进去,她稀里糊涂地想着,入了厅堂,踮起脚,在桌上放下了包袱。
  里长:“以后等先生身体好些了,先生课上讲什么,就听什么。不许在先生课上胡闹,平时除了课业上的事,不要叨扰先生。”
  满屋子又剩下了滴滴答答的落雨声。说话的间隙,门前只余一道青色的背影,那道影子修长,却瞧得出他微微有些跛。
  桐儿扫了一圈那青衣男子脚下的水塘。
  望着雨幕的男子半张面庞,如浸润了水光,泛出清润,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像是冬天里冒着热气的温泉,夏天泉涧里飞起的水珠。
  沈怀霜半依靠在椅子上,青色长衫下盖住了腿,坐得很端正。他把头侧过来了一些,对桐儿极淡地笑了笑:“有劳。”
  桐儿捧着包裹的身体微微僵硬,吸了口气。
  她记着里长的话,低头往庭院走去:“那那那先生我明日给你送药,我先走了。”
  路过庭院中那棵槐树,桐儿又回头望了一眼。
  庭院里种了一棵长得歪歪扭扭的槐树,采光不好,土壤贫瘠,开出来的花都是稀稀拉拉的,到了秋天,更是叶子枯黄,树都没个树样。
  沈怀霜从座上站了起来,微昂着头。
  他从来的时候就开始看这棵树了。
  他看这棵树的时候,神情很专注,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地方上来了人,本不是什么要紧事,但要是来了一号看上去就仙风道骨的人,这事就显得稀罕起来。
  茶余饭后,众人都在私底下议论着这位先生的来头。
  有说是他仙门的道长,也有说是四下游玩的散客,总之,先生是一天一个身份,没一个准头。
  人们都快把先生的故事编完了,桐儿的爷爷才刚刚见上沈怀霜的第一面。
  小云镇虽然是个边远的小镇,但它有着方圆百里最好的药铺。
  那天正巧雨后刚放了晴,桐儿把磨药的石臼从屋里搬出来,正预备放东西磨药,却见石子路上走了过来一个人。
  来人走得很慢,隐约只能看清一个青衫长影。
  桐儿跳下了凳子,掀起医馆里堂一角白布,引着沈怀霜进入。
  “爷爷,爷爷,沈先生来了。”桐儿又嚷嚷起来。
  葛大夫年已古稀,背手钻出帘内的动作却十分灵活。反倒是沈怀霜,他看着绝对不超过三十岁的模样,倒是爷孙俩等了他好一会儿。
  问诊的时候,桐儿抱着一个蜜饯罐,在旁无声地啃着。
  行医望闻问切,她趁爷爷在观望沈先生面色,也把头侧了过去,却越看越走神。
  老人侧头睨了桐儿一眼,喷出长串鼻息,摇了摇头。
  葛大夫撩起沈怀霜衣袖。
  谁想沈怀霜袖子下,两指粗的勒痕赫然印在苍白的手腕上,淤青红痕,十分醒目。——那分明是仙门对打弄出来的伤口。
  沈先生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起伏,他静静凝视着葛大夫,就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
  桐儿看着爷爷凝神探脉,眉头是越皱越紧,一旁的沈怀霜依旧神色自若,偶尔也会对上桐儿的眼睛。
  “你年纪轻轻的,寒症也太重了,身上哪儿那么多毛病。”葛大夫撤手后,呵斥了一声。下完药方后,他朝沈怀霜脖子上看去,又发现脖子上的掐痕还没淡去。
  “好生吃药,专心养病,你这病养上大半年也不一定会好。”葛大夫把药方塞到了桐儿手里,“桐儿抓药去,这次好好把独活和羌活分分清。”
  方子抓好递上来,沈怀霜谢过桐儿,躬身对葛大夫说了几句话,转身走了。
  桐儿看着沈怀霜渐渐远去的背影,颇失滋味地捧住了自己的脸:“爷爷,刚才那位先生,您瞧出些什么来了吗?”
  “就寒症啊,我还能看出什么?”葛大夫淡淡答。
  “我不是这个意思!爷爷,你告诉我,他到底是什么人啊?”桐儿摇了摇葛大夫的臂膀。
  “不知道。”葛大夫捋着胡须,笑眯眯地回屋喝茶去了。
  桐儿捂头,瘪了瘪嘴,继续趴回药铺的柜面上,翻起沈怀霜和他们讲过的书。这几日课上来人很多,先生上课也很好听。但她觉得先生肯定会点别的东西,或许他还知道京城中的事。
  她书没翻几页,忽然又听到街上的人吆喝起来,依稀是“陛下有庆典,举国上下,人人有赏,每家一吊钱……”
  本来在内堂喝茶的爷爷突然撩开帘子,从帘子后探出半个身体,瞧了一眼桐儿:“乖孙女,早些日子就听说有赏钱,没想到是真的!!趁那人还没走远,你赶紧上去问问!”
  “爷爷送赏钱的人跑远了,你别急着等我回来。”桐儿从凳子上跳下,利索地追着人出去。此时已近黄昏,人群在往家中挤动,桐儿领完赏钱却调转方向,往沈怀霜的书堂去了。
  “先生!”桐儿远远就喊了起来。
  沈怀霜从书桌前抬头:“桐儿怎么过来了 ?”
  “皇帝陛下有赏,我跑出来正好再看看你。”桐儿又道,“先生先生,我听你说话,一点也不像别的地方的口音。可是之前家住在京城?我听说,京城那里的姑娘衣裙都比花香,文人的笔下的墨都能把运河染黑,可是真的么?”
  桐儿的话实在太多了,连珠炮弹似的。
  沈怀霜淡淡地笑了笑:“我……呆过一段时日。很多事我都不记得了。但你说京城很美是真的。尤其是过节的时候。下雪的时候,可以接到很多白雪。”
  “我听人家说京城一直是一处不眠的地方。”
  “他们头上的玉器可都是从’金御坊’打造的?”
  沈怀霜思绪一下子就飘得很远。他触了触头上发簪,笑了笑,神情颇为苦恼:“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不过你说的店好像是有的。”
  “那您知道现在的陛下吗?今天听里长说,她是太子退位后上去的第一位女陛下。”
  “原来的太子殿下接管莱阳山庄,却是成了这一派的新掌门。”
  “先生,你说这世间事怎么那么稀奇。”
  话落,沈怀霜却没有跟上,他的思绪一直没有从刚才缓回来,恍惚之中,他脑海里隐约浮现出了一个是少年模样。
  后来,身旁的少年已然长成青年,个头还比他高。再后来,他会御剑、修为进展飞快,好像这世上就没有他做不到的事。
  他会对着他笑。
  他会陪他走过很多路。
  他说过,他愿意一直一直陪着他。
  可他一想到这个人,心绪就会变得非常复杂,说不出是怀念,还是意难平。
  这个人说过很多次,要带他回家。
  要和他有很多个将来。
  接下来,就是让沈怀霜不想再想起第二次的情景。
  从前待他很好的青年将他拦在座位前,青年面色冷厉,紧紧反扣住两人的指节,又在质问之后崩溃,一边发狠,一边落泪。
  “我这般求不得,你能不能给我解惑,告诉我怎么做。”
  “我求你怜我,爱我,心悦我。”
  “沈怀霜,你别爱这世人了。”
  沈怀霜的那颗心像被彻底劈开。
  他快分不清什么是爱恨,那场极致的交融又反反复复地把他抛上云端,坠入海面,又回到云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