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那一会我去跟母后说一声”步千雪把石忞给她夹的那块鲈鱼吃完了,继续奋斗吃辣子鸡,边吃还不忘边问道:“之前去逛市集,偶然看到皇商推出的一款大平床,好像和我们睡的床很像啊”。
“那当然,都是我画的图纸,做的设计,怎么可能不像。卖的怎么样?”石忞自己吃了两口,又给步千雪夹了一筷清炒时令蔬菜。
步千雪把嘴里的鸡肉嚼碎咽了下去,“他们打着你的名号,怎么可能卖的不好。之前的皇帝都享受着各地进贡的免费特产,还只要最好的,你倒好,非得弄个皇商,还要自己出钱去买”。
其实大平床卖的好不好,可能除了马晋仟以外,没人比她更清楚,但从步千雪嘴里说出来,感觉就很高兴,仿佛是种无言的赞赏。
“凡有特产进贡地方的官吏,无不打着进贡的名义劳民伤财,欺压百姓不说,还败坏我和朝廷的名声,这样的进贡不要也罢”石忞招皇商为的就是实现皇室采购明朗化、程序化、规范化,不给宫中六局吃、拿、卡、要、贪墨的空子,也绝了地方官打着她名号贪污腐败。
之前在宫中实行的采购竞标只是暂时办法,毕竟每次都这么弄,很费时费力,又费成本,定了皇商,也就免去了这些成本,而且价格也不是随便他们喊,都是有章程的。
和步千雪说的一样,以前,凡是地方上有好吃的、好用的、好玩的,或者什么奇珍异宝都必须无偿进贡给皇帝,比如之前提到的笔墨纸砚等,还每年都有一定的进贡数目,没达到的官员乌纱不保,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官员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那是以前,自从石忞任命皇商后,就不用了,因为皇室需要什么就会直接让皇室去采购,一季度一小结,半年一大结,账和钱不得有一文之差,所以公车必须拿给皇商经营,它是快速采购的先决条件。
取消地方进贡,损失最大的就是她和皇室,地方官虽然有利益损失,但根本不能明着说,和朝廷官员关系不大,所以基本上没什么阻力,地方官到是上了一些劝谏的密信,都被一条一条她驳了回去,恩,她是个讲道理的人。
“确实如此,我以前看的一本传记中就有一个情节,一户人家因为进贡给皇帝的砚台丢了,最后竟全家自杀了,实在是可悲可叹可伶”步千雪非常赞同。
传记就类似现代的,但因为是个新文体,且才兴起百来年,所以并不是很完备,大部分都是短篇,而且写鬼怪志异的特别多,写人的也有,但都会经过适当处理,或者直接写前朝的。
现在说书的讲的最多的就是传记的内容,夹杂部分前朝历史或本朝前期好的历史,还有一些野史,但绝不会讲游记等,因为游记、杂记之类的比较平铺直叙,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听众。
路关初等三人就在边上不动声色的听着两位主子聊天,尤其刚刚听到因为贡品丢失自杀时,都在心里点了点头,他们大部分都是从底层爬上来的,没有谁比他们明白社会的残酷。
现在必须取消了地方进贡,对百姓对朝廷都是一件莫大的好事,就是苦了点必须的钱包,不过自从宫中改革后,开销小了不少,日常账务也很严格,少了不少不明不白的花销。
尤其是尚食局大改后,不仅他们内官宫侍吃饭方便了很多,伙食也好了不少,尤其是专门做饮食的御膳房,开支也小了不少,供给主子们的菜也不像以前那样每天都温着,温到后面直接没法入口,只能全浪费。
现在宫中都是定点供餐,他们内官、宫侍有具体的用餐时间,大概分两批次,主子们也有大概的用餐时间点,御膳房只要在那个时间点把饭菜做好即可,送餐自有尚食局的外勤房,后勤物资则有内勤房。
要路关初说,也就当今陛下有这魄力,大刀阔斧的把皇城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全都理了一遍,多余的去掉,该留下才留下,之前的皇帝都觉得这是皇后的事,极少会插手,就算有想插手的,最后也会被宫中庞大的繁杂事务打败。
要是石忞这会看着路关初知道她想的,估计得冷笑一声,真的太高估她了,她也是被没钱逼的,谁让致富只有开源或者节流这两条路,她总不能再在这个时候对百姓下死手吧,那就只能对自己和自家人下手了,真的都是被逼的。
主菜毕,最后就是一些饭后点心和水果,今天的水果有冬枣、芒果、梨子、柿子和龙眼,点心只有三种,石忞一般只吃水果,而且还会劝步千雪也多吃。
华朝人都喜欢八九月,因为这两个月既是丰收月,也是水果最多的季节,冬天见都见不到的新鲜水果,几文钱一斤,只要不是太穷的家庭都会买点解解馋。
下午守完孝后,步千雪就带着半月、卢晏和四个乔装的内禁军坐着石忞经常坐的那辆普通马车出宫了。
上了车之后才发现车里已经装了好多东西,食盒都有九个,有点心,也有新鲜水果,还有一些干果,除此之外,还有十匹上好的绫罗绸缎,四盒金银首饰,首饰里写有纸条,说是特意给她家人准备的。
字迹再熟悉不过,不是石忞又是谁。步千雪很感动,不是感动这些身外之物,而是感动于石忞的周到细心,四盒首饰各有特色,不用写名字,她就能看出是给谁的。
跟着她后面进来的半月和卢晏也是即惊又喜,尤其是半月,咋咋呼呼差不多说了一路,他们打心里替步千雪高兴,因为他们作为旁观者都看得出来两位主子真的很相爱。
步千雪怀着对石忞的想念和近家情切的激动时隔一个多月后,再次回到了步府,才发现守门人已经变成了侍卫,人数也由之前的两人变成了四人,见他们面生直接拦了下来,“来者何人?”。
到自己家门口还被拦下,步千雪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半月也是,暴脾气瞬间就上来了,“来的是谁?连少主都不认识,你还当什么侍卫,趁早回家种田吧”。
第一百五十一章
少主?侍卫们有些纳闷, 堂少主他们都认识啊,而且今天没出门,难道是自他们来后都没见过住在宫中的那位?可没听说今天要回来啊, 看了下半月他们后面跟着的人, 虽然都着布衣,但气势不一般,比他们这些侍卫还像侍卫, 倒是和守城的外禁军有点像。
步千雪是临时决定想回来的,想着石忞答应了再让人跟家里说一声, 可真正能来了, 又不想提前说了, 想给祖母他们一个惊喜, 就没让人来只会。
让她没想到的是家里不仅换了上了衣着整齐的侍卫, 就连大门上的门匾也换成了步侯府。
虽然侍卫心中已有猜测, 但觉得既然拿了步侯府的钱,就得做好自己本分之事, 当即收势行礼道:“可是中宫回府?”。
“正是”半月差点就想再发飙了,可能是在宫中谨慎太久了, 回来就放飞了天性, 看着门匾上新换上的三个大字, 更是底气十足。
“中宫万福金安”猜想得到证实,侍卫们依礼行礼请安,“免礼”见一侍卫跑进去通报, 步千雪也没拦着, 反而觉得这些侍卫尽职尽责,选的不错,带着半月等人终于进了自家大门。
步千雪走到影壁处突然转头对半月道:“侍卫只不过是忠于职守, 新来的不认识我很正常,下次不可再如此,尤不可盛气凌人,要牢记谦虚谨慎四字,卢晏也是”。
“是,下次再也不敢了”被步千雪怎么一说,半月才觉得自己刚刚是有点太过了,在宫中,她都能谨言慎行,回了家反而松懈过度,实在是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家少主一直的教导。
和半月走一排的卢晏听的真切,突然被点名也不慌,泰然自若行礼道:“谨遵中宫教诲”。
卢晏是宫中的老人,又通过了内官考试,待人处事很是妥帖,性格又沉稳不张扬,步千雪不太担心,只有半月突然进了宫什么都不懂,又毫无心机还好吃,让她操碎了心。
听下人来报娘他们都在正房,步千雪便直接去了正房,到正房的时候,就看到祖母三人和堂姐已经在厅堂外候着,还站了两列仆从和侍卫,倒真有了点大户人家的样子,还有点不习惯。
见她来,姜丽和爷爷脸上笑意浓浓,得益于祖母刚刚一直交代,才忍着没出列,五步开外时在祖母的带头下行礼道:“中宫万福金安”。
他们这一支虽然只是步家的小宗,但也是书香礼仪传家,生怕他们忘了之前的礼仪,祖母这一月来没少教导重温,刚刚又特意叮嘱了两边,生怕他们丢了自家和千雪的脸。
又不是大张旗鼓的回来,步千雪侧开一步,没有受礼,反鞠躬行礼道:“给祖母、爷爷、娘请安,你们都是我嫡亲长辈,若非正式场合,不必行这些虚礼,若行,我也不会受礼”就算她成了皇后,长辈还是她的长辈啊。
“我就说孙女恐不喜欢这些,你非得把那一套拿来端着”鞠躬的爷爷站了起来笑着说道,几步上前托起步千雪,不让她再行礼。有了他带头,姜丽和步朗立马叛变阵营。
最后只剩祖母一人,坚持了几秒也坚持不下去了,直起身不高兴道:“那一套?别明着暗讽,那可是国法,法理,谁敢乱说?你们如此作为,以后还有何颜面自称书香世家”,说完生气的进了厅堂。
“别理她,她就那样的人”爷爷不以为然道,“咱们又不是不遵国法,而是随机应变,若正式场合绝不会丢你的脸。说到底,你以后就算再尊贵,那也是我孙女,你娘的女儿,正式场合那是没办法,但私下里又何必那么严肃,和和乐乐的不好嘛”爷爷边说边拉着步千雪也往里走。
姜丽和步朗也跟着进了厅堂,仆从依序有的跟着进去站在两边,有的留在外面,半月和卢晏则一直紧跟在步千雪后面。
这次祖母没有直接坐在主位上,爷爷示意步千雪去坐,步千雪也没坐,坐在了祖母正对面,步朗便挨着祖母、爷爷坐下,姜丽倒难得主动的坐在了步千雪下手。
众人坐定后,下人立马端上了茶水、糕点和柿子,自从他们家被抄家以后,好些年没这待遇了,步千雪提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叶都比以前好了好几个档次。
如果她没记错,定完亲后家里剩的钱应该只够维持日常生活两个月,这又换门匾的,又招侍卫,而且还不是招一个两个,糕点、茶水和水果应该也是一直有的,不然不会这么快。
难道是封爵的时候连着俸禄一起发了,不可能啊!如果她没记错,爵位的俸禄到目前都还是一年一次,而且年底才发,现在离年底还有两个多月呢。
难道是大宗那边支持的?也不可能啊,大宗虽然日子比他们好过,但也好不到那里去,就算支持也顶多是意思意思,不然当年她去借钱,也不会像打发叫花子一样只借了她十两。
至于收礼,定亲而已,又不是成亲,根本没办酒席,而大臣们送的礼都直接送到了宫中,就算有其他人送,以祖母的性格,恐怕不用她交代,也不会收。
“家里何时如此有钱了?难道是堂姐有了新的谋生之法”步千雪想来想去,只能想到步朗了,反正挣钱方面,她娘是不用指望的那一类。
步朗不好意思道:“堂妹抬举了,要真有谋生之法,恐怕这会也就见不到中宫了”,意思是你见过能挣钱的人这个点会在家里呆着?
这一个多月步朗虽然没去挣钱,但打着找个谋生的谎子隔三差五就会出去一趟。
爷爷突然沉着脸道:“之前宫中来传你娘去,还说你生了病,吓得我和你祖母一天惊魂未定,现在看你好好的,这一颗心才算是彻底落了地”,祖母虽然没说话,但也点了点头表示肯定,刚经历丧女之痛,他们是真的太怕再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那天着急忙慌的,还藏着掖着,要不是爷爷乘机问了下姜丽,都不知道是什么事,知道了,又把他们两老吓的够呛,一个晚上都睡不着,一个劲的在心里祈祷,步朗还去家祠跪了一晚上,爷爷现在说起来都还感觉心有余悸。
步千雪没想风寒而已,却让祖母和爷爷这么担心忧虑,很是愧疚,告罪道:“是孙儿之过,让祖母和爷爷担心了”。
车上的东西这会已经全部搬了过来,吃的,直接让人拿出来摆好,原来的撤了下去,布料则由祖母和爷爷先选,首饰是本就已经分好的,也不用她操心。
爷爷得的首饰是一些扳指,有玉质的,也有金质和银质的,还有一个是镶红宝石的,另外还有一些上好的折扇和玉佩、禁步。
玉佩和禁步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只是颜色、样式和装饰不一样,像祖母的就偏向老人的喜好,姜丽的就是和她身份相配的一些东西,就连步朗的也是时下年轻人喜欢的一些款式。
步千雪不得不承认,在一些小事上,石忞一个天天忙军国大事的人竟然比她还想的周到,看来,她一会得去一趟东市或西市了,幸好她带了些钱。
爷爷以为是步千雪特意给他们挑的,一问才知道竟然是陛下赏赐的,有点惊讶,但不妨碍他很喜欢,对陛下的印象本来就不错,这会更好了,立马就拿起一个不太显眼的玉质扳指在拇指上试戴,高兴道:“孙女眼光真不错,陛下不仅一表人才,相貌和你般配,而且还是个体贴的人啊”。
“爹说的对,以前我最担心的就是千雪在宫里过得不好,现在看来是我多心了”姜丽连忙附和道,作为一个当娘的,她觉得她都好像没做到这步。
步朗脸笑道:“堂妹与陛下女才女貌,恩爱绵绵,真是天生的一对,以后一定会琴瑟和鸣,携手白头”。
“羡慕了?羡慕了就自己去找一个”爷爷开玩笑道,其实心里是真的希望步朗能赶紧也找一个伴,这样他就没啥操心的了。
步千雪赞同道:“爷爷说的对,堂姐要是羡慕了,不如自己去找一个,说不定到时候就是我羡慕堂姐了”。
爷爷、姜丽、步朗和步千雪有说有笑,唯一像局外人的祖母,从一直沉着一张脸,半天才开口插一句,还是让步千雪记得替他们向陛下谢恩的,虽然有些显得突兀,但并不影响一家人的喜悦。
说着说着又说到了钱的事,步千雪索性又提了一嘴,要是不问个明白,她是不会放弃的,其实爷爷和姜丽也没想着隐瞒,只是话说岔了,也就顺着说了,当即答道:“你放心,我们没乱收别人的钱,也没做那些见不到人的事,钱是陛下赐爵当日赏赐的,就连侍卫的事也是陛下派来的人弄好的..........”。
其实侍卫的事真的和石忞没什么关系,那个人也不是她直接派的,而是吏部按程序选派的侯府属官,不过要说是她派的也没什么不对。
姜丽封爵当日,石忞不仅按例赏赐了侯爵的三小一大珍珠冠两顶、绣四尾翎羽服一套、玉带一条和侯爵铜印一枚,还另外赏赐了一千两银子,解了他们家窘迫的经济状况。
第二天一早吏部就带了选定的正九品侍卫长和副九品副侍卫长来侯府面见姜丽。
107/192 首页 上一页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下一页 尾页 |